中秋节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umas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中秋节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共含10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uma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秋节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篇1:中秋节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篇2:花间一壶酒

当一个国家,自己作践自己的国民,连倭寇都不如,你还怎么让他们爱自己的国家?是时,官与寇,满与汉,势若水火,两害相权取其轻,什么是更轻?

中国的百姓别无选择,又必须选择:附官则寇杀之,投寇则官杀之,降满则汉杀之,保明则满杀之。

现实的合理性是如此残酷,人们的选择是如此对立:每种选择都是为了活命,每种选择都是无所逃死。

我最恨这种选择,不是观点不鲜明,不是立场不坚决。

篇3:花间一壶酒

人穷也得有根打狗棍。先解决挨打,再解决挨饿。这是当年的硬道理。

然而,棍子的代价太大。乞丐和龙王比宝,越比越穷。

篇4:花间一壶酒是什么意思

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月下独酌》第一句,其全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是什么意思?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

【翻译】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1、酌:饮酒

2、独酌:一个人饮酒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篇5:花间一壶酒散文

花间一壶酒散文

酒这东西,惯于被男人宠爱,从古至今无不如此。不论是1000多年前的李白斗酒诗百篇,还是1600多年前的王羲之大爷会稽兰亭搞活动以文会友流觞曲水吟诗作乐,无不说明酒在男人心中,尤其是文艺男心中的地位之重重于天。似乎无酒不成诗,无酒不作赋。没有酒,李白何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试想一群大叔在兰亭里招呼:“王大爷,喝茶喝茶。”怎么听怎么别扭,一定是一帮醉酒老爷们宽衣解带卷起裤腿,从上游弯弯而下的流水里捞起酒杯一饮而尽,痛快间吟诗一首,王大爷赶紧帮忙挥洒笔墨记录整理并作序一首,成就今天的惊世之作“兰亭序集”。

酒令文人文思泉涌,也令武夫胆力齐天,武松斗酒18碗,敢叫猛虎丧拳间,若他咕咚咕咚一气喝下18碗凉茶,多半见了老虎刺溜爬树上躲着了,还能叫打虎英雄么?

最令世人看了惆怅得肠子都要揉断的爱情故事莫过于“贵妃醉酒”那一出了,不论是京剧里那有高越腔调高贵雍容的贵妃,还是越剧里婉转柔情的贵妃,还有秦腔里如女汉子般有彪悍腔调的贵妃,无不跟酒有关系。川剧里的杨贵妃有着别样的妩媚,当她得知老公放了她鸽子,不与她月下喝酒赏花了,而移驾西宫去了,瞬间悲情万丈,可也并未黯然离去,而是带领一众太监宫女来到百花亭间,面对一弯冷月,她悲唤道:“高裴二卿,将宴排开。”多霸气,多悲壮,事情到此还没完,只听她拖长腔调紧接着命令:“高裴二卿,拿酒来。”

哎呦,一个人吃饭也就罢了,还一个人喝酒,这是何等豪情何等悲凉。喝了一杯还不解气,一杯接一杯,最后,竟然将大红斗篷一抖不要了,一个娇燕翻身,仰面对月将酒一饮而尽,引得伺候她的高裴二卿也不禁垂泪。

现代作家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是唯一一个穿长衫在酒店里喝酒的客,平时喝酒倒没啥,即便他只是个在镇上摆摊替人抄书的抄书先生。他明明被人打折腿了,盘腿手行,鼻青脸肿模样了,还能到得酒店里,冲店小二道:“温一碗酒。”他这光景恐怕饭都不得食,若说“来一碗饭”,未免有乞讨之嫌,即便因穷因偷被打了,也还能尚有尊严的说一句“温一碗酒”, 怎么居然令人觉得他还是很有Man的样子。

?看过一张文学大师莫言与张艺谋巩俐等人在拍摄“红高粱”时期合影的照片,图片中凡男人无不赤裸上身,估计刚从河里来,巩俐如小媳妇偎在一旁,笑魇如花,那时候莫言还没有谢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红高粱”很自然的令人联想到高粱酒,散发着十里高粱酒香的文学作品,遭遇几个有高粱酒情节的爷们,作品与人和酒的碰撞,产生了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代影视巨作“红高粱”。

?普通老百姓喝酒,也是万千百态花样频多。

?记得最深的是年少时候跟朋友一起吃饭,席间20郎当岁的小青年居然很默契的划拳行令:“白花花的酒呀,是两朵的梅呀,二黄四喜呀是两朵的梅呀,哥哥来敬酒呀,弟弟来喝酒呀,你输了,喝酒喝酒”输家也不耍赖,端起酒杯就干:“再来,酒香飘进月宫里,嫦娥闻到好欢喜,嫦娥姑娘下凡来,硬要和我喝一坛,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你一口我一口,我要活到九十九,错了。你要活到九十九?”错了。大家活到九十九?说错了,喝酒!喝就喝嘛。”

记忆里还有一次喝酒难忘。

那是几年前阳春三月的.某一天,闺蜜好友相约去平武赏梅子花,从图片上看梅子花没什么特色,就是个白。远远看去细细碎碎的一树,甚为素雅,正合我心意,欣然前往之。到了后置身花间,立马欢呼雀跃如在云端,漫山遍野的白花层层叠叠,闺蜜附耳道:“中午喝一杯梅子酒不?”好花自然要配好酒。“喝。”我果断决定了。午间阳光灿烂,主家置木桌于梅子树下,桌上很快摆上了各色当地菜肴:凉拌蕨菜,跑山鸡,老腊肉。。。。。。一只装有5斤梅子酒的酒壶早已摆上桌,各人的酒杯里也早已斟满了酒,头上花枝摇曳,一阵春风袭来,花瓣纷纷落下,众人纷纷端起酒杯请酒。“为了梅子花,梅子酒,为了这明媚的春色,干一杯。”现代人也就这请酒诗词套路了。果然梅子酒滋味甘醇圆润,不负这美名,这边还在品酒,那边几桌一众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又开始请吃菜:“举筷子举筷子,”纷纷举起筷子捉住自己相中的那一块,,舞舌鼓腮大快朵颐,美食的香味在空气中氤氲集结,各种肉,菜,在食者口中或甜腻,或酸爽,或麻辣。真是百转千回,涕泪交错,人声鼎沸,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酒在这里面起调和作用,不时有人举起杯子与身边的友人切耳屎,以表敬意。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空气中的各种滋味开始慢慢冷却,大家也基本吃饱喝足,最后再来一碗汤圆粉子醪糟,酸甜温热,正好醒酒。至此,酒席才算完美收官。有情深意长者却还拉着朋友在酒桌旁天南海北的聊人生,聊理想,聊追求。直到主家再拿出一壶酒,又喝了一大半才算完。

男人们职场闯荡,仗酒走天涯,情深义重可以在一起喝酒,口蜜腹剑的可以在一起喝酒,朋友在一起喝酒,仇人在一起喝酒,说的话无非:“你是我大哥,我敬你;你对我的大恩没齿难忘,一切尽在酒中,干了!”喝得忘了东西南北,醒来后回到人间:“你把欠我的钱还了。”

现代人喝酒后远没有了古代人的浪漫豪情。

不要辜负了这一壶好酒,不光要有豆干花生作伴,总得来点儿其他的什么。

来两杯酒,不加冰,谢谢!

举起酒杯,春暖花开!Cheers!

篇6: 花间一壶酒下

独酌无相亲

是出自《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名句

全诗: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作者: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篇7: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作者

李白

所属朝代

唐代

诗词分类/体裁

描写月亮的古诗

古诗,五言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翻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 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赏析」

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在这首月下独酌诗里,诗人李白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这首诗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但在诗之末尾,“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两句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人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篇8:花间一壶酒,你我皆醉了

花间一壶酒,你我皆醉了 -资料

因为思念,我又来到荷塘,这是你我的荷塘。

淡淡的月色,轻柔的风。荷塘笼罩着雾气,看不见田田的叶子,瞧不见含苞的荷花。一片朦胧,犹如我的心境、独抱琵琶的你。

周围的葡萄树,已经挂满了青青的果子。似碧玉,如翡翠,摘一颗含在嘴里,酸酸的,涩涩的。狐狸曾说是酸的,那是因为它没有能够得着。而我现在够着了,却和那没有够着的狐狸有着同样的感受。

荷塘里的小舟仍停留在葱郁的荷叶里。不仔细看,你是看不见的。因为此时的荷叶已经是疯长过人头了。

踏上小舟,船桨轻摇,水面泛起波纹。我重温着你的一切——

荷叶摇弋疏影,荷花频频点头。你的温馨也随之而来。正像这柔风将荷香送入我的心扉,给我愉悦和柔美。

你说你想做一个荷花,是含苞的那种,而不是怒放的样子。含苞意味着永远的将自己的心思裹夹在沉睡的梦里。而怒放则总会有孕育的苦楚,最终红藕香残,随水飘零。你告诫我让我也不要做这田田的叶子,虽给你一时的遮风挡雨,但仍逃不过季节的轮换,到头来也只是残荷听雨,凄凄惨惨。

花间一壶酒,你我皆醉了。你躺在我的怀里,拿着粉红的打着朵儿的荷花,放在鼻子上嗅着那迷人的清香。你的脸红红的,就像你手里的这支荷花。

一片乌云遮住了月色,随之便细雨绵绵。我赶紧摘两片硕大荷叶戴在你我的头上。

我说回去吧。你说不,我喜欢这儿的夜色,这儿的月色,这儿的细雨,这儿温暖的荷塘,

资料

望着我头顶的荷叶,你又说你想起《红楼梦》中黛玉奚落宝玉披蓑,笑他为渔翁一个。我笑着说,宝玉不是也回敬她一句说黛玉是渔婆么?然后,你轻轻叹一声:可惜宝黛没有变成相厮相守的渔翁渔婆。我说这或许是宝玉“情不情”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黛玉“情情”的不幸。低眉轻吻你的秀发,嗅着你的芬芳。我说此刻的我可不是孤舟蓑笠,而是拥艳眠月,感受着你的似水柔情。微醉的你坐起来,抚摸着潺潺的.流水,轻声地问道,你我如何?我说当然是相厮相守,钟爱一生。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你幸福地点头。那一刻,仿佛这满塘的景色都变得如你一般的温柔迷人。就连那轻扬的细雨,飘落到嘴里都感到甜如甘露,回味无穷。再次陶醉在这柔柔的细雨斜风里,久久不忍离去……

然而,蜂拥的尘世,无尽的诱惑,偿还不够的牵挂,让你的心支离破碎,最终,你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我枉自嗟,空牵挂,心事终虚化。

荷塘杨柳在轻风细雨中摇曳婆娑,正恰是“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荷塘泛舟,不见你的倩影,不能共享这飘逸的景色。

想不到你当初的告诫竟成了我们爱的谶语,终使一段缠绵成爱殇。

往事如风,一抹清愁,独守荷塘,心旌摇曳。举目望月月朦胧,只有杨柳枝头的蝉虫不厌其烦地鸣叫。时断时续,聒噪难听。

那些仍然酸涩的葡萄在等待一个成熟的季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看来你这号称“诗仙”的家伙也逃不过人世间的情仇爱恨啊。

篇9:中秋节的诗句——《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月下独酌》作者简介

李白(7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10:中秋节的诗句——《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花间一壶酒,你我皆醉了

中秋节的诗句——《月下独酌》

中秋节的诗句——《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美的诗句

花古诗诗句

写花诗句

描写花诗句摘抄

冬天的花的诗句

中秋节诗句名言

中秋节诗句古诗

中秋节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秋节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