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心中的桃花源(共含10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依生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远处
云雾在山间荡漾
那一座做典雅的房子
似乎被无尽的桃花覆盖
桃花
是我最无间的朋友
那美妙无比的颜色
精妙绝伦的幽香
每时,每刻
都是想念着的'容颜
它
仿拂是天地的精华所铸成
渔舟
飞鸟
桃花
在暮色和烟雾中相交辉映
那烂漫的桃花
那夕阳的光辉
构成一股愁伤
在桃花下
往事
谈笑风生
心中的“桃花源”
哪里会有小桥流水,哗啦啦的洗去尘灰,漂浮桃花蕊。
——题记。
如果说,史铁生作家心中的“桃花源”是,地坛公园。那片令一个绝望的人重生成一位大文豪的小园子。那么,我心中的“桃花源”几时,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一个宁静而安详,却不失人情味的一座小城——《边城》。还记得,初读这本小说前几日,我刚翻完了那本描写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作品,浩瀚的骁勇、忠义,令我热血沸腾了好几天。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更称之为作品的作品,着实,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优美而洗练的文字讲一个叫做茶峒的湘西小城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眼前:蜿蜒的山峦、幽静的小溪、黄色的墙、乌黑的瓦、近处的茶香花、远处的流水映出水滴观花的一颗颗的`玛瑙的石子。微风吹过翠绿的丝竹,发出沙沙的细想,乳白色的晨雾腼腆地在阳光中湖面上漂浮……
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然的脱俗和清丽,似深林处悠然飘出的牧歌。这古老娴静而又灵动的边城风景,孕育出一个山泉般清冽的少女翠翠,她随遇而安,宁静豁达的性格,渐渐吸取了我心中的焦躁和杂念。宛如一根轻柔的丝线又有牵动着我心中的一角,不知不觉中,书上出现了我低落的泪珠。小说一页页的翻过,心中的杂念和焦躁不复存在。一位矍铄的老人风雨无阻的撑着渡船,不肯受过何人的钱财,还总是热情的赠送当地独有的特产与茶叶,他的孙女翠翠在老人的悠扬竹笛声中,风雨日的洗礼中,日夜成长。我惊异于沈从文勾勒得如此一个“桃花源”,一个如此宁静、没有半点浮华的世外桃源,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桃花源”一个令人无法自拔的世外桃源。写下这段文字,再次顺手拿起此书,心中的“桃花源”,真好……
斯人已逝,风景依旧,唯有斑斑湘妃竹,诉说你的刹那芳华……
——后记
桃花源旧址诗歌
草原的暮空,天河倾倒残云。
一只潦倒的鹰饿叼花蛇。
猎人呼啸,收其入岭。
猎人养的鼠,个大如猫。
猎人养的.猫,专吃腥鱼。
猫见鼠,畏首畏尾,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养尊处优的猫,窜不上林木,
掉于一堆丛棘上,搞着个鸡飞狗跳。
栖在高枝上的鹰,
警觉地放开惊蛇。
抓枝的蛇,哧溜而逃,
老林蔓藤如网,虏蛇急飞!
锐利凸起划蛇腹而过------
某忽于梦中,
闻悉仙地桃花源,群蛇进驻
那里的生态完整,
千年枯藤,怒缠漫绕,
武陵人遂让出桃花岛,
浪迹海外,不知其所终也!
桃花源变蛇岛,不复隐迹,乃重回人间!
蛇岛其实亦称藤岛,
那岛顶最老的桃花枝上,
曾经挂着,被一束藤缠死的,
剧毒的,旧蛇木乃伊!
后人逗孩子说,
那是藤萝上粘附的干皮袄。
如今藤岛无序开发,
整吨的蛇皮被制成名片,
发往世界各地。
据说,此名片乃蛇岛进出证,
购藤岛一隅,百蛇退避不侵。
如此桃花源复归人间,
且似武陵人之恬淡安乐,
可随性独享也!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故事,许多故事都是关于他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他总也讲不完,我也总听不够。大概他的故乡十分美好,生活十分有趣,所以他的故事时常把我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爸爸有一张非常珍贵的黑白照,照片上的爸爸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还有一些他的同龄朋友。那时,爸爸正与他的伙伴们快乐地在清澈的小河里嬉戏,远处还有一望无际油菜地,爸爸在看这张照片的时候,眼里总是闪现出一种奇特的光芒。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随爸爸回去过,可因为小,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因为上学了和一些其它原因,总没有机会再回去。这更激起我想早一天探访爸爸故乡的愿望。
终于,机会来了。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回了一趟爸爸的老家。那天,汽车在马路上疾驰,爸爸十分高兴,我也像出了笼的小鸟十分兴奋,公路上车水马龙。渐渐的,路面变窄了,汽车一会儿在田野里穿梭,一会儿在河岸边飞奔。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收割完稻子的田间只留下一茬茬稻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似乎还有一丝稻子的淡芳。在汽车经过一座桥的时候,爸爸问我:“你熟悉这条河吗?”我一愣,呵,这不就是照片上的那条河吗?如今,她依然清澈见底。汽车很快停在了奶奶家的门前,早已等候着我们的奶奶一见到我,又是亲,又是抱。进屋不久,爸爸去找他儿时的伙伴了,我也和奶奶家附近的小朋友玩了起来。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捉迷藏、在池塘边打水漂、在干涸的水田里挖泥鳅……自由自在,玩得要多开心有多开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亲自烤了红薯。那天,我在奶奶家拿了一些红薯,和小伙伴们来到田旁的小河边,我们中有人拾树枝和枯叶,有人挖土灶,有人捡来石头和枯草,在灶里架起柴禾烤起红薯来,缕缕青烟升入蓝蓝的天空,片片灰烬随风飘起,潺潺的河水在身边静静地流淌,鱼儿在水里摆动着灵巧的身躯,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难怪爸爸如此想念他的家乡,我不禁陶醉在这秋天的小村里。“红薯熟了,”小伙伴说着,并为我剥了一个。金灿灿的红薯看着就诱人,咬上一口,直甜到心里。我想:这烤红薯比街头老爷爷烤的还要香,还要甜。
很快,我的假期就要结束了,我不得不回到家里继续我的学习生活了。临走时,我依依不舍地向奶奶和小伙伴告别,她们都嘱咐我有时间一定来玩。我心想:“会的,我一定会再来的,因为这儿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故事,许多故事都是关于他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他总也讲不完,我也总听不够。大概他的故乡十分美好,生活十分有趣,所以他的故事时常把我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爸爸有一张非常珍贵的黑白照,照片上的爸爸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还有一些他的同龄朋友。那时,爸爸正与他的伙伴们快乐地在清澈的小河里嬉戏,远处还有一望无际油菜地,爸爸在看这张照片的时候,眼里总是闪现出一种奇特的光芒。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随爸爸回去过,可因为小,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因为上学了和一些其它原因,总没有机会再回去。这更激起我想早一天探访爸爸故乡的愿望。
终于,机会来了。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回了一趟爸爸的老家。那天,汽车在马路上疾驰,爸爸十分高兴,我也像出了笼的小鸟十分兴奋,公路上车水马龙。渐渐的,路面变窄了,汽车一会儿在田野里穿梭,一会儿在河岸边飞奔。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收割完稻子的田间只留下一茬茬稻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似乎还有一丝稻子的淡芳。在汽车经过一座桥的时候,爸爸问我:“你熟悉这条河吗?”我一愣,呵,这不就是照片上的那条河吗?如今,她依然清澈见底。汽车很快停在了奶奶家的门前,早已等候着我们的奶奶一见到我,又是亲,又是抱。进屋不久,爸爸去找他儿时的伙伴了,我也和奶奶家附近的小朋友玩了起来。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捉迷藏、在池塘边打水漂、在干涸的水田里挖泥鳅……自由自在,玩得要多开心有多开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亲自烤了红薯。那天,我在奶奶家拿了一些红薯,和小伙伴们来到田旁的小河边,我们中有人拾树枝和枯叶,有人挖土灶,有人捡来石头和枯草,在灶里架起柴禾烤起红薯来,缕缕青烟升入蓝蓝的天空,片片灰烬随风飘起,潺潺的河水在身边静静地流淌,鱼儿在水里摆动着灵巧的身躯,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难怪爸爸如此想念他的家乡,我不禁陶醉在这秋天的小村里。“红薯熟了,”小伙伴说着,并为我剥了一个。金灿灿的红薯看着就诱人,咬上一口,直甜到心里。我想:这烤红薯比街头老爷爷烤的还要香,还要甜。
很快,我的假期就要结束了,我不得不回到家里继续我的学习生活了。临走时,我依依不舍地向奶奶和小伙伴告别,她们都嘱咐我有时间一定来玩。我心想:“会的,我一定会再来的,因为这儿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3篇】
“书上写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人人爱的地方,但我认为钦州的黄冈山才是排名第一。
因为这里不但有山青水秀、花香鸟语、高耸危云的`山峰,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热情……此地,才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每一年我都盼望着快点到九月,快点得看我心中的桃花源。
不知不觉中,我便如愿以偿了。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我随着父母亲去黄冈山扫墓。
一路上,我不向哪里望去呢?这里虽然是一个很小、很隐蔽的村庄,但,公路是平坦的、光滑的水泥,周围的草长得特别茂
盛。我正沉浸在一种说不出的激情之中。“叽叽……”忽然,有一群鸟从我们眼前飞过。我们急忙下车,登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峰。从底下看上去,真像一只鸡的嘴,让人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扫墓完后,我们便走进这座山的山腰间的溪水休息一下。刚来到这里,我便吃惊了,山的旁边种着许许多多的桃树,猛然间,我又发现了满地的桃树。在微风吹来时,桃花纷纷扬扬地飘起来,宛如一条乳白色的纽带,美丽极了。那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翻起了一点点的亮光,好像一条晶莹剔透的链子,再往宽敞平坦的公路望去,你就感觉到身临其境,好像就坐在天空中。
傍晚,我们下了村庄,村里的人们看到我们非常热情地邀请进他们家去喝茶,然后杀鸭杀鸡招款我们,看到他们老老少少都那么高兴和睦,我非常感动。虽然,这村庄很小,但,我觉得这里的人们是多么幸福。
黄冈山—我心中的桃花源,你那清澈见底,美丽的世界将触动我的心,你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秘密花园,里面装盛着无数种喜怒哀乐。我心中也有一片“世外桃源”,它别具一格,有着很多尚未开放的花朵。
谁想和我一同走进我的“世外桃源”?就请随我乘上时空的快车,让它载你在“桃源”中尽情游览吧。
一片幽雅的竹林,一片怒放的桃花林、一片迷人紫色的薰衣草,还有各种色彩续纷的花儿,在连绵环山的村庄里绽放出春天的气息。天是蓝的,山是青的,山坡与平原化为姹紫嫣红的花海,紫色、粉红、白色、绿…….清风徐来,香气袭人。
在花丛中,零散地布置着木凳,最适合情人坐下窃窃私语。在长廊里,还有薰衣草茶、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亲朋好友可以边品茶边赏花。
那里没有世间的仇恨,世间的勾心斗角,更没有世间的金钱与利益。如果真有人住在那里的话,那他们是多么幸福,正如桃渊明的世外桃源。每天,他们还要下地。也许有人说,既然这是童话世界,可以编,可以改,干嘛还要下地?我可以告诉你,好的生活回让人堕落,而童话世界应该塑造一个勤劳的人。
在这里也没有人去捕杀那些人类的朋友——动物。世间万物一起生活,从来没有杀戮,从来没有误会。谁也不会破坏这和睦的气愤,谁也不会破坏这和平的“乐曲”。
我经常在想,想让果园的美景实现,让世外桃源的美梦成真。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真心,倾注关爱,相互理解,这美景就不会只是一个藏在心底深处的美丽的童话。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精选15篇】
我出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缙云县五云小镇,一切宁静、和谐却又独享,每天陪伴着我,我心底里总是充满着喜悦。
夏夜的到来,带走了我的孤独,伴随着蛙叫蝉鸣,带来了的是有味的美景。黑夜给了我一双眼睛,我用它寻找我心中的桃花源。
夕阳西下,当天边最后一抹光明退去,黑夜已经来临。人们总将黑夜与邪恶类比,真是委屈了黑夜。难道暗色的夜晚带给我们的只有黑暗吗?
不难想象城市里,灯火照耀了整个夜空,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城市的夜总是喧闹的,街道上延续着白天的繁华,是一座座“不夜城”。我不喜欢这样的夜晚,因为这不属于我。
夏天的夜晚,伴随着蝉鸣,沏点茗茶,一闭上双眼,似是“落英缤纷”,也有一番意境。
小道,它小,却古老。那一块块青石板,延伸到家门口。还有那口井,承载着岁月的风霜。即使屋子已经更换重修,但是,地上的石板和井的边栏上,都刻着过去的记忆。
小镇繁而不华的夜空中,充满着大人们的谈笑声,小孩的嬉笑声,昆虫的叽叽喳喳声。夜晚凉风吹来,树叶便窸窣地低吟,树枝在空中东摇西摆。
小镇的天空总是那么明亮的,月光趁着夜色流在地上、水中、山间和我的脸上。即使没有灯光也能看得清路。而城里的天空总像是笼罩着什么,月亮也像是穿着纱衣,朦朦胧胧,似乎不愿露出脸来,全靠灯光照着,才有那虚弱的光亮。
夜深了,小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香味儿,是从山上飘来的吧,醉醺醺地。这山,沉静了,虫儿都歇息了,花儿也摇身陶醉了。惊起的犬吠声,悠长悠长,惊着了纳凉的人们。
小镇夜晚,总是那么和谐,是那么美,这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通用15篇)】
风,轻拂过书案,掠起几张带着墨香的书页;阳光,斑驳的洒在书肩,轻轻走过那带着檀木香的书柜。此刻,仿佛时间静止,那方寸空间中便是专属于我的“桃花源”。
初逢
仲夏未央,那是七月的尾巴,再一次偶然之间,我遇见了你们。那时的我,在一排排带有烫金字体的书肩前流连。忽然,我的视线定格,《某某》。我有手小心地将你从书架上取下来,那充满着青春少年活力的封面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翻开扉页,一行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稍,彼时他们正值年少。”那端庄而又不失些许洒脱的笔迹像极了书中的潇洒少年们。在无人打扰的角落,手捧一卷书,细细品读着你们的故事。书中的你们或洒脱或安静,但在我看来,你们远不止这样。我仿佛也随着你们的一次努力而成长。在翻页时,我好像也可以看到在三号路白马弄堂里梧桐树下读书的你们,我仿佛也身处在自己的“桃花源”中。再后来,我书柜中的藏书也越来越多,但你们恒在我常看的位置。因为,在我的“桃花源”中,不想被世俗所惊扰。
熟识
隆冬将至,左手捧一杯热茶,右手阅一本书。我坐在藤摇椅上静静品读着《撒野》。那一刻,我仿佛来到了另一片世界,那方寸地界——专属于我。
那封面上比较简单,白色的底上印着黑色粗体大字“撒野”。虽已阅过十几遍,但每每在翻开时,心中总是不由得一沉。“你不要烂在那里。”这是他班主任给他转学前最后一句忠告,也是最诚挚的希望。一夜之间,他从重点高中到乌烟瘴气的钢厂,但他依旧在努力着,没有放弃希望。忽然,一滴水珠在我脸上留下划痕到达我的嘴角。我以为下雨了,其实不然。滑进嘴里的水珠咸咸的,用手背一抹,才知泪珠氤氲满眼眶。
主人公那一次次的努力都好像在与命运作斗争。期间也有过放弃,但他都坚持下来了,最终走出钢厂,实现了原来的梦想。当风轻拂过树梢,阳光斑驳的从梧桐枝桠间落下,耳畔回荡着蝉鸣以及少年人们的故事,希望那时的我们都能向自己的桃花源更进一步!
努力的,去追梦吧,少年人不就应该质朴而纯粹的享受着阳光向前奔跑吗!
追逐心中的桃花源
追逐心中的桃花源文 湖南常德市三中 许 聪
桃花年年开放,就像是宿命的继承,好比人们一代又一代,无论身经怎样的流离患难,依然心存安宁的美好憧憬。这种坚定,让人心生暖意。说起桃花,大多数人想起的都应该是《桃花源记》吧!身为武陵人,我又怎么能不铭记于心呢?正是陶渊明用简洁、精致的文字营造了一个安详、静谧的世外桃源,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句就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这幽幽桃花林中,留恋惊叹。当粉红桃花焕发着勃勃生机时,不禁使人忘却忧愁烦恼,只想静享这天赐美景。这一句还给人以一种美好的预感,让人仿佛看见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迎接这边稀有的客人,你争我抢,好不热闹。
陶渊明以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这样的寓言,道出了人们希望世间和平、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在当时那样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实属人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现实中,也有一个景区叫作桃花源,就在离我们这儿不远的地方。但你若是抱着访古踏幽的美好愿望前来,势必会失望而归的。桃花源景区完全是后人依照《桃花源记》人工炮制出来的。我想,中国现在有太多这样的`风景名胜,以自然之名,却有着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以古迹之名,却大多是新建的仿古建筑。
我们看看“桃花源”,人们在那里竖石碑,引清渠,植桃树,以陶渊明做话题,却失去了隐逸的真意。他们难道不知道,陶公在《桃花源记》中写桃源老人殷殷叮嘱渔人,此事“不足为外人道”吗?
想到这里,名篇《桃花源记》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正好窗外一阵冷风吹来,刚刚涌起的惆怅便盘绕心间,久久不去。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心中平添无限的怀想与悲凉――真正的桃花源,它究竟在何方?
桃花只有一季,繁华过后便纷纷沉坠。而零落不正是另一种开放吗?它开在泥土里,只是我们看不见。我想,那真正的桃花源,或许也像桃花一样,从武陵渔人去过之后,便再也不在世间,而是遁进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编辑絮语:
许聪同学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是非常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观点。桃花源是许聪家乡很有影响的一处风景名胜,他对桃花源景区的批评不为家乡讳,不偏私,而是直抒胸臆,这反而是许聪热爱家乡的一种体现。爱之深,才责之切啊。我去过桃花源多次,我认为许聪的批评很有道理,很有见地。
★ 美在心中诗歌
★ 心中只有你诗歌
★ 心中的花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