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爱上丽江的阳光散文(共含8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繁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爱上丽江的阳光散文
中秋节前夕,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神秘的云南。那儿最能拴住我记忆的是丽江的阳光,她梦幻、神奇、清纯而又热烈。
来到丽江,正值黄昏。一方天地泡在夕阳下,天色显得迷迷蒙蒙。这里的太阳如同在乳汁中洗涤过,黄昏的余晖洒在东巴峡谷里,呈现一片乳白,透着一股凉意。山顶上的云白了,天地相融,地往天边走,天往地面倾,四野平阔,远山青墨,清风徐来,街树低吟。绿的是草,是树,青的是山,白的是玉龙雪山的山峦还有迷漫在山中的云雾。丽江泡在在乳白色的黄昏里,一尘不染晶莹剔透,静静地向游人演绎着玉龙雪山美丽的传说。哦!我不知是进入了神话还是童话的世界。
这里的太阳特别钟爱丽江。太阳以独特的颜色和适宜的温度成就了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太阳本是金黄的,可丽江的太阳却显得独别,是月亮的颜色,是那儿的雪花银镀成的盘子。只是月亮没丽江的太阳鲜亮,而丽江的太阳却有月亮的神韵。
丽江的太阳从升起到落下,是一样的白,白得平淡,静谧,全不像记忆中的太阳。
记忆中的太阳是善变的。丽江的太阳没有这般的善变和烦恼。我们可以不必因为时光的变化而忧心忡忡,也就没有了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的喧嚣和烦躁。
太阳挂在古城的树梢上,我分不清是清晨还是黄昏,也不必去分清晨昏。不论是晨曲启奏还是夜幕落下,都是一样的开始,一样没有归巢的眷念与牵扯,时光在这儿似乎是静静的一泓。
白亮亮的阳光沐在身上,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灼热。再过几天就是中秋时节,尽管一年的暑热还未消退。东巴山的风吹进了我的衣衫,梳理着我的头发,洗涤着我在尘世中粘上的浊气,让我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孔毛囊都感觉到了神清气爽。
沐浴在清凉的阳光里,多想多想闭上眼睛,伸出手,掬上几缕,细细把玩阳光的柔和以及这阳光里浸满茶马古道的神秘。
极目远眺,千峰叠嶂,玉龙飞舞。阳光一如清溪让我滩前濯足,还是让我羽化而仙去?我深深地默念:“可否让我裁一米阳光作一丝帛以作纪念,或是携妻带子在此颐享天年!”
只有这乳白干净的阳光,方能原原本本地将这缤纷灿烂的天生丽质的丽江和盘托出,不掺人世间的任何邪念。
若有清纯、漂亮的姑娘想与你一块结伴同行,不管她来自南天北土,还是他乡异国,你千万不要惊讶,不要生出过多的想像,丽江的阳光是纯净的,容不得一丝龌龊,不要沾污了这片阳光下纯洁的心境。只是到了灯火阑珊处,到了古城的`铺满青石板的街头,依依惜别之时,你且莫回头,岂忍看她流泪,看她的缠绵不舍?!
明亮干净的阳光让你陶醉,但她也在向你诉说千古的传奇。穿巡在丽江古城,踩着青石板的路,听到独特的纳西音乐,当你抬起头看看,你会碰上若干个“一米阳光”,或客栈、或酒店、或音乐主题酒吧。提起“一米阳光”,丽江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丽江人对“一米阳光”的钟爱赋予了圣洁的感情。
玉龙雪山终年云雾缭绕,阳光也很难穿透云层照到山脚,传说每年秋分是日月交合同辉相映的日子,神灵会在那天赐予人间最完美的爱情阳光。如果那天玉龙雪山云开雾散,神奇的阳光就会铺满整个山谷,每个被阳光抚摩到的人得最美最圣洁的爱情,但是,善妒的山神在那天从来不开放自己的胸怀,总是有雾有雨,所以人世间很难有完美的爱情・。在玉龙和哈巴雪山交界有一处山洞,据说山洞里居住的是殉情而死的风之女。她痛恨山神对人世的刁难,所以她会在秋分的正午时分,趁山神打盹的时候,偷偷地将万丈爱情阳光剪下最绚丽的一米藏于山洞之中。山神醒来后很快发觉,就去追回那一米阳光,所以这一米阳光只能在人间停留一个盹的功夫就会消失。据说如果情侣能沐浴到这短暂而可贵的阳光,就可以获得永久的爱情。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真正灿烂、终生难忘的爱情一闪即逝,正如这“一米阳光”般短暂!
丽江的太阳有如十五的月亮,静静的挂在天空,在浮躁喧嚣的尘世中营造着一g宁静,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生活在昨日的记忆中和美丽的传说里。木增土司死后,民间传说他的身体化成了雪山,并预言:雪山将在四百年以后崩塌。这里的人们还记得记得几百年前土司说过的话:“若雪山崩塌、金沙江断流,便是我回来之时。”
丽江的阳光亘古不变,今日的阳光或许是上古某个时刻留下的光芒,今日的树影婆娑或许是上古某个时期美人的舞姿缦妙。在玉龙雪山的云杉坪,人们为了得到“一米阳光”的钟爱,青年男女围在一块跳着舞。四周是静寂的山,绿绿的地。挺拔的云杉林层层叠叠,吻着洁净的阳光。历史悠悠,千年百世过去了,可丽江的人还至今保留着这种习俗。
漫步在在繁华的四方街,人流熙攘,歌舞欢动,正午的太阳如雪花银般的散碎在街面。磨得光滑如镜的五花石铺就的小道,折射出年代久远的幽光,潋滟在沿街古老的人工河里。楼榭的余晖一样诉说着前朝今朝的故事。木府庭院的微风在昨日的阳光下絮语喃喃。
丽江不忧虑明天,丽江是昨日,是永远的过往,是时间凝滞的地方,是天堂般的光景。
丽江的阳光神秘洁净,请原谅我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赞美你!我走了,带不走一丝的云彩和光影。若有来世,我愿做一粒种子,在玉龙山的脚下,在古城的小溪旁,生根发芽,相守雪峰,拥抱古城,沐浴在乳白洁净的阳光里。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美丽的云南。因为坐了一天的飞机,所以一下来就头晕目眩,不过,一抬头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整个飞机场都被青山环绕着。我大吃一惊,经过妈妈一番讲解后,这才知道原来云南跟桂林一样都是旅游城市,到处都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
这一路,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最让我留恋的是丽江古城。
这天,我们乘车去丽江古城玩。我信步在光硬的五花石板街道上,到处都洋溢着古老的文化气息。路边都是一些商铺,每一家店铺都是古建筑风格,有些还保留着纳西族最原始的建筑方式——用黏土和石块垒成的。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云南特色小吃是应有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声不绝于耳。偶尔路边还有几位农民,担子上挑的都是自家农田种的蔬菜、水果等,一边走一边吆喝着卖。我们还买了几根小胡萝卜呢!这里有很多条清澈的小溪,随街走巷,穿墙过屋,颇有:“家家流水,户户垂杨。”江南水乡诗意般美丽的风光色彩。最值得一提的是整座古城没有城墙,因为这里最开始的首领,姓木,因为当地老百姓都信风水,他们认为“木”字加上一个国字框(国字框代表城墙)就成了“困”字,意思就是把人困在里面了,所以他们并没有修建城墙。
丽江古城自古就是茶马古道重镇,一代又一代,无数所马帮商队,聚焦在古城的四方街,在货物交换、商品贸易后,带上了各自所需的物品,踏上了连接东南西北的条条茶马古道,悠扬的马铃声,驱赶着商旅孤寂,也给古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
这里的纳西族有着仅存于世的东巴文化,其中东巴象形文字是现在全世界“最后一种”如今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但是它却记载着一个民族从古至今灿烂的文化历史。
临走之际,我们还品尝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包浆豆腐,这也是云南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吃了就会忘不掉的美味。
丽江,一个古朴纯真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丽江,一个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韵依旧的地方;丽江,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依为命的神圣地方。你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永远闪烁在彩云之南,世人的心空之间,万世辉煌灿烂!
一部相机,一幅墨镜,一张地图,带我走进丽江,让我爱上那古朴的城市。
爱上丽江,爱上它的建筑。走进一家客栈,全木制的房屋,门庭让你恍如隔世,细细雕刻着春夏秋冬的大门将青石瓦的街道与屋内隔开,迈过门坎,用手轻轻碰那门帘上的风铃,叮咚的悦耳之声让急躁的心瞬间宁静下来。四周的三角兰、石榴树、吊兰混上泥土的芳香,混着铺满露珠的青草展开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盛会。面前木楼上用镂空与掐丝制作出了点点精致的楼梯、雕篮。走上旋梯,俯看整个四方的小院,恰到好处的浅绿烘托着整个的木香。坐上摇篮,听一首原创音乐,品着普洱带来的韵味,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在墨色下享受那丽江的建筑之美。
爱上丽江,爱上它的美食。走进一家小吃店,必不可少的就是鸡豆凉粉、丽江粑粑和米肠,一上桌筷子就停不下来,用勺子舀一勺鸡豆凉粉,配上秘制的小料,胡萝卜丝、黄瓜丝,将小小的不成规矩的凉粉也包装的美伦美奂,放入口中,刚刚入口的细软加上之后的劲道都让人欲罢不能。夹起一块米肠沾上特色辣椒面,让你不由得直呼刺激,配上清香的白米饭一起,辛辣度恰到好处。作为甜点,咬上一口丽江粑粑,甜糯的感觉一入口就感受到了美食的诱惑。走在街上,来一杯丽江酸奶,酸酸的感觉好像是丽江味道,别具一格,让你不得不爱上丽江,爱上丽江的美食。
感受丽江,不仅仅是一次就可以的,好像一潭湖水,永远看不透,每一次的观察都有不同的收获,走在青石铺成的小巷中,用相机记录着每一次的收获、喜悦与感叹,收集起丽江的千面万面,用地图描绘出在丽江踏过的足迹,用墨镜展示烈日下的古城。
你可以不相信白雪公主,不相信灰姑娘,但请一定要相信童话,相信冰激凌,相信阳光。
当冰激凌爱上阳光,结果会怎么样?
让我们来听个故事吧。这是一家蛋糕店,今天是星期日,店主的儿子不上学,他可是个调皮鬼。他觉得无聊,没事可干时,恶作剧的把冰块和奶油放入了搅拌机中,意外的做出了一个很美丽很晶莹的东西,他忍不住尝了一口,觉得是那么解渴,那么甜蜜,它融合了奶油的香甜,冰块的爽口,却没有奶油的甜腻,冰块的冷硬。连他自己都不太敢相信,但这就是事实。小男孩引以为傲,将它放在橱窗的最耀眼部分,冰激凌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的晶莹剔透。这不仅满足了小男孩的虚荣心,也给这家蛋糕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业绩。
可谁又会想到呢?阳光每时每刻的看着冰激凌,并透过玻璃一次次的温暖冰激凌的心,冰激凌的心慢慢的被融化了,冰激凌很快地爱上了阳光。冰激凌问阳光怎么样才能和他永远的在一起?阳光回答冰激凌他们永远不可能在一起,其实有,但冰激凌会消失,除了阳光谁都不能和她在一起,阳光觉得太自私了,因此没有告诉冰激凌。那天晚上阳光离开了冰激凌,冰激凌觉得没了阳光,空气都是冷漠的。她觉得异常的孤独,这时候月光来到了冰激凌身边,月光她很美,她的心也很美。她被冰激凌和阳光感动了。冰激凌问月光怎么样才能和阳光在一起,于是月光久告诉了她。
橱窗外的卷帘门被拉了下来,月光也离开了。冰激凌觉得夜是那么恐怖那么阴森,那么冷,但她的心已经被阳光融化了,并且再也没有被冻住。冰激凌思考了一个晚上,决定放弃自己那美丽的外表,永远的和阳光在一起。
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但对冰激凌来说这将是她最后的一个清晨,她觉得是那么凄凉,那么悲伤。当卷帘门被拉起的第一秒,冰激凌看到了阳光,她感到很温馨,她哭了,不是水蒸气是冰激凌
被阳光感动的证据,是眼泪。她不再犹豫,她告诉阳光自己再也不想和他分开了。最后冰激凌躺在阳光的怀里,慢慢的,全身都融化了,然后静静的升华了。她和阳光手拉手,跑到天空中去了。
知道冰激凌为什么会融化了吧,因为她爱上了阳光。
记住在你吃冰激凌的时候,在冰激凌还没爱上阳光之前把她吃掉。
爱上阳光诗歌
这个下午我什么也不做
只想去亲近你
在你耳边悄悄地说一句
“我爱上了你”
聪慧的你洞察了这个小心思
羞涩地躲到白云的背后
无奈了那边纯洁的美
苍茫地绽放的一瞬间
被残忍地撕碎
此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片轻风
或者是一个影子
陪伴在你的'左右
每一天不被阴喑所笼罩
看到绿叶缝间你投下的微笑
我惊喜得像个小孩
确切地说是个可怜的老小孩
在岁月的天空追逐你的万缕柔情
那是一种理不清的感觉
当你的双手拭去沧桑
温暖了我的身体
没有谁会知晓
我痴狂于你在清流上的一隅妩媚
那么疯狂,不顾一切
借助无形的力量飞翔
只为走进你的心房
爱上散文
中学时期,年少无知,多愁善感,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展望。因此,喜欢读些朦胧诗,偶尔也诗兴大发,小诗一首,却连自己都不知所云。
当兵之后,工作关系,喜欢研究军事,看军事文章,偶尔也写一篇所谓的军事论文,把自己的想法付之笔端。
近来,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散文。可能是年龄的关系吧?人过不惑,喜欢回首往事,感悟人生。现在每天都要抽空读几篇散文,如饥似渴。每每读到一篇经典美文,有如甘之若饴,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不仅爱读散文,更爱看配乐朗诵视频,那优美的旋律、精美的画面,配上朗诵者富有磁性、情感的演绎,另有一番韵味,会把你带到意境中去,仿佛你就是剧中角、篇中人,如痴如醉,比起看一部电影大片有趣多了。也爱收集散文,每天都要从网上找几篇经典散文,编辑之后放在博客里,慢慢品味。并且开始写散文,最近就写了两篇,一下子仿佛脑子开窍,多年干涸的思绪有如涨潮的'海水,涌出那么多想写的东西来。
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情至深处无言辞,落于笔端即华章,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超凡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借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精深,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
印象丽江散文
整理抽屉时,翻出了几张去丽江的照片,思绪便被带到了至今都念念不忘的地方。
那是的春天,与同事相约去了云南。世博园的宏大气势、西山的温婉秀丽、民族村的奇异风俗、玉龙雪山的银装素裹,都让人愉悦,但是我最让魂牵梦绕的,却是古城——丽江。
踏进丽江,你会立刻感觉到,它与众不同的宁静,是一种相约的召唤,是一种心灵的渴盼。每家每户临溪而建,在溪边栽上垂柳,在曲径通幽的青石板两旁,摆上盛开的鲜花,小溪缓缓从每家门前流过。通过小桥,一家连一家,一户挨一户,就形成了这座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游人到了这里,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深怕打扰了它的宁静。
最爱的是丽江的'晨光,从蔚蓝色的空中缓缓倾泻下来,照进沿街的铺子里,铺子四周挂满了各种木制工艺品,游客进去,店主不会向你喋喋不休地推销产品,只顾埋头摆弄手中的作品,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每个人的神情,是那样专注、安祥,像是在享受劳动的快乐,一点也不在意产品能否尽快出手。正是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让你觉得他们的每件作品都那么纯净,那么阳光。累了,走进一家咖啡屋,推开木窗,便可见窗外的垂柳、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声不大,像恋人在窃窃私语。主人端上一杯咖啡,阳光射了进去,和着阳光尝一口,你的心里也就装满了阳光。此时,古城的上空,飘来宣科先生耗尽毕生精力挖掘的纳西古乐,舒缓的乐曲,和着浓香的咖啡,那柳、那溪、那石、那桥、那鸟、那肥绿、那艳红,一切都漫浸在阳光里,班班驳驳,深深浅浅,眼波里外都入了诗,都入了画,于是,心灵陶醉了,思绪在花开闲庭中弥漫。
整个古城没有车鸣,没有叫卖,只有安祥的手工艺人、柔柔的阳光、垂柳、流水、古乐,让你忘了来路,忘了归途。同去的一位同事说:“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我都不想回去了。”最终,我们还是走了,把丽江的一切装进了心里,留在了记忆里。
关于丽江的散文
如果你想知道丽江是什么样子的?来看看以下这些关于丽江的散文吧。
关于丽江的文章【1】
迷失在丽江的街巷
从丽江回来已有些日子,可我的心还留在那里。
女儿说:“你把自己迷失在丽江的街巷里啦!”
还是女儿看得懂我的心事。
我真的想把自己迷失在那里。
在丽江旅行的那段日子,我果断放弃了拉市海、黑龙潭、茶马古道、玉龙雪山等诸多声名响亮的去处,省去车马劳顿的辛苦,坐在客栈里喝茶,看书,在难得的静谧里偷得一点清闲,让自己的心散淡、从容、安静下来。
木府,当然是去了的,但印象寡淡。
银都水乡,银匠们细细碎碎的敲打声,节奏沉实、绵长,仿佛是一种唠唠叨叨的诉说。
每个小锤都在说话,争先恐后。
它们在互相倾诉,询问,并以图案、纹饰、形状呈现时间、心灵和思想。
据说,小锤已敲过千年。
村镇里此起彼伏的锤声,是绵延不绝的生活,也是世俗的娱乐。
叮叮当当的锤声在空气中缭绕,碰撞,跌落,沉淀,如阳光的颗粒,或清亮的露珠,在时间里一点一点汇聚成清澈的河流,在生活的深处,秘密流淌。
那些成色鲜亮的银器,像村庄里的阳光和寓言,明亮,纯净,光芒四射。
我曾多次跋涉过喀喇昆仑雪山、藏北阿里和帕米尔高原,游客们趋之若鹜的玉龙雪山,未能引起我的兴趣。
我喜欢在熙熙攘攘的古城街巷里穿行,盘桓,出神,发呆,甚至迷失。
内心恬淡,安静。
我们落脚的第一家客栈叫布丁,座落在四方街,不大,两进的四合小院,古旧的两层纯木建筑。
宽敞的院落古老,淡雅,静谧,闲适。
树下古香古色的旧木茶几,秋千,吊篮,花朵,袖珍般精致的山石盆景,流水淙淙,还有种在花盆里的辣椒,很容易让人一下子静下来。
头顶的一方天空,蓝得纯粹,蓝得透澈,蓝得晶莹剔透,像质地纯正的蓝宝石。
棉花糖似的云朵,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
它们以花朵的姿态鸟瞰、放牧古老繁华的城池。
窄窄的木楼梯,发出时断时续的吱嘎声,笨重,发钝,亲切,节奏随脚步下沉、上浮,吟唱时间与神秘。
那些曾经居住在这里的纳西人、摩棱人,还有水波一样,带着风尘来来去去的旅行者,如今都已不知去向,但他们的笑声、咳嗽、脚步、梦呓,柴米油盐的细碎生活及起起落落的日子,像透明阳光的微小颗粒,在时光里一点一点跌宕,湮没。
此刻,在楼梯和窗户的咿呀声里,那些曾经的朴素岁月,似乎又一点点复活了,它们蛰伏在寂寥的时间里,等待聆听的耳朵。
还有那些精致里透着妩媚的雕花门窗。
你忽然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回忆。
阳光温温柔柔地落在它们曾经落过的地方,青石水槽里的紫色睡莲静静的,一朵挨着一朵,两盆栀子花悄然绽放,芳香四溢。
二楼的廊下,坐着一对青年,是夫妻,或者只是刚刚邂逅的情人,他们头对头喃喃私语,优雅、暖昧,男的捧着女的葱段似的手,像欣赏神秘的花朵。
女的看着他,妩媚的笑,亲昵里透着浅浅的矜持与忧郁。
不多久,俩人起身进屋,轻轻掩上了厚重的门。
除了偶尔出去散步,更多的时间,两人都在廊下聊天。
我知道,来这里的旅行者,和我一样,将疲惫的背影、过往的杂沓脚步、故事留在这里后,会在某个晨曦迷朦的清晨,悄然消失在门前的街巷里。
各种各样的人,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在客栈庭院里那些配制讲究、雅致、诗意,透着淡淡浪漫情调的榻椅上,或坐或卧,随意,慵懒,身心释然,随心所欲,像归来的游子,慢慢地品茗,或静静地发呆,心思与思绪,如檐上绵绵的雨线,在柔软的时光里轻轻跌落,悄无声息。
有时你会在不经意间突发奇想,在同样的地方,相同的天气里,眼前的榻椅上,曾经坐过怎样的人,他们在这里呢呢喃喃地说了些什么,为这古朴的院落里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呢?
丽江被誉为“艳遇之都”。
也有人说,丽江不是一个为爱情感伤的地方,回眸一笑,蓦然邂逅,心像平静的湖掠过一股风,忽然里起了涟漪。
但彼此心里明了,都是匆匆过客,挥一挥手,带不走一片云彩。
客栈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妻。
两年前,他们结伴踏访丽江,来了便舍不得走。
为了找个营生在这里长期生活下来,俩人寻寻觅觅,最后,曲曲折折地承包了眼下的这家客栈,安顿身心,结婚生子。
“幸福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我们喜欢这里缓慢、闲适、古旧的生活,丽江有五千多家客栈,钱并不好赚,但我们也没渴望发什么大财,只要能维持正常生活就好。
”夫妻两笑呵呵地说。
笑容,像纳西人纯真简单的生活。
其实,在丽江,像他俩一样,来了便不想走的人很多。
导游小陈原是海南人。
那年,她在丽江与一个藏族小伙偶然相遇。
为了爱情,她辞掉了广州薪水丰厚的工作,不顾家人反对,嫁到了山秀水清的丽江。
她觉得,人只有让自己慢下来,不被虚浮的繁华和名利绊住脚,心灵才会自由飞翔。
站在高处眺望,眼前是层层叠叠的屋顶,一片一片的青灰,错落有致的屋脊,在阳光里铺陈、延伸,辽阔遮蔽了热闹与喧嚷。
我知道,绵绵延延的屋檐与灰瓦下,处处藏着故事,如街巷里老墙上明亮的水珠,轻轻碰触就会跌落,只是无人聆听,无人理解。
而我的眼睛和心灵,已被厚重的世俗遮蔽,只隐隐听得一片窸窸窣窣,读不懂,也看不清生动的细节。
谁能在自己的哀愁里读懂并理解别人的哀愁呢?
雨,总是不期而至,不动声色,淋漓尽致,或缠绵细密,持续时间大都不长,如游客的脚步,来去匆匆。
有时窗外正飘着细雨,进屋拿了伞,刚出门,那雨却停了。
在这里,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青石板街、老墙、瓦棱,都是干净的,一尘不染。
蒙蒙细雨中的街巷,与阳光下的街巷不同,也跟夜晚灯光迷离的街巷不一样,在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雨雾里,人被淡淡的诗情画意围拢着,脚随心动,没有目的,你可以一个人在小巷里随便溜达,走走停停,东张西望。
沿街的.小商品铺子里堆满纳西风情,银饰、木刻、版画、石头、纳西头巾,一路欣赏把玩,累了,随便走进一个茶吧或咖啡馆,坐下来休息、愣神,也可以和陌生人搭讪,东扯葫芦西扯叶。
然后,再走进一个个工艺品店、古玩店欣赏自己喜欢的宝贝。
午间的街巷里游人当然不会少,但却是平静的,温馨的,没有喧哗。
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和着游人的脚步低吟浅唱。
客栈更是安静、寂寞的。
旅客或者结账离开,或者外出观光,沉重匆促的脚步声在小巷尚未醒来前已稀疏、远去。
一院子安然。
客栈老板静静地坐在随形而成的木茶几前,喝茶,上网。
那只叫布丁的小狗,敞开四肢躺院子里,金色的阳光轻轻落在它金色的皮毛上。
一片树叶,在空中缓缓翻转,能听到它划动阳光的声音。
古人说,最喝茶宜在瓦屋木窗之下,清泉绿茶,阳光明媚,月淡星稀,一二知己,有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人有闲适之心,才能看到人生最悠远的画境。
可是,茫茫人海,有几人能有闲适之心?人人都步履匆匆,都想开最好的车,住面积更大的房,挣更多的钱,满眼里看到的尽是疲惫身影,人像红尘中忙碌的蚂蚁,心焦灼而浮躁,甚至抽不出一点时间与闲情仰望星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坐在寂静的庭院里听老宅深沉低语,漫不经心地品茗,我忽然想起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里的这句话。
“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我们为啥反而找不到幸福感?”与朋友聚会,常有人这样问我。
我当然无法回答。
因为我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衡量我们这个社会美好或丑陋的确切标准什么呢?实际上,丽江青砖灰瓦的古老建筑,我的故乡也有,还有清澈的泉水,月明星灿,草长莺飞,云淡风轻。
但是,现在那盛开着油菜花的村庄、岁月久远但质地鲜亮的老屋与生活,已在城市化的进程里快速地死掉了,消亡了。
跟许许多多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一样,我成了无处安放乡愁的异乡浪子。
有人说,休闲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与智慧,只有懂得休闲的人,才是真正的现代人。
没有谁不喜欢闲适从容。
但问题是,我们整日奔波在城市的喧嚷里,整日里被吵音和污染包裹着,被没完没了的梦想、浮躁、焦灼、欲望挟裹着,忙得没时间陪伴父母,没空闲和心情静下来读一本书,甚至忘记了抬头仰望星空,听秋虫唧唧,当然。
当然,繁华喧嚣的都市里,没有真正的黑夜,也看不到蓝天、白云、弯月、星斗、静谧,它们在我们眼前已变得越来越稀罕,甚至早已濒临灭绝。
当自然之声被噪音湮没时,人类应有的原始本能也就丧失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花钱,千里迢迢,辗转奔波,去越来越远的地方寻觅曾经的闲散与快乐。
偶尔会有拎着大包小包的旅行者悄然走进客栈,询问、交谈,轻声细语,似怕打碎一院子的宁静。
也有身粗脚重嗓门大的,裹挟进一阵大呼小叫、汗酸、尘埃,在软软的阳光里荡进来又荡出去。
我喜欢坐在寂静的庭院里,静静地想一些什么,其实,也没想什么。
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就那样静静地默默地坐着,身心澄澈,很安然,很惬意。
丽江的时光是柔软的,细腻的,也是缓慢的,古旧的,像凝滞的河,有过去生活的老味道。
一家人坐在“稻花香”二楼用餐,庭院里高大的桂花树,将酽酽的香气,在微弱的几乎觉察不到的风里,从枝头一股一股送过来,不由得人想张大嘴呼吸。
我喜欢桂林,因为桂林的桂花树不光树身高大,品种多,花亦繁茂。
但眼前的桂花树还是让我有些惊讶。
米粒似的细碎花朵,繁密如织,轰轰烈烈,碧绿油亮的叶子,被花朵隐藏了,疏淡了,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
远远望去,树上是泛着金黄或玫瑰金的耀眼光团。
一把从水塘里捞上来,带着小白花的青草,做成菜,竟被赋予一个充满暧昧和诱惑色彩的名字――水性杨花。
如果有人愿吃,我将在今夜伸手抓一把,炒一盘丽江星斗,用滚水焯去宇宙深处的寒意,给每颗星子裹上花香和蜂蜜,让食客在唇齿与筷子之间品味、欣赏神秘夜色。
一顿饭吃了很久,迟迟不忍离开,想一直坐在那里。
餐馆不小,就餐的人也不少,但却没有大城市里的喧哗吵闹,除了服务生传菜的脚步声,一院子安然。
人在那样的气氛与环境里,一切烦恼都淡去了。
坐着坐着,忽然心生感慨,花再多钱,跑再远的路,能有这样的心境看一两树如此壮美的繁花,值!
人走在迷宫一样的小巷,很容易迷失方向,迷失自己。
丽江古城,纳西语意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始建于南宋末年,据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个仓库集镇,曾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商人和驮队带着一路风尘来到这里歇息,留下疲备与故事,再带上温暖与牵念上路。
徐霞客明朝末年来到这里时,已是“民房群落,瓦屋栉比”。
青石小巷,窄窄的,如蛛网般密集,交错,两边是落满了旧时光的老墙屋舍,挤挤挨挨,在静默里互相守望。
故事与传说被时间的颗粒一层一层履盖着,游人匆促的脚步穿过清亮的石板小巷,不着一丝痕迹。
★ 爱上天台山散文
★ 爱上漂泊散文
★ 从此爱上春天散文
★ 歌颂阳光散文
★ 向着阳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