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事的日记(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无敌小火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照顾一位老太太
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乘车回抚顺。早晨5点钟,到了上车的时间,我背着背包刚走近天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走几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赶上前去,帮助老人背起包袱,搀扶她上火车。老太太累得满头是汗,喘了半天气,才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孩子,大娘忘不了你呀!”上了车,人很挤,我给老人找了个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的身旁。火车开动了,因为我没吃早饭,肚子饿了,我拿出在车站买的两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她接过面包,高兴极了,忙说:“你这个当兵的,真好,我见到儿子叫他写信给你们首长……”老人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封信叫我看,记得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高XX信箱第四宿舍”。这个地方我当然不知道,但为了使老人安心,我就说:“大娘,你莫急,有地址就好办,下了车我帮你去找。”6点多钟到了抚顺,我把自己的背包存放在车站,背上老人的包袱,领着老人四处打听,走走停停地快9点钟了,终于找到了------这个“XX信箱”原来是个保密工厂。老人见到了儿子,高兴得满眼是泪说:“儿呀,要不是这位军人同志帮娘找,今天难得见你……”临走时,他们母子二人千感谢万感谢的,送出我很远。我本不想汇报这件事,因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谁知,那老人的儿子果真给部队写来一封信,请求领导表扬这位不知名的战士。那天我回连晚了3个小时,想瞒也瞒不住……
愉快的星期天
前两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卫生连去看病回来,走到半路上,看到团部前面那块空地上正在建筑楼房------听说要盖一所小学校。心想,领导上经常讲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反正今天我休息,何不和工人同志推起砖来。一气推了八九车。工人们开始休息了,我还是一个劲地推。工人们感到很奇怪:从哪里来了这么一位解放军战士帮助推砖?有一位穿蓝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手,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我本不想告诉他,可身边的一个工人同志说:“他是我们建筑公司第二工区党总支李书记。”这下把我难住了:不说不好,说吧,你们准又是一通表扬。我只说今天没事,参加点劳动是应该的。可是不行,他们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说了。星期天两餐饭,我一气干到快吃晚饭了,回到连队。傍晚,工人们敲锣打鼓地来到我们连,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连里的同志这时才知道我带病参加了一天义务劳动。说来也怪,参加点劳动,我的肚子反而不痛了,所以我开玩笑说:参加义务劳动能治病……
节约二百元钱
我从小受的苦,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部队首长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我们的国家不富裕,还有困难,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能忘本。今年春节,我只花了2角5分钱理发,别的钱分文未发。同志们说我穿的袜子不像样子,应该换双新的了,但我补了补还照样穿着。……今年7月,我去参加军区工程兵体育运动大会,天气热得很,不少同志都跑到场外去买汽水喝,我也想买一瓶,掏出钱往外走,发现那里有自来水管,我又把钱收起来,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我这样做,有的同志说我是小气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每月发6元津贴费,我只留5角钱零用,余下的都储蓄了。入伍半年多,节约了32元,加上我在工厂节余的工资,现在储蓄了200多元。
支援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就是用的这笔钱。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上街去理发,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热烈庆祝望花区人民公社的成立。我想:一个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我是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支援。我想到了这些,就到储蓄所取了200元钱。我到了望花区公社说明了来意,公社干部只说收下我的心意,但是不收钱。我说这钱是人民给我的,我现在把它还给人民,支援人民公社发展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这笔钱,就像做父母的收下自己儿子的钱一样,是不必客气的。说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不久,报纸上有消息说,辽阳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我是从辽阳参军的,对那里的一切怀有很深的情谊。那里受了灾,我不能袖手旁观。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把公社没有收的100元寄给了中共辽阳市委,请他们转交灾区人民。
做这种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本不想叫领导和同志们知道,因为党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谁知事后公社党委和辽阳市委都给部队来信表扬我,使我很不安……
1958年6月7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培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生活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是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我穷尽的支持者。
1960年8月20日
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 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心甘原意做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1961年2月15日
今天我从营口乘火车到兄弟部队作报告,下车时,大北风刺骨地刮,地上盖着一层雪,显得很冷,我见到一位老太太没戴手套,两手捂着嘴,口里吹一点热气暖手,我立即取下自己的手套,送给了那位老太太。她老人家望着我,满眼含着热泪,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路上,我的手虽冻得像针扎一样,心中却又说不出的愉快。
1961年10月12日我要牢记这样的话,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我要在一起实际中贯彻。……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包括生命献给党和人民。
1961年10月20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1年11月26日
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感到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1962年4月17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要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时清理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62年8月8日
我今天听一位同志对另一位同志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谁说小人物就没有大烦恼了,谁允许只有大人物才有大烦恼呢?例如现在的我面对着哭泣着的妈妈内心的无奈与委屈。事情要从开始吃饭说起。
我在写完作业之后被叫出来吃饭,看着那满满一大碗的面条我内心充满了绝望,顺便提一句,现在正是下午,而且面条里有我最最不爱吃的鸡蛋,我便将碗里的'鸡蛋挑给了爸爸,将大概一筷子的面条给了妈妈,谁成想妈妈竟然骂起了我,说什么我要是不想吃就都别吃了,还说我从哪里养成的坏毛病,给别人挑饭,那声音大的我觉得全楼道都能听见,正处在青春期的我能受得了这种气吗?当然不能,于是我顺嘴就回了一句:“那我以后吃不完就倒了嘛!”
然后妈妈就给我开始吵,说什么你爱吃不吃,倒了就倒了,你小时候吃的和猪一样多,现在怎么了,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容易好………之类的,我如今在班里也算是健康一类型,但是身为女生,谁愿意被人说成吃的和猪一样多,而且她那陈年旧事一直唠唠叨叨,我真的不明白我到底哪里招她惹她了,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我觉得我要是在待下去我能和她直接骂起来,所以,我识相的端着饭就会了我自己屋,屋门一摔,手机一扔,自顾自的吃起了饭。
哪成想,我这吃了还没有五分钟呢,就听见妈妈在客厅的啜泣声,我无奈的把饭又端回了客厅,连声说着:“好好好,我怕了你还不成。”妈妈不理我,继续哭,我也不想理她,毕竟青春期本来就很暴躁,妈妈最后直接回了她自己的房间去哭,我麻利的吃完了饭,便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事感觉像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爸爸让妈妈吃饭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又吵了一架,我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呢?是委屈吧,是的我很委屈,我被妈妈骂成那个样子,只是想要回房间不想和她吵架,结果我没哭呢她先哭了,这是更年期的前兆吗?
大人的世界我真的搞不懂,但是不管妈妈骂的多难听,我们还是一家人,我也不可能和她断绝母女关系,这让一向好面子的我又是一顿为难,罢了罢了,看在妈妈快到更年期的份上,我就原谅她吧。
谁说小人物没有大烦恼的,我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或许我是真的搞不懂大人,小孩也不好当啊!
没有一朵苔花自怨自艾,他自有他的肆意,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愧,他有他的精彩。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无分贵贱,各有各的幸福所在。
想要声震人间,必须要把苍鹰的长啸涌入喉头;想要航行万里,必须要将大海的力量引入胸膛。可谁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引燃闪电才算成功,一定要征服大海才算英雄?如果我不能成为满天灿烂星斗,那就成为群星中的一颗;如果我不能成为满山松涛阵阵,那就成为轻松中的一员,人是渺小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伟大的情怀,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昙花虽没有牡丹之绚烂,但也能精采自傲地开放。“无田似我尤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诗人虽然没有田地,但也能感受到农民们因及时雨肥庄稼的欢欣鼓舞。“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杜甫虽然并未杀敌战场,但也应家乡的收复欣喜若狂。一个人的所见或许只能覆盖一方土地,但它的情怀却能冲上宇宙,徜徉万里。只要人还有爱与信仰的力量,他就能在任何时刻,哪怕处于穷途困厄之中,迸发出无与伦比的高贵情感。
情怀是生命的天赋,可惜许许多多的现代人却逐渐迷失,工作间身心疲惫,却忘记给妻子一个深情的拥抱;创业受挫资产大亏,却忘记在儿子的合唱团演出时报以开怀大笑;考研失败前途迷茫,却忘记给远方的家人报平安。因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过于执着的追求,前途,追求功名利禄,却忘记如何爱自己爱他人,忘记了情怀,抛弃生命的精神动力。所以当我们迫不及待的追求理想,改造世界时,一定不能忘记留自己一份凝结情怀的天地。
还记得美国总统去国家卫星发射中心视察时,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大爷,郑重其事,挺直腰杆的说:“总统先生,我也在帮助人类将宇航员送上太空。”这就是小人物的使命感,这就是小人物的大情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有的人名字有学问,有的人名字很优雅,有的人名字很大气,有的名字好写,我的名字也不例外,既好写又好记,叫“胡可”。“胡”是随爸爸姓,“可”是可以的可。
听说妈妈在我快出生的时候,想了很多名字,我第一个名字叫“胡途”,但是妈妈怕以后别人读成了“糊涂”,就又起了一个名字叫“胡可”,这被旁边的舅舅听见了,舅舅说:“就叫胡可吧”。胡可这个名字可有着很深的含义哦!“胡”的意思是希望我糊里糊涂的把学习搞好,身体搞好,将来工作也搞好,少操心。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糊涂嘛!呵呵,“可”是希望我可以做到这几点。
我的名字还闹了不少笑话呢。在乡下的奶奶家,有的人叫不清楚我的名字,总爱叫我“gege”,刚开始我总以为是叫我“哥哥”,我就不理他们,后来才知道是叫我呢。
这就是我名字的故事,朋友们,把你们名字的故事说来听听吧!
关于故事的日记二:鱼缸里的故事
你们喜欢河里的生物吗?它们都在我的鱼缸里,有小鱼、泥鳅鱼、还有蜗牛,我给你们讲讲他们之间的故事吧!泥鳅鱼是清洁工,每次它一游动大家都给它让路,扎到一个角去。我还发现蜗牛身上有一个问题:只要认识了这个问题,就能分辨出公母,那就是:有些蜗牛身上有花纹,就是公的,没有花纹的,就是母的,还有公蜗牛的壳是紫的,母蜗牛的壳是青的。可令我苦恼的是:我不知道它们吃什么,所以它们天天缩在壳里不出来爬行,甚至饿死了一个。一次我写日记的时候,我不会写蜗牛的`蜗字,就查字典,却偶然地发现蜗牛是害虫,专吃菜叶。我就拿家里的芹菜叶来喂它们,他们果然吃。吃完以后,那些大蜗牛又生了好多小蜗牛,结果芹菜叶不够了,我只好拿白菜喂他们。
4月30日,我的小蜗牛已经整整活了26天,它们中有的长大了一点,有的死去了。就在今天我发现那些蜗牛把我放在鱼缸里的那些海螺壳当作交通工具来用,它们钻到海螺里,像寄生虫一样控制它。有的时候它们还把海螺壳当作家,住在里面。还有一些小蜗牛把一片大叶子当作家。我还发现了一个关于蜗牛的秘密,原来那些蜗牛有嘴,它们是靠嘴和身体来爬行的。
5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去捉蝌蚪。到了那里,我和爸爸去捉蝌蚪,妈妈在旁边看车。我们一直往前走,走了半天,都没有看着一只蝌蚪,就在这时我们看到了深水里有3只蝌蚪,可是我们够不到。这时爸爸说:“竟然有3只蝌蚪,就一定还有很多蝌蚪。”我听了这句话,就继续往前走,果然我和爸爸看见了像锅口那么大的一群蝌蚪,这时正好用上了在姥姥家捡的那个竹篓来捞鱼。可是没有把,我和爸爸就去找木头棍做把。可我们找来的木头,不是太粗就是太细,就在我们为难的时候,爸爸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木头棍子,正好当把。我们从蝌蚪群的旁边开始捞,最后我们满载而归,就这样我的鱼缸里又增加了一种水生动物:小蝌蚪。
5月3日,小蝌蚪长出了后腿,可它们越来越像蟾蜍了,但还不能断定。我在电脑里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蟾蜍吃的东西比较多,我又看了看小蝌蚪吃的多不多,看到它们吃的食非常多,我越来越觉得它们是一群蟾蜍了。
5月7日,我的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上已经有脚了,有一些小蝌蚪颜色变了,变成了黄色,我和爸爸妈妈一致认为,那些身体变黄的蝌蚪都是青蛙,可还不能确定。蜗牛的变化也不小,有些蜗牛开始吃菜了,有些还在吃妈妈身上的乳液,还有一些蜗牛长大了一点,就在今天中午,我们鱼缸里又多了一种水生动物,那就是两只像海螺那么大的鱼。
5月10日,小蝌蚪的后腿长的已经跟青蛙的后腿长的差不多了。那两只大鱼跟别的水生动物相处的不是很好,但它们俩彼此具有了感情。一次,它们俩在一起说悄悄话,就在这时,一群蝌蚪来捣乱,金色鱼比较胆小,看见了这群蝌蚪撒腿就跑,银色鱼一看金色鱼被吓跑了,非常生气,教训了小蝌蚪一顿。我看到了这一情景,断定金色鱼是母的,银色鱼是公的。因为金色鱼胆子比较小,银色鱼胆子比较大;另外金色鱼脑袋比较小,银色鱼脑袋比较大;还有金色鱼的颜色比较浅,银色鱼的颜色比较深。还有一次,我看到金色鱼在亲银色鱼,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它们能生出小鱼来。(待续)
5月15日,我们正要出去玩,就在这时我发现小蝌蚪已经长出了前腿,而且他们的腰变瘦了,形状非常像青蛙。这时我才知道以前的猜测,是错误的,原来它们是一群捉害虫的青蛙啊!就在这时妈妈说它们是两栖动物,需要在岸上呼吸,我就给它们放了几个超大的白菜叶。果然它们都跳了上去。
5月22日,小蝌蚪们已经变成青蛙了,可就剩下5只了。我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可它们现在已经能跳很高了,我怕它们跳出来会被我们踩死,所以只好在鱼缸的上面铺了一层沙绷子,防止它们跳出来。它们跳的时候就像在比赛,前两只青蛙跳到终点就跳回来,叫后面的青蛙继续跳,旁边有一只青蛙是裁判。
关于故事的日记三:天空中的故事
今天,太阳公公心情很不好,因为她的好朋友白云妹妹不见了,于是就请乌云哥哥替她来上班。于是乌云哥哥带着雨点妹妹上班去了,一到班上,雨点妹妹就哇哇的哭了起来,天空下起了雨来,我们好着急呀!后来,太阳公公找到白云妹妹了,太阳公公的心情好多了,于是它让乌云哥哥带着雨点妹妹下班,它自己带着白云妹妹一起上班。这样一来,我们的心情也好多了。
关于故事的日记四:鱼缸里的故事
今天,我家的鱼缸里来了一个新成员螃蟹。它全身都披着青灰色的甲壳,舞着一对“大刀”就像一个八面威风的勇士,一对滴溜溜的小眼睛四处张望着,小小的嘴巴不时地咕咕咕地吐着小水泡。“大地图”对这个不起眼的小家伙充满了好奇,围着它游来游去。我猜,它一定以为美味佳肴送上门了呢!
不一会,“大地图”便对这个小家伙发动了“进攻”,刚想咬一口,谁知却被螃蟹毫不客气地夹了一下,幸亏夹得轻,“大地图”一下就挣脱出来跑掉了。它想:“看来这个小家伙还挺厉害的,我可要小心了”!螃蟹想:“小样,想吃我,没门”!爸爸觉得鱼可能饿了,于是便喂了一些小虾,这下“大地图”可高兴了,小虾还没来得及逃走,就被送上了“西天”。
这场战斗可真是太精彩了。
关于故事的日记五:照片背后的故事
4月15 星期三 晴
我五岁生日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底世界玩,我们看了海狮、海豹表演,还看了许多漂亮的小鱼,最有趣的是饲养员喂食时那些鱼都围着他团团转,真可爱。
当我们走出海底世界时,我看到一对大鲨鱼,当时我还以为是真鲨鱼,我走近一摸原来是一对鲨鱼雕像,我忍不住跑到鲨鱼口中摸摸它的牙齿,这时爸爸趁机给我照了这张相。
这天我过得很快乐。
相传,皇帝有一位史官,叫仓颉,专管文件材料和记录国家大事。可是那时候没有纸和笔。连文字也没有,拿什么来记录呢?用绳子,在史官的屋子里挂满绳子。横着挂的是比较粗的主绳,每一根主绳上也都垂着一些较细的绳子。细绳上有些打了结,有些打了套,有些还挂着各式各样的贝壳。这些绳子就是帮助记忆的工具。“结绳记事”是那时候十分通行的方式。比方说,一根白色的主绳代表羊,下边垂着的细绳的数目就代表羊的数目。一条细绳代表一,两条细绳代表二。要是表示十呢,就在另外一条细绳中间打个结。
然而仓颉管的事情太多了:牲口圈里有多少羊呀,地窖里有多少米呀,一年里举行过多少祭祀呀,打过多少次仗呀……他都得记载。
“我简直变成了蜘蛛……”仓颉渐渐地发起愁来。事情一天一天多起来,难道老是增添绳子吗?
有一天,仓颉走近孩子身边一瞧:啊,墙上画着牛、羊、陶器;孩子念着“三”又是在羊的下边刻了三个点,念着“十”,再在陶器的下边先刻一条竖线,然后在竖线的中间刻上一个粗粗的圆点。仓颉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圆点不就是绳子上打的结吗?用刻划的方法代替结绳,真是好主意!他回去马上照着孩子的办法做。
可是日子一长,仓颉又发愁了。画图画也并不简单。画老虎得像老虎,画得不好就像猫;画陶钵得像陶钵,画得不好就像碗。况且,祭祀、打仗、纺织……该怎么画呢?
这天,仓颉跟随老猎人去打猎。他们走进了树木参天的大森林,猎人在一棵大树旁边停了下来,弯着腰,仔细地在地面搜寻,嘴里还喃喃地说:“一直向前走,可以找到熊;往右边走,能够猎到鹿;往左呢,只能背回一些野羊。”仓颉感到新奇,赶忙问个究竟。猎人指着地面的痕迹说:“你看,这些都是鸟兽留下的脚印,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还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每一种脚印就代表一种禽兽。”
“一种脚印就代表一种禽兽。”仓颉突然又想到:我为什么不能用一些符号来代表事物呢?他回去后,立刻开始设计用符号表示事物的方法。比方,要表示羊,画个羊头代表不就行了?采取了这种用符号表示意思的方法,不但牛羊、弓箭等具体事物可以记录,连一些不很具体的意思,比如“冷”、“快”、“远”……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了。真是个好办法啊!
仓颉设计的符号,不但自己使用,而且传授给各部落的人。这些符号逐渐推广开来。经过许多人的补充、修改,就成了最初的文字。人们有了文字,老一辈的经验可以记录下来传给后代,相隔很远的人也可以互通消息。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方便了,人类的进步也更快了。于是仓颉的名字传遍四方。
火烧岛在台湾岛东边的东海里,距离台东有几十里。火烧岛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阿里山下住着阿里和阿里嫂夫妻俩。他们有一个儿子叫阿沟。夫妻俩对儿子宝贝得要命,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天气冷了,用棉花包起像包粽子;天气热了,夫妻俩轮流替他打扇子到天亮。儿子渐渐长大了,能讲话、走路了。夫妻俩更加疼爱,“乖乖,乖乖”不离口。儿子要吃什么,要玩什么,千方百计找来给他吃,给他玩,总怕儿子嘟一嘟嘴巴。
有一天晚饭后,夫妻俩带着儿子在门外散步。月亮出来经过对面高山顶。儿子看见了,于是指着月亮说:“爸爸,我要玩月亮,你上山顶摘下来给我玩。”这下爸爸可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恳求地说:“悬崖峭壁的高山,怎么能爬上去摘月亮呢?”儿子可不听这话,他身子摇了两摇就滚在地上大哭。过去,儿子一打滚,父母就只有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可现在这个摘月亮的要求把他爸爸难住了。妈妈慌忙拉起儿子,替他拍掉身上的泥,搂着儿子说:“乖乖,莫滚莫哭,爸爸上山摘月亮给你。”她转过头来恶狠狠地骂阿里:“你呀,做什么老子呀,快上山去摘月亮给阿沟玩!”
阿里无可奈何爬上山去,艰难地攀藤踩石爬呀爬呀,爬得汗流浃背,爬得手脚打颤。山下的儿子却在不断催促:“快呀快呀,快摘月亮给我玩!”阿里爬到陡峭的山崖上,脚踏上了一块松石,连人带石骨碌碌滚下山脚,脑壳开了,手脚断了,血肉模糊像一堆烂南瓜。
阿里嫂抱着阿沟去看,她的心像刀绞那么痛,眼泪扑籁籁流下来。儿子阿沟也舞手踢脚地大哭起来,可他却不是在哭爸爸的死,是哭爸爸没有摘月亮下来:“晤,晤,月亮,晤,爸爸不替我摘月亮,在这里躺着睡觉,晤唔唔……”妈妈也顺着儿子的心意,指着阿里骂道:“你不摘月亮下来给阿沟玩,你该死!”
埋葬了阿里以后,阿里嫂照样溺爱儿子,纵容几子。儿子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阿里嫂也年老了,被称作阿里婶了。她的儿子发展到又偷牛,又偷粮,还招集一帮坏人大搞绑架、杀人、放火。老百姓深受其害,于是组织起来打阿沟这帮坏蛋。
阿沟带领一队坏蛋渡海去占领了南寮岛,把岛上的老百姓统统杀光。还经常乘船到台东、大麻里、都兰,绑架百姓,抢掠财物,放火烧村,搞得天怒人怨。大家都来责备阿里婶:“你呀,溺爱孩子,纵容孩子,现在害得我们老百姓家破人亡,不得安生,你呀,你不觉得难过吗?你有罪啊!”后来,那队坏蛋竟然抢到了阿里婶家,抢走了她的鸡、猪和粮食,还打伤了阿里婶。这时,阿里婶才醒悟过来。
于是,她和老百姓一起向天祷告,请求玛祖婆除掉这个祸。天上飞下来一只高大的火鸡,脚根长,嘴下垂着红彤彤的皮肉,像一团火。它来到阿里婶家说:“阿里婶,玛祖婆派我下来喷火球烧死南寮岛上的坏人,你同意吗?那里面可有你的儿子阿沟啊。”阿里婶恨恨地说:“阿沟不是我的儿子,烧吧,烧吧,烧光那一群坏蛋!”
火鸡站在台东海岸的石崖上,拍拍翅膀,昂头长鸣一声,张开大口,哗哗哗,吐出大团的红火焰,一串串地飞向南寮岛,火在南寮岛上劈里巴啦燃烧起来,灰烟飞腾,火焰冲天。
阿里婶和百姓一同大叫:“烧呀,烧呀,烧死那一群坏蛋!”火鸡口里的火球不断地喷过去,烧呀,烧呀,南寮岛上的坏蛋通通被烧成了焦炭,连石头也烧红了。阿里婶眼泪不滴一颗,只是连声呼喊:“烧呀,烧呀,烧得好!烧得好!”
后来,人们就把南寮岛称为火烧岛,只有一个镇还称做南寮镇。
前两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卫生连去看病回来,走到半路上,看到团部前面那块空地上正在建筑楼房------听说要盖一所小学校。心想,领导上经常讲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反正今天我休息,何不和工人同志推起砖来。一气推了八九车。工人们开始休息了,我还是一个劲地推。工人们感到很奇怪:从哪里来了这么一位解放军战士帮助推砖?有一位穿蓝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手,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我本不想告诉他,可身边的一个工人同志说:“他是我们建筑公司第二工区党总支李书记。”这下把我难住了:不说不好,说吧,你们准又是一通表扬。我只说今天没事,参加点劳动是应该的。可是不行,他们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说了。星期天两餐饭,我一气干到快吃晚饭了,回到连队。傍晚,工人们敲锣打鼓地来到我们连,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连里的同志这时才知道我带病参加了一天义务劳动。说来也怪,参加点劳动,我的肚子反而不痛了,所以我开玩笑说:参加义务劳动能治病……
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乘车回抚顺。早晨5点钟,到了上车的时间,我背着背包刚走近天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走几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赶上前去,帮助老人背起包袱,搀扶她上火车。老太太累得满头是汗,喘了半天气,才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孩子,大娘忘不了你呀!”上了车,人很挤,我给老人找了个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的身旁。火车开动了,因为我没吃早饭,肚子饿了,我拿出在车站买的两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她接过面包,高兴极了,忙说:“你这个当兵的,真好,我见到儿子叫他写信给你们首长……”老人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封信叫我看,记得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高XX信箱第四宿舍”。这个地方我当然不知道,但为了使老人安心,我就说:“大娘,你莫急,有地址就好办,下了车我帮你去找。”6点多钟到了抚顺,我把自己的背包存放在车站,背上老人的包袱,领着老人四处打听,走走停停地快9点钟了,终于找到了------这个“XX信箱”原来是个保密工厂。老人见到了儿子,高兴得满眼是泪说:“儿呀,要不是这位军人同志帮娘找,今天难得见你……”临走时,他们母子二人千感谢万感谢的,送出我很远。我本不想汇报这件事,因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谁知,那老人的儿子果真给部队写来一封信,请求领导表扬这位不知名的战士。那天我回连晚了3个小时,想瞒也瞒不住……
我从小受的苦,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部队首长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我们的国家不富裕,还有困难,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能忘本。今年春节,我只花了2角5分钱理发,别的钱分文未发。同志们说我穿的袜子不像样子,应该换双新的了,但我补了补还照样穿着。……今年7月,我去参加军区工程兵体育运动大会,天气热得很,不少同志都跑到场外去买汽水喝,我也想买一瓶,掏出钱往外走,发现那里有自来水管,我又把钱收起来,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我这样做,有的同志说我是小气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每月发6元津贴费,我只留5角钱零用,余下的都储蓄了。入伍半年多,节约了32元,加上我在工厂节余的工资,现在储蓄了200多元。
支援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就是用的这笔钱。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上街去理发,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热烈庆祝望花区人民公社的成立。我想:一个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我是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支援。我想到了这些,就到储蓄所取了200元钱。我到了望花区公社说明了来意,公社干部只说收下我的心意,但是不收钱。我说这钱是人民给我的,我现在把它还给人民,支援人民公社发展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这笔钱,就像做父母的收下自己儿子的钱一样,是不必客气的。说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不久,报纸上有消息说,辽阳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我是从辽阳参军的,对那里的一切怀有很深的情谊。那里受了灾,我不能袖手旁观。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把公社没有收的100元寄给了中共辽阳市委,请他们转交灾区人民。
做这种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本不想叫领导和同志们知道,因为党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谁知事后公社党委和辽阳市委都给部队来信表扬我,使我很不安……
拓展阅读:雷锋日记精选奉献篇
1958年6月7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培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生活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是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我穷尽的支持者。
1960年8月20日
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 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心甘原意做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1961年2月15日
今天我从营口乘火车到兄弟部队作报告,下车时,大北风刺骨地刮,地上盖着一层雪,显得很冷,我见到一位老太太没戴手套,两手捂着嘴,口里吹一点热气暖手,我立即取下自己的手套,送给了那位老太太。她老人家望着我,满眼含着热泪,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路上,我的手虽冻得像针扎一样,心中却又说不出的愉快。
1961年10月12日
我要牢记这样的话,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我要在一起实际中贯彻。……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包括生命献给党和人民。
1961年10月20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1年11月26日
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感到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1962年4月17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要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时清理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西鼠日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