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溪柴火软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共含11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溪柴火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篇1: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作者: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二。

逶迤:长貌。

相属:连续不断。

回风:旋风。

萋:盛也。“萋已绿”,犹言“妻且绿”。以上四句写景物,这时正是秋风初起,草木未衰,

但变化即将来到的时候。

晨风:《诗经·秦风》篇名。《晨风》是女子怀人的诗,诗中说“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情调是哀苦的。

蟋蟀:《诗经·唐风》篇名。《蟋蟀》是感时之作,大意是因岁暮而感到时光易逝,因而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又因乐字而想到“好乐无荒”,而以“思忧”和效法“良士”自勉。

局促:言所见不大。

结束:犹拘束。以上四句是说《晨风》的作者徒然自苦,《蟋蟀》的作者徒然自缚,不如扫除烦恼,摆脱羁绊,放情自娱。

赏析:

这就是诗人在“东城高且长”的风物触发下,所抒写的“荡涤放情志”的一幕;或者说,是诗人苦闷之际所做的一个“白日梦”。内容是感叹年华容易消逝,主张荡涤忧愁,摆脱束缚,采取放任情志的生活态度。结构是从外写到内,从景写到情,从古人的情写到自己的情。处在苦闷的时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生命哲理,其苦闷就尤其深切。苦闷而无法摆脱,便往往转向它的对立一极--荡情行乐。本诗所抒写的,就正是这种由苦闷所触发的滔荡之思。

篇2: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一。

驾言迈:犹言驾而行。

茫茫:草木广盛貌。

焉得:怎能。以上四句是说茫茫绿原都是新草代替了衰草。一路所见种种事物也都是新的代替了旧的,和自己所记得的不一样了,一切变化是这样地快,人又怎能是例外呢?

立身:指立德立功立言等各种事业的建树。

苦:患。以上二句是说各物的荣盛时期都有一定,过时就衰了。人生的盛年也是有限的,所以立身必须及时,否则徒遗悔恨。

物化:死亡。末二句是说人的形体很快地就化为异物,只有荣名可以传到身后,所以是可宝贵的。

赏析:

这一篇是自警自励的诗。诗意及结构自明。诗以景物起兴,抒人生感喟。诗人久客还乡,一路看到种种事物今昔不同,由新故盛衰的变化想到人生短暂,又想到正因为人生短就该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谋取不朽的荣名。诗人从反复的思考中,得出了这一条参悟。虽然他同 样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烦愁,然而相比之下,其思致要深刻一些,格调也似乎更高一点。

篇3: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八。

一端:半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合欢被:“合欢”,一种图案花纹的名称,这种花纹是象征和合欢乐的,凡器物有合欢文的往往就以合欢为名。

著:在衣被中装绵叫做著,也叫做“楮”,字通。

长相思:丝绵的代称。“思”和“丝”字谐音,“长”与“绵绵”同义,所以用“长相思”代称丝绵。

缘:沿边装饰。

结不解:以丝缕为结,表示不能解开的意思。这是用来象征爱情的,和同心结之类相似。

别:分开。

离:离间。

此:指固结之情。以上二句是说彼此的爱情如胶和漆结合在一起,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分开。

赏析:

这也是歌咏爱情的诗,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诗中大意说:故人老远地寄来半匹花绸子,那上面的文彩不是别的而是一双鸳鸯。我把它做成合欢被,装进丝绵,四边用连环不解的结做装饰。这被就是我和他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的象征。古诗中往往有和歌谣风味很相近的,本篇就是显著的例子。

篇4: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六。

赏析:

写女子之由思极而梦,由暂梦而骤醒,不惟神情可掬,抑且层次分明。此诗只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主人公感情的变化便跃然纸上,却又写得那么质朴自然,毫无矫饰。

篇5: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

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 “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层次井井,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篇6: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常苦辛。

具陈:全部说出。

筝:乐器名,瑟类。古筝竹身五弦,秦汉时筝木身十二弦。

奋逸响:发出超越寻常的音响。

令德:贤者,指作歌辞的人。

高言:高妙之论,指歌辞。

识曲:知音者。

真:真理。这句是说知音者请听歌中的真意。所谓“高言”和“真”都指下文“人生寄一世”六句。

齐:一致。“齐心同所愿”,是说人人所想的都是这样,心同理同。

含意:是说心中都已认识那曲中的真理。

未伸:是说口中表达不出来。

奄忽:急遽的意思。

飙尘:暴风自下而上为“飙(音标)”。“飙尘”,是卷地狂风里的一阵尘土。以上二句是说人在世上是暂时寄居,一忽儿就完了。

策:鞭马前进。

高足:指快马。

津:渡口。“要路津”比喻有权有势的地位。以上二句是说应该赶快取得高官要职。

轗轲:本是车行不利的意思,引申为人不得志的意思。以上六句就是座中人人佩服的高言真理,这里面含有愤慨和嘲讽,而不是正言庄语。

赏析:

这诗所歌咏的是听曲感心。托为阐明曲中的真意,发了一番议论。议论的内容是:人生短促,富贵可乐,不必长守贫贱,枉受苦辛。这些是感愤的言语,也有自嘲的意味。

篇7: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保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摇踵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三。

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

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

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

索:求访。

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

赏析:

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篇8:《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主人公,他对人生寄如的悲叹,当然也隐含着对于生命的热爱,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最终以只图眼前快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的,颓废的。这首诗是用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的形式写出的表现了东汉末年大**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的悲凉心态。

篇9: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五。

赏析:

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中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诗人在世间 “及时”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是因了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篇10: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六。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远方游子思乡之作,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游子的苦闷、穷愁潦倒的客愁,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这些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篇11: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释: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四。

赏析:

这首诗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是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全文

古诗十九首——其四

汉无名氏——《橘柚垂华实》

古乐府,古乐府汉无名氏,古乐府的意思,古乐府赏析

清明节的古诗全首

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哪首古诗

古风·其十九古诗鉴赏

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

首夏山中行吟古诗意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