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公卫助理执业医师笔试练习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共含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achong431418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31题:
在健康教育策略中,讲演、大众传播媒介应属于。
A.培训类
B.组织方法类
C.社会行动
D.信念传播类
E.组织发展
第32题:
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
A.个体健康
B.群体健康
C.个体与群体的结合
D.重点解决危险因素
E.重点是解决环境问题
第33题:
在健康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中,特尔斐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研究
C.准实验研究
D.调查法
E.其他实验方法
第34题:
任何特定的行为问题都是。
A.受三类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共同作用的
B.互相独立、互不相干的
C.互相矛盾的
D.互相制约的
第35题:
任何特定的行为问题都是。
A.受三类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共同作用的
B.互相独立、互不相干的
C.互相矛盾的
D.互相制约的
第36题:
在评价影响内在真实性的历史性因素中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排除。
A.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B.多次基线测量
C.设立对照组或过程追踪
D.测量工具的校正
E.其他方法
第37题:
我国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为。
A.新型传染病的增加
B.营养不良病的增加
C.普通传染病的流行
D.职业病的增加
E.新型传染病和普通传染病并存
第38题:
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中影响评价效果内在真实性的因素很多,其中青少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发生变化应属。
A.历史性因素
B.测试因素
C.统计回归因素
D.成熟因素
E.偏倚
第39题:
探索病因因素和评价干预效果的指标为。
A.发病率、患病率
B.吸烟率
C.出生率
D.发育率
E.其他
第40题:
美国在本世纪初与传染病作斗争中居民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应归功于。
A.医学与技术的进步
B.环境条件的改变
C.医疗照顾
D.强化治疗措施
E.高精尖医疗设备
第21题:
技能、资源属于。
A.倾向因素
B.前置因素
C.加强因素
D.强化因素
E.促成因素
第22题:
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运动很有必要,就是不知道如何合理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
A.重点考虑倾向因素
B.重点考虑促成因素
C.重点考虑强化因素
D.重点考虑加强因素
E.其他因素
第23题:
在健康教育中,健康测量和指标中行为因素指标应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吸烟率、饮酒率
D.生育率
E.围生儿死亡率
第24题:
安全用水百分率、计划免疫覆盖率属于。
A.卫生政策指标
B.社会经济指标
C.预防性卫生服务指标
D.健康状况指标
E.其他
第25题:
评价经干预后健康状况和社会效益的变化属于。
A.过程评价
B.效应评价
C.形成评价
D.近期效果评价
E.远期效果评价
第26题:
根据健康概念的论述,指出下列哪项理解最为准确。
A.健康即无病
B.健康即不虚弱
C.健康是身体、精神、社会适应均处于完好状态
D.健康即健壮
E.健康是身体各系统均无病理变化
第27题:
在评价期间所发生干预计划之外的重要条件,如世界无烟日、食物供应变化属于。
A.回归因素
B.选择偏倚
C.测试因素
D.成熟因素
E.历史性因素
第28题:
实验研究是。
A.将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B.实验组与对照组不是随机的
C.实验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方面必须相似
D.常用于行为观察
E.由原因到结果的调查研究
第29题:
在健康教育策略中技能发展、模拟、询问、行为矫正属于。
A.培训类
B.信念传播类
C.组织方法类
D.社会行动类
E.组织发展类
第30题:
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对象为。
A.中老年人
B.儿童
C.妇女
D.所有人群
E.高危人群
第31题:
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途径有。
A.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B.神经、体液、免疫
C.神经、心理、社会适应
D.身体、心理、免疫
E.神经、免疫、社会适应
第32题:
第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B.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C.控制感染性疾病
D.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E.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第33题:
根据国际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模型,老年型国家的标准是。
A. 少年人口系数在3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4%以下、老龄化指数在30%以上、中位数年龄在20~30岁之间
B. 少年人口系数在4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10%以下、老龄化指数在30%以上、中位数年龄在20岁以下
C. 少年人口系数在2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在7%以上、老龄化指数在15%以上、中位数年龄在30岁以上
D. 少年人口系数在3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在7%以上、老龄化指数在30%以上、中位数年龄在30岁以上
E. 少年人口系数在3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7%以下、老龄化指数在15%以下、中位数年龄在20~30岁之间
第34题:
目前认为,人口素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评价。
A.思想道德、身体及文化素质
B.人口出生率、识字率、期望寿命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
D.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预防接种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
第35题:
被誉为“中国模式”的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三大支柱是。
A.健康教育、医疗保险、初级卫生保健
B.健康教育、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
C.健康教育、公费医疗、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D.乡村医生、公费医疗、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E.乡村医生、合作医疗、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第36题:
法国医生儒勒-盖林对社会医学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当时把社会医学分为四个部分,即。
A. 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治疗学
B. 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诊断学
C. 社会生理学、社会病因学、社会预防学、社会诊断学
D. 社会生理学、社会病因学、社会诊断学、社会治疗学
E. 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诊断学、社会治疗学
第37题:
开放式问卷的优点是。
A.答案标准化,便于资料的整理分析
B.适用于答案较多、较复杂的问题
C.可以节省答卷时间
D.有助于提高答卷的回收率
E.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者
第38题:
增长年龄(即:可达到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可用来说明。
A.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年数
B.减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
C.消除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年数
D.接触危险因素后引发疾病所需要的年数
E.接触危险因素后从患病到死亡的年数
第39题:
生命质量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某一时点上表现的状态,它更多地强调。
A.生存时间的长度
B.疾病的严重程度
C.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
D.生理健康程度
E.个人对生活的感觉体验
第40题: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
A.疾病谱的转变
B.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
C.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进展
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
E.人们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的担心
第41题:
社区作为宏观社会的缩影,下列哪项不属于构成社区的必备要素。
A.一定地域内的聚居人群
B.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C.稳定、协调的社会关系
D.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E.促使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机构、组织
第42题:
PQLI是评价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生活变化单位
B.期望寿命指数
C.质量调整生活年
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E.生命素质指数
第43题:
社会医学得到极大发展的阶段是。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E.20世纪
第44题:
ASHA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其含义是指。
A.美国社会健康协会指标
B.潜在减寿年数
C.平均期望寿命
D.生命素质指数
E.质量调整生命年
第45题:
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
A.德国学者魏尔啸
B.美国医学家麦克英泰尔
C.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D.法国医师盖林
E.美国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第46题:
现代医学的目的突出强调了。
A.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
C.延长寿命
D.增进健康
E.以上都不是
第47题:
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学历与社会职位
B.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
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
E.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第48题:
对调查问卷(即:调查工具)评价,常用的两个指标是。
A.问卷回收率、调查符合率
B.信度系数、效度系数
C.信度系数、相关系数
D.效度系数、相关系数
E.回归系数、相关系数
第49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A.生活富裕程度
B.身体状态
C.心理状态
D.社会功能状态
E.个人对其健康、生活状况的一般性感觉
第50题: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
A.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传播途径
B.数据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C.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及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
E.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第51题:
我国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源于。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52题:
所谓“民强促国富、国富保民强”体现了社会医学的。
A.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理论
B.医学模式与保健水平相关性理论
C.社会因素决定性理论
D.高危险性理论
E.卫生工作要求社会参与的大卫生理论
第53题:
调查问卷中的特征问题是用以表明。
A.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B.某些行为
C.某些事件
D.态度与看法
E.以上都不是
第54题:
问题和答案编写常常犯一些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调查结果的错误,下列不属于编写错误的是。
A.双重装填
B.含糊不清
C.抽象提问
D.图表设计
E.诱导性提问
第55题:
把1岁预期寿命转化为1岁预期寿命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A.(229-1岁预期寿命)/2.22
B.(229-1岁预期寿命)/0.39
C.(1岁预期寿命-229)/2.22
D.(1岁预期寿命-38)/0.39
E.(1岁预期寿命-38)/2.22
第56题:
设计调查问卷时要考虑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属于问卷主题部分的是。
A.封面信
B.指导语
C.编码
D.问题及答案
E.以上都不是
第57题:
*****
第58题: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在于。
A.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
B.强调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C.强调了医学高科技的应用
D.忽视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第59题:
生命质量评价可以用来。
A.危险因素分析
B.计算寿命损失率
C.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D.推断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E.卫生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60题: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
A.选择课题、技术路线、计划实施
B.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
C.技术路线、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D.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E.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解释结果
★ 健康促进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