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一个人怎么过(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心里有只小黄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年初七过后就开始正式上班了,想必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按时到岗了,这里不排除网上曝光的那些虚假到岗的劳动人民哈。也许你和我一样,是离开家乡,离开家人,一个人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陌生的气息中寻找生存的门道。
既然这样,怎样让自己度过一个温馨而不孤单的元宵节呢?我把我的打算给大家说说。
方法一:工作狂人版
既然元宵节在周五,那就继续认真专心上班吧,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忙碌的代码生活中,在键盘之间敲打出今天的任务,毕竟早点完成任务,按时下班,早点回到自己的小窝,也是好事。或许加班的孩子多了,下班了出现聚聚,喝点小酒也是很巴适的。前提是加班的也是像我一样的流浪汉子。
方法二:文艺青年版
趁此佳节,找回高中大学时候的青春朦胧,抒发一下自己的小文艺,睡个懒觉等太阳,画下自己梦中的江南水乡画,毕竟在北方,除了光秃秃的树,就只剩下赤裸裸的风。借北方还可以的阳光,放下长时间看的iOS编程设计书籍,换上自己已经好久没有翻阅的仓央嘉措的诗集。阅读中忘却时间。
方法三:吃货版
同样的,不如在此佳节好好款待自己嘴巴,好好犒劳自己的胃。来北方就不能吃辣的咯,不如就自己做一顿地道的家乡味--四川麻辣火锅,熬好火锅底料,清油的最好吃,去市场买肉类些蔬菜瓜果,用些时间清洗切好摆盘,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吃吧,怕寂寞的话不妨,多放几张凳子,分别想象坐着远方未能团聚的他们。
自己做菜麻烦,那就找几个哥们儿出去嗨一顿,是不是很简单啊。反正元宵过了是周六,喝醉也无妨。
方法四:亲情版
我还是会上我的班,请假毕竟扣工资的,早早回家,不能做火锅,那就给自己炒份家乡菜吧,回锅肉我的最爱。拿起电话给家里的亲人们打电话,开启电脑,给远方的她开开视频,聊聊天。如此好像仍就在一起一般。
[元宵节一个人怎么过]
每年元宵节的时候,我们总会吃饺子和汤圆,意味团团圆圆,美美满满。在老家,家家户户都有田地,农民靠土地为生。所以,每逢元宵,每家的奶奶们总会炒花生,炒瓜子,这一习俗叫做“炒虫”,愿望来年的田地能没有虫子,五谷丰收。炒熟了,花生,瓜子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孩子们总是笑着,抢着,给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
又到了元宵节,虽然身在异地他乡,可过节的气氛却不见减。家家户户都做了或者买了五颜六色的汤圆儿,妈妈也亲手给我们包了黑芝麻汤圆。妈妈先把糯米面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搅拌均匀,搓成一个大大的面团儿,接着揪出一个个的小团,将小团按扁,用勺子舀上黑芝麻馅儿,包成圆,一个就完成了。接着,将水放入沸腾的水中,直到汤圆漂浮在水面上,捞出。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汤圆就出锅了。我们吃着汤圆,一股别样的心情顿生心头。
到了晚上,鞭炮的轰隆声伴着礼花上升绽放的声音,萦绕在耳畔。爸爸也买了鞭炮和烟花,我心血来潮,叫上弟弟,一起去点鞭炮,沾点儿喜气。导火线呲呲的冒着,我们赶紧跳到一边,捂上耳朵。“啪啪啪啪啪――”,热闹极了!
七天的春节假期刚刚过去,人们仿佛还没有从浓厚的年味儿中回过神来,元宵节又到了,似乎真的只有过完元宵才真正地预示着这个新年的结束。
1做花灯。一到元宵节,满大街都张灯结彩的,煞是热闹。其实如果家里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可以陪着他一起DIY一盏简易的花灯。制作的材料和方法都不是很难,可以用卡纸,也可以废物利用选择易拉罐,总之只要肯开动脑筋,一定能做出别出心裁的花灯。当屋子里悬挂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相信更能增添喜悦的心情。
2逛街赏花灯。“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现在也许不如古时候那么繁多,但依旧还是能够看到的。聪明的商家怎么会放过这个大好商机,相信店面一定都经过了精心的布置装扮。并且不少商店还会开展猜灯谜的活动,若是猜中了,就会赠送一份小礼物,讨个好彩头呢!
3迎龙灯。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电视节目,一到元宵节就盼着和姐姐一起出去迎龙灯,那真叫一个万人空巷啊,好似全市的人们都一起聚集在了街上,就为了能够近距离地看一眼那长长的、盘旋的龙灯。看着上下翻腾的红色长龙,心情就会莫名地激动起来。现在很多城市都渐渐地不再迎龙灯了,但不少乡镇还是保留了这个传统节目,所以如果想重温一下儿时的快乐,就要选择去乡下一饱眼福了。
4舞狮子。舞狮子也是一项很传统的活动,每当到了重大的集会和年节时分,都会有来自民间的艺人们穿着狮子服饰,配合着乐队的锣鼓声乐做出如扑、跃、滚等各种动作,造型可爱,身法娴熟。有时还和围观的群众有互动,十足地助兴!
5放孔明灯。孔明灯原说是诸葛孔明当年被困时求救所发明的,不过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祈福的物什,当你对着它虔诚地许下心愿之后,点燃里面的灯芯,孔明灯就会像热气球一样腾空升起。一定要注意选择在空旷的场地,并且有风的日子千万不能放飞,以免火点燃了外面的纸壳引起火灾。
6吃元宵。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做法上略有不同,但原料是一样的,且都是寓意着“团团圆圆、美满幸福”。在这一天若是不吃元宵,还真的说不过去呢!可以找一个新一点的硬币,仔细地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消毒后,包在其中一个元宵里,看一看谁能够幸运地吃到这一个有着特殊馅料的元宵,就说明今年会行大运~哇哈哈!不过在这里小七温馨提示,元宵味美,不可多食,食多伤胃,三个足矣。
7打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随着农家乐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都选择去农村体验一下淳朴和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在那里你可以参与到打年糕的过程中,感受糯米到年糕这个神奇的转变。并且吃着自己打出来的年糕,心里应该是更加喜悦的吧!
8收看元宵晚会。电视机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节日气氛浓厚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花生瓜子,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顺便还可以猜测一下今年春晚究竟又有哪些节目获了奖,岂不热闹!
9找“桃花”。“花市灯如昼”的后一句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明了元宵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同时也是浪漫的节日。还记得《大明宫词》里的小太平和薛绍初次见面吗?就是在这上元灯节,所以说,如果还是单身的青年男女们可以趁着和朋友结伴上街赏花灯的时候寻觅一下自己的爱情,说不定就有那个灯火阑珊处的另一半在等着和你擦肩回眸呢!而且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仅仅相差一个多礼拜哦~
10走百病。这个小七也是听家里的老人说的,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就像是家里如果有生病的人,那么给他熬的中药渣要倒在马路牙子上,把病根儿送走。出于同样的心理,在元宵节这一天就会有信奉这个说法的人,多为妇女,成群结伴地沿着墙边一直走,如果附近有桥的就过桥,要是城郊相邻的就走到郊外,为的就是能够驱病驱灾。
你可能不知道的习俗(来源于网络)
[请紫姑神] 妇女农家请紫姑及簸箕神,以卜诸事休咎。
[向董四娘乞巧] 凡是11岁到16岁的姑娘,元宵节前都要亲手做一只绣鞋,在元宵节夜里,把这只鞋同几小碟切成细丝的祭品,如红的萝卜丝,绿的芹菜丝,白的大蒜头丝(象征各色丝线)等,到村口茅坑边祭拜董四娘(传说中为绣花遇难的姑娘),一边祭拜,一边念着:“董四娘呀董仙师,教我绣花好花样,教我上鞋好鞋跟,教我织布好制衣。董四娘呀供上头,教我提笔画花画柳画云朵,教我挑,教我绣,精通女艺。”后来,女孩子觉得在田村外茅坑边祭拜,一是抛头露面,二是刮风下雨不方便,就把供奉的地方改在自己房间床前的踏板上了。因为踏板一侧过去是置放马桶的,这马桶就表示茅坑了。
[打老鼠眼] 元宵节煮黑豆抛梁上以辟鼠,曰“打老鼠眼”。
[点坟灯] 设盛馔以供祖先,在墓上插竹,悬纸灯,叫“点坟灯”。
[间间亮] 屋内、井、灶、门、厨,皆燃红烛,叫“间间亮”,又曰“照耗”。
[伴灯馍] “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过元宵节 吴安琪 石鼓路小学 六(2)班 小学组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
过元宵节
。因为是个特别的节日——元宵节。以前几年的'元宵节,爸爸妈妈都会包汤圆给我吃。那气氛,十分热闹。今年,我已经12岁了。今天我就要给爸爸妈妈包汤圆吃。 我来到超市,“哟,今天怎么这么勤奋?”阿姨问。“阿姨,我今天要包汤圆给我爸妈吃。我第一次做,希望您可以帮我选材料。”“你爸妈真幸福。我儿子还没给我包过汤圆呢?”“是吗?阿姨那你多选一些材料。我也帮您做。”“好。一共8元。做法也在里面。元宵节快乐!”“谢谢阿姨,一会见。也祝你元宵节快乐!” 我回到家,打开材料。“第一步,舀4杯面粉。将面粉的中间画出一个圆。将水慢慢倒入,一边倒一边搅。直到面粉变成一个有韧性的面团。”“好麻烦,不过为了爸爸妈妈加油!”我小心翼翼地倒着水,慢慢地搅匀。 “终于好了。第二步,将面团揉得韧韧的,有弹性的。这好办,把它当沙包就好了嘛。”我摆好架势,“开打!”上下左右,一个地方也不能少。“好。”我拉了拉,"有韧性,过关。第三步,将汤圆搓成圆球。这好办,爸爸吃大的,妈妈吃小的,我。。。。。我吃最小的。嘻嘻。我特地没加馅,奶奶说,元宵不加馅最好吃。”我揪起一团面,放在手心,搓啊搓。一个汤圆就做好了。5分钟后,全部OK。“最后一步,将汤圆煮熟。先用大火将生水煮开,将汤圆从锅边滑入,小心烫手。过会就加点生水,过会就加点生水。不要让水漫出来。最后就等着香气扑鼻的汤圆。另外,别忘加把砂糖哦。”我将水煮开,小心翼翼地将汤圆滑入锅内。加了生水,盖上锅盖。守在一旁不敢离开。我一会加点水,一会加点水。终于,汤圆都浮在了水面。我将它们一一放入碗内,在上面撒上砂糖。大功告成。 “铃铃铃,铃铃铃。”闹钟响了,8点了。爸爸妈妈出来吃早餐,“哇,今天田螺姑娘下凡了。”老爸惊讶道。“或许是吧,先尝尝吧。”我说。“好。”爸爸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恩,不错。”“我尝尝。”妈妈说,我端起一碗汤圆送到妈妈面前。“还真不错。有进步。”“妈妈爸爸,我祝你们元宵节快乐。我们家要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我们女儿长大了。以后的元宵你来做。”爸爸边吃边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妈妈,我马上回来。我给阿姨送汤圆去。。。。。。”
★ 过元宵节作文
★ 元宵节这样过作文
★ 过元宵节作文大全
★ 过元宵节作文集锦
★ 过元宵节作文汇集
★ 元宵节可以怎么过
★ 过元宵节的日记
★ 过元宵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