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流(共含7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imegoeso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电流的大小
1.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2.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效应大小来判断.
二.电流的概念
1.定义: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公式:
3.单位:
4.单位换算:1 A=1 000 mA
1 mA=1 000μA
三.应用
计算2 min内电流通过台灯的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已知:
求:
解:根据公式 ,得到
=
答:通过台灯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
探究活动
【课题】科学家安培的生平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查阅物理学史资料
浏览有关网站,查阅、记录
小组讨论
【评价】
所查资料的丰富性
资料的来源
对安培的刻苦精神的见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的概念和单位,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利用的效应的大小判断的强弱.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对比水流的大小来学习的大小,学生养成物理分析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大小的计算.
情感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对比水流的大小出发,利用水流大小的说明类比得出了的大小判断方法,提出的大小如何知道,由于通过导体时产生各种效应,所以可以用效果的大小来判断的大小.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利用通过小灯泡的热效应判断大小的.
对于实验教材分析了用两节干电池产生的效应大,也大,得出了的定义,和定义式,的单位是纪念物理学家安培,规定的单位是安培,并说明了1安的大小.的其他单位和安培的换算,并举了简单的实例进行的计算.
最后,教材列举实例展示了一些用电器的的大小,使学生对实际的的大小有初步认识.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教法多种多样,有对比学习、实验教学、概念教学、数学分析、联系实际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可以选择恰当的教法.
课程引入可以采用对比判断水流大小的方法知道大小的判断方法.在如何知道大小中,可以用实验方法,观察灯的亮度来知道热效应的强弱,从而判断的大小.在的定义中可以用概念教学,学生深入理解的定义,并知道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在的单位形成观念上,可以用联系实际的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的概念是本节的重难点,在电路分析中应用广泛,又是电路计算的基础.本节注意建立关于的物理图景,使学生真正明白的物理意义.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大小的表示
方法1、类比水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来学习大小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用一些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想像也存在着大小.结合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分析出可以利用的热效应大小来判断的大小.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并列出课题如:探究的大小.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制订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和论证等.
二.的概念
方法1、教师分析的物理意义和概念,得出定义式和单位.注意得出的方法可以由类比得出.分析1安培的物理意义.本处内容可以用讲解法授课.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提示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中得出公式和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学习,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习惯.
三.应用知识
方法1、教师习题教学,进行有关的计算,提供一些用电器大小的资料,形成学生关于大小的观念,可以联系实际给出例题,例如可以学生查阅资料找到台灯的,计算2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要主要的问题有:查阅资料、单位的换算、公式变形、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建立电学物理量的图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有用电器大小的资料、单位的扩展资料、发现的历史资料.学生设计关于的计算的例题;自主学习的单位、建立大小的观念;自主学习的一些知识.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一.的大小 1.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2.的大小可以用的效应大小来判断. 二.的概念 1.定义: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公式: 3.单位: 4.单位换算:1 A=1 000 mA 1 mA=1 000μA 三.应用 计算2 min内通过台灯的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已知: 求: 解:根据公式 ,得到 = 答:通过台灯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 |
探究活动
【课题】科学家安培的生平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查阅物理学史资料
浏览有关网站,查阅、记录
小组讨论
【评价】
所查资料的丰富性
资料的来源
对安培的刻苦精神的见解
一、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二、电流的概念: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三、物理意义: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或强弱。
四、计算电流的公式:i=q/t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 a ; 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 c ;t表示时间,单位是: s
五、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某同学用台灯工作时电流约140 ma ,合0.14 a 它表示: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0.14 c 。2s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电子数为:1.75×1018个。
六、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三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看清每小格电流值
㈡ 使用时规则: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授课时间
第 5 周第 1 课时
授课者:郭中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l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l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l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l 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
l 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电流、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器材
分组:小灯泡、小电动机各一个、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
一些导线、发光二极管
演示:各种电源
板书设计
想想做做
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台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将这些器材连接,分别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看谁做得最快。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生危险。
学生阅读P90的“要求”后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
注意: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1.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2.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3.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4.电流方向:正极 用电器 负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环节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教后感
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收音机通上电就能放出音乐?为什么电视机通上电就能看到影像?为什么电饭锅通上电就能做熟米饭?为什么洗衣机通上电就能转动?
实际上,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合而成的,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界看一看,试一试吧!
[问]为什么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会亮、电机会转动?
[设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微观上来说,道理是这样的,导线、灯丝,都是金属做的,金属里面有大量电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可是接上电池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
[问]从宏观上来说,刚才你们怎样做才能使灯泡和电机里有电流通过?
对,[板]1.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但在电路中,若开关是打开的,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对,[板]2.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图来直观地表示物理现象和过程,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非常麻烦,所以我们常用符号代表它们,这样画出来的就是电路图。(图5.1-2)
练习:
1.读图5.1-3,完成《一课一练》P44第2题
2.P92想想议议
答:因为有电流流过了灯泡和电机。
答: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就有了电流。
答:没有,必须将开关合上,使电路闭合才能有电流。
学生完成练习题。
★ 交变电流教案
★ 高二物理电流教案
★ 《交变电流》教案
★ 交变电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