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风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好名字是个美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风雨》(共含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名字是个美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李商隐《风雨》

篇1:风雨·李商隐

风雨·李商隐

【原文】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

1.此诗张《笺》编于大中十一年(857),云:“'新知遭薄俗'谓郑亚李回辈;'旧好隔良缘'谓子直(令狐绹)不能久居京师,翻使穷年羁泊。自断此生已无郭震、马周之奇遇,诗之所以叹也。味其意致,似在游江东时。

2.《宝剑篇》:张说《郭代公行状》:”公少倜傥,廓落有大志,十八擢进士第,判入高等,授梓州通泉尉。则天闻其名,驿征引见,令录旧文,上《古剑篇》,览而喜之。“郭忠恕《汗简》云:”《郭元振文集序》:'昔于故邺城下得异剑,上有古文四字云:请俟薛烛。因作《古剑歌》。'“按《古剑歌》借古剑尘埋寓怀才不遇之意,有句云:”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杜甫《过郭代公故宅》:”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商隐此引郭元振事,自叹怀才不遇。

3.羁泊欲穷年:卢思道《为高仆射与司马消难书》:”羁泊水乡,无乃穷悴。“庾信《哀江南赋》:”下亭飘泊,高桥羁旅。“穷年:终生。

4.黄叶句:自喻飘零如风雨中的黄叶。

5.青楼:富贵人家。

6.新知两句:冯注:”新知谓婚于王氏,旧好指令狐。遭薄俗者,世风浇薄,乃有朋党之分,而怒及我矣。“

7.心断句:《旧唐书·马周传》:”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即日召之……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此引马周事,自叹生不逢时,已无知遇之望。

8.销愁句:《汉书·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又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又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凄凉羁泊,以得意人相形,愈益难堪。风雨自风雨,管弦自管弦,宜愁人之肠断也。夫新知既日薄,而旧好且终睽,此时虽十千买酒,也消此愁不得,遑论新丰价值哉?“刘、余《集解》:”此诗首尾用典,贴切自然,画出才士书剑飘零,英俊沉沦风貌。末联尤不露痕迹。

【韵译】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翻译】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著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消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评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这时,长期沉沦漂泊、寄迹幕府的诗人已经到了人生的穷途。诗人面对宝剑篇,想到自已空有才华,却不得志,在外漂泊,没有建树,恰似在风雨中飘摇,不免心中苦闷,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已悲凉的心境。全诗意境悲凉,自喻形象,自然流畅,意味深长。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篇2: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②。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③,销愁又几千。

【注释】

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②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③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象马周那样得到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简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颔联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末联写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

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篇3:李商隐《风雨》赏析

《风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篇4:李商隐《风雨》赏析

风雨,语义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更喻人世间风雨。

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这种写法是常见的。作者的高超之处是在首尾两联皆用本朝典故,以马周、郭震两人见召重用成为名臣,与自己的怀才不遇、漂泊无归形成强烈的对比。用事寓意深微,贴切自然。既表现了自己不甘沉沦、意欲匡时济世的胸怀,又流露了对初唐开明政治的欣慕之情。

此诗也是李商隐自伤怀才不遇,写交游冷落的苦闷之情的。诗人以《宝剑篇》自伤不遇,郭震写《宝剑篇》而得武则天赏识,而作者自己虽有才华,却迪际凄凉,到处羁旅漂泊,终年无处可以寄托。自己身1什飘零,好象黄叶加上风吹雨打,而朱门达官却纸醉金迷、寻欢作乐。李商隐身处李、牛党争的夹缝中,“新知”、“旧好”们碰上冷薄的`世风,没有好的机会,各自飘零,致使商隐交游冷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诗人只好借酒浇愁,即使酒价昂贵,也不惜沽饮几杯了。作者一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四处漂泊寄寓幕府,穷愁潦倒,全诗喟叹深沉,词哀情苦。

篇5:风雨李商隐诗词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释】:

①羁泊:长期漂泊。

②青楼:富人家的高楼。

③旧好:老相好。

④几千:几千文。

【译文】:

看了宝剑篇,感觉自已处境凄凉,羁旅漂泊的日子几乎要穷尽一生。黄叶仍然在风雨中飘零,青楼上的'富贵人家仍然欢歌曼舞。新朋友遭到世俗的攻击,老朋友也隔断良缘而疏远。心中早已断了酒,但忧愁起来,借酒消愁,又管它酒钱多少。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这时,长期沉沦漂泊、寄迹幕府的诗人已经到了人生的穷途。诗人面对宝剑篇,想到自已空有才华,却不得志,在外漂泊,没有建树,恰似在风雨中飘摇,不免心中苦闷,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已悲凉的心境。全诗意境悲凉,自喻形象,自然流畅,意味深长。

篇6:李商隐《风雨》原文赏析

李商隐《风雨》原文赏析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是他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前写下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低沉的气氛中展示出诗人的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诗借古剑埋土托寓才士不遇,磊落不平。后来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爱,他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这里暗用此典。意旨为自己尽管也怀有象郭元振那样的宏才大略和匡国济世的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幸运,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飘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首句中的“宝剑篇”,系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故用“凄凉”来形容。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更加突出凄凉漂泊生涯的永无止境。但“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的联想,却是在羁旅飘泊的凄凉中蕴育着一股宝剑尘埋的郁勃不平之气。

颔联“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上句触物兴感,实中寓虚,用风雨中飘落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下句实写青楼管弦正形成一寂一喧的鲜明强烈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两句中“仍”“自”二字,开合相应,“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落,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令人触目神伤。

它不仅用写出风雨之无情和不幸之重沓,而且有力地加重渲染了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勾勒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无视人间忧苦的情景。它与“仍”字对应,正显示出苦者自苦、乐者自乐那样一种冷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情关系,而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却是通过这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孤孑境况中,友谊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颈联“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引出对“新知”“旧好”的思念。但思忆反而给心灵带来更深的痛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诋毁,旧日的知交也关系疏远,良缘阻隔。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独的困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凄冷的人间风雨,已经渗透到朋友知交中,茫茫人世,似乎只剩下冰凉的雨帘,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温暖的角落了。

惟一能使凄凉的心得到暂时温暖的便只剩下酒: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舍。店主人只顾接待商贩,对马周颇为冷遇。马周只好取酒独酌。后来马周得到皇帝赏识,身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怀才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运,所以只有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可是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即使想象马周失意时一样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获得,所以说“心断”。通过层层回旋曲折,诗人内心的郁积苦闷终于发抒到极致。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正给人留下苦闷无法排遣、心绪茫然的印象。

题称“风雨”,是一个象征性的题目,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但它又不单纯表现了人间风雨的凄冷,而是在表现它的同时透露了诗人内在的济世热情与热爱生命的热情。首、尾两联,暗用郭元振、马周故事,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即使是正面抒写自己的孤孑、凄凉与苦闷,也都表现出一种愤郁不平和挣脱苦闷的企图,于是使得环境的冷与内心的热的相互映衬,获得矛盾统一。

篇7:《风雨》李商隐唐诗鉴赏

《风雨》李商隐唐诗鉴赏

风雨1

凄凉宝剑篇2,羁泊欲穷年3。

黄叶仍风雨4,青楼自管弦5。

新知遭薄俗6,旧好隔良缘7。

心断新丰酒8,消愁斗几千9?

【注释】

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白话译文】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创作背景】

李商隐早年受知于牛僧孺党的令狐楚,登进士及第后又娶了李德裕党人王茂元的女儿。牛李党争激烈,李党失势,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李商隐,使他成为了党争中的'牺牲品。虽然他自己并不愿攀附牛李集团的任何一个,但他却始终不能施展才具,实现政治抱负,一生四处漂泊寄迹幕府,穷愁潦倒。这首诗就抒写他凄酸的生活境遇。

【赏析】

诗人李商隐一生坎坷,仿佛一直在受到风雨的摧残,故此诗慷慨悲歌,一伸抑郁愤懑之气。

这首诗一开篇就在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也因曾落拓未遇,但因《宝剑篇》而深得武后赏爱,终于实现匡国之志。这里暗用此典。首句中的“宝剑篇”,系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故用“凄凉”来形容。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来突出凄凉羁泊生涯的无穷无已,似乎满纸悲酸凄苦。但由于“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所包含的壮怀激烈的意蕴和郭元振这位富于才略的历史人物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的联想,它给人们的实际感受,却是在羁旅飘泊的凄凉中蕴积着一股金剑沉的郁勃不平之气。

颔联承上,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前句触物兴感,实中寓虚,用风雨中飘零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后句实写青楼管弦正形成一喧一寂的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 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两句中“仍”、“自”二字,开合相应,极富神味。“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衰,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更令人触目神伤。它不仅用加倍法写出风雨之无情和不幸之重沓,而且有力地透出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画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根本无视人间另有忧苦的意态。它与“仍”字对应,正显示出苦者自苦、乐者自乐那样一种冷酷的社会现实和人间关系,而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也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孤孑境况中,友谊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颈联因此自然引出对“新知”、“旧好”的忆念。但思忆的结果却反而给心灵带来更深的痛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由于无意中触犯了朋党间的戒律,诗人不但仕途上偃蹇不遇,坎坷终身,而且人格也遭到种种诋毁,被加上“放利偷合”、诡薄无行”(《新唐书·李商隐传》)一类罪名。在这种情况下,“旧好”关系疏远,“新知”遭受非难便是必然的了。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立的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从“青楼自管弦”到“旧好隔良缘”,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深一层描写,也是对人生感受的深一层抒发。凄冷的人间风雨,已经渗透到知交的领域,茫茫人世,似乎只剩下冰凉的雨帘,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温暖的角落了。

唯一能使凄凉的心得到暂时温暖的便只有酒——”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和首联的“宝剑篇”一样,这里的“新丰酒”也暗用典故。初唐的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住新丰旅舍。受到冷遇,遂取酒独酌,表现出不凡的气度和性格。后来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遇,所以只能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然而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即使想如马周失意时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得,所以说“心断”。通过层层回旋曲折,终于将诗人内心的郁积苦闷发抒到极致。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正给人留下苦闷无法排遣、心绪茫然无着的印象。

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但品味全诗,便会体会到作者在批判揭露阴暗现实的同时又表现一种积极用世的生活热情。首、尾两联用郭元振、马周之典也流露出对初唐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时济世的强烈要求。这正是一切正直的有事业心而又不遇于时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心境,故此诗具有典型性和深广的社会意义。

李商隐唐诗《风雨》鉴赏

李商隐《风雨》翻译赏析

李商隐《风雨》译文及注释

风雨李商隐古诗详解赏析

李商隐

李商隐无题诗

嫦娥李商隐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咏史

李商隐诗集

李商隐《风雨》(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李商隐《风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