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笔试行测申论过关经验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热辣毛血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考笔试行测申论过关经验谈(共含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热辣毛血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公考笔试行测申论过关经验谈

篇1::公考笔试行测申论过关经验谈

一:行政能力:

这个是需要复习的,不要相信那种什么都不看(裸考)却打了80多分鬼话(打60多分我还相信),那些人大多是根本就没考上来发泄的,行政确实是需要好好复习的一科,由于我学了7年法律,如果碰到常识法律居多我占点优势,但其他逻辑、数量、言语理解是需要充分复习的。我看的中公四本书-------那种每种题型一本书的。

由于我考过4次公务员,前面3次只知道大约分数了:40多分,60多分,60多分。第4次也就是这次75分。

二:申论:

有几道题,前面那些概括题可以复习下,至于后面的写几百字或者千字文章的题基本复习没用,这主要是靠自己十几年学习的积累。什么一天一篇文章,我个人觉得一点用都没有。但有些投机取巧的方法倒还是有的:

1:写的字要干净清晰美观。千万别草书或者东倒西歪,我个人觉得如果字写得很不好的,申论基本判死刑了。最起码要工整。

2:套话连篇的文章,基本就定格在50-65分之间了。什么叫套话连篇的文章?就是你自己看了都食之无味、想睡觉的那种。

3:脱离材料的文章也判无期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紧扣材料,那我告诉你个方法:就是开头与结尾抄点材料,里面举例子时抄材料里面的例子,

备考资料

这样就达到紧扣材料了。

4:记点名言警句,不要写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名言,像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最好不要用,也不要记那些连阅卷老师都看不懂的名言。这些名言警句用在开头部分与结尾部分。

5:写文章总是要写措施,不要只写套话,比如“建立相关的职能部门与应用创新的规范制度”不能只写上这句就了事了,你可以展开举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例如你可以写“在制度创新方面,可以采取违规者信息登入个人信用库的制度。”一句话: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写文章。

6:写错了,写重复了或者觉得句子不通顺,千万不要去划掉,导致卷面不整洁。错了就将错就错。阅卷的谁看得这么仔细的。

7:达到以上6点要求,同时你写文章自我感觉是一气呵成的。基本申论分数就不会很难看了。如果写的时候感觉像挤牙膏似的,这样的申论分数到底怎么样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申论我觉得成绩是很难估计的,有时候你感觉写得好,结果成绩出来你想死的心都有,我四次考试有两次申论26分、42分,另外两次67.5分,92分。以上的方法也是这次打92分的方法,也许这个分数纯粹是运气。

篇2:广州公考笔试题多偏难申论材料读晕考生

广州市2010年公务员招考笔试题量比“省考”大

新快报讯 (记者 潘芝珍 实习生 郑秋元)“10个材料,看完都晕了。还要写1200字的策论,根本答不完!”在江南中学外,考生小黄一脸沮丧地说。昨日,广州市2010年公务员招考笔试如期举行,数万考生在全市27个考点内应试,小黄认为“简直是题海战术,没几个人能答完”。

行测

题量大理科生也蒙计算题

“市考的题量比省考还大,申论也要难好多。”陈同学是广东商学院应届生,上周刚参加过省考。比较省、市行测考卷的难度,他认为市考难度更大。

“都是100道题,但市考题量感觉很多,很多题要转几个弯才能答对,做一题要用做三题的时间。”陈同学在省考中有10多题没答,而市考中没答完的题目增多到20题以上。他笑着说,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应届生求职第一步,他所在的班级几乎是倾巢报考。来自湖南的刘先生是在职人员,因为女友在广州工作,这次也来“碰运气”。“考上更好,考不上也无所谓。”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理科生,但因题量太大,计算题一道没做,都是蒙的。

一道题考察两次分析能力

据考生反映,行测题型虽未见太大变化,但各类题目的顺序有了调整。“一上来就是语文基础题,中间是数列和应用题、图形推理。最后是图表、数据分析。难度比较大。”参加过国考的本地考生杨小姐努力回忆题目,对她而言,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分析题。

“用图表给出一个居民消费数据,要分析后选择正确的答案。但选项不是文字,而是图形。”杨小姐认为该题型很新颖,貌似一道分析题,实际考察了两次分析能力。

与一周前举行的省考相比,打“飞的”赶考的外省考生似有减少。而本地考生,尤其是各高校应届毕业生相应增多。小刘是江南中学考点内第一个走出来的考生,“行测不难,差不多完成了。”他称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怎么复习,当增长见识吧”。

申论

材料多文科生也叹策论难

“省考申论考热点,市考申论考专业性!我在考场上才明白什么是人口红利。”昨日的申论题目大大超出考生预料,而大量的阅读材料更让考生难以应付,广工大应届生王同学走出考场就抱怨,认为申论考题“太偏、太专业”。

记者了解到,本次申论试题一共有大大小小近10个阅读材料,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国内的“人口红利”问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后阐述两大题:一是中国“人口红利”结束的原因;二是如何再现“人口红利”。

对此,受访考生反映最集中的是阅读量太大、内容专业难懂。“好难啊,我连概念都没搞清楚,能写出1200字吗?”文科生小梁叹息说,如果能碰到一个像“民工荒”那样的热点,她肯定能答好。

“人口老龄化情况,早几年前就听说了,看得懂也看得明白,但是很少认真研究,透彻理解起来头就痛了,无从下手。”小刘同学告诉记者,因为难以引用专业性的词语或数据,他写出来的东西都很肤浅,得不到高分。

考了八次首次没完成申论

李先生是江西人,昨天的考试是他的第八次“公考”。“有人叫我‘考霸’,但‘考霸’今天没答完申论。”他苦笑着说,以前考申论,答完还能看两遍,但这次连字数都没写够。李先生认为最占用时间的是阅读,大大小小10个材料,内容也很散,答题很难扣住主题。“不理想、不理想……”他边摇头边说,估计还要准备下一场考试。

虽然没有一个人说自己考得好,但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考生都表示并不在意结果。在大学城考点内,走出考场的考生多拿出电话,神情轻松地向亲朋好友汇报考试情况。

“公考”大事,考场外怎无紧张气氛?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李先生冒出一句话:“有什么好紧张呢?就当是80元买了张彩票,本来就知道中奖率低,还不如开开心心等开奖,呵呵。”

事业编考试行测是什么

事业编制考行测申论吗

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多少道题

2022最新公考申论写作范文

辽宁军转干考试行测类比推理练习题02

行测申论都具体考些什么内容

国考申论考多长时间

国考申论范文

申论省考时间多久

国考申论高分写作方法

公考笔试行测申论过关经验谈(合集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公考笔试行测申论过关经验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