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动次打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动次打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

篇1: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

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

杜牧的怀古诗往往采用借古抒怀、借古讽今、以古喻今的艺术技巧,构成了“雄姿英发”的独特风格,深受世人称道。

一、借古抒怀

借古抒怀指诗人借助古迹、古物联想到古人和史实,借对古人和史实的叙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牧游历过许多地方,如:江西、宣歙、淮南、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每到一处,他都登览名胜,游历古迹,有感而发。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这首诗写于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杜牧此时为宣州团练判官,对于他来说,这段时期并不如意,当时正是“甘露之变”、突厥肆虐,可谓内忧外患。朝廷的黑暗,人们之间互相倾轧使杜牧颇为苦闷。后因为弟弟的眼疾去了宣州,他的抱负是在京城而不是在宣州,正是他的不得志,才有这样的诗篇。宣州是今天安徽省的宣城,开元寺是东晋时所建,原名永安寺,唐开元年间改名为开元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诗人看到开元寺的景物联想到六朝兴废之感。原来兴盛的六朝现在只有草连着天空 ,“天”和“云”古今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自然景物并没有发生改变,变的是人事。作者把视角从下推到上,不禁发出感慨。“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谁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望着天空看着鸟在山间飞来飞去,又把视角推到下面,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倾听人们的喜怒哀乐。“深秋”、“落日”这些意象都让人感到惆怅伤感。这四句是写宛溪一带的景色,通过景色反映当地人的生活。“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诗人因为没有办法见到范蠡而感到惆怅,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曾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从水阁遥望太湖,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触。整个这首诗都被惆怅的思绪贯穿下来,诗人借开元寺的景色追溯到六朝的兴衰,借古人范蠡写出自己对古人的追慕之情以及对范蠡的向往,也想像范蠡那样辅佐明君,建功立业。可现实不可能使诗人像范蠡那样,也抒发了自己的苦闷之情。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这是杜牧在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湖州任刺史时所作。这段时期已经是杜牧的晚年,此时的杜牧已经历尽沧桑,少了以前的慷慨激昂,甚至有些消极,不过诗人还十分关心时事,对朝政不满。当时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吐蕃焚掠河西,遣兵击党项。杜牧登乐游原远望昭陵,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吴兴是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南部,是唐朝的登临胜地。“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说现在政治清明,像我这样无能的人就在这悠闲之地享受清闲。可实际上这是反语,是诗人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内忧外患,朝廷却不重用能人。“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宁愿去远离朝廷的吴兴去做官,站在乐游原上远望昭陵,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其实是向往唐太宗时的太平盛世,当时朝政清明,国泰民安。这首诗诗人借登乐游原望着的昭陵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得不到施展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想重现贞观之治的伟大抱负。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兰溪是溪水名,在蕲州境内,距离黄州城东七十里。冯集梧《樊川诗集注》里所注:“《太平寰宇记》:‘蕲水县兰溪水,源出箬竹山,其侧多兰,唐武德初,县指此为名。杜牧之守黄州,作此诗,黄承兰溪下流故耳。’”④杜牧此时做黄州刺史,在远离长安的地方做了一个小官。“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兰溪水碧波荡漾,兰花倒映在水中雨后发出阵阵幽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史记・屈原传》⑤:“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被放逐以后面容憔悴的样子,都要让别人认不出他就是原来的三闾大夫。诗人推测屈原应该是从这条路到潇湘去吧。作者从兰溪附近的兰花联想到了屈原,然后用屈原自托。屈原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一心忠于祖国却不被重用,与杜牧自己的境地极为相似,故自己也有了怀才不遇之感,借此来出发自己这种受人排挤,有才能不被重用的抑郁情怀。

二、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是杜牧怀古诗的又一写作技巧。如《汴河怀古》、《过勤政楼》、《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过骊山作》等等。

《汴河怀古》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

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这是诗人从睦州入京途经汴河有感所作。“锦缆龙舟隋炀帝”,隋炀帝游幸江都,到汴河乘龙舟,锦帆彩缆,穷极奢靡。“平台复道汉梁王”,梁孝王大治宫室,筑东苑,极其华丽。作者对隋炀帝和梁孝王这两个穷奢极欲的帝王进行强烈的批判,“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更明确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憎恶之情。诗人通过对这两件史实的叙述讽刺当朝的现实,当时回鹘、吐蕃作乱,国家内部牛李党派纷争,可谓内忧外患。可是会昌年间的统治者唐武宗仍然过着悠闲快活的日子,这和诗人所讽刺的隋炀帝和梁孝王是一样的,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勤政楼是唐玄宗时用修建的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千秋佳节”指唐玄宗的生日,布告天下为“千秋节”。“承露丝囊”是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等以庆贺皇帝的生日。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千秋佳节”的空名,群臣百姓献的“承露丝囊”现在也没有了。“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只有遍地的青苔在洋洋得意,因为年头久远,这些青苔野草都已经长得老高,都上了门上的“金铺”。杜牧生活的.时代正是甘露之变,回鹘吐蕃干扰边疆,牛李党纷争的时代,可是唐宣宗、唐武宗等这些在位的皇帝和唐玄宗一样不理朝政,还整天花天酒地,沉迷堕落。这首诗诗人是借用唐玄宗还讽刺这些在位的统治者,表达自己对他们的不满情绪。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华清宫在今陕西西安临潼,骊山的西北簏。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建汤宫于此,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扩建,改名为华清宫,唐玄宗常携杨贵妃在此游玩。“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从长安回望骊山处处花草就像一堆堆的锦绣一样,骊山顶上重重宫殿的门一个一个地打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明皇天宝年间,涪州进贡荔枝,从涪州到长安路途遥远却要保证荔枝色香不变,于是运送的人疾走奔驰以取悦皇帝,“一骑红尘”代指这些人。“妃子笑”,指杨贵妃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滚滚红尘飞驰而过,杨贵妃看见笑了,却没有人知道那是来进贡荔枝的。这首诗就是对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为了让贵妃吃上新鲜荔枝,不惜劳民伤财,体现其荒淫无道,穷奢极欲。为博得妃子的“一笑”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全诗采用对比的写法,语言简练,讽刺意义深刻。

这首诗是不但对唐玄宗进行讽刺,同时也是讽刺当朝皇帝唐敬宗。唐敬宗宝历元年王播进羡余进贡绢百万匹。另外唐敬宗游戏无度,喜欢击球和手搏,还爱好夜间捕狐狸,对国家大事不听不闻,和唐玄宗没有什么两样。杜牧借说唐玄宗古事讽喻唐敬宗的荒淫无度。

篇2:怀古诗

怀古诗大全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7、《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8、《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9、《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10、《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11、《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12、《景阳台》

宋·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13、《阊门》

唐·韦应物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

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14、《吴宫》

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15、《桃叶渡怀古》

清·曹雪芹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1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7、《马嵬怀古》

清·曹雪芹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18、《梅花观怀古》

清·曹雪芹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19、《青冢怀古》

清·曹雪芹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20、《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2、《蒲东寺怀古》

唐·元稹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23、《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篇3:经典怀古诗

经典怀古诗集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蒲东寺怀古》

唐·元稹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江南》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君山》

唐·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春草官》

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易水》

唐·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姑苏台》

唐·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景阳台》

宋·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吴宫》

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桃叶渡怀古》

清·曹雪芹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马嵬怀古》

清·曹雪芹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梅花观怀古》

清·曹雪芹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青冢怀古》

清·曹雪芹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篇4:杜牧 雪中书怀

作者:杜牧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

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恒升,若鸾凤葳蕤。

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

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

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翻译:无

赏析:无

作者资料: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篇5:杜牧《雪中书怀》

作者:唐·杜牧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

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縆升,若鸾凤葳蕤。

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

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

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注释】

①据《杜牧年谱》,此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冬。

②孤城:指黄州,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时杜牧为黄州刺史。大泽:即云梦泽。

③愤悱:优愤难言状。

④优愠):优郁恼怒。

⑤才隽:有才能的人。羁维:羁绊维系。指任职。

⑥《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恒即縆,弦也。朱熹谓如月之上弦,如日之初升。

⑦葳蕤:鲜丽貌。

⑧北虏:此指回绝。亭障:边塞堡垒等军事设施。

⑨会昌二年八月,回纥乌介可汗入侵,朝廷征发许、蔡、汴等六镇讨之。事见《旧唐书·武宗纪》。

⑩躐等:不按次序、等级。

11、酒齐:酒曲,此指酿酒。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拓展阅读:遣怀 杜牧

【原文】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解】

落魄:仕宦潦倒不得意,飘泊江湖。魄一作拓。楚腰:指细腰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妖女。

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十年:一作三年。

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薄幸:薄情。

【韵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遣怀词义】

遣怀(qiǎn huái ):犹遣兴。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香山·达道》:“白氏集中,颇有遣怀之作,故远道之人,率多爱之。”元 元怀《拊掌录》:“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喫了酒,后极索寞,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以自遣怀。”清 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愁苦可以遣怀,欢娱亦可以致感,知此者,可以读坚白石斋之诗矣。”清 毛秀惠《乙卯秋外赴金陵省试不售诗以慰之》:“重阳风雨滞幽斋,失意人难作遣怀。”

【评析】

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妖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杜牧的《遣怀》是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妖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篇6:清明杜牧古诗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篇7:清明杜牧古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二绝·其一

(宋)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唐)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湖寺清明夜遣怀》

李群玉(唐)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罗隐(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唐)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篇8:江南春杜牧_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杜牧_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郭:城郭。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2、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4、楼台:指寺庙。

译文:

辽阔迷人的江南水乡,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随处可见酒家迎风招展的旗子。

南朝统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

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般的细雨之中。

赏析:

本篇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历来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就把它描绘得如诗如画。不过白诗展示给我们的是江南风光大的轮廓,是江南风光的整体感官形象。而杜牧则不同,他不仅从整体上描绘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还具体到描写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到处酒旗招展,具体到描写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景点去体会江南风光细微之处的色彩多姿,妩媚动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开篇,诗人首先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柳绿花红,燕舞莺歌的境界,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处处迎风招展的繁荣与祥和。“千里”极言地域之辽阔广大,一个“千里”把“莺啼”响彻了整个江南,把“绿映红”掩映了整个江南;“水村”与“山郭”又把迎风招展的“酒旗”挂遍了整个江南。令人迷恋,令人心驰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是把诗作由写自然景观转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转就巧妙地揉进了历史的沧桑,也使其自然地融进了诗人对南朝朝政的讥讽与批判。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更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不仅是为了写眼前的景致而写景,而是在赏叹之中蕴含着讽刺,这一来无疑就大大地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既有体现具体时代特征的景观,又有渗透着历史沧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时还以“千里”一词形象化地概括了整个江南,难怪诗人选择了《江南春绝句》这一命题。

杜牧《雪中书怀》

杜牧 雪中书怀

怀古诗

杜牧《江南春》古诗

清明 古诗杜牧

清明古诗杜牧

怀古诗大全

古代怀古诗

怀古诗有哪些

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杜牧怀古诗的表现技巧,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