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王思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秋的散文(共含10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王思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秋的散文

篇1:秋韵律散文

秋韵律散文

我爱秋天,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令人心旷神怡。怀着对秋天的眷念,眷念那盈盈洒洒M目金色的秋。因为,它理智地将夏季的炽热慢慢地冷却下来。

秋天是迷人的,人们走过姹紫嫣红的春天,熬过炽烈酷热的夏天,秋天则渗透着丝丝的凉意,让人别有一番情趣。无论你从任何角度凝视,你都会情不自禁地去陶冶那美伦绝幻的景致,美丽的金秋带给你的是醉意,使你沉醉入秋的怀抱之中......

如果说冬天带来的是孤独,夏天带来的是离别,春天带来的是冬夏的桥梁,那么唯独秋,那怕是一夜夜的光寒月冷、一片片的落叶凋零,一滴滴的凄雨洒落,都包容概括着所有季节。无论是秋风秋雨,还是秋山秋水,都能给人带给你更多的惊喜。的确,诗人就是这样说秋天的,秋天是如此完美的。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且不单以葱翠争荣。

秋宜秋爽应秋中,

秋蕊秋花艳秋红。

秋景秋实奉秋果,

秋韵秋诗寄秋风。

秋的姿,秋的韵,让你总是看不饱,尝不透,我们往往赏玩不足其中十分之一。因为,踏上秋的大地,总让你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柔软的触觉,看到风吹落叶就让你潜意识下产生那一丁点的落寞,顿悟古人所说的: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试想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场秋雨过后,定会让人微微地感叹:哎,天可真凉了一一,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啊!

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尽情享受五谷丰登,鲜果挂满枝头时丰盈的情景,又让你更加增添了对秋的敬意,也让人们留下永久的记忆。

“重湖叠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晚霞。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除了有众多的的诗句赞美秋天的景致,更有无数诗人赞美那秋天独有的菊花。

“擢秀三秋晚,

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曰,

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

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

玉芯顾同”

骆宾王的这首《秋菊》真可敬可叹!秋在菊的万般美姿美色中,它的寂寞和萧瑟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秋天的菊花不仅有它独特的美,更让人们钟爱的是它傲霜精神。菊花的高贵优雅,平添了秋的美,给秋天抹上了一笔梦幻般的重彩。正如陈毅元帅所歌颂的: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众多文人墨客笔下,一个个雍容华贵金秋的音符,一个个秋意盎然金秋的诗句,就是渲染秋天的注释,就是华美秋天的象征。金秋风清云淡,送爽宜人,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更何况重阳也在金秋,这不禁让人在美的'时节多了一份情思。诗人王维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己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那般殷殷的牵挂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金秋重阳,美在一份景致,美好可人;

金秋重阳,美在一份孝心,叮咚回响;

金秋重阳,美在一份情怀,馨香祷祝。

秋风吹去了夏日的绿,

带走的是黄叶,带来的是新生。

秋去秋来,四季轮回。

让我们在秋的季节,回忆曾经的回忆,拥有宁静致远的心灵,去尽情地享受,去聆听那动人心弦的秋韵。

秋去冬来,用你那高雅的姿态去拥抱冬的到来!

篇2:秋未央散文

秋未央散文

说来奇怪,短短的福冈之行,只是对于太宰府天满宫还保存着美好的印象,其他的却早已模糊而荡然无存,以至于见着窗前纷飞的落叶和大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便不免浮现起太宰府天满宫那里盎然的秋色和小路两旁声声吆喝中的香糯的梅枝饼来,至今还清晰丰着……

行前,亦曾做过一番功课。太宰府天满宫是祭祀日本平安时代的学问家和书法家菅原道真的神社;同时也是菅原道真的墓地。更是日本三大天满宫神社之一。

抑或雨后初晴,那天,在天满宫的前世?今世?来世三座桥上;光照特别的妍好,吸引了无数游人的驻足与留影。也许,因菅原道真是日本著名的学圣,故来此祈求学业有成或金榜题名的学子也很多,到处是流连着校服的学生。

徜过了脚下熠熠流翠的‘三世’桥,前方便能依稀太宰府天满宫的楼门了。离楼门的不远处右手边,便是净手池。你若在此止步舀上一瓢清澈的池水;于指缝间柔柔的滑过,瞬间,便会有一抹温润的秋意透彻于心。只是前后伸出的手,使我不敢消受这一份长久的惬意罢了。

进入楼门,便已一眼望尽正殿的景象了。右侧有一株相传是京都飞来的梅树,与之对面作遥相注视状的皇后树,比邻倚守于天满宫的左右。据传皇后树是因某朝皇后所赠故而得名,具体我也无从考证。只是于这深秋季节,此刻的两株梅树,早已是层林尽染一树悲秋了。许是雨后的缘故,几枚稀疏的黄叶尖还挂着晶莹欲滴的雨水,在雨后的金阳里,闪烁着眷恋的泪珠,免不了让人一番唏嘘怅怀.几个游人正作当地人状,在正殿前低头祈福,于我视若为无物状……

穿过了天满宫右侧隆穹的小拱门,你便可漫朔天满宫身后的别院,这里开满了无数的我叫不上名的小花,淡淡的馨香簇拥着一条铺满碎石的.小径,蜿蜒着指向院深处一座安静孤独的建筑。如此建筑在偌大的太宰府天满宫内据说有三到四处。乍看,类似于我国北方农村;过去较为常见的低矮瓦舍。只是墙体外观有别于我国北方农村瓦舍的土墙青瓦。许是连日的断断续续阴雨,脚下小径的碎石缝间,早已泛起了一层薄薄被润醒的苔衣,淡淡的翠色蜿蜒着向前展延其婀娜的身姿。小径的尽头便是这座安静的‘别舍’。白墙黛瓦的建筑被身后深褐的高大山体紧紧的簇拥怀抱着,宛若一白衣女子深情地依偎在情人的怀里,羞怯着一份素衣安宁。微启的窗棂如似蹙非蹙的双眸在雨后的光照下,在窗楣缀满了滴滴深秋的晶莹。四处的灌林浸润着一股微凉的宁逸,弥漫着一层诗意的幽静……

‘别舍’没有过于招人的标示;或一路走来在庙宇廊檐下的迎风幡招的旗帜,只是房前径边几株落尽叶子的乔灌,在静寂的穹宇中艰难地前倾着自己嶙峋遒劲的躯枝,仿佛在默默的落笔,这座偌大的有着千年历史的太宰府的往昔,偶尔,几只飞过的小鸟,栖落于光秃的枝头,注视着周遭的静息。

‘别舍’门楣上方有一个人形图案,虽说有别于我以往脑海印象,却已了然明示这是一座公厕,我不禁为之哑然羞涩,顿然为自己的唐突与冒然有点忐忑,倒是门前屋围浮动着的沁入心脾芬芳,让我缴械了一丝适才的惶然。不禁有令我双目微闭陷入神怡的旷境。

室内的设施与摆设同国内稍有差异,白净的瓷砖上有几个看似神秘的佛事图案,简单而不失别致。洗手案台上几件插着秋菊的小摆设,简单而素雅,倒也平添了几分清新。镜前,一本打开的留言册,搁有一笔,以便诸君行事后能建言所感,可见其细心温暖之举于细微处,折射出岛国人文关怀的另一面,更映射出岛国如厕文化的文明程度与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太宰府,便绕不过当地的一大特色梅枝饼来,在通往太宰府天满宫的沿街小路两旁,有着很多当地人制作并叫卖的梅枝饼,而其也因面饼上的梅枝图案的故事而得名。一般来此的游客或来此参拜祈愿的人们都会顺上几个。我因抵不住几个倭女姿色的轮番吆喝,故掏钱顺了几个,说来与家乡的糯米饼子的香糯比,倒也差无几多,不过少了几株梅枝图案的传奇,只因落日衔山行色匆匆,余下的只能带回游船上消受了……

离开福冈已有多日,每每于秋瑟风起,注视着窗外簌簌的落叶,我不免平添些许遗憾与怅然,总会浮现一丝难以名状的福冈记忆来……

篇3:秋-初一学生散文

秋-初一学生散文

我喜欢秋,又不喜欢。喜欢它,是因为风变透凉了,天变清澈了;不喜欢它,是因为在这个寂寞的季节里,心里不禁感到一丝凄凉。

漫步在秋天的杨树林里,看大树一次次地送走自己的孩子,寻觅那一点点的温暖与感动。走到田野中,看到一片丰收的热闹景象,好像为自己凄凉的心找了一个借口,使它不再凄凉。鱼儿最后一次跳出水面,带走它们对这个季节的回忆与眷恋。大雁还是以我们熟悉的“人字形”和“一字形”飞向南方那个属于它们的地方。北方的秋,真的来了。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带着青涩的笑容拥入大地的怀抱。秋天的雨,凉凉的,冰冰的,落在脸上的感觉凉爽中带有一丝寒意。

秋,没有春天的青春与活力,没有夏天的热情与奔放,没有冬天的天真与纯洁,但它特有的忧郁之情却让很多古今诗人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秋天抒发了自己忧愁的心情。李白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杜牧的......”

秋天是一个幽静潇洒的季节,丰收的果实让人喜悦,连绵的秋雨让人心动,纷飞的落叶让人回味……知了声消失了,取之而来的农民伯伯的欢声笑语;繁密的'树叶不见了,取之而来的是身体枯黄却依然挺拔的枯树;绿色的草坪不见了,但取之而来的是那正在孕育新一代生命的雄厚大地。

我坐在弥漫着秋的气息的窗前,欣赏着窗外的秋景,心中早已没有了那繁杂的世俗,眼睛也不再泛起涟漪,只想静静地寻觅秋天的踪迹。

树叶沙沙地落下来了,路旁的野菊花争相绽放它们的美丽,大雁飞向南方,小草掩盖起它的翠绿……

让我们荡起青春的双桨,快乐地驶向前方,寻觅人生的踪迹!

篇4:秋绝散文

秋绝散文

即将消失的就让它消失吧,不要害怕,如果注定会失去,那就挺起胸膛,抬起这结实而有力的臂膀,向那个不堪的世界,用力地挥一挥手,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这落叶早已为你掩盖起,所有的悲伤和惆怅,早已为你铺就起,又一条宽阔而洁净的长路,似乎你早已知道,我会从这里再次经过,依然为我保留着,曾经你所赋予的一切,信任、诚实、善良和我所希望拥有的一切。

如果没有你,没有这个季节,那我又如何去期待。

我知道,再也不能为你勾勒出那样美丽的颜色,甚至无法去触摸,曾经那在这个季节里凋谢的花啊,谁说你的离去没有声音,它不是早已在我的心灵深处响起,温柔的、美妙的,任谁都无法拒绝,这如此动情的和旋,曾经所有的不幸,都将在此刻被悄悄地融化。

无论曾经伤害的有多么深刻,然而,你都缄口不提。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将与这个季节一同被埋葬,无论曾经得到多少或者失去多少,在此刻,那都将是一种获得。

如果曾经还有什么,是你不可以原谅的,那现在就去原谅吧,原谅它的无奈,原谅它的自私和狭隘,如果你的离去,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所有的'浪漫,都已无法被挽留,那就去告别吧,我已然做好准备,为你付出一切,如果这还不够――

这个季节已走到尽头,有多少是值得回忆的。

走吧走吧,既然我已作出选择,就不要尝试着去后悔,也许在下一个季节里,依然会有人默默地,等待着你的回归,希望你还会像曾经那样期许着的,手牵着手,一起并肩去穿越生的绚烂,一起去期待死的壮美。

现在我就要去歌唱了,直到喉咙被撕裂,再发不出任何声音,我要去舞蹈,直到用尽所有力气,再也无法站立,我要去书写,直至世界上所有动情的语言都干涸了,我要让这世间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我愿意在这即将消失的季节里,一同被埋葬,与你一起缠绵直至腐烂,让我们把在这一季里,所积攒的一切,都用来供养更美好的明天。

相信我们的灵魂,依然会在这个世界里游荡,坚定而固执地。因为有一种爱,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幻而随意更改,有一种生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放弃曾经所梦想和追逐的。

来吧来吧,让我再去拥抱你,然后,一起去承受一如往昔自由而快乐的,直到这落日的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不要去留恋那耀眼的光环,更不必留恋这个即将消亡的季节,尽管她是那么的美丽,倘若你不曾失去,又怎会得到,现在,我已然明了它为何要在此时,在她最美的时候选择离去,相信我已然再次获得并拥有了,黑暗中那指引我前行的明灯。

篇5:秋怅散文

秋怅散文

秋无法拒绝凉,就像天空渐渐地远去,无法拒绝云儿变稀。不觉中,风就凉丝丝地钻进了这十月的枯野,只需看一会,目光就会失去了温度,像个无助的老人,跌跌匆匆地消失在荒野之中。看得厌了,心底会升起些苍凉,也会有些怅意。在凉风渐急的傍晚,寒意也更浓了。这不,落在地上的树叶,怎么也扫不清了,随着风一片片地飞舞,又一片片地落下,和天一起,在夕阳中沉默,又在夕阳中忧伤。

公园里的草坪,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变得黄恹恹的,没有了翠绿的神,和那树叶渐稀的柳树,在归鸟的倦鸣中,呈现出满眼衰败的秋怅。十月没有了九月的故事,也就没有了九月的快乐。似乎这十月就是绿意的.地狱,那生命的绿色啊,在凉风习习中落幕了。

记得这十月,曾经是丰收的十月,也是快乐的十月。回忆多了,那快乐也在回忆中渐渐地模糊起来,是麻木、还是成熟?身体失去了方向,也没有了重心。白天那精神的眼神和爽朗的笑声,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是假?也在真真假假中,和我玩起了距离。

太阳下山了,另一个的我也就出来了。所以在好多时候,我会幻想着黑夜永远地走下去,去想我所有不敢想的事情,不用去实施,就能想到美丽的结果。于是,一幕幕自编自导的闹剧,在失眠的剧情里会疯狂上演。卷缩在被窝里,感觉不到外面的寒风和凉夜,暖暖地想,美美地享,那样的时光会有些快乐。

秋,从8月走到十月,惆惆的怅意就疯长起来,凉凉的寒意也在早晚里施虐着万物。在风里,人可以加件外套,万物呢?只能在怅意中枯萎下去,如我思绪一般、一般地怅。

篇6:秋钓散文

秋钓散文

小时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生活的重担就压在父亲的肩上。由于家境贫寒,大鱼大肉便成了年夜饭桌上的奢求了。

父亲当时在粮食局下属的一家粮管所里,为了改善生活,给我们全家加强营养,从那个时候,父亲学会了钓鱼。一条灌溉用的小河,从父亲的那个粮管所穿墙而过,一座小节制闸就建在粮管所内,父亲的宿舍就在小节制闸的旁边。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上班,父亲选择的都是夜钓,一盏灯下,虫儿欢舞,父亲静静的立在一隅,那场景永远的刻在了我的记忆里。那时候,鱼特别的多,每天晚上,父亲的收获都很丰富。父亲就把钓的鱼腌制、晾干,回家的时候,便把这些干鱼带回家,从此,我们的饭桌上也多了一道天下最美的佳肴。

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去父亲的单位。为了打发时间,就跟父亲学钓鱼,渐渐的也就迷上了钓鱼。

父亲说,一年四季,秋天钓鱼是最好的季节,也是鱼儿最肥的季节,当然这个季节父亲的收货最多,带回去的干鱼也最多。退休后的父亲,时间多起来,春季、夏季、冬季三个季节从不见他去钓鱼,立过秋以后,父亲忙碌起来,每天清晨早早的骑上老式的自行车,带上鱼篓,带上钓竿就出发了,中午时分回来,总是半鱼篓鲜活的鱼儿。

现在,父亲渐渐的老了,眼睛渐渐的花了,胳膊渐渐拿不动了钓竿。秋阳下,池塘边,一根钓竿,一位慈祥的老人,立在微微的秋风里,永远是我心中最疼的风景。

喜欢秋钓,源于父亲,享受父亲秋钓的那份愉悦的心境。

喜欢秋钓,仅仅限于喜欢;但不专业,因为时间的关系,也做不了专业。看着身边的.朋友专业的钓鱼装备,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喜欢秋钓,有两种成分在里面,一方面喜欢秋天,一方面垂钓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和父亲都比较挑剔,喜欢秋天里垂钓。有时候挑剔人真的不好,很容易错失别样的风景。

秋分过后,秋天的味道会越来越浓烈。当喧嚣的暑热去后,绿色的世界,渐渐被黄色主宰。经过整个夏天的狂欢,河流、池塘慢慢的恢复了原有的平静,浑浊的水,悄悄的变回了清澈。秋分,是夏天和秋天的分界岭,仿佛郁郁葱葱的世界,一夜间,变成了金黄色的童话。

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立于池塘一隅,微风轻扬,芦花在眼前飘荡。秋阳高照,打在池塘上,微微的鳞波泛起,思绪也随着鳞光飘荡。临池的满塘荷叶,随风翻转,莲花半似凋零,像在叙说未了的惆怅。偶有鱼儿咬钩,待鱼儿出了水面,那份收获的感觉便跃然心头。

尝闻古人清高,一叶扁舟;寻长江一隅,一蓑一笠,一杆掣手,一场大雪飘然而至,那份意境;那份豪情与霸气真的让人荡气回肠,萧然起敬。佩服古人的那份淡雅的闲情逸致,佩服古人的那份淡定的逍遥快活,我做不了古人,也只剩下佩服了。也注定了我,只能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人,一个不起眼的俗人,我还为这个俗人,乐此不彼的奋斗着。

我心目中的垂钓圣者,非姜太公莫属。随便将钓钩抛向浅滩,小鱼三两绕饵游;想想姜太公的直钩,必涌一番感叹;干脆缩线收竿,将余下的诱饵尽撒江中,看那鱼欢饵尽,微微笑,回吧。至庐中,悍妻,淡酒,粗菜炒炒,将就将就,饮得半醉半醒之间。那又是另一番境界了。

那就更不是我辈可以模仿得来的。

即模仿不了古人;又模仿不了神仙,难道真的让自己的形骸飘荡于茫茫宇宙间。

三行五界的各路神仙,请允许我放肆一回,做一回真真实实的自己;三山五岳的前辈,请允许我放荡一次,摘下里表不一的面具,把自己彻底地打回原骸,为内心做一回自己。收回心中的那份崇敬与膜拜,坦坦荡汤、潇潇洒洒的走一回。

即便不为秋钓,即便只为心中的那份惬意;即便放荡一日,挑空篓而归,收线扯杆而回;即便鱼儿频频光顾,收获颇丰;心情一样很爽。

秋天垂钓,垂下的是心情,钓起的是风景。

喜欢秋钓,钓的是一种意境。

喜欢秋钓,享受的是一份乐趣。

喜欢秋钓,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山山水水。

喜欢秋钓,享受季节带来的独特景致。

喜欢秋钓,钓的是属于自己的一份心情。

篇7:忆秋经典散文

忆秋经典散文

春夏秋冬不停地旋转,时光一去不复返,岁月流逝如水,奔流不息,不知不觉流到秋!

秋雨浇灭了夏的烈焰,秋风吹走了夏之燥热,夏在不动声色地慢慢生长变换,穿过时光的罅隙渲染成秋色!

秋风吹拂着大地,吹得秋草黄,吹得秋叶落,吹来了成熟丰收的喜悦!

秋风清爽宜人,蔚蓝的天上飘浮着的白云,像一朵朵绽开的花。蓝天下一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淡淡的秋风吹进了我的心海,拨动心弦,思绪飞扬,脑海浮现出记忆深刻的秋天。

那雪白的棉花好像已开在了我的心里,咧开嘴巴,展开笑颜,是那么温馨怡人!

拾棉花,全家人齐心协力,人多力量大,妈妈划分区域,给我和姐姐分三行,给弟弟分二行,每人一个篮子,让我们比赛,看谁拾得又快又好,妈妈评比,主要是看遗漏掉的多不多,妈妈说:“干活要有心窍,还要细心,一丝不苟,要能吃苦耐劳,就如学习,要刻苦细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田间可热闹了,早上棉叶湿漉漉的,走在地里拾棉花,裤腿都湿了,静听秋虫啁啾,烦人的蟋蟀跳来蹦去,沉甸甸的棉桃把棉枝都压弯了,不少棉桃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絮,棉絮上还有一些晶莹透亮的小水珠。

玉米地里,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玉米杆上抱着一个黄绿相间的胖娃娃,头上长着红缨子,秋风拂过,红缨像在起舞一样徐徐飘动,绿叶哗哗啦啦地响着。

家附近的'玉米地里,妈妈套种了豆荚,那豆蔓儿缠到玉米杆上,从下往上结了好多豆荚,有大的,有小的,还有老的,颜色变成黄白色!姐姐在地里摘豆荚菜,我就爬上柿子树,摘旦柿吃,那旦柿,红红的,软软的,吃到嘴里,甜丝丝的!当然,我也给家人多摘几个旦柿留着。

秋忙时节,田野的繁忙景象,看得眼花缭乱,丰收的喜悦布满了田间地头。田间公路上,车来车往,有架子车,四轮车,三轮车,满载着玉米和豆子等农作物,见面打招呼都是:“收完了吗?你家那一亩地能拉几车?”

院子里,房子里,玉米棒子堆成了小山,豆子在沿台底下堆一排排。

丰收了,收获了,到处都有欢乐,到处都有繁忙,到处充满着希望!

老人和孩子在家剥玉米,拣那外壳绿绿的,剥开皮,嫩嫩的玉米剥好多,给锅里到些水,把剥好的嫩玉米放进水里,再放一小勺碱,盖上锅盖煮玉米。开始烧火,等锅盖四周冒气,那玉米的香味弥漫散开,扑鼻而来!馋嘴的孩子,闻着玉米的香味,还没有煮熟,就着急的想吃!

天真的少年,是人生最纯洁、最可爱、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性格烂漫如花,像风中摇曳的万千花朵楚楚动人;心地纯洁无瑕,言行透着纯真,那是人生幸福感最高的时候,只需温饱,没有奢求!如潺潺溪流,充满无尽的美丽回忆!

生命的溪流循环不息,奔流辗转,每一段时光,都会留下一串足迹,不管是深是浅,过往成了珍贵的记忆,标注着生命的进程。

秋天是成熟的美,以自己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快乐,留下甜蜜永恒的记忆!

篇8:夏秋散文

夏秋散文

七月初,我意外骑车摔倒,向前滑出五六米远,两膝盖皮肉不存,唯见森森白骨。因此,在家养伤直至今日,算来已近两月。期间所遇所思种种,撰写成文,与各位分享。

可以写的事情、人物很多,也很杂,还是先从家庭琐碎开始吧。

家中八人,兄长、兄嫂在外工作,有小孩,刚满周岁,留在家中我父母带养。父亲因为腰椎在家吃药,而母亲则在家中找了个小工,挣些用于家用。家中祖母持家,祖父是个闲不住的人,时常出没在菜地田间。而家中的琐碎就从这说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所在的家庭的这本经更是难念。而主要的难处则是来自祖父母和父母,我尽量做个旁观者。他们之间的矛盾,我细想下,不外乎是家里炒的.菜和生活用品杂物的摆设。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在我家中,这种所爱却变成了矛盾的集中点。母亲经常当面批评祖母炒的菜,一是说任何菜都会放辣椒,二是菜色口味偏重,三是会直接说炒的菜难吃。祖母持家,家中的菜基本是她做的。而母亲会在有空的时候自己下厨。就算如此,她有她自己的口味。写至此,想起昨天看到的一个笑话:为什么小孩子经常挑食,因为家里的菜都是大人们买的。同样一个菜,有人喜欢煎的,有人喜欢煮的,有人喜欢菜色清淡的,有人喜欢菜色乌黑的,重口难调,一贯如此。父亲最挑,他说自己炒的菜不错,很多人都喜欢,只是不愿下厨罢了。我尝过,除了菜色酱油多外,味道确实不错,但他属于那种坐着等饭吃的人,很少下厨。

家中主厨的是祖母,年近七十,腿有残疾,行动颇多不便。我时常下去帮厨,偶尔也烧几个小菜,味道却一般。祖母是不大会烧菜的,我跟着祖母学,加之未能上心,烧出的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而她是主厨,因此,家中的伙食一直成为争议的焦点。

生活用品杂物的摆设也是主要矛盾之一。而这些也还是集中在祖母和父母亲那。祖母年岁大了,农村中人,都有些收集的习惯。她时常捡拾一些瓶瓶罐罐,卖个几块钱,用她的话说是补贴些油盐钱。但这样,因为祖母没有什么收拾的习惯,垃圾总是随手放置,占了很多的空间,父亲对此常有非词。此外,祖母会收集一些破旧衣物,舍不得扔掉,衣柜放不下就用一些桶和袋子装。走进祖母房间,最先入目的就是十多桶衣物。如果单此倒还好,有些东西要用到的时候,翻箱倒柜就是找不着。而且,还不喜欢我们后辈去找,说是怕弄乱的她的东西。说到这,有件事情值得一说。那是在小孩周岁时,家中很忙,一时需要拿一些东西和放一些东西进冰箱,我稍微收拾了下。未多久,祖母便赶来,自己又亲自将冰箱里的东西摆放了一遍。母亲当时就说,厨房那么忙,有我在就行了,自己偏要跑过去看,生怕我弄乱似得。

家中烦心事多与家中人性格有根大关系。父母以前常年在外,今年才在家中,祖母一直管家,年纪大了就爱唠叨。因为这样,父亲时常与她有口角。父亲是属于那种情绪不好时或者正在进行某事时被祖母或母亲打断,就会很不耐烦的塞别人几句,时常一片好心变成一场口角。父亲自己在发完脾气后,细想觉得不对,但却不会主动认错。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许就是这样吧。

篇9:读秋散文

读秋散文

秋的气息,是成熟的味道,是生命的精华积聚后的那一份厚重,每念秋,我的笔就跪着爬行,只为能多一点回味……

寂静的夜晚,案头屡读林希《石缝间的生命》总会令我潸然泪下,那份生命的执着与顽强就像太阳发出的光芒,每一丝每一缕都令我魂牵梦绕,那份对生命由衷的敬仰与崇拜之情,融进每一根血管,嵌在心底,生生难忘。

读秋总是给人以甜美。曾多少次情不自禁回想起我成长岁月里的那一个个秋天,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晴空万里,微风徐徐,田野里到处都是劳碌的农民,镰刀飞舞着,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太阳光芒的映照下,像极了那五彩斑斓的彩虹,一大抱一大抱的稻子从农民的臂弯中放下,如此迅速却又如此轻柔,就像轻轻放下沉睡的婴儿,晶莹剔透的汗珠淌过他们微笑的脸庞,滚落在闪亮的镰刀上,和着秋的脉搏,渗进田野的肌肤,滋润着下一个秋的收获。田野间还时不时飞过一群群迎风的少年。爽朗清脆的笑语,如山涧清泉,咚咚欢畅,似雾中荷香,幽然不绝,令人沉醉。只有远处那埋头吃草的老牛好像已经熟悉了周遭的一切,享受这诗意般画面的每一分,悠然自得,任凭来来去去的晚风,任凭去去来来的日子,故去了还会再来,来了却依旧还是要故去……

这就是秋的生命,如此简单,如此朴实,如此真诚,那肆无忌惮飘溢的田野气息几千年来绵绵不绝,奔涌不息,传达着亘古不变的凛然的秋的顽强。

我不知道那个千年前高吟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是不是在秋天故去,但我却感到有一股秋天生命般的激情在奔涌,那样磅礴大气不顾一切地四溢着。而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了解“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和寂寞呢!长风无语,大地无言,唯把心事付秋风,飘向天际,消散在云端,我依旧是我,事已不再成事,英雄迟暮,秋的生命依旧顽强如此。

故乡还是年年复年年的秋,而我们却在真实地成长,曾经的迎风少年如今已长大成人,要为心中的梦想背负行囊去追逐天涯的脚步......但每当我听到许巍“我像风一样自由”我就幻想着我能幻化成一阵风回到我那“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故乡之秋,正如友人曾对我说:“离开了农村就等于离开了秋天。”大抵故乡的秋才是我魂牵梦绕的殿堂……樱桃再红,芭蕉又绿,往事已成过眼云烟,时刻记起那些美好的就是善待了自己,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是秋的生命那样骄傲和倔强。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挑战,然而就像罗兰对我们的告诫:“我们降生在这多彩多姿繁华绚烂的世界上,就应该很有志气的活下去……”像秋的生命,风雨中依旧可以伫立,孤独却永不会孤寂,面对一切笑容如此纯真而美丽。

读秋,总让我豪情万丈。无论是在凡尘俗世,还是在梭罗的瓦尔登湖,不管是在王维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秋日,还是戎昱那“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的秋夜,云淡天高的日子,万类霜天竞自由,顽强的生命点亮心中片片阳光,像春风吹又生的原上草一样生生不息,窗外也依旧是阳光灿灿,流水潺潺。

篇10:凉秋散文

凉秋散文

夜幕降临,我正准备关门打烊,手机突然响了。

“您是喜叔吗?”

来电显示:区号是老家芜湖的,号码生疏,声音倒挺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是啊,你,哪位?”这是我多年来回复陌生电话的习惯。

“我是您侄女芬。”

芬是我堂哥本的女儿,因我长年奔波在外,所以平时与她见面很少,联系也少。今天突然来电,想必家中发生意外,我有这种预感。

“我爸现在二院(芜湖)住院,医生初步诊断是肝癌晚期。”侄女芬哽咽地说,“我不知咋办,您最好抽点时间过来一下吧!”

得此噩耗,我瞬间感到周围的空气凝固了,脑海一片空白。半晌,我才恍过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反问道:“什么?肝癌?还是晚期?”

堂哥本是我六叔的儿子,今年刚过花甲,比我年长近二十岁。他的身高一米七五开外,身材匀称健硕,仪表堂堂,应属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型男之列。他识字不多,但人情练达,世事洞悉。我从小耳濡目染,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待我成人之后,与其性相近,志相投,以致在日常的相处中,配合默契,情同手足。今夜获悉他罹患肝癌重疾,我又如何接受?心又如何不痛?悲恸至极,情何以堪!

翌日,我简单料理一下茶店有关事宜,便匆忙赶往芜湖。在途中,我极力搜索着以往与堂哥本相处的一幕幕。他是那么的.健壮,乐观,却偏偏罹患肝癌顽症,这是天意,还是传说中的命运?每次回老家,与堂哥本相聚,总是觥筹交错,开怀畅饮,谈人情世故,谈村庄趣闻,谈家族轶事。说到兴致处,杯干樽空,不醉不休;想到伤心事,痛哭流涕,似癫若狂。如今,堂哥本遭遇病魔突袭,我又将与谁举杯对酌?与谁衷肠诉说?我不敢多想,只觉心碎神乱矣。

十点左右,我来到二院肛肠科肿瘤病房。堂哥本已卧在病榻,正挂着点滴。见我来了,他用肘部撑着病床,吃力地试了两下,最终还是没有坐起来。我赶紧上前,按住了他,轻声地说:“哥,你还是躺着吧!”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抽搐了一下,深深地叹了口气,泪水从他深陷的眼角流淌出来。我心为之一振,鼻根酸楚,眼前模糊……

我与堂哥本最近一次相聚,是在今年清明节的前夕。那时正逢家母过世六七之际,整个家族的兄弟姐妹欢聚一起。我清晰地记得,堂哥本酒量不减当年,声音洪亮,精神矍铄。可是半年不到,他却判若两人:双眼深陷,目光浑浊游离;颧骨凸起,面露菜色;身体羸弱,声若游丝。这真是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啊!

我不忍心直视堂哥本虚弱憔悴的模样,只好将眼光移到窗外。时值深秋季节,靠近窗户的梧桐树冠上,最先枯黄的叶子,在瑟瑟的秋风吹拂下,在枝桠上摇摆了几个来回,最终还是恋恋不舍地飘落到地面。我不禁在想,它化作青烟,升入天空,还是化作淤泥,深埋土地?一阵深秋的凉意突然向我袭来,我的心在颤抖!人到中年,宛如四季之秋。我回头望了一眼躺在病榻上衰弱的堂哥本,又转身注视窗外飘零的梧桐树叶,我的眼睛湿润了……

秋深了,天气凉了,我的心也凉了!

秋写景散文

秋趣散文

秋风凉散文

暖秋散文

秋华散文

秋殇散文阅读

墨色的秋散文

秋语情感散文

意秋随笔散文

秋夜雨短篇散文

秋的散文(推荐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秋的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