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节的由来简介和意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offee53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党节的由来简介和意义(共含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offee5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建党节的由来简介和意义

篇1:建党节的由来简介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已不再羸弱,日益崛起,终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红船启航

1920xx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井冈山星火

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古田会议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回过头来看,古田会议奠基的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过去我们是这么做的,现在也必须这么做。

皖西革命根据地

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长征与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抗日战争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党的七大

党的七大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西柏坡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两弹一星”

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焦裕禄精神

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建党纪念日的由来

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实际建党时间是197月23日。

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日并不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名字由来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xx年8月13日和9月16日,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书信中,详细地探讨了共产党问题并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1920xx年8月,陈独秀同志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xx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篇2:关于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建党节来历简介

关于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建党节来历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四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七一建党节的意义

一个诞生于艰难困苦中的政党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日子。险恶的环境使她无法从容地择取“良辰吉日”,但却更显露出其应势而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的准确生日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出来的。1938年5月,中央领导第一次提出党的生日时,根据的是当时在延安的两位参加过一大的同志——毛主席和董必武的回忆。他们只记得一个夏天,天气很热,大概在7月。因为无法准确考证,于是就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一个似乎比不经意还不经意的日子。

许多日子因为某位伟人的诞生被历史重重地写上了一笔,日历上凭添一页亮色,七月一日,也因为一个伟大的政党而变得不同凡响,熠熠生辉。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刻,人们为他而聚,歌为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礼物、祝福,证明所拥有的亲情、友情,赢得的喜爱和尊重。一个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政党,她的生日的庆祝是她赢得人民衷心爱戴的证明。党的领导人发表的节日贺词总要对党的未来加以展望。那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却是一个政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每个人的生日都过得差不多,但会过生日的人,会使生日过得更有意义,成为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变成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节点,从中汲取激发自身努力进取的动力。而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政党,在节日氛围中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对党的未来的理性思考,及时思考应对时代呼唤,增强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方略。

近年来,中央领导几次在“七·一”期间发表重要讲话,谋划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新路线,使党的生日意义变得更加非同寻常。

实际上,每名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生日赋予自然的生命,一个生日是找到了终身奋斗的信仰。从某种角度讲,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自然出生无可选择,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择,却出自个人的意愿和理性,这一个生日才完全属于自己。

七一建党节纪念活动【活动方案】

中国共产党建党日确立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庆祝建党日的活动。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特辑》,发表了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的社论,还发表了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文章。在此前后,该报还大量报道了延安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举行纪念党诞生20周年活动的情况。同年7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纪念党的诞生的社论。

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七一建党节相关介绍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篇3:关于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_中国植树节的由来简介

植树节经典宣传标语

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而植树节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 植树节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返回目录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返回目录

植树节的意义

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细菌的消毒站: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绿化可以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返回目录

植树节经典宣传标语

1. 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2. 绿色家园,人人共创;掩护树木,人人有责。

3. 咱们共植树,四海皆绿荫。

4. 三分种树七分管,十分成活才保险。

5. 人从众团团聚圆,木林森茂茂密密

6. 护花护草护绿人人有责;摘花伐木毁绿人人受责。

7. 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8. 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9. 要叫树成林,把好护林关。

10.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1. 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12.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13. 请爱护每一棵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泛滥的洪水跟贫乏的沙漠。

14.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15.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16. 干净从一点一滴抓起,习惯从一举一动养成。

17.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18.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19.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20. 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21. 冬天栽树树正眠,开春发芽长得欢。

22.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23. 前绿万绿源自心中有绿,你说我说不如立刻举动。

24.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25. 推进绿色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26. 撒下一点绿色,播种一片绿意。

27. 人怕伤心,树怕伤根。

28. 光栽不护,白费功夫。

29. 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独特为地球添绿。

30. 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31. 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32. 勤植树,胡环境;闲育花,美大地。

33. 千重林山真宝库;万顷绿海活银行。

34. 杨柳抽芽始于人,万物萌发祥于春。

<<<返回目录

篇4:建党节简介

建党节,每年的阳历七月一日,都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为了纪念在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日子。经过将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团体成为世界上的政治组织,统治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足强大的国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人们的幸福生活。在每年的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了解她的成长历程,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为中华之崛起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5:关于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于197月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当时,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当年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特辑》,发表了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的社论,还发表了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文章。在此前后,该报还大量报道了延安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举行纪念党诞生20周年活动的情况。同年7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纪念党的诞生的社论。

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的召开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从延安时期举行纪念党的诞辰20周年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始,到现在举行纪念党的诞辰80周年的活动,已经过去了60年,“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它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往开来,去创造和迎接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6:建党节有什么由来

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

1920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0xx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党于1920xx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党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确定1920xx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7.1建党节的由来

建党节,即中国共产党建党日。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1920xx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日并不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而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实际建党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于1920xx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

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0xx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当时,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

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

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关于建党节的来历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20xx年俄国十月胜利后,马克思主义 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0xx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决定召开“一大”确定1920xx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篇7:建党节的由来

建党节的由来

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4年,在19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由此,开创了中国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人民找到了真正的救星。

最终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做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从延安时期举行纪念党的诞辰20周年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始,“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聚集了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回想从1840年开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的时光里,多少国土被外邦的铁蹄践踏;多少人民沦为亡国奴隶。但英勇的中华儿女并未屈服,他们前仆后继,为了找寻一条光明的救国之路,抛头颅,洒热血,与不同的侵略者、腐朽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他们的牺牲,换取了东方巨龙的重生。而中国共产党正是这些中华儿女的引领者。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儿女又一次在世界民族之林扬眉吐气的站立起来。在建国之初,很多外国观察家预言根本没有领导者可以解决中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中国这个遍布疮痍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可惜的是,他们的预言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成为了大跨步前进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有很多方面均已排名世界前列,这是让国人深深自豪的。并且,经过我国政府的努力,分别于与收回了离开祖国怀抱多年的香港和澳门,极大的增强了国人的自豪感。

篇8:中国共产党建党节的由来

1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成立于1921年7月,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篇9:建党节的由来介绍

19盛夏的一个晚上,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里,透出明亮的灯光,一张长方桌周围13位代表在开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天是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在历经腥风血雨和种种艰难险阻后,在黄土高原落下了脚。当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时刻,是党高擎抗日大旗,凝聚起爱国力量,浴血奋战,救亡图存,成为抵御外侮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纪念党的诞辰成为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当时在延安,参加过党的一大会议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由于时隔多年,档案难寻,党的一大开幕日期一时无法确认。于是他们就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党诞生的纪念日。1941年6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正式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尽管后来考证出党的一大是在7月23日开幕的,但仍然以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篇10:关于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四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返回目录>>>

七一建党节的意义

一个诞生于艰难困苦中的政党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日子。险恶的环境使她无法从容地择取“良辰吉日”,但却更显露出其应势而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的准确生日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出来的。1938年5月,中央领导第一次提出党的生日时,根据的是当时在延安的两位参加过一大的同志——毛主席和董必武的回忆。他们只记得一个夏天,天气很热,大概在7月。因为无法准确考证,于是就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一个似乎比不经意还不经意的日子。

许多日子因为某位伟人的诞生被历史重重地写上了一笔,日历上凭添一页亮色,七月一日,也因为一个伟大的政党而变得不同凡响,熠熠生辉。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刻,人们为他而聚,歌为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礼物、祝福,证明所拥有的亲情、友情,赢得的喜爱和尊重。一个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政党,她的生日的庆祝是她赢得人民衷心爱戴的证明。党的领导人发表的节日贺词总要对党的未来加以展望。那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却是一个政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每个人的生日都过得差不多,但会过生日的人,会使生日过得更有意义,成为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变成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节点,从中汲取激发自身努力进取的动力。而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政党,在节日氛围中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对党的未来的理性思考,及时思考应对时代呼唤,增强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方略。

近年来,中央领导几次在“七·一”期间发表重要讲话,谋划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新路线,使党的生日意义变得更加非同寻常。

实际上,每名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生日赋予自然的生命,一个生日是找到了终身奋斗的信仰。从某种角度讲,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自然出生无可选择,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择,却出自个人的意愿和理性,这一个生日才完全属于自己。

返回目录>>>

七一建党节相关介绍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返回目录>>>

建党节经典活动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返回目录>>>

篇11:建党节的由来及相关活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四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建党节历史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当时,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篇12:建党节的由来及相关活动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10、举办“辉煌的五年,历史的跨越——喜迎党的十七大”图片展。

每年中国建党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各级政府,也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篇13:关于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于197月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对党的诞生表示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党的一大是1921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当时,各地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庆祝中国共产党生日的活动。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当时,在延安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在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当年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特辑》,发表了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的社论,还发表了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文章。在此前后,该报还大量报道了延安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举行纪念党诞生20周年活动的情况。同年7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纪念党诞生的社论。

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结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的召开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应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从延安时期举行纪念党的诞辰20周年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始,已经过去60余年,“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为什么7月1日是党的生日

建党节,通常是指党诞生的日子,一般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的活动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组织程序也比较简单,所留下的文字记载很少,这就给准确确定一大召开的日期带来了一定困难。党史工作者根据尚存的当时文字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从几方面进行考证,确认一大的开幕时间是7月23日,闭幕时间是7月31日。

把7月一日定为党的生日,是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党的一大出席者只有两个人,他们记得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当时的严酷斗争环境也没有条件弄清确切日期,于是就把7月的首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生日,见诸党的文件,是1941年6月党中央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从此,“七一”就成为5500万中共党员的固定节日,纪念“七一”成了我们党的例行活动。

篇14:关于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10、举办“辉煌的五年,历史的跨越——喜迎党的十七大”图片展。

篇15:7.1建党节的由来是什么

7.1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于1920xx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我国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七一建党节是为了纪念党的成立以及走过的艰难困苦,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在1938年5月。

1920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0xx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辰纪念日呢?中国共产党党于1920xx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党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中国共产党党于1920xx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党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这就是建党节的由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七一建党节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建党节相关活动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10、举办“辉煌的五年,历史的跨越——喜迎党的xx大”图片展。

每年中国建党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各级政府,也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建党节的由来

7月1日建党节的由来

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

国际大学生节的由来以及意义和影响

2022春分简介和由来

建党节

芒种节气的由来和意义

立冬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夏至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建党节的由来简介和意义(精选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建党节的由来简介和意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