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食品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小子来逛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版食品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共含3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小子来逛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新版食品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篇1:新版食品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一、经理岗位责任制

1、全面负责食堂的业务管理、卫生管理、操作规程的管理和思想政治的提高工作。

2、整个食堂的人员、工作等做好统筹安排。经理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负责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完成考勤工作。做到奖罚分明,责任落实到人。

4、每天做好日报表记录。每月做好成本控制及核算。做到收支平衡,利润合理。

5、做好员工的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做到文明服务,礼貌待人,虚心听取师生的意见,认真整改不足。

6、与校方领导及时沟通、协调,了解就餐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

7、关心爱护员工,对员工的工作热情,整个员工队伍的凝聚力、融合性起一个良好的调控与带头作用。

8、每天召开晨会,做好相应记录。每周开一次例会。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交会议记录,包括会议内容,问题所在,准备通过何种手段在多长时间内如何解决,每个人的发言记录。以及对上次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落实程度。)

9、参与监督食堂工作期间关键控制点的工作。

10、负责做好每天食堂各个环节操作中的台账记录。

11、做好对分部新员工的卫生教育及规范操作培训工作。

12、经理每月对每位员工进行公正,严格的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

以总结,汇报上级。

13、经理是整个食堂所有环节的直接责任人。

二、厨师长岗位责任制

1、对公司每月(每周)发放的菜单做到事先熟悉、心中有数。

2、负责每天食品加工前的验收,做好相应记录。

3、负责每天在切配工作开始时做好切配小样工作,并监督员工切配是否符合要求。

4、负责每天食品加工期间各工序操作要求的监督指导。

5、协调厨房生产流程的各项工作,对厨房各工序的人员及时调度,合理安排。

6、按公司要求操作,负责菜肴的营养、品种、口味、色泽的合理安排。

7、督促厨师执行操作规范,各岗位之间分工合作。

8、严格控制食品烹煮至食用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做好每锅食品烹调中心温度的测量和记录(不得低于75度),做到菜肴烧熟煮透,搭配合理,咸淡适中。

9、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规程,进行规范操作。监督盛器严格消毒,生熟分开。冰箱内原料摆放规范按照《冰箱内物品摆放及清洗消毒要求》执行。

10、配合经理、管理员做好员工的.卫生、操作规范及业务培训工作。对厨房每个工序的清洁工作、消毒工作、安全法规执行情况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11、配合上级做好各项工作,服从安排。

三、厨师的操作要求

1、厨师在配料或烹煮前,应严格检查原料和调料的质量。

2、配合厨师长按每日菜单要求,菜肴的特点有序烹制,使菜肴色、香、味、形俱佳。

3、食品应烧煮透,中心温度不得低于75度。所有的菜肴从烧好到食用不得超过2小时。

4、严格执行卫生法操作规程,盛器严格消毒、生熟分开、熟盆专用。

5、生熟食品、半成品、蒸品必须严格分开存放;任何食品不得着地堆放、对码叠放,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6、隔餐菜要回锅煮透,拒烧变质变味的食品。

7、装有净菜的盛器不得着地。

8、安全规范操作,严防事故发生。

9、理使用原料调味,把好成本核算关。

10、服从领导,完成各项工作。

11、厨师是上述职责的直接负责人。

四、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1、食品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接(必须)受健康检查,并持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上岗前,要先经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

3、上岗时,每日必须晨检,如发现有咳嗽、发热、腹泻、呕吐、手部皮肤感染者,不得上岗。

4、进入食堂前,必须穿戴整洁统一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作服应罩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

5、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准浓艳化装、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6、手接触赃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

7、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8、操作时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直接接触食品或原料,需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9、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应更衣。

10、生产场所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以及与生产无关物品。

五、学校食堂环境卫生达标要求

1、基本要求

(1)、食堂整体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2)、所有规章制度、标识上墙;

(3)、地面清洁干燥,墙面无油腻污垢、不积灰;

(4)、水池、地沟清洁、畅通;

(5)、房顶、玻璃窗清洁、无油腻、斑点;

(6)、防虫蝇、防鼠设施齐全并完好。

2、粗切配间

(1)、区域划分明确;

(2)、工用清洁无锈斑、霉斑、,归类、定位摆放,标识清晰齐全;

(3)、地面清洁干燥、无残渣,地沟、地沟盖清洁、畅通、无污垢、无异味;

(4)、清洗池必须标识明显,清洁不堵塞、无油腻污垢;

(5)、墙面、房顶、吊扇等设施清洁、无斑点、无积灰。

3、仓库

(1)、物品归类、分架摆放,整齐有序,挂牌齐全;

(2)、仓库保持干燥通风。地面、货架、墙面、房顶、换气扇等应保持

清洁无积尘、无蛛网、无虫害、无鼠屎、无霉斑。

4、厨房

(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地面、墙面、吊扇、房顶等设施必须清洁、无油腻油垢;

(2)、灶台清洁,脱排不油腻积垢,灶台底部无残渣,不积垢;

(3)、操作台保持内外清洁、无油腻、调味品规范存放;

(4)、工用具、货架清洁、无油腻、无附着物,标识明显、定位规范摆放;

(5)、厨房地沟必须保持清洁通畅,无残渣、无异味,并做好地沟杀虫去味工作。

5、备餐间

(1)、操作台、货架、地架必须清洁、无污垢、每天清洗消毒;

(2)、地面清洁干燥、无积水、无油腻,传递无油腻污垢。墙面、房顶、窗台、窗棂、空调、排气扇等均要求清洁卫生;

(3)、紫外线灯必须符合使用要求;

(4)、消毒液配制必须符合消毒要求,误差控制在±5%

(5)、备餐间内使用的工用具必须全部消毒、保证无菌状态;

(6)、专间工作服必须干净,每天更换清洗。

六、餐具,工用具清洗、消毒的卫生要求

篇2: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为强化社区环境卫生职能管理,规范社区环境卫生巡 查、检查工作,确保巡查、检查活动有效开展,提升工作效能,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一、巡查、检查主体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是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的责任 人。要根据职能分工,明确巡查、检查的责任区和责任人。

二、巡查、检查内容

巡查、检查人员要按照《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工作,做到“三监管三解决”。即监管清扫、保洁的质量、时间, 监管垃圾收容点、收容器的清洗、清洁,监管保洁人员到位、着装情况;解决领导或上级工作安排部署的任务落实,协调解决现场作业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 “热点、焦点”问题。

三、巡查、检查方式

巡查、检查人员实行不间断、流动式、全方位的.监督检 查,现场接受投诉,现场处理问题。各责任区的责任人应结合实际,对重点范围与重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提高巡查的 次数和频率,做到一巡多查。

四、巡查、检查记录

巡查、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巡查、检查职责,按时对 责任区域进行巡查、检查,做好巡查监督管理记录和巡查日 志的记录。

篇3: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一、为深入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搞好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促进市容整洁,使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检查范围及标准

(一)社区环境卫生组织管理机构、环境卫生定期保洁制度健全完善。

(二)道路沿线环境卫生

1、路面经常保持清洁。

2、道路两侧无堆积垃圾。

(三)社区街道、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1、主要街道平整干净,两侧无堆积杂物,地面无塑料袋、纸屑、牲畜粪便等垃圾。

2、集贸市场内无堆积垃圾,保持整洁。

3、沿街无建筑材料堆放。

4、主要街道垃圾箱等环卫设施齐全。

5、有固定的垃圾收集人员。

(四)社区环境

1、主要街巷路面平整,两旁无草堆、土堆、雪堆、等堆积杂物,路面无积水、无污泥、无路障。

2、居民户门前卫生区域干净整洁。

三、检查方法

(一)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不定时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评比,并随时抽查。

(二)由处创卫领导组办公室牵头组成检查小组进行检查,现场打分。检查结束后,由处爱卫办汇总检查评分,报告区爱卫办。

(三)对环境卫生较差、清扫不彻底的社区,处爱卫办列为重点督查对象,随时进行抽查。对经跟踪督办环境卫生依旧较差的社区予以通报批评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四 考核办法

将社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年终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加分项,具体分值为月平均分的百分之二。因环境卫生差每被通报一次,在该社区年终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总分中扣0﹒2分。

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食品安全卫生制度

食品检查材料

上报环境卫生检查材料

办公环境卫生检查情况通报

监督检查制度

财务监督检查制度

检查材料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新食品安全法

新版食品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版食品环境卫生检查制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