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调查报告范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运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植被调查报告范文(共含18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植被调查报告范文

篇1:保护植被措施

保护植被措施

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一、主要措施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投资方向税优惠:建设污水处理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

——增值税优惠:对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及利用废液、废渣提炼黄金、白银等免征增值税;

——建筑税优惠:建设污染源治理项目,在可以申请优惠贷款的同时,该项目免交建筑税;

——关税优惠:对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部分处理设备等实行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享受关税优惠;

——消费税优惠: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农业特产税优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而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在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3、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在环境国际合作政策方面,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环境国际合作交流,强调在认真做好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以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坚持环境国际合作应该尊重国家主权,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意大利《城市绿色空间法》日前正式生效,全国植被将得到法律保护,市长是主要责任人,如保护不力将受处罚。

法律规定,每年12月21日为全国植树日。鼓励公民每增加一个孩子植一棵树。各个城市要对现有树木进行登记,市长结束任期时必须公布树木存活状况的统计报告,让市民检验市长在任期内是否完成了他的“绿色”职责。这一统计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森林树木和城市古树,这些树木如果人为受损或被毁,肇事者将受惩处,证实不属犯罪的将被罚款5000到10万欧元,市长负连带责任。法律规定,各地有义务扩大城市树林和绿地,在城市周围建设林带,改革建筑模式,绿化建筑物墙壁。

植被的重要性

地球上生长着大量的植物他们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气等。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和利用它们这的确应当得到重视。二、植物的重要性1植物提供给我们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即从太阳光中吸收能量合成淀粉等有权物。人类使可以直接从它们中得到食物其他动物吃掉植物来生长这使我们可以得到肉类即间接约从植物中得到食物。就是由于植物的存在地球上的动物才得以生存和繁衍。2植物调节环境空气的碳氧平衡 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的同时向空气中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空气的碳氧平衡。北京城近郊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天可以吸收33万吨的二氧化碳释放23万吨氧气全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424万吨、释放氧气295万吨。对于维持清新的空气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吸进750克的氧气呼出1000克的二氧化碳而一棵胸径20公分的绒毛白蜡每天可以吸收48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的氧气可以满足大约5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 早晨随着太阳的出升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所以在绿地中锻炼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最好 而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3植物是大自然的净化器北京是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城市。空气中的粉尘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而且粉尘颗粒中还粘附有有毒物质、病茵等对人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绿地中的园林植物具有粗糙的叶片和小枝这些叶片和小枝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一般要比植物的占地面积大二三十倍许多植物的叶表面还有绒毛或粘液能吸附和滞留大量的粉尘颗粒降低空气的含尘量。当遇到降雨的时侯吸附在叶片上的粉尘被雨水冲刷掉从而使植物重新恢复滞尘能力。

北京市区建成的绿地每年可以滞尘30516吨平均每公顷1518吨如果把这些粉尘集中起来可以在一个足球场堆积3米多高运送这些粉尘则至少要6000卡车。4植物吸收有毒气体、保护人类生命北京市每年要燃烧2800万吨的煤产生大约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33994亿立方米的工业废气247万吨的二氧化硫。这些有毒气体都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园林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并且做到彻底的无害处理。1公顷绿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71千克吸收氯气34千克。

北京市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2737吨吸收氯气544吨。园林植物对于维持洁净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园林植物还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如丁香酚、松脂、核桃醌等所以绿地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明显低于非绿地。因此绿地的这种减茵效益对于维持洁净卫生的城市空气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植物的利用1治理沙化将耐旱易活的植物种植在沙漠可以抑制沙漠的蔓延改变沙化的土地。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正式启动的、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绿化基金会主办的治“多治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环保公益活动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捐款总额已达170多万元。6月底首期治理工程在一号沙带内的4万亩治理区飞播种草已经完成。7月21日多伦县在浑善达克沙地一号沙带附近为前来考察的北京市民代表举行了简朴的欢迎仪式。

仪式后100多位北京市民惊喜地见到原先从照片上看到的遍布漫漫黄沙的一号沙带中用北京人的捐款治理的4万亩沙地已呈现大片大片的绿草。据内蒙古林科院专家介绍前一阶段多伦县下了一场雨借此机会林业部门及时进行了飞播所以目前牧草长势良好。据介绍从去年开始多伦县采取了围封、禁牧等恢复生态的措施治沙止漠大有希望。2森林防火南非乔治森林研究站的工作者发现芦荟不怕火烧。一般来说植物的叶子枯萎后便脱落了而非洲大草原上的一些芦荟的枯叶却死而不落。一场火灾后死叶覆盖主干的芦荟中有90以上经受了炼狱的考验活了下未。由于芦荟的死叶含有某种不易燃的物质在死叶的保护下无法达到致死的高温使芦荟免遭一劫。美国林业专家发现常春藤等几种植物也不怕火烧甚至可以称为灭火植物。原来它们接触火苗后本身并不燃烧只是表面发焦因而能阻止火焰蔓延。有人设想如果将常春藤成排地种植在森林的周围就能形成防火林带。

在我国粤西山区森林中有一种木荷树也是防火能手能遏止火焰蔓延。它的树叶含水量高达45在烈火的烧烤下焦而不燃。它的叶片浓密覆盖面大树下又没有杂草滋生因此既能阻止树冠上部着火蔓延又能防止地面火焰延伸。因此说木荷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火树。3发展旅游业 地方大面积绿化后进行合理的开发可以发展旅游项目促进地方的经济增加人民收入。如九寨沟、神农架、黄山、蒙山等地区皆是由于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四、植物的保护1改变国民的观念我们应使其他人认识到各种森林在地方、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维持生态过程和平衡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包括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水域和淡水资源方面的作用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丰富仓库以及用来生产生物技术产品的遗传物质和光合作用的来源。从根本上达到保护植物的作用。2严禁过度放牧、乱砍乱伐植物的破坏最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国外如亚马逊雨林等而我国植被破坏最严重的应数黄河流域。玛曲县位于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是黄河水量的主要补充地。近年来随着玛曲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也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据了解玛曲县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

从1980年到玛曲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玛曲县这一”亚洲最优良的牧场”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呢其实导致玛曲日益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点即黄河沿岸有丰富的沙源、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草场超载放牧、滥挖乱采中草药和严重的草原鼠害。所以人们应当与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等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发现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3由国家组织保护植物、植树造林危害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一级森林生态系统的污染物特别是气载污染物包括产生酸性沉淀的污染应加以控制。

应向那些有大片森林区并建立保护包括原始林在内的林区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具体的财政资源.这些资源应明显地用于那些可以刺激经济活动和社会替代活动的经济部门。应通过在贫瘠的、退化和经过滥伐的土地上进行复原工作、重新造林、再植林并通过管理现有森林资源等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上健全的方式努力保持并增加森林覆盖面提高林区生产力。五、总结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乃至地球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气等。人类对植物的利用很早便有记载但是现在我们的活动已经大大的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这也就等于间接的危害我们的生存。所以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我们身边的植物为我们的将来出一份力。

篇2: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是什么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是世界上唯一的雨热不同期的气候。夏季气温高树木活跃生长,但是这个时期晴朗天气多,光照很强,雨水很少。树木为了保存水分,叶片比较小,叶片比较肥厚,形成硬叶林。

二、地中海气候特点

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比陆地低,于是形成高压。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13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

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

三、地中海气候分布地区

1、地中海沿岸及黑海沿岸地区,包括欧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和西亚少数地区。

2、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

3、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南部和纳米比亚南部(称开普区或好望角区)。

4、南美智利中部及西南地区。

5、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沿海(虽为东南部,但属西海岸,是阿德莱德四周地区,而不是悉尼一带)。

该气候类型分布具有广泛性,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

篇3:矿区植被修复研究进展

矿区植被修复研究进展

植被修复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利用植物自然演替、人工种植或两者兼顾,使受到人为破坏、污染或自然毁损而产生的`生态脆弱区重新建立植物群落并恢复生态功能的技术领域.矿区植被修复包括:蓄水固沙土,改良土壤;合理筛选植物和安排种植顺序,增加表面植被覆盖;以及建立次生植物群落,再造生态景观等3个互相联系和彼此渗透的发展阶段.植被修复是矿区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文章就国内外植物修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以及矿区植被修复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 者:梁红 LIANG Hong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刊 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22(4) 分类号:Q948 X171.4 关键词:矿区   植被修复   生态恢复  

篇4:保护植被说明文作文

不久前,爷爷奶奶搬入了现在的新房子。刚搬完家,他们就买来了好多盆花草。放眼望去,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吊兰、绿萝、茉莉。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花花草草干吗?”爸爸笑着说:“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吸收新房中的有毒气体甲醛,还能制造新鲜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拿出提前找来的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一次性桌布把缸口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缸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我把一次性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盆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这只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样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老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我又跑向河边的树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心情愉悦。

这两个实验是不是可以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呢?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又来到淮安市少儿图书馆,去查阅相关的科技书籍,还上网查询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①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但若没有氧气,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②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③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左右的时间既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从现在起,让我们保护植物吧!

篇5:园艺植被师个人简历

简历风格要尽量低调,要客观,尽量采用新闻式和流水式的记录,千万不要臭吹。你是否厉害,是否牛掰,面试官一看便知,不需要你在简历里面表现。 反而低调的简历更能唤起面试官的兴趣,而使他们更加关注你!即使不够牛,也能迷惑面试官,让他不敢对你轻视和“乱来”。

简历所强调出的你的特质,要对应你这个职位的职业层次。简历中的`经历描述,尽量遵循线性原则。也就是让人看到你在一个领域或者在一个区域里面慢慢升迁和积累,千万不要搞推倒重来的事情。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园艺植被师个人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访问(/jianli)。

个人信息

yjbys

男|27岁

居住地:北京

电 话:

最近工作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农/林/牧/渔

职 位:植被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植物生物技术

学 校:北京大学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农/林/牧/渔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植被师

工作经验

/4 — /5:XX有限公司[1年1个月]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

园艺植被师

1. 带领部门员工完成棕榈、红叶石楠、银杏、紫薇、女贞、冬青、日常蔬菜、瓜果的育苗、苗期管理、田间管理、移栽、定植、整形修剪;

2. 对园区种植作物进行技术指导,带领团队从事一线工作;

3. 完成部门的企划、宣传工作;

/6 — 2014/2:XX有限公司[8个月]

所属行业:环保

化验室 化验员

1. 负责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样的采集和日常化验工作;

2. 负责相关化验记录、化验报表、在线数据记录,在线仪器与实验室仪器的日常维护记录等工作;

3. 负责在线仪器用药品和实验室药品管理,包括药品采购计划、药品消耗定期统计;

教育经历

/9— 2013/6 北京大学植物生物技术 本科

证书

/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工作期间,理论能很好的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各项基本技术。熟练掌握蛋白互作方面及相关抗体制备技术、植物生物技术范畴内各项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篇6:《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说课稿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理科1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五方面来分析本节内容。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在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2.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初步掌握植被状况调查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校园绿化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大生物圈的`意识,增强热爱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感。

3.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二、 说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

三、 说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段优美舒缓的音乐片,创设一种意境,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提出问题:“走在林荫小路上和走在城市的大马路上的感觉是一样的吗?分析原因?”

(二)新课: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课件出示植被类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比较,动脑思考,去发现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情感得到升华。

三、调查:

1.课题内容

(1)我国森林面临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2)98特大洪水发生原因调查。

2.准备:

课前布置课题,学生四人小组合作选课题进行调查,整理后,课堂上交流。

3.汇报调查结果。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调查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亲身的感受中受到震撼,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四、爱护植被,保护祖国:

讨论:如何改善我国植被现状?

国家立法;从自身做起。

(三)小结

出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且提出希望。

(四)练习:

布置四人小组合作,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五、说设计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向全体同学,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今课改的最本质特征,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篇7:植被的解释及造句

1、湖泊现在灭绝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可能曾经依赖于湖水和湖周围生长的植被。

2、在撒哈拉沙漠下方,横贯非洲中部的植被带颜色非常深,因为植物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了大多数太阳光。

3、植被指数反映了这一变化。

4、新的街道会看起来有点像空中花园,悬挂在海水的上方,还有植被和种植食物的区域。

5、它是由ALOS的一个传感器捕获的,该传感器能穿透植被并在任何天气的白天和夜间捕获清晰的图像。

6、士兵们下了公路,进入旷野,钻进茂密的葡萄园。只见他们的头盔起伏移动,像一群乌龟在绿色的植被上爬行。

7、在这些照片中,红色代表植被,而农田则显示为红色或者灰色的长方形。

8、植被是红色。

9、但是这种冰雪盖的逐渐消融使得更多的深色海洋、陆地和植被暴露在太阳的`直接辐射之下,从而使它们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并变暖。

10、数年前拥有繁茂植被和丰富水源的区域,由于干旱,如今已被废弃,骆驼从中穿越。

11、现在,巴西正扶持土地管理技术,这可以保护河床,保持植被和土壤中的碳。

12、由于没有植被的覆盖,土地变得更容易反光,加热了土地上面的空气,而且有可能增加全球变暖。

13、有利于形成这场汹涌洪水的自然因素有三条,这幅大汤普森峡谷下游的自然色图像展示出其中两者:陡峭的地形和稀疏的植被。

14、植被和冰层覆盖的长期变化能够说明这种差异。

15、在北极发生的其它气候正反馈还包括永久冻土融化和植被变化。

16、奥兰察和孤松镇附近的城镇是用绿色的植被标示的,同时也表明一个更恒定的水源存在的可能性。

17、“植被指数”是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反映。

18、类似温室的环境也可以用来种植植被,以改善空气质量,并提供食物来源。

19、多亏真菌从沙子中释放出营养,才使树木和其它植被生存下来。

20、如今,科学家试验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测量人类肉眼观测不到的植被排放物质,监测其健康状况。

21、该系统是根据即便在缺乏地质调查设施的国家也能容易获取的因素设计的,这包括基岩地质、山坡坡度和植被类型。

22、经修剪的草坪中,蜱虫存活数量又与植被覆盖物和阴影多寡有关。

23、春天的温暖气温加速了所有的植物生长周期,包括未感染的作物和非作物植物,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植被状况都低于平均水平。

24、休耕地、赤裸地,以及平整地面以褐色阴影表示,植被则为绿色显示。

25、在全球层面上,让限制工业、家庭、交通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把土壤和植被退化造成的排放也包括进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26、下面的卫星图像显示地球上的植被随季节产生变化。

27、类似这样的火山灰云触目惊心,其对空气质量以及包括农作物的植被具有剧烈的影响。

28、有趣的是,在有植被的社区,尽心呵护的草坪的数量和这里的社会环境评分有很强正相关。

篇8:植被发布的地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10分, 每小题2分)

1. 植物内稳态

2. 生物入侵

3. 环境

4. 植物分布区

5. 地带性植被

二、判断题:(10分,每小 题1分;对者“√”,错者“×”)

1.( ) 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

2.( ) 群落内的环境与群落外的环境相吻合。

3.( ) 针茅属植物是草原内的典型植物。

4.( ) 生态环境是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作用。

5.( ) 生活型是植物趋异适应的结果。

6.( ) 草甸和草原都是气候顶极群落。

7.( ) 阳生植物是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类型之一。

8.( ) 森林植被具有促进降水的作用。

9.( ) 南半球由于没有适宜的气候,因此没有落叶阔叶林的分布。

10.( ) 无林现象是苔原的基本特征。

三、简答题:(30分,每小 题3分)

1.植物的群落成员型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2.学术界对植物群落的性质存在着哪些观点?

3. 简述最小因子法则的内容。

4. 按照植物的抗旱方式及形态生理特征,旱生植物分为哪些类型?

5.根据不同原则和基本特点可以将植物区系成分分为哪些类型?

6.哪些因素决定了陆生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

7.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有何联系?

8.植物群落的发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9.根据群落建群种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可将草原分为哪些类型? 10 中国植被主要采用了哪些群落分类单位?

四、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 自然种群具有( )、( ) 和( )三 大特征。

2. 低温胁迫可以分为( )、( )、( )等类型。

3.群落交错区内环境特点趋于异质复杂化,产生了在交错区内特有的物种,称为( )种。

4.群落的形成过程包括( )、( )、( )和( )几个步骤。

5.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是( )、( )、( )。

6.群落的三维结构单位称为( )、二维结构单元为( )。

7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 )、( )及( )四大类。

五、问答题(40分)

1.简述红树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10分)

2.阐明群落内部的温度状况及其形成原因。(10分)

3.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20分)

一、名词解释题:(10分)

1. 植物内稳态(2分)

植物控制小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2. 生物入侵(2分)

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 程。

3. 环境(2分)

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4. 植物分布区(2分)

一个地区或一个群落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5. 地带性植被(2分)

大体上与气候带相吻合,在陆地表面呈带状分布, 占有家大面积的植被,成为地带性植被或显域植被。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

2.(×)群落内的环境与群落外的环境相吻合。

3.(√)针茅属植物是草原内的典型植物。

4.(√)生态环境是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作用。

5.(×)生活型是植物趋异适应的结果。

6.(×)草甸和草原都是气候顶极群落。

7.(√)阳生植物是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类型之一。

8.(√)森林植被具有促进降水的作用。

9.(√)南半球由于没有适宜的气候,因此没有落叶阔叶林的分布。

10.(√)无林现象是苔原的基本特征。

三、简答题:(30分)

1.植物的群落成员型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优势种(0.6分)、建群种(0.6分)、亚优势种(0.6分)、伴生种(0.6分)、罕见种(偶见种)(0.6分)

2.学术界对植物群落的性质存在着哪些观点?

“有机体”学派(1.5分)、“个体”学派(1.5分)

3. 简述最小因子法则的内容。

“植物的生长速率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生 态因子”。(3分)

4. 按照植物的抗旱方式及形态生理特征,旱生植物分为哪些类型?

多浆液植物(1.5分)、少浆液植物(1.5分)

5.根据不同原则和基本特点可以将植物区系成分分为哪些类型?

地理成分、历史成分、生态成分、迁移成分、发生成分(3分)

6.哪些因素决定了陆生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

生活型(1分)、 叶的性质(1分)、周期性(1分)

7.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有何联系?

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重叠的两个物种很少能长期稳定共存(1分) 生态位重叠是引起利用性竞争的一个条件(1分)

重叠并不一定导致竞争(1分)

8.植物群落的发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发育初期(1分)、发育盛期(1分)、 发育末期(1分)

9.根据群落建群种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可将草原分为哪些类型?

草甸草原(1分)、典型草原(1分)、荒漠草原(1分)

10 中国植被主要采用了哪些群落分类单位?

植被型(1分)、 群系(1分)、群丛(1分)

四、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 自然种群具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三大特征。

2. 低温胁迫可以分为(寒害)、(冻害)、(霜害)等类型。

3.群落交错区内环境特点趋于异质复杂化,产生了在交错区内特有的物种,称为(边缘)种。

4.群落的形成过程包括(侵移)、(定居)、(竞争)和(群落形成)几个步骤。

5.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是(温度高)、(温差小)、(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

6.群落的三维结构单位称为(层片)、二维结构单元为(小群落)。

7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 物)及(中间型植物)四大类。

五、问答题(40分)

1.简述红树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10分)

要点:

具有支柱根(2分)、呼吸根(2分)、胎生现象(2分)、泌盐结构及旱生结构(2分)、富含丹宁(2分)等。

2.阐明群落内部的温度状况及其形成原因。(10分)

波动较为缓和;群落内的最高温较群落外低,最低温较群落外高,平均温度比群落外稍低;白天与夏季的温度较群落外低,夜间与冬季的温度高于群落外(2分)

原因:群落植冠层对阳光的反射与吸收(2分); 植冠层的保温作用(2分);群落重叠的层次结构,阻碍了群落内外的热量交换(2分);群落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枯枝落叶的蒸发作用,调节了群落内的温度,缓和了地表温度的振幅与热量散失(2分)

3.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20分)

要点:

(1)种类组成(4分)

(2)外貌特征(4分)

(2)结构特征:包括乔木层(2.5分)、灌木层(2.5分)、草本层(2.5分)及层间植物(2.5分)的特点。

(4)分布(2分)

篇9:保护植被,绿化祖国作文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士,是害虫的天敌。100条树虫十几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树的树叶,而一对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条虫子。如果没有这些益鸟,害虫就会泛滥成灾。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谁也离不开谁。

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生态平衡的缘故。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以及能源等等。事实上,这种原始的传统的森林砍伐还不特别危险,而贫困和绝望却会导致不顾一切后果将其滥伐殆尽。经过几次好收获之后,土地将会变得贫瘠,只能生长一些灌木丛。如今这种破坏过程发展得如此迅猛,以致热带雨林正面临着在几十年内完全消失的危险。当森林死亡的时候,死亡的不仅仅是树木,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失去绿色的土地,无疑会面临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许多物种因而灭绝。

就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山区经济建设,似不应单从眼前的经济利益着想,或只考虑工程施工上的方便,而忽视对生物资源尤其植物资源的保护。因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建立在植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和植被往往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和栖息繁衍的场所。由于各地的生态条件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生态系统等都各自有其特殊的外貌和结构,且可由于种类成分等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

森林对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生物很难离开它已适应了的环境。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热带雨林区,但是现在它正在遭受到越来越快的破坏。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天然森林都受到严重威胁。程度最轻的是雨林被单一的经济林所代替,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已因侵蚀而被破坏成了贫瘠的灌丛地。据测算,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有约13~15万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变成荒地,非洲的热带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按照这个速度,50年后人们将看不到天然森林了。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就会重见绿色,世界就会充满绿色!

篇10:高中地理植被的知识点

植被

植被含义和分类

1.含义;

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分类∶

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

人工植被(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植物群落:

在自然界,任何植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区城内,同种植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构成植物群落。

一般来说,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复杂,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种类丰富;在环境条件严酷的地方,只有少数高等植物能够适应,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植物群落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的种类、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

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

4.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

(1)热量——纬度。

(2)降水——气候或海陆位置。

(3)地形:

①类型;②海拔(垂直差异);

③坡向(阳坡、阴坡);④坡度(坡度越大,植被越少)。

(4)水源——河流。

(5)土壤。

(6)植被适应环境的能力(某种具体的植被)。

(7)人类活动。

5.影响生物种类多样的因素

(1)气候:热量和降水。

(2)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生存空间:面积大,且自然条件差异大。

(4)封闭程度(独特物种必用)。

(5)天敌情况、灾害污染情况。

(6)人类活动影响:开发早晚;距人类活动远近。

(7)优势物种。

6.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该地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

主要从根、叶、茎分布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植被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①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

②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③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④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⑤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⑥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气温暖季短或雨季短。

篇11:高中地理植被的知识点

热带植被

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热带雨林∶

①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②植物种类多,植物群落复杂,植物具有板状根,有茎花,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等。

③热带雨林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基因资源,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

④最大的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

(2)热带季雨林∶

①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东南亚受季风影响较大的地区最为典型。

②植被以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与热带雨林相比,热带季雨林这里植物种类较少,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附生植物较少。

(3)热带稀树草原∶

①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十分独特的群落外貌。

②植被多以草原、旱生乔木等为主,典型植物有猴面包树、纺锤树。

②植被景观季节变化大旱季雨季.

篇12:高中地理植被的知识点

植被类型

1、植被与局部气候:

(1)植被对气候:

a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云雾天气多;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

(2)气候对植被:

a热量决定植被类型;

b光照、降水、风向会影响植被生长与形态;

2、植被与局部地貌:

(1)植被对地貌:

a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

b保持水土,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

(2)地貌对植被:

a影响植被垂直分异;

b影响植被非地带性分布

3、植被与水文:

(1)植被对水文:

a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

b调节径流(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

c河流湖泊里植被多少还会影响河湖颜色。

(2)水文对植被:

水分充分,植被丰富;水分缺乏,植被稀少。

4、植被与土壤:

(1)植被对土壤:

①残根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增加,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且能保持水土;保持肥料。

②不同植被类型、植被数量、生长状况的差异性,造成土壤肥力状况不同。

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多于森林有机质含量

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生长迅速,生物循环快,需要吸收大量有机质,这也是热带雨林土壤非常贫瘠的重要原因。

③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植被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流失和沙漠化。

植被通过叶冠的截留作用,降低雨量及雨强;通过枯枝落叶蓄水,调节径流,提高了土壤渗透能力,减少径流量,延长径流时间,减少了土壤的径流侵蚀;提高土壤抗蚀性。植被枯落物进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抗蚀性,提高土壤抗冲性。植被通过众多枝、叶、毛、根固结、阻挡、吸附牵拉等方式,减少径流对土壤冲刷,提高土壤抗冲性。

(2)土壤对植被:

①土壤的酸碱性影响植被类型;

②土壤肥力影响植被生长状况。

5、植被对动物的影响:

植被为动物提供食物、栖息之地,躲避天敌及人类的侵袭;植被类型多样,动物种类也多样,生物的多样性就更加丰富。

6、植被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提供原料和各种副产品,增加经济价值。

篇13:北美洲的植被类型

北美洲植被-土壤类型组成特点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因此植被-土壤类型也表现出多样性。从北极的冰原、苔原-冰沼土到热带常绿林-红壤、砖红壤,从沿海的'落叶阔叶林-棕壤到内陆的草原-黑钙土、栗钙土和荒漠-灰钙土、漠钙土,地球上各种植被-土壤类型,几乎无不俱备。在类型多样性上,世界各大洲中只有亚洲可以同它相比。

其次,在北美洲复杂多样的植被-土壤类型中,又以针叶林-灰化土分布面积最广,就其所占总面积的比率来说,则居各洲之首,针叶树的种类成分也以北美最丰富。这主要因为北美大陆北宽南窄,北部广大地区处于亚寒带,具有生长针叶林和发育灰化土的水热条件。与此相应,北美洲热带类型的植被-土壤,无论绝对面积或占总面积的比率,均较狭小。再则,由于北美干早气候区的局限,所以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属次要。

此外,北美洲又以冰原和苔原-冰沼土面积广而突出于世界各洲,前者仅次于南极洲,后者则与亚洲相近。

篇14:安源森林公园植被特征调查研究

安源森林公园植被特征调查研究

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萍乡市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公园总面积10770hm2,奇峰罗列、竹茂林丰、花繁草茂。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植物区系,其植被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由于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城郊,是个多功能的复合性的国家森林公园,包括植被在内的各方面基本资源调查均不全面,为此,结合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 ,对森林公园植被特征作了调查研究,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1 自然概况

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萍乡市中心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北部片区地理坐标为113°50′~113°54′E、27°45′~27°51′N,南部片区地理坐标为113°48′~113°56′E、27°33′~27°39′N.公园总面积10770hm2.公园分属九岭山余脉和武功山余脉。

公园的地层是三叠纪晚期的安源组沉积,由石灰岩、砂岩、粉砂岩、泥煤岩、页岩等组成,大部分属沉积岩,经长期淋溶风化,雨水冲刷,高峰耸立,石芽、漏斗、溶洞星罗棋布。园内土壤以红壤、黄红壤、黄壤为主,还有少量的黄棕壤分布,依垂直高度不同有所区别。山麓、山谷、山间盆地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质地多粘性,淋溶作用强烈,多为块状结构,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呈酸性,pH值多在5.5~6.5左右,已被开垦为水稻田的地方为水稻土。黄红壤分布在海拔300~800m地带,是山地红壤与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石灰岩、页岩类等残积物、坡积物,土层深度多在100cm以上,地表面有枯枝落叶层5cm左右,以下为暗灰色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

800m以上地带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的风化物,土层深度在100cm左右,腐殖质层为15~25cm,有机质含量很高。奇特的地形,肥沃的土壤,适宜森林植物生长。亚热带型的多种群森林植被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开展森林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势高,植被良好,气候比周围地区凉爽、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介于14~16℃之间。夏季七月最热,室内气温不超过30℃,冬季1月最冷,平均气温4.8℃。极端最低温-11.3℃。历年平均日照1580h,日照率为36%,年降水量1600~1800mm,降雨形式以地形雨和锋面雨为主,主要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的六成左右。无霜期约280天,年降雪期约半个月,积雪厚度约5~20cm.

2 调查与分类方法

2.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森林公园内沿不同方向设计调查路线,并同时采集植物标本进行鉴定,以确定植物种类的名称。在路线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坡向、海拔、生境和植物类型的面、点设置样方进行调查,样方面积20m×20m.对样方内胸径大于5cm的乔木个体进行每木调查登记,记录其种名、株数、树高、胸径及生境,同时记录样方中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种类,数量。根据调查记录,统计出各样方中出现频度最高的树种,确定其为优势树种,它也代表了这一地段的植被群落类型。

2.2 植被分类方法

采用《江西森林》[1]划分森林植被类型的分类系统来对森林公园的森林植被进行分类。即三等级制系统:分类的基本单位为林型,中级单位为林系,高级单位为林纲。这是3个主要的分类等级,并可根据需要在各级之上设一个辅助级,即林纲组、林系组、林型组,在每一主要分类单位之下又可附设亚级,即亚林纲、亚林系、亚林型,作为主要分类单位的补充。

3 结果与分析

3.1 森林公园森林植物区系

江西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内地貌复杂,岭谷相间,高峰险峻。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形成了植被结构、景观外貌和生态功能各不相同的森林植被类型。

因此,森林植物起源古老[2-4],物种资源丰富。根据调查统计,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82科464属75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5科68属12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21种、被子植物129科378属602种。在被子植物中,含6种以上的科有31科,包括217属,382种,占 总 科 数 的17.03%、总 属 数 的46.77%和总种数的50.87%,是该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科(表1)[5].这31个科,属于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有11科,占35.48%;热带-亚热带和热带-温带分布的有15科,占48.39%;亚热带-温带分布的有2科,占6.45%;温 带 分 布 的 有3科,占9.68%.在这些主要组成科中,按各科占该科的世界种数百分比大小来看,依次为木兰科、金缕梅科、山茶科、蓼科、忍冬科、木犀科、壳斗科、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毛茛科、樟科等,是该区系的代表科,以主产热带-亚热带和热带-温带的科为主。而从本区森林植物群落主要建群种为木兰科的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鹅 掌 楸 [Liriodendronchinensis(Hemsl.)Sarg.],金 缕 梅 科 的 蕈 树[Atingia chinensis(Champ.)Oliv]、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山茶科的木荷(Schimasuperba),木犀科的桂花(O.fragrans Lour),壳斗科的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蔷薇科的椤木石楠(P.davidsoniae Rehd.et Wils),樟科的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红 楠(M.thunbergii Sieb.et Zucc)等树种来分析,则可看到本区的区系组成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同时在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中含2~5种的少种科最多,达151科247属369种,占总科、属、种的82.97%、53.23%、49.13%,它们虽然不是该区系的主要组成,但表明森林公园内区系成分的丰富性。这些树种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赣西的区系地理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3.2 森林公园主要植被类型

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广阔境内地貌复杂,气候温和多雨而湿润,土壤肥沃,孕育了丰富的树种 资 源,有 许 多 是 珍 贵 树 种,如 榉 树 (Zelkovaschneideriana Hand.-Mazz.)、楠 木 (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小红栲(Castanopsis carlesii)、蕈树等数十种;还有药用材山香园(Turpinia argutaSeem.)、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mairei(Lemee et Levl.)S.Y.Hue Liu]、厚朴(M.officinalis Rehd.et Wils)等上百种;珍贵观赏树种如乐 昌 含 笑 (M.chapensis Dandy)、金 叶 含 笑(M.foveolata Merr.et Dandy)、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 et C.Tsoong)Law]、樟叶槭(Acer cinnamomifolium Hayata)、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等数10种。

此外,还有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较高的古老性树种如 银 杏、白 豆 杉 〔Pseudotaxus chienii(W.C.Cheng)W.C.Cheng〕、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和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的木兰科、八角科、槭树科等植物。这些树种由于人为破坏或不合理的采伐利用,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有些濒临灭绝,如乐东拟单性木兰、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白 豆 杉、香 果 树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榉树、楠木等。以森林植被为绝对优势,且种类复杂 ,类型繁多,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森林植物类型有6大类,其中以常绿阔叶林占优势 ,主要的优势树种或建群树种为壳斗科、蔷薇科、樟科、山茶科、木犀科、木兰科 、金缕梅科等,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特点。

4 结论

4.1 森林公园内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区内有维管束植物有182科464属75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5科68属12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21种、被子植物129科378属602种。如何保护如此丰富的物种基因,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

4.2 森林公园内区系成分复杂,以典型的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以向北扩展于亚热带-温带区系为过渡,是从温带地区延伸到低地和沟谷的温带区系成分,这对研究江西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价值。

4.3 森林公园以常绿阔叶林占优势,主要的优势树种或建群树种为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等,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特点。

参 考 文 献

[1]林英。江西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6.

[2]吴征镒。中国植被[M].

篇15: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调查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将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2个群系,其中以常绿阔叶林、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3个植被型为主.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阐述了各个群系,总结概括了天门山植被特征.

作 者:罗开文 喻勋林 刘兴锋 李家湘 黄宏全  作者单位:罗开文,喻勋林,李家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刘兴锋(湘西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黄宏全(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427000)

刊 名:湖南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36(1) 分类号:Q948.15 关键词:植被   植被型   群系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篇16:黄土高原植被数量区划研究

黄土高原植被数量区划研究

采用GIS技术与数量生态分析技术(TWINSPAN)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进行数量区划.植被数量区划的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可划分为4个植被区,包括5个植被亚区,与黄土高原植被DCA、CCA、DCCA排序的结果相吻合.

作 者:李素清 李斌 张金屯 LI Su-qing LI Bin ZHANG Jin-tun  作者单位:李素清,张金屯,LI Su-qing,ZHANG Jin-tun(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030006)

李斌,LI Bin(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太原,030051)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X321 关键词:黄土高原   GIS   植被   数量区划  

篇17:非线性植被-侵蚀动力学模型初探

非线性植被-侵蚀动力学模型初探

植被-侵蚀动力学是一门研究流域植被与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演变规律的'边缘学科.现有植被-侵蚀动力学模型是基于指数增长模型建立的,在多数时段具有较高精度,但在高植被覆盖度(Ⅴ)、低侵蚀率(E),以及低Ⅴ高E等特殊时段精度略差.为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并扩大其适用范围,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模型的非线性模型,并将两种模型应用于北京西山地区、宁夏西吉黄家二岔、陕西长武王东沟以及广东惠州上杨试验站等小流域植被及侵蚀演变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在一般时段的模拟精度与线性模型相当,而在特殊时段,前者的精度明显高于后者.但是非线性模型求解复杂,引入的两个新参数需深入研究确定.同时,由非线性模型推出的植被-侵蚀状态图形式复杂且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不如由线性模型得到的植被-侵蚀状态图简单实用.非线性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地修正和完善.

作 者:王费新 王兆印 WANG Fei-xin WANG Zhao-yin  作者单位:王费新,WANG Fei-xin(清华大学水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兆印,WANG Zhao-yin(清华大学水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刊 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年,卷(期): 29(6) 分类号:O175.14 S714.7 关键词:植被发育   土壤侵蚀   增长模型   动力学方程  

篇18:《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在了解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录像和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各种植被类型,描述各种植被类型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演示我国植被的变化情况,为学生提供其他资料,便于学生讨论我国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计算森林覆盖率和播放《地球之歌》,了解我国植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唤起学生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开展“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标语设计活动”。开展前要引导学生依据学过的各种知识、技能,讨论并制定评价设计活动的标准,在活动时,请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设计的标语进行评价。

总之,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并在调查、设计等探究、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足之处:计算时间过长,评价语言简单

优点:课堂活跃,幽默;课件精美。设计合理,教态自然,通俗易懂。

高中地理人教版植被教学设计

草原植被覆盖度责任书范文

保护植被的800字精彩作文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保护绿色植被是我们的责任作文

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植被生态恢复技术

陇东黄土高原天然草地植被类型及特征

中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初一生物教案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植被调查报告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