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candhll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共含11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candhl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篇1: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1. (1) 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答案: 分析:要求横行、竖行的3个数相加都得11,则1和3的下面是11-1-3=7,2和3的右侧是11-2-3=6。

(2)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答案: 分析: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则6和3之间是15-6-3=6,3和8之间是15-3-8=4,6和8之间是15-6-8=1。

2. 把1,2,3,4,5 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中,分别满足下面条件

分析:本题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圆,因为它在横行和竖行均被加了1 次,即共被加了2 次,而其它均只被加了1次,且题目要求数字不可重复使用,所以关键求出中间圆所填的数,再采用枚举法求出其它圆所填的数。

(1)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8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8,所以两行的和是16,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1,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1,剩下7,根据枚举法可知7=2+5=3+4。

(2)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9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9,所以两行的和是18,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3,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3,剩下6,根据枚举法可知6=2+4=1+5。

(3)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0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10,所以两行的和是20,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5,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5,剩下5,根据枚举法可知5=2+3=1+4。

(图形计数)

知识点:图形计数有很多种方法,如枚举法、打枪法、公式法、编号法以及分类法等等,而今天的作业重点是采用分类法,即由小到大数,注意一定要把每类情况都考虑到,并要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数,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1.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小三角形 2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2+1= 3 (个) 三角形

(2) 小三角形 4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4 个,共 4+4= 8 (个) 三角形

(3) 小三角形 3 个,中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大三角形( 3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3+1+1= 5 (个) 三角形

2.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1) 小正方形 4 个,中正方形(4个小正方形组成) 1 个,大正方形 1 个,共 4+1+1= 6 (个) 正方形

(2) 大、中、小正方形各 1 个,共 1+1+1= 3 (个) 正方形

(3) 小正方形 4 个,大正方形 3 个,共 4+3= 7 (个) 正方形

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答案:(1) 小长方形 4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4 个,大长方形 3 个,共 4+4+3= 11 (个) 长方形;

(2) 小长方形 3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大长方形( 3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共3+1+1= 5 (个) 长方形。

4. 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答案:包含 1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包含 4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4 个,包含 9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所以共有 1+4+1= 6 (个) 正方形。

5. 找一找 图(1)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图(2)中有多少个四边形,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则有 6 个正方形;

(2) 三棱柱中有 3 个四边形,2 个三角形。

(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篇2: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八天(我会换一换)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

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

答案:1 只鸭重一些。

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

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

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

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

答案: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

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

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杯咖啡。

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

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

第九天(图文算式)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

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

(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

2. (1) △+△=18 △ = ( ) (2) □+□+△+△=14

☆+○=13 ○ = ( ) △+△+□=10

△+○=15 ☆ = ( ) △= ( ) □= ( )

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

(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

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答案:●=( 7 ),▲=( 2 ),■=( 9 )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

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

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

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

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

第十天(巧移物体)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

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2)第一行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

(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卜。

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

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

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

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

5. 妈妈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

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四天(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1. 左边的两堆方块拼起来,是右边的哪一堆?用线连起来.

而另一组中,右边的一堆比左边的两堆多一块,因此只有一组对应,即已用箭头连接。

2. 下图是由正方体木块堆成的,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三层相等,均比第一层多 3 个,所以各有 3+3= 6 个

三层加起来共有 6+6+3= 15 个正方体木块。

3.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6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6 个,所以有 6+6=12个

两层加起来共有 6+12= 18 个正方体木块。

4. 用小方块搭成下面的图形,并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

8

9

12

答案:(1) 1+3= 4 (个)

(2) 1+2+5= 8 (个)

(3) 4+5= 9 (个)

(4) 2+4+6= 12 (个)

5. 用小木块堆成下面的一张玩具沙发,共需要多少个小木块?

答案:此玩具沙发,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4 个,所以有 3+4= 7 个

第三层比第二层多 3 个,所以有 7+3= 10 个

三层加起来共需要3+7+10= 20 个小木块。

第五天(方向与位置)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复习方向和位置,重点要会利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及行列来确定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方向感。

1. 按照下面的要求,将1-9 填到下面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中间、上下、左右,先确定5的位置,再根据不同参照物找其它的数字。

2. 看图回答问题 左

答案: 分析:本题要注意小男孩和小女孩和我们站的方向是相反的(面对面―反方向,我们面对面,你来找方向。你看我是左,其实我是右;你看我是右,其实我是左),所以他们的左右方向和我们应该也是相反的。先以你的角度看方向,再来判断他们的方向。

3. 根据下图,按要求填空

答案:(1)小狗家在小猫家的(北)面,在小熊家的(东)面。

(2)小虎家在小猴家的(南)面,在小狗家的(东南)面。

(3)小猪家在小熊家的(东北)面,在小狗家的(北)面。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找东西南北的,重点要熟记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中指示北的方向,确定其他方向。参照物不一样, 指示的方向也不一样。

第六天(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2)

答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第七天(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篇4: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苏教版

(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2)

答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篇5: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人教版

=102×100

=10200

101×399-399

=399×(101-1)

=399×100

=39900

125×56

=125×8×7

=1000×7

=7000

36×208-8×36

=36×(208-8)

=36×200

=7200

548-(148+285)

=548-148-285

=400-285

=115

360×48÷9÷8

=360÷9×(48÷8)

=40×6

=240

二、文字题

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175÷25+17×13=228

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4000÷25-13×12=4

3、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

(432-16)÷13=32

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480+16)÷8=62

四、应用题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720÷(6-1)=144(套)

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

8000÷16-8000÷20=100(个)

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40-40)÷10=80(千米)

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 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60×12÷(60-15)=16(天)

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

12×30÷15=24(天)

30-24=6(天)

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 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

840×2-120=14(个)

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4×1=4(平方米)

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

400÷(2×2)

=400÷4

=100(块)

作业3答案

一、直接写出得数

14×500=7000 280÷280=1 2400÷80=30 198+36=234

250×400=100000 96÷6=16 900÷10=90 80÷16=5

125×24=3000 24×5=120 25×9×4=900 81×7+19×7=700

357-135-65=157 465+212+188=865 38+72+62=172

25×3+25= 100 49×0×27=0 135+45+65=245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80+274+126+120

=(180+120)+(274+126)

=300+400

=700

125×6×50×8

=(125×8)×(6×50)

=1000×300

=300000

184-35-65

=184-(35+65)

=184-100

=84

135×37+65×37

=37×(135+65)

=37×200

=7400

101×798-798

=798×(101-1)

=798×100

=79800

104×25

=(100+4)×25

=100×25+4×25

=2500+100

=2600

700÷25÷4

=700÷(25×4)

=700÷100

=7

(180+80)×25

=180×25+80×25

=4×25×45+XX

=4500+XX

=6500

25×32

=25×4×8

=100×8

=800

700÷25×4

=28×4

=112

1700÷(25×17)

=1700÷17÷25

=100÷25

=4

三、求未知数x

77+x=394

解:x=394-77

x=317

x-87=254

解:x=87+254

x=341

x÷60=480

解:x=60×480

x=28800

864÷x=32

解: x=864÷32

x=27

四、列式不计算

1、72与46的和,乘350减去143的差,积是多少?

(72+46)×(350-143)=24426

2、一个数除2250,商是125,这个数是多少?

2250÷125=18

3、525除以25的商再减去427与418的差,结果是多少?

525÷25-(427-418)=12

4、60的8倍减去480,再除以480,商是多少?

(60×8-480)÷480=0

5、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96-35)×(63+25)=1455

6、27027除以9的商与36和43的积相差多少?

27027÷9-36×43=1548

7、3与9的差除336与474的和,商是多少?

(336+474)÷(9-3)=135

8、一个数比96与308的积多36,求这个数.

96×308+36=29604

9、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99+100)×(100-99)=199

五、应用题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多少套?

720÷(6-1)-720÷6

=720÷5-120

=144-120

=24(套)

2、一个农机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泵4500台,实际提前3个月完成了任务,平均每月生产水泵多少台?平均每月多生产水泵多少台?

4500÷(12-3)

=4500÷9

=500(台)

500-4500÷12

=500-375

=125(台)

3、一本集邮本有16页,每页贴6行邮票,每行贴4张邮票;如果每张少贴1行,这本集邮本一共要少贴多少张邮票?

16×4=64(张)或16×6×4-16×(6-1)×4=64(张)

4、小胖明年的年龄乘7,再加上13,正好等于小胖奶奶的年龄。奶奶今年69岁,小胖今年几岁?

(69-13)÷7-1=7(岁)

5、铺5千米的铁轨需要枕W5250根,筑路队要铺设20千米的铁轨,已经运来枕W18000根,还需要运来多少根?

20÷5×5250-18000=3000(根)或5250÷5×20-18000=3000(根)

6、汽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甲、乙两地相距840千米,汽车几小时可达甲乙两地的中点?如果从甲地开往乙地7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的中点,求汽车的速度。

840÷2÷70=6(小时)

840÷2÷7=60(千米/时)

7、大华油漆厂先用12天生产油漆204吨。照这样计算,要再生产510吨还需要多少天?

510÷(204÷12)=30(天)

8、小明去上学,每分钟走75米,走了4分钟,发现时间来不及了,他每分钟就多走28米,又走了12分钟才到学校。小明家离学校多远?

75×4+(75+28)×12=1536(米)

9、学校春游要租17只游船,已租了5只,共用去650元。还需要用去多少元?

650÷5×17-650=1560(元)或650÷5×(17-5)=1560(元)

10、自行车厂计划每月生产自行车1040辆,实际8个月的产量比全年的计划产量还多960辆。实际每月生产多少辆?

(1040×12+960)÷8=1680(辆)

篇6: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人教版

一. 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0×25= 64÷8×5= 28+169+72= 32×3÷32×3=

800÷40= 125×8= 60+840÷70= 3×( 36+54 )=

3000÷60-3000÷75= 100-48+152=

2、用递等式计算

5000-666÷37×34 29×45-45×17

(73+54)×(72÷9) 20×[250+(265-225) ]

928-28×(73-46) 7800÷[300+5×( 66+134 )]

二、填空

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 )。

2、工作量=( )×( ) 工作效率=( )÷( )

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 ),20台表示( ),34天表示( )。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 )里的,再算( )里的。

5、把“45-15=30 30÷3=10 6×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

6、65×(207-87÷29)用文字描述为: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 )。4%

1.与 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4×25) ×(9×25) b、(9+4)×25

c、(4×25) +(9×25) d、(4×25) ×9

2. [1188-5×( 66+134 )] ÷94的运算顺序是( )

a、加→减→乘→除 b、加→乘→减→除

c、乘→加→减→除 d、乘→除→加→减

四.根据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5%

五、用下列各组中的四张牌算“24”,你行吗?请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10%

4、3、6、8 10、4、2、8

六.应用题。30%

1、玩具厂生产一种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做几个玩具?

2、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0千米,12小时后到达两地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学校买来180米长的绳子,先剪下10米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

4、小巧、小胖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400米,比小巧多游1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

5、商店运来600千克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20千克,每箱香蕉重26千克,运来的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6、学校买来XX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14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7、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60米,比宽长20米,求操场的面积。如果沿着四周跑一圈,是多少米?

8、游泳池的地面长4米,宽2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多少块?

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2

姓名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家长签名

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280+320)÷[(40-30)×2] (7×8715+3×8715)÷15 4500÷25÷4

35×38+35×62+65×39+35×399 320×25÷16 125×88

102×208-102×108 101×399-399 125×56

36×208-8×36 548-(148+285) 360×48÷9÷8

二、文字题

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3、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

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四、应用题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

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 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

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 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

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3

姓名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家长签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14×500= 280÷280= 2400÷80= 198+36=

250×400= 96÷6= 900÷10= 80÷16=

125×24= 24×5= 25×9×4= 81×7+19×7=

357-135-65= 465+212+188= 38+72+62=

25×3+25= 49×0×27= 135+45+65=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80+274+126+120 125×6×50×8 184-35-65

135×37+65×37 101×798-798 104×25 700÷25÷4

(180+80)×2525×32 700÷25×4 1700÷(25×17)

三、求未知数x

77+x=394 x-87=254 x÷60=480 864÷x=32

四、列式不计算

1、72与46的和,乘以350减去143的差,积是多少?

2、一个数除2250,商是125,这个数是多少?

3、525除以25的商再减去427与418的差,结果是多少?

4、60的8倍减去480,再除以480,商是多少?

5、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6、27027除以9的商与36和43的积相差多少?

7、3与9的差除336与474的和,商是多少?

8、一个数比96与308的积多36,求这个数.

9、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多少套?

2、一个农机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泵4500台,实际提前3个月完成了任务,平均每月生产水泵多少台?平均每月多生产水泵多少台?

3、一本集邮本有16页,每页贴6行邮票,每行贴4张邮票;如果每张少贴1行,这本集邮本一共要少贴多少张邮票?

4、小胖明年的年龄乘7,再加上13,正好等于小胖奶奶的年龄。奶奶今年69岁,小胖今年几岁?

5、铺5千米的铁轨需要枕W5250根,筑路队要铺设20千米的铁轨,已经运来枕W18000根,还需要运来多少根?

6、汽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甲、乙两地相距840千米,汽车几小时可达甲乙两地的中点?如果从甲地开往乙地7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的中点,求汽车的速度。

7、大华油漆厂先用12天生产油漆204吨。照这样计算,要再生产510吨还需要多少天?

8、小明去上学,每分钟走75米,走了4分钟,发现时间来不及了,他每分钟就多走28米,又走了12分钟才到学校。小明家离学校多远?

9、学校春游要租17只游船,已租了5只,共用去650元。还需要用去多少元?

10、自行车厂计划每月生产自行车1040辆,实际8个月的产量比全年的计划产量还多960辆。实际每月生产多少辆?

作业1答案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0×25=100 64÷8×5=40 28+169+72=269 32×3÷32×3=9

800÷40=20 125×8=100 60+840÷70=72 3×( 36+54 )=270

3000÷60-3000÷75=10 100-48+152=204

2、用递等式计算

5000-666÷37×34

=5000-18×34

=5000-612

=4388

29×45-45×17

=45×(29-17)

=45×12

=540

(73+54)×(72÷9)

=127×8

=1016

20×[250+(265-225) ]

=20×[250+40]

=20×290

=5800

928-28×(73-46)

=928-28×27

=928-756

=172

7800÷[300+5×( 66+134 )]

=7800÷[300+5×200]

=7800÷[300+1000]

=7800÷1300

=6

二、填空

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 工作效率 )。

2、工作量=(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 工作量 )÷( 工作时间 )

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 680 ),20台表示( 工作效率),34天表示( 工作时间)。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 圆括号 )里的,再算(方括号 )里的。

5、把“45-15=30 30÷3=10 6×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

6×[(45-15)÷3]

6、(207-87÷29) ×65用文字描述为:

207减87除以29 的商,再乘65,积是多少?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 )。4%

1.与 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d )

a、(4×25) ×(9×25) b、(9+4)×25

c、(4×25) +(9×25) d、(4×25) ×9

2. [1188-5×( 66+134 )] ÷94的运算顺序是( b )

a、加→减→乘→除 b、加→乘→减→除

c、乘→加→减→除 d、乘→除→加→减

四.根据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5%

(22-49÷7)×15

=(22-7)×15

=15×15

=225

五、用下列各组中的四张牌算“24”,你行吗?请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10%

4、3、6、8

(8+4)×(6÷3)或(8÷4+6)×3或4×3×(8-6)等

10、4、2、8

10×2+(8-4)或(10-4)×(8÷2)或10+4+2+8等

六.应用题。30%

1、玩具厂生产一种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做几个玩具?

60×4÷3-60=20(个)

2、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0千米,12小时后到达两地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50×12×2=1200(米)

3、学校买来180米长的绳子,先剪下10米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

(180-10)÷(10÷5)=85(根)

4、小巧、小胖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400米,比小巧多游1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

(400-100)×2=600(米)

5、商店运来600千克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20千克,每箱香蕉重26千克,运来的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600÷20-3)×26=702(千克)

6、学校买来XX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14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XX-1400)÷4=150(千克)

7、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60米,比宽长20米,求操场的面积。如果沿着四周跑一圈,是多少米?

(60-20)×60=2400(平方米)

(60-20+60)×2=200(米)

8、游泳池的地面长4米,宽2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多少块?

4×2=8(平方米) 8平方米=800平方分米 800÷(2×2)=200(块)

作业2答案

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280+320)÷[(40-30)×2]

=600÷[10×2]

=600÷20

=30

(7×8715+3×8715)÷15

=(7+3)×8715÷15

=10×8715÷15

=87150÷15

=5810

4500÷25÷4

=4500÷(25×4)

=4500÷100

=45

35×38+35×62+65×39+35×399

=35×(38+62)+39×(65+35)

=35×100+39×100

=100×(35+39)

=100×74

=7400

320×25÷16

=320÷16×25

=20×25

=500

125×88

=125×8×11

=1000×11

=11000

102×208-102×108

=102×(208-108)

篇7: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北师大版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2)

答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篇8:2023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1~2页

2)3 5 4 2

3)4 1 4

4)3 5

少2只,3<5;

多2只,5>3

5)2+1=3

3+1=4

1+4=5

6)5-1=4

5-4=1

第3~4页

7)1+4=5 4+3=7

4+1=5 3+4=7

8)(1)狮子和兔子同样多

第5~6页

1)(1)

2)10+8=18 16-6=11 15-5=10

17-10=7 14+2=16 19-7=12

8+7=15 7+4=11 9-3=6

7+3+5=15 5+6+8=19

10-7+4=7 10-8+9=11

3)5+3=8

2+9=11

6+9=15

4)12 12

5)交通工具:○1○3○4○7

动物:○6○2○10○11○13○15

蔬菜:○8○5○9○12○14

第7~8页

第9~10页

1)(1)6,8,5,10,9

(2)7,0,3,1,5

2)2+9>10 10-7<4 6+3>8

8+8=16 5+6<12 7+7>12

9+6<17 8+7>14 10-6=4

4)1+2=3 3+4=7

5)15

第11~12页

6)17:20-3,13+4,19-2,8+9,6+11

13:20-7,18-5,6+7,4+9,5+8

7)37324091

8)第一排的'第2个

第二排的第1个和第3个

拓展与探究

1)第二杯

2)第一个

第13~14页

1)6<7 8>4 6>3

4<6 5>4 3>2

2=2 7>6 1<2

2)(1)2+6=8 (2)3+2=5

(3)6+3=9,9-6=3

3+6=9,9-3=6

3)5 7 6

5 6 7

7 8 9

1 2 3

8 0 8

6 3 7

4)6,5,5<6,小花

5)8=4+4,6=3+3,9=2+7,5=3+2,7=2+5,8=5+3

第15~16页

拓展与探究

1)④, ②

①, ③

2)(1)西红柿重,辣椒轻

(2)白菜重,茄子轻

(3)苹果重,香蕉轻

第17~18页

1)(1)10-2=8,10-8=2

(2)5+3=8,3+5=8

(3)7+1=8,1+7=8

8-1=7,8-7=1

(4)6+4=10,4+6=10

10-4=6,10-6=4

2)11-2=9,11-6=5,12-9=3,15-8=7,13+6=19

9+7=16,13-7=6,8+6=14,15-5=10,16-8=8

3)5,6,4,7,8,0,1,3,2,9

4)8 4,2,3,0,6,8,2,7

4,7,5,8,2,0,6,3

10 8,5,3,6,2,9,7,0,1,4

2,5,7,4,8,1,3,10,9,6

5)- - +

+ - -

- -

6)1个十3个一 1个十5个一 2个十

13 15 20

十三 十五 二十

第19~20页

1个十1个一 3个一 1个十

11 3 1

十一 三 一

7)(1)14,15,18

(2)15,14,12

(3)18,16

(4)1,3

(5)16

8)(1)5+7=12

(2)小红和小芳一共踢了多少个?

5+13=18(个)

拓展与探究

1)3,2,1,4

2)(5)

第49~52页

1)17-7=10 19-5=14 12+3=15 14-4=10

6+9=15 15-3=12 10-7=3 6+4=10 6+12=18

11-10=1 18-6=12 9-7=2 10-6=4 14+6=20 10-4=6

2)7+8=15 5+5=10

10-4=6 1-1=0

0+0=0 0+1=1

3)1 3 5 7 9 10 8 6 4 2

1 4 7 10 13 16

4)11 20 2

15 20 13

5) = ><

>><

< <

= =

6)略

7)>= < >

8)2+9+4=15 7+5+3=15 6+1+8=15 2+5+8=15

4+3+8=15 9+5+1=15 2+7+6=15 4+5+6=15

9)(1)8-5=3(支) (2)10-3=7(瓶) (3)9-3-1=5(只)

拓展与探究

1)3+6=9

+ -

5 2

= =

8-1=7

2)答:比正确答案大了6。

第53~55页

1)>>< >< = >< >< = <

2)11时 11:00 1时 1:00 11时10分 11:10 8时50分 8:50 5时55分 5:55

3)有9条鱼,游走了4条。

9-4=5(条)

4)略

5)略

拓展与探究

1)6+5+1=12人

2)12-3-4=5人

3)略

寒假学习计划

一、时间安排

这次的放假总共有一个多月,我虽然不能全部都投入到学习当中,但我可以在每天都挤出那么一点时间来提高我的成绩,在这时间多的不知道怎么花的寒假,我要好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计划。

二、寒假的第一阶段计划

在刚放假的这段时间,我很可能就会忍不住想去玩,但是我得先在这里提醒自己,一旦完全的放松就很难再回到学习的轨道,之前的努力和这次的计划都会烟消云散。

在假期刚开始,我要好好的复习在这之前的笔记,把那些不理解的知识点都多多的整理巩固几次,那些实在是弄不明白的地方,我和老师也商量好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去找她帮忙。

三、寒假的第二阶段计划

每天都抽时间出来复习以前的书本,定期做以前做过的题,不在于做过多少题,而在于精通,真正搞懂考点和知识点,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贵在坚持。

四、寒假的最后计划

在寒假的最后,我也不能放松,我要对下个学期的单词进行预习,希望在自己这么努力过后,我的成绩能得到一个突破,在新的学期能给老师一个惊喜。

虽然每天都有任务,但是这些任务在空余时间就能很好的完成,希望我能在玩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学习任务,最后祝自己寒假快乐!

寒假安全注意事项

假期安全要注意什么呢?如何让孩子远离危险?

1.出门要有大人陪同。

孩子出门,一定要有大人陪同,不要让孩子独自出门玩耍,特别是小一点的孩子,如果是六年级的学生,也要和小伙伴结伴玩耍才更安全。

2.不要在冰面上玩耍。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有很多地方的河水已经结冰,在冰面玩耍是很有趣的,但是,也很危险。孩子一定要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指定滑冰场所玩耍。

3.远离电器的危险。

孩子独自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嘱咐孩子不能随意触碰电器,特别是电源插头、充电器头、带电的插座等等。

4.不要让孩子玩火。

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能玩火,因为玩火不仅可能会引发火灾,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还有可能烧到自己,非常危险。

5.不看不良的书籍。

孩子看书要有选择性,多读少年文学及世界名著,写一些读后感,不能让孩子看暴力犯罪类型的书籍。

6.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购买袋装食品时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

7.注意个人卫生。

孩子一定要讲究卫生,不能在环境复杂的地方或者脏乱差的地方逗留,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各种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让孩子身体更健康。

8.注意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所以,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一定要看管好孩子,而且,孩子需要自己懂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

篇9: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一天(数数与比较)

1. 把右边3个五角星图上颜色;从左边数起,把第7个圈起来。

分析:本题首先要把方向分清楚(左手指的方向是左边,右手指的方向是右边),其次要学会认识基数和序数,即1) 基数表示有几个(可一个可多个);2) 序数表示位置、顺序、第几个数字前面有第字。

2. 小动物们大联欢

左 1 2 3 4 5 6 7

7 6 5 4 3 2 1 右

答案:(1)一共来了 7 只小动物;

(2)从左边数小驴排在第 4 个;

(3)从右边数排在第六个的小动物是小猴。

分析:本题为简单的单列排队问题,方向首先要弄清楚,然后可采用标数法解题(遇到数数的问题要标记,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与不漏)。

3.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在 ( ) 里填上 “ < ” “ >” 或 “ = ”。

答案:8(<)19 12(>)10 51(>)15

5+6(>)3+7 3+19(>)21 8+9(=)3+14

分析:本题要熟练的掌握“ >”“ < ”“ = ”的使用,(大于号张大嘴巴笑大数,小于号小嘴尖尖刺小数);另外数与数之间的比较,1) 首先要看数位,数位越多则数越大;2) 若数位相同,则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数大则大,若最高数位数相同那就要看次高位,依此类推。

4. 在一次考试中,恐龙考了95 分,小鱼考了78 分,小猪考了61 分,小鹿考了83 分,小鸭考了91 分。小朋友们你能按照考试分数由高到低,帮他们排一排顺序吗?谁考的最高,最聪明呢,请你将它圈出来。

答案:(95) >(91) >(83) >(78) >(61)

(恐龙) >(小鸭) >(小鹿) >(小鱼) >(小猪)

恐龙考的最高,最聪明。

分析:本题仍然要求熟悉掌握数与数之间的比较,数位相同比较,首先要看最高位,最高位数大则大,最高数位数相同那就要看次高位。

第二天(巧填数字)

1. (1) 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答案: 分析:要求横行、竖行的3个数相加都得11,则1和3的下面是11-1-3=7,2和3的右侧是11-2-3=6。

(2)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答案: 分析: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则6和3之间是15-6-3=6,3和8之间是15-3-8=4,6和8之间是15-6-8=1。

2. 把1,2,3,4,5 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中,分别满足下面条件

分析:本题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圆,因为它在横行和竖行均被加了1 次,即共被加了2 次,而其它均只被加了1次,且题目要求数字不可重复使用,所以关键求出中间圆所填的数,再采用枚举法求出其它圆所填的数。

(1)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8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8,所以两行的和是16,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1,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1,剩下7,根据枚举法可知7=2+5=3+4。

(2)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9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9,所以两行的和是18,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3,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3,剩下6,根据枚举法可知6=2+4=1+5。

(3) 使横行,竖行圆圈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0

答案: 分析:横行和竖行都等于10,所以两行的和是20,但是所有数字加一起,即1+2+3+4+5=15,说明多算了5,中间的数字被计算两次,所以中间的数字是5,剩下5,根据枚举法可知5=2+3=1+4。

第三天(图形计数)

知识点:图形计数有很多种方法,如枚举法、打枪法、公式法、编号法以及分类法等等,而今天的作业重点是采用分类法,即由小到大数,注意一定要把每类情况都考虑到,并要按照一定得顺序来数,这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1.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小三角形 2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2+1= 3 (个) 三角形

(2) 小三角形 4 个,大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4 个,共 4+4= 8 (个) 三角形

(3) 小三角形 3 个,中三角形( 2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大三角形( 3 个小三角形组成) 1 个,共 3+1+1= 5 (个) 三角形

2.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1) 小正方形 4 个,中正方形(4个小正方形组成) 1 个,大正方形 1 个,共 4+1+1= 6 (个) 正方形

(2) 大、中、小正方形各 1 个,共 1+1+1= 3 (个) 正方形

(3) 小正方形 4 个,大正方形 3 个,共 4+3= 7 (个) 正方形

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答案:(1) 小长方形 4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4 个,大长方形 3 个,共 4+4+3= 11 (个) 长方形;

(2) 小长方形 3 个,中长方形( 2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大长方形( 3个小长方形组成) 1 个,共3+1+1= 5 (个) 长方形。

4. 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答案:包含 1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包含 4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4 个,包含 9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圆环正方形有 1 个,所以共有 1+4+1= 6 (个) 正方形。

5. 找一找 图(1)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图(2)中有多少个四边形,多少个三角形?

答案:(1)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则有 6 个正方形;

(2) 三棱柱中有 3 个四边形,2 个三角形。

第四天(数方块)

知识点:数方块的方法有:(1)分层数,这种方法最简单,其中没被上一层压住的,完全露出来就是多出来的,且从上往下数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2)分排数。所以以后遇到数方块的问题要记牢A、分层来数它们。B、藏起来的方块要数清。

1. 左边的两堆方块拼起来,是右边的哪一堆?用线连起来.

答案: 而另一组中,右边的一堆比左边的两堆多一块,因此只有一组对应,即已用箭头连接。

2. 下图是由正方体木块堆成的,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三层相等,均比第一层多 3 个,所以各有 3+3= 6 个

三层加起来共有 6+6+3= 15 个正方体木块。

3.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答案: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6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6 个,所以有 6+6=12个

两层加起来共有 6+12= 18 个正方体木块。

4. 用小方块搭成下面的图形,并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

8

9

12

答案:(1) 1+3= 4 (个)

(2) 1+2+5= 8 (个)

(3) 4+5= 9 (个)

(4) 2+4+6= 12 (个)

5. 用小木块堆成下面的一张玩具沙发,共需要多少个小木块?

答案:此玩具沙发,由上到下分层数:第一层有 3 个正方体,

第二层比第一层多 4 个,所以有 3+4= 7 个

第三层比第二层多 3 个,所以有 7+3= 10 个

三层加起来共需要3+7+10= 20 个小木块。

第五天(方向与位置)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复习方向和位置,重点要会利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及行列来确定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方向感。

1. 按照下面的要求,将1-9 填到下面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中间、上下、左右,先确定5的位置,再根据不同参照物找其它的数字。

2. 看图回答问题 左

答案: 分析:本题要注意小男孩和小女孩和我们站的方向是相反的(面对面—反方向,我们面对面,你来找方向。你看我是左,其实我是右;你看我是右,其实我是左),所以他们的左右方向和我们应该也是相反的。先以你的角度看方向,再来判断他们的方向。

3. 根据下图,按要求填空

答案:(1)小狗家在小猫家的(北)面,在小熊家的(东)面。

(2)小虎家在小猴家的(南)面,在小狗家的(东南)面。

(3)小猪家在小熊家的(东北)面,在小狗家的(北)面。

分析:本题主要是练习找东西南北的,重点要熟记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中指示北的方向,确定其他方向。参照物不一样, 指示的方向也不一样。

第六天(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第七天(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第八天(我会换一换)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

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

答案:1 只鸭重一些。

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

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

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

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

答案: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

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

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杯咖啡。

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

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

第九天(图文算式)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

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

(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

2. (1) △+△=18 △ = ( ) (2) □+□+△+△=14

☆+○=13 ○ = ( ) △+△+□=10

△+○=15 ☆ = ( ) △= ( ) □= ( )

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

(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

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答案:●=( 7 ),▲=( 2 ),■=( 9 )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

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

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

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

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

第十天(巧移物体)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

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2)第一行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

(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卜。

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

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

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

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

5. 妈妈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

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

篇10: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第六天(找规律画图)

知识点:今天作业主要是找规律画图,所谓规律,即至少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其中有:① 形状变化;② 数量变化(可增加、可减少);③ 颜色变化;④ 位置变化(平移、旋转);⑤ 方向变化;⑥ 九宫格里的变化(缺啥补啥、图形相加)。主要考察大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1.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1)

答案:

分析:图中黑色圆圈的个数是3、5、7,每次增加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9 个黑色圆圈。或白色圆圈的个数是9、7、5,每次减少 2 个,所以最后应该是 3 个白色圆圈。

分析:图中小圆圈横行、竖行的个数均是2、3、4,每次均增加1个,所以最后横行、竖行均应该有5个小圆圈。

2. 把下面空白部分画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一起来看看图,同样的观察,角度不同方法也不同。

方法一:横着看第一行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 竖着看第一列都有三角形、正方形套圆圈、圆圆圈套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根据这一规律所以第三行(或列)缺少一个。(缺啥补啥)

方法二:第一行的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 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二行的图形,按照这种移动的规律,第二行最左边的图形平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右边,剩下的两个图形往前移,就组成了第三行图形。(平移)

3. 下面的一组图形中,最后一个应画什么图案?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逆时针旋转

4. 根据规律接着画.

答案: 分析:图中的所有图形在田字格里成顺时针旋转

5. 把空白的部分补充完整.

答案: 分析:九宫格里找规律,根据缺啥补啥或平移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第七天(找规律填数)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找到简单的数列规律,所谓数列,即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几个数,如单数数列(奇数数列)、双数数列(偶数数列)、等差数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的数相同)、简单的双重数列(跳着看),以及图形中数字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1. 按规律填数。

答案: (1) 2,3,5,8,12,( 17 );

(2) 2,3,5,8,13,( 21 );

(3) 2,3,5,6,8,9,( 11 ),( 12 );

(4) ( 1 ),2,3,6,5,10,7,( 14 )。

分析:(1) 二级等差数列,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括号里是12+5=17;

(2) 兔子数列,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所以括号里是8+13=21;

(3)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1、3、5位上的数分别为2、5、8,每次增加了3,那么后面第7个数为8+3=1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3、6、9,所以第8个数为9+3=12,。所以括号内应填11、12。

(4) 这是一个双重数列,其方法是要跳着看。先观察第3、5、7位上的数分别为3、5、7,每次增加了2,那么前面第1个数为3-2=1,2、4、6位上的数分别为2、6、10,所以第8个数为10+4=14,。所以括号内应填1、14。

2. 找出规律,再在“?”处填写适当的数.

10

13

答案:(1)

26

12

(2)

分析:(1) 黄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2,则第 5 个数应填 8+2=10;绿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2,则第 4 个数应填 15-2=13;

(2) 紫红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6,则第 5个数应填 20+6=26;天蓝色横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3,则第 4 个数应填 9+3=12。

3. 想想、填填.

答案:

16

分析:(1) 按箭头的方向每相邻两数之间相差3,所以后面应该填16+3=19,19+3=22;

(2) 按箭头的方向后面的数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依次 +1、+2、+3、+4,所以最后一个数应填11+5=16。

4. 根据规律,在“?”处填数.

答案:

5

分析:图形中填数:① 与图形的形状有关,与数字的大小有关;② 数与数之间运用+、-、=运算符号来连接。本题可以看出:上面三数之和等于下面两数之和,主要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所以“?”处应填6+2+6-9=5。

5. 在图中“?”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16

答案: 分析:按顺时针方向,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1、+2、+3、+4,所以“?”处应填11+5=16。

第八天(我会换一换)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主要是复习我会换一换,让孩子们会运用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物体来找到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初步感知简单的等量代换知识。

1. 比一比,1 只鸭和1 只鸡,谁重一些?

答案:1 只鸭重一些。

分析:从第二幅图中来看 2 只鹅的重量>4 只鸡的重量, 那么 1 只鹅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而从第一幅图中看出 1 只鹅的重量 = 2 只鸭的重量,这样(鹅来当传话员)2 只鸭的重量>2 只鸡的重量,所以 1 只鸭的重量>1 只鸡的重量。

2.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个

答案: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3 )个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梨等于多少个香蕉,我们就去找梨,2 个梨= 3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2 个桃=4 个香蕉,1 个桃= 2 个香蕉,3 个桃= 6 个香蕉,2 个梨= 6 个香蕉,所以 1 个梨= 3 个香蕉。

3. 观察下面的图,你能说说1 个苹果和( )个草莓一样重呢?

答案:1 个苹果和( 8 )个草莓一样重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个苹果等于多少个草莓,我们就去找苹果,1 个苹果=2 个梨,想要知道苹果就去找梨,1个梨=2 个桃,2 个梨=4 个桃,想要知道梨就去找桃,1个桃=2 个草莓,4 个桃=8 个草莓,所以1 个苹果=8 个草莓。

4. 1 桶水可以灌3 壶水,1 壶水可以冲6 杯咖啡,1 桶水可以冲 ( )杯咖啡

答案:1 桶水可以冲 ( 18 )杯咖啡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 1 桶水可以冲几杯咖啡,我们就去找桶,1 桶水= 3 壶水,想要知道桶就去找壶,1 壶水= 6 杯咖啡,3 壶水= 18 杯咖啡,所以1 桶水= 18 杯咖啡。

5. 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三只小鸭的重量等于两只松鼠的重量,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只小鸭的重量.

答案: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 3 )只小鸭的重量

分析:本题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想要知道一头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鸭的重量,我们就去找小猪,1 头小猪= 2 只松鼠,想要知道小猪就去找松鼠,2 只松鼠=3 只小鸭,所以 1 头小猪= 3 只小鸭。

第九天(图文算式)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是可根据等量代换的知识来尝试图文算式,此内容将在寒假班第四讲重点介绍。图文算式中,如果一个算式只有1种符号,那么这种符号我们就可以求出来,可是有两种或多于两种酒不可以算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找能算的算式先做,然后,再把求出来的符号代入到含有多种符号的算式中。

1. (1) △-3=9 ○+△=20 (2) ☆+☆=10 ☆-△=2

△= ( ) ○= ( ) ☆= ( ) △= ( )

答案:(1) △=( 12 ),○=( 8 ) (2) ☆=( 5 ),△=( 3 )

分析:(1) 根据△-3=9,可得△=9+3=12,把△=9+3=12代入○+△=20中,可得新的算式○+12=20,这样我们就可得出○=8;

(2) 根据☆+☆=10,想5+5=10,可推出☆=5,把☆=5代入☆-△=2中,可得新的算式5-△=2,这样我们就可得出△=3。

2. (1) △+△=18 △ = ( ) (2) □+□+△+△=14

☆+○=13 ○ = ( ) △+△+□=10

△+○=15 ☆ = ( ) △= ( ) □= ( )

答案:(1) △= ( 9 ),○= ( 6 ),☆= ( 7 ) (2) △= ( 3 ),□= ( 4 )

分析:(1) 根据△+△=18,想9+9=18,可推出△=9,把△=9代入第三个算式△+○=15中,可得新的算式9+○=15,可得出○=6,再把○=6代入第二个算式☆+○=13中,可得新的算式☆+6=13,这样我们就可得出☆=7;

(2) 本题采用对比法比较简单,我们发现第一个算式左边比第一个算式多一个□,而右边大14-10=4,这样很容易得出□=4,再将□=4代入△+△+□=10中,可得新的算式△+△+4=10,即△+△=6,想3+3=6,可推出△=3。

3. 你能根据下面的三个算式,算出●、▲、■各代表什么数吗?

答案:●=( 7 ),▲=( 2 ),■=( 9 )

分析:根据11-4=●,可得●=7;把●=7代入第二个算式●-5=▲,可得7-5=▲,这样可得出▲=2,最后根据第三个算式我们就能得出■=7+2=9。

4. 根据下面算式,算出△、○、□各表示几? 答案:△=( 2 )、○=( 3 )、□=( 1 )

分析:方法一:通过尝试根据三个算式的等量关系通过等量代换,分别算出△、○、□的得数,△=2、○=3、□=1。

方法二: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2个△+2个○+2个□=5+4+3=12,那么△+○+□=6,因为△+○=5,所以□=1,同理得△=2、○=3。

5. 一只小猴重8 千克,1 只小狗重多少千克?

答案:1 只小狗重 2 千克

分析:小猴重8千克,则第一个算式可改为:8=兔+兔,则兔=4千克,那么第二个算式可改为4=狗+狗,所以小狗=2千克。

第十天(巧移物体)

知识点:今天的作业都是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是要知道若我们比别人多时,要和对方一样多时,要把自己比别人多的一半给对方就可以了。(此类题方法不唯一)

1. (1)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2)第一行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

答案:(1)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6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3+6= 9 片叶子。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3 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则第一行有 6 片叶子,共有 12 片叶子,所以第二行应摆 12-3= 9 片叶子。

(2) 方法一: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比第一行多 4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0-4= 6 个 □。

方法二:从第二行移 2 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则第二行有 8 个 □,共有 16 个 □,所以第一行应摆16-10= 6 个 □。

2. 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 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答案:小白兔有 12 个 萝卜,它给了小灰兔 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则小灰兔现在有 12-3= 9(个)萝卜,原来有9-3= 6 (个)萝卜。

3. 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6 个小朋友,第二队有12 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应该把第二队调几个人到第一队?

答案:第一队有 6 个人,第二队有 12 个人,第二队比第一队多 6 个人,我们把这多的 6 个人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3 个人,要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就应该把第二队调 3 个人到第一队。

4. 哥哥和弟弟分一袋苹果,弟弟分得13 个,弟弟问哥哥有几个,哥哥说:如果你给我2个,我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想一想:哥哥分得几个苹果?

答案:弟弟给哥哥 2 个苹果,他们两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则弟弟比哥哥多 4 个苹果,弟弟有 13 个苹果,那么哥哥分得13-4= 9 (个)苹果。

5. 妈妈买了三袋糖,第一袋有8 颗,第二袋有15 颗,第三袋有10 颗,怎样才能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多少颗?

答案:三袋糖共有8+15+10=33 颗糖,要使三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则平均分成3份,每份11 颗糖,所以第二袋给第一袋11-8=3 颗,第二袋给第三袋11-10=1 颗,此时每个袋子的糖一样多,应各有 11 颗糖

篇11: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作业单:

本年级寒假作业共分两类,一类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一类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总评低于95分的同学做一类作业;高于95分(包括95分)的同学做二类作业。

一类作业:1、生字表(二)每个生字写一个生字再组两个词,要求拼音、汉字、笔画数都要写。2、按《必背古诗70首》提示,背诵其中5首并打勾。3、课外阅读:看两书课外书,并写3张读书单。

二类作业:1、按《必背古诗70首》提示,背诵其中10首并打勾。2、课外阅读:看两书课外书,并写3张读书单。

选做:有好的说话题材,可以记录下来及时上传班级网站。

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

编名自查打√编名自查打√编名自查打√

江南 小池 泊船瓜州

敕勒歌 石灰吟 书湖阴先生壁

咏鹅 游子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风 江雪 饮湖上初晴后雨

咏柳 夏日绝句 惠崇<春江晓景>

山行 枫桥夜泊 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 示儿 寻隐者不遇

春晓 塞下曲 凉州词(王翰)

渔歌子 望洞庭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出塞 浪淘沙 四时田园杂兴(一)

池上 村居 四时田园杂兴(二)

鹿柴 游园不值 绝句(迟日江山丽)

清明 忆江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墨梅 悯农(一) 凉州词(王之涣)

静夜思 悯农(二) 题临安邸

古朗月行 春日 芙蓉楼送辛渐

题西林壁 乡村四月 送元二使安西

赠汪伦 江南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所见 乐游原 江畔独步寻花

己亥杂诗 蜂 绝句(两个黄鹂)

望天门山 小儿垂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江上渔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元日 竹石 早发白帝城

春夜喜雨

阅读单:我读书,我快乐

我喜欢的词语:(将词语抄下来,注意写得漂亮哟!)

我新认识的生字:(写出生字宝宝,并给生字宝宝戴上“拼音帽子”哟!)

读了书后,我想说的话(就其中一篇感触最深的文章,写一些话):

(可以学生说,家长执笔写。)

注:1、请家长自行复制3张,并指导孩子自已设计封面,装钉好。每周一张,春节期间放假一周不写。

2、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请家长认真督促。

小学一年级上册生字表,共182个生字。

一五上玉米木禾竹子瓜大果多十月日头口目手足走左右二三四六七八九草地马牛人父女坐立天上水中下爸妈好我爱国你是他们北京安门前升白云的鱼儿青山课了小不要里皮拍冬有个口叫家起早和丁来学校同鸟花开可捉摘叶秋到树只在飞园红黄还劳动笑船两尖只看见闪星新放后这那工厂说会衣洗把奶种赶鸡谷场公吃拿病做给讲故事听过桥时雨河去又怕冷就出长当也雪看着回找对太阳老年毛点都乐得进步真高少想师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四年级

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教小学一年级数学心得

小学五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四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四年级英语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集锦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一年级人教版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