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亲情的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踢踢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中亲情的诗词(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踢踢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经中亲情的诗词

篇1:诗经中亲情的诗词

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词

《邶风·凯风》便是一篇典型描写母子亲情的作品。表现了儿子怜母、颂母又自责不能劝谏或者侍奉母亲的感情。诗言: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历代注家对探讨该诗的主旨用力最多,然而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其语言的质朴无华将我深深吸引。有句话说的好“非朴无以见其真,非直无以见其诚。”如《凯风》一般朴实的语言恰恰让我们深受感动。《诗经注析》一书评价这首诗时说:“对于表现骨肉至情的作品,朴素的语言是最理想的'语言,平直的手法是最成功的手法,往往能取得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任何多余的描写,都是画蛇添足,是感情矫揉造作的表现。”

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用来表达感情从而打动人心的,然而像骨肉亲情这种情感本身,可以说就是最动人最深刻的了,它超越了任何语言所能述及的动人程度。因而,在描写亲情时并无需华丽的语言,只最直白朴素的叙述,把那亲情拿出来放在那儿让读者自己看、自己体味就好了。

后世在写作表达母子亲情的作品时也多承袭这种语言风格,最著名的自然要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小诗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两件最普通常见之物突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面对将要远行的孩子,母亲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身上的衣服够不够暖,有没有破损。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母亲一针一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恐怕儿子迟迟难归。其实,她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从这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诗中既没有对话,也没有眼泪,然而母子间的亲情就是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和这质朴无华的语言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另外,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末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等许多诗作都是通过直白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将深深的母子亲情呈献给了读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唯有此种最直白朴素的表达方能彰显母爱的博大与深沉。

篇2:诗经中亲情的诗句

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句

1、《衣裳图》

东门之,茹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怨情人不来相聚。

2、《舟图》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葑图》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麇图》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澹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俊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5、《草虫图》

坑忻罚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坑忻罚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坑忻罚顷筐I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6、《方图》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7、《卷耳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8、《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9、《雎鸠图》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P。

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矣,我马矣。

我仆j矣,云何吁矣!

10、《桃图》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1、《鹊图》

翰莩妫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贰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12、《梅图》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桑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兮,

无使匆卜汀

13、《舟船图》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其b。

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A,反以我为雠,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灿欣#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I。

篇3: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篇4:诗经中的浪漫爱情诗词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篇5: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关于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下面是关于诗经中唯美的诗词,请参考!

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唯美的句子。《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1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握着你的手永结美好,永不分离,白头偕老,句子《诗经中唯美的句子》。

19、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2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2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27、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2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葛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3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冰。

篇6: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4、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8、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

9、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10、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1、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12、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1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4、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1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6、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7、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18、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1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1、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2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3、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2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2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8、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29、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30、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2、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3、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34、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35、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

36、?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9、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40、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41、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4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44、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45、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4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47、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49、五月斯蠡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50、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51、嘤其鸣兮,求其友声。

5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4、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55、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5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57、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58、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5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0、及而携老,老使我怨。

6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6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63、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64、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65、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66、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67、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68、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6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7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7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72、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73、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74、夜如何其?夜未央。

7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7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78、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79、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80、才说无,便是有。

81、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82、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篇7:诗经中讲亲情

诗经中讲亲情

孝是最原始、最自然、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感恩孝顺是我们珍惜生命、向上奋斗的动力来源。

《诗经》展现人间真挚的情感,而一切情感的源头在于亲情。亲情包括夫妻、父子、兄弟三种关系,其中父母的慈爱与子女的孝顺,自然位居核心。因此,《诗经》用于教化百姓时,最为普遍有效的就是强调孝顺的部分。

譬如,《大雅‧文王》在缅怀周文王取代商朝而获享天命时,鼓励臣民尽忠职守以维持天命,所说的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即:可不念及你们的祖先,好好修养你们的品德吗?到了幽王,国家陷入危亡之际,则有《大雅‧瞻卬》在认真呼吁:「无忝尔所生,式救尔后。」亦即:不要辱没您的祖先,努力救救您的子孙。这种以诉诸亲情来要求人们修德的观点,在古代应该有其一定的效果。

由于天子失德,百姓对天已经失去信心,所以出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小雅‧雨无正》)「民今方殆,视天梦梦。」(《小雅‧正月》)「彼苍者天,歼我良人。」(《秦风‧黄鸟》)之类的诗句。人间失去仁爱与正义,能够维系社会的力量似乎只剩下亲情了。像「夙夜匪懈」一词经常出现,可见情况危急,以至早晚都不得松懈。《小雅‧小宛》出现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诗,就是「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意即:从早上起床到夜晚睡觉,都不要辱没那生你的人啊!这句诗提醒人要常想到父母与祖先,告诫百姓不可因为自己的恶劣言行而让先人蒙羞。

孝顺是天经地义。《诗经》最为动人的是《小雅‧蓼莪》,值得特别介绍。

一, 父母之恩至为深重

《蓼莪》描述百姓劳苦行役,不得终养父母,于是想起父母深恩,不禁悲从中来。全诗六章,首章为: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莪」为蒿的一种,其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意为:那长得高大的是莪吗?不是莪,只是一般的蒿菜。借物起兴,连植物都有「抱根」而生的,我一想起父母,就为自己无法终养他们而惭愧。可怜啊!我的父母,为了生养我而辛苦劳动。第二章改变两字,重申此意。第三章批评王道崩坏,小民痛苦,父母皆逝,让人彷徨,其中后四句是:

「无父何怙?

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

当天子与国君不再可信,政府只知压榨百姓,人除了呼求父母,还有什么指望?父母已逝,我失去最后的支柱,一出门就怀着忧愁,入了门又像还没有到家。没有了父母,家怎么算家呢?第四章是重点,前后八句一气呵成,无限哀痛: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

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连下九个「我」字,体念至深。意思很清楚:父母生我养我,爱抚我照顾我,成长我培育我,思念我叮咛我,出入都怀抱我。想要报答这样的恩情,连昊天都无法穷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就算天地再大也没有我容身之处。中国人重视孝道,肯定百善孝为先,就是源自《诗经》这一类诗句的启发。唐太宗生日时,想到自己在这一天要承欢膝下而永不可得,就口诵「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顾念亲情,思念父母之恩,再由近及远推广出去,就不会偏离人生正途太远了。

二, 亲情的压力与调节

人应该孝顺,但这并不表示父母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宋朝学者罗仲素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如果是指「父母无不爱护子女」,则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是指「父母的作为都对」,则未必尽然。父母是凡人,是众多百姓之一,自然也有智愚之分与贤不肖之别。那么,万一自己的父母出现偏差的作为,子女又该如何?

孟子分析两首相关的诗,提出精辟的观点。一首是《小雅‧小弁》。内容应是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原因是吉甫娶后妻,生子伯邦。后妻谮伯奇,使吉甫听信谗言,将伯奇逐出家门。伯奇受此冤屈而作《小弁》。诗中充满忧思,不知自己如何得罪了天,要受这样的苦?「天之生我,我辰安在?」「何辜于天,我罪伊何?」他对父亲未能详察真情而枉屈了他,也有直接的抱怨,如「君子信谗,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意即:君子听信谗言,好像有人敬酒就接受;君子不照顾人,不肯从容考察真相。而全诗出现五次「心之忧矣」一语,更让人伤感。

那么,孟子对此诗有何看法?他认为,父母的过错太大的话,子女如果不抱怨,就等于决心疏远父母,就此断绝关系似的,而这即是不孝。若是表达适当的抱怨,说不定可以让父母觉察真相而有补救机会。孝顺应该包含委婉使父母走上人生正途在内。《孝经‧谏诤章》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可见这是儒家的基本立场。

其次,第二首诗是《邶风‧凯风》。内容是七个儿子感念母亲的辛劳,但又自觉无法安慰母亲的心。历代学者关于此诗的背景并无共识。有的说是寡母思嫁,使七子认为自己没有尽孝;有的说是七子表达孝顺继母的心思。不论所述为寡母或继母,由本诗可知者只是:母亲劳累以至心情不佳,使七子有感而发。如果依孟子之说,则此诗所指为为「亲之过小者也」(《孟子告子下》),意即这位母亲一定犯了明显的过错,但还不算严重。然后七子觉得是自己不够孝顺,才造成母亲犯错。这种心意十分可贵,在表达时必须温和婉转。正如《易经‧蛊卦》九二说:「干母之蛊,不可贞。」意即:要救治或解决母亲方面所累积的错误,不可采取强硬或坚持的态度。

本诗提及凯风、寒泉、黄鸟。凯风是夏日长养万物的风,比喻母亲养育七子,既劬劳又圣善。寒泉在夏季使人舒爽,但七子却未能消减母亲的劳苦。黄鸟在夏天鸣叫,声音婉转悦耳,但七子却未能安慰母亲的'心情。诗中不但没有抱怨之词,反而多是七子自责之语。

孟子于是作出下述结论:父母过错大而子女不怨恨,那是更加疏远父母;父母过错小而子女怨恨,那是一点都不能受委屈。更加疏远父母,是不孝;不能受父母一点委屈,也是不孝。接着,孟子引述孔子的话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在思慕父母。」

儒家有关《诗经》的论述,显示其学说承先启后的特色:一方面把握「思无邪」的要旨,肯定真挚情感之可贵,认为「真诚」能引发向善的力量,由此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则聚焦于亲情,亦即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为出发点,推广到各种人际关系。有关系则必生情感,喜怒哀乐若是发而中节,表示修养抵达理想层次,人生的快乐也将如影随形。

《诗经》代表古代文学,总能引发审美情操。这种情操造就了温柔敦厚的性情与作风,其实正是导人于善行的好办法。不过,美与善的融合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关键即在于正确诠释孔子与孟子的学说。

德行的修养需要一生的努力,而审美的意境却是随手可得的。只要熟读《诗经》,不难享受这样的意境。《易经‧兑卦‧大象传》说:「君子以朋友讲习。」若是转换到《诗经》,则会想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何不互通音讯,彼此鼓励?等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岂不快慰?

篇8:谈诗经中的经典爱情诗词

谈诗经中的经典爱情诗词

诗经·国风·召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朴实而直接,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对美丽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来时的喜不自禁,让每一个暗恋中的男子或女子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用虚幻而绝美的景色代替了爱情的描写,所有热烈的追求、焦急的渴望与艰辛的等待都化在一片水雾迷茫中。淡淡的忧伤和着萧索的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迷失。飘摇而难以捉摸,成就了《诗经》中的那条河,倾倒众人的美。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许多爱情诗歌都充满惆怅,桃夭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女子及笄可嫁了,在漫天的桃花中执子之手,走一世的相依。桃夭带给人的是感动与爱情的希冀。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曰不见,如三月兮

对这首诗的了解最早是从曹操的诗里,读出似是一首绵长的呢喃,翻开《诗经》,妙龄女子对男子的怀念:男子青色衣袂翻飞,鲜美钩衣玉佩却勾住了少女的心;日出日落城头驻足远眺,君子却为何不来?华夏衣裳的美在这首诗里亦显现出,美丽了一段思念。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光下的女子,朦胧飘渺,似笼着轻纱,梦幻不真实,却惊艳了诗人。爱情的心动,却悄然心忧。在月光下,她不但容貌皎好,而且身材苗条、秀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的一种气质美,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安静,而这气质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细长为美,而在内质上,则注重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诗人一见钟情,却无从表白,为之心忧。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铺张的修饰,然而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震撼每一个人,千百年引人感慨向往。古老的爱情,质朴中蕴含真正的轰轰烈烈,一生的誓言,只是要牵着你的手,一直走下去。

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远去的上巳节,包含太多华夏的美与诗意,读《诗经》,感悟曾经的美与自由,追思往昔。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古时的男女,爱的自由甜蜜,远古先民的质朴,率性而为,太真烂漫。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对于爱情的甜蜜与酸涩,读来竟是感觉久违。

诗经·鄘风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以死殉情,不只是传说。爱其所爱,不负本心,刚烈中自有潇洒。

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日日思念为国征战的丈夫。“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男儿自当守家卫国,国之大义外,也有离家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有情人无法长相守,归期不知何时。

诗经中的成语

古代诗经诗词之唐风

《诗经》中的动物意象

诗经中的励志诗句

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分类

《诗经》中的情诗正解

诗经中的爱情诗的内容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

诗经中的名句摘录

诗经中亲情的诗词(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经中亲情的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