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倾听雨落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共含6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倾听雨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篇1:《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四年前,粉丝“用爱发电”,不仅让《大圣归来》创造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也直接催生了一个新名词“自来水”。

暑期档,“自来水”在熟人社交平台的疯狂安利,让《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同期新片中C位出道。淘猫豆点映开分“998”的成绩,足以证明这部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作为《封神榜》里的熊孩子,哪吒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早已被大众固化。然而,饺子导演并没有陷入创作的窠臼。烟熏妆的哪吒、颜值在线的龙王三太子、中年发福的太乙真人,主演们耳目一新的视觉造型,让人有种走错片场的错觉。

与“整容式”的人物外形相比,故事的整体脉络也走向了新大陆。这次哪吒不必“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而是对抗的命运成见,只因他是魔丸托生。

纵观整部影片,成见无所不在,凡人神仙皆如此。哪吒承受着陈塘关百姓的成见,申公豹承受着师傅元始天尊的成见,龙王承受着天庭的成见。但在成见面前,哪吒选择了向善,后两者选择了向恶。

各方的成见,引领着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则说明后天的选择能够改变先天的成见。哪吒与敖丙两个镜像人物,最终殊途同归,也算是一种圆满。

此片导演饺子从学医到“跨界”到做动画导演,并且有所成就,也在某种程度打破了人们的成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是成见的承受者或者是发起者。遇到成见时,你我的内心该如何选择与判断,这部作品给出了参考答案。

在技术层面,无论是服饰、头发等细微之处,还是最后的宏大打斗场面。影片所呈现的视效水准,都处于国产动画头部梯队。据了解,全片最初设计有5000多个镜头,经过精心打磨和挑选,最后成片镜头不到个,其中特效镜头占比近80%,由20多家全国的特效团队制作完成。

不可否认,影片在单个人物塑造方面还是欠缺火候,尤其是龙王太子敖丙的前后转变铺垫不够,稍显突兀。笑料离不开“屎尿屁”,在作品中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但对于这样一部带有试验性质与探索精神的国产动画,我们何不多些包容,给它们一些时间去沉淀、去成长呢?

篇2:《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淘票票9.6分,猫眼9.7分,豆瓣8.7分……截至目前,2019院线电影最高分竟被一部动画电影抢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由饺子执导,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但也颠覆传统形象,讲述哪吒生而为魔,依然逆天不认命的故事。

将于7月26日正式上映的影片经历多场点映后,有品质与口碑加持,据悉目前首映日预排片比已达35%以上。四年前暑期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不到10%的排片比起步,最终收获9.6亿元票房。有业内预测,《哪吒》票房将从10亿元起步。

关于影片,《大鱼海棠》导演梁旋曾感叹“颠覆性的改编完全超出期待,配得上观众的每一句好评”。不过,导演饺子坦承自己很忐忑,“因为超出了我的预料,也超出了这部电影的水准,我已经受之有愧了”。他感慨,做《哪吒》很不容易,因为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有低幼、难看的固有思维,这次全行业就是想鼓着劲,做出一部好作品来,很多外包公司在亏本做这部片子,就是因为认同这部电影的主题: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篇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童子化身的哪吒,这次设定却是魔童转世,破坏之王。

由《大圣归来》剧组制作的《哪吒》终于在这个暑期和大家见面,定于7月26日公映,但从13号开始就开始疯狂的点映赚口碑,这种商业行为不能说不对,但起码能看出来信心不足。

我先替他吹一波,再砸一波,说说他的缺点。

画风和制作都很优秀,这个团队依然代表了中国最高的作画能力,电影中的打斗场面很多时候是奔着史诗级去的。

严肃中夹带这幽默,剧中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角色设定还是很成功的,成功带来了一大堆笑点,尤其是太乙座下的那头猪...

反应并讨论了现实,最近的导演们好像集体开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和传递思想和看法----至于《哪吒》说了什么,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我只能说,有了这种向上的力量,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说说不足吧。

电影的定位非常模糊

电影的开头看起来非常低幼,有一种熊大熊二的既视感,而在往后剧情和台词里,有很多绝不是一个孩子能看懂的,所以他的结果很有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为了讲道理破坏了故事性

电影想说好坏没有绝对性这个个道理,但为了这个故事线反而被打乱,尤其是龙宫太子前后人设崩塌的太快太厉害,让人无法有代入感。

评分:7.8分,虽然很多地方做得一般,但总归是国漫的希望,神话传说这个系列倒是可以继续做下去,希望国漫越来越好吧。

推荐观影人群:喜欢和支持国漫的去吧,大概率不会让你失望;带孩子的宝爸宝妈们去吧,孩子们会很开心的;稍微有点年纪的,一个人的,就别去了.......有些剧情实在会让你觉得幼稚的坐不下去。

篇4:《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简称《哪吒》)是一部让人激动的电影。如果说《大圣归来》标志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工业水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哪吒》在这个基础上展示:中国人也可以拍出故事性不亚于好莱坞一线制作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软肋是故事,《哪吒》把这个不足给补上了,它所表现的电影美学放到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出色的。

所以,《哪吒》可能是今年国产电影最大的惊喜,它的意义不仅是电影本身,还是对整个国漫行业的强心剂,从片尾彩蛋来看,《哪吒》只是整个封神系列动画的开始,姜子牙、妲己、二郎神这些角色,都可能和观众见面,如果设想成真,这就会是中国自己的《复仇者联盟》,而《哪吒》之于整个系列的意义,就如同《钢铁侠》之于《复仇者联盟》,多年以前,正是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钢铁侠》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才让漫威决心开启一个超级英雄的宏伟世界。而现在,《哪吒》的“逆袭”让人看到了中国动画的曙光。

《哪吒》的精髓,在于家庭关系与身份认同

《哪吒》之前,口碑最好的封神题材剧,一个是大陆九十年代版的《封神榜》,一个是香港版的《封神榜》。前者没看过,所以不评论,据说尺度不小。后者是我的童年回忆,也是我认为抓住《封神榜》精髓的一部,就是中国人内心最在乎的几个点:改变命运、身份认同、家庭关系(尤其是父、母与子三者的互动),然后才是以家为单位的国的认同。

受限于经费和人力,港版《封神榜》的服装和道具很粗糙,现在看画面也很陈旧,但从“戏”的角度,它做得很出色。它表面上是神魔剧、戏说剧,其实是一部家庭戏(尤其是讲哪吒那部分),是借着神魔的外壳,讲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很多观众会对这部剧感同身受,因为他们看到苑琼丹饰演的哪吒母亲为了儿子操碎了心,什么体面都不要了,他们想起的,就是那个操劳的中国式母亲形象。看到哪吒,曾经怼天怼地,为偏见耿耿于怀,后来被母亲感动,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命运,乃至于后来不惜削骨还父、割肉还母,他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少年成长模式,看到一个似乎背负原罪的人,如何在逆境之中,在母亲和二三好友的帮助下,寻回自我生命的意义。

那些感动人心的瞬间,不是技术的炫耀、残忍的杀伐,而是哪吒在磅礴大雨中被殷十娘边哭边打时说下的话,在还了李家的恩情后,心高气傲又心存不舍的负重前行。甚至苏妲己、申公豹这些“反派”角色,他们的身上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恶,而是人世间与生俱来的成见、一个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污名和改造……所以,《封神榜》翻拍了那么多次,最让人感动的,依然是技术最糙的香港这一版,因为它真正理解了人心,因为它对每个人都有温情脉脉的凝视。

《哪吒》抓住了中国人的情感软肋

《哪吒》比港版《封神榜》更进了一步,因为它兼顾了电影美学和对人的塑造。从对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等角色的形象塑造,到太乙真人手上那卷《江山社稷图》,再到对荷花意象的大量使用,《哪吒》有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清新、写意、市井气,又有一股源自改变命运的渴望的“燃”,贴合主流群体的审美倾向。

它是动画,但并不幼稚,它之所以可以成为老幼妇孺皆可观看的电影,是因为它的切入点很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诉求,偏见与认同、个体与家庭、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对身份歧视的痛恨,《哪吒》一幕幕戏,打在观众的情感软肋上,尤其是当哪吒看到父亲李靖愿意为他做出的牺牲,毅然回头救助陈塘关,进而有“是魔是仙,自己说了才算”的宣言,观众的情绪被引导到了高潮,随着哪吒、敖丙共同对天劫的抵抗而得以宣泄。这部电影在情感递进上做得非常巧妙,该松的地方松,该紧的地方紧,尽管有一些“金句”过犹不及,影响了整体的柔顺度,但瑕不掩瑜,它对情感的运用不亚于《寻梦环游记》《飞屋环游记》等动画佳作。

《哪吒》改编自神话原典,它并没有局限在原来的故事上,而是大胆进行再创作。童年时我们看“哪吒闹海”的故事,在心疼殷十娘的同时,会感慨李靖这个父亲的霸道和残酷,传统的李靖是一个父权的符号,代表了父权社会控制、稳定的一面,港版《封神榜》也延续了这个残酷的父亲形象,但《哪吒》把李靖改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父亲,他对哪吒不再是排斥的、霸道的,而是主动寻求一种温和、平等的沟通,即便哪吒把陈塘关惹得鸡飞狗跳,他也不惜舍弃自己的情面,帮助哪吒得到世人认可。李靖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慈父,他和妻子、哪吒的关系,其实很贴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被其打动。

与此同时,《哪吒》对敖丙的改写也很出彩。固有的神话叙事里,龙宫三太子敖丙因哪吒闹海一事,去陈塘关问罪,被哪吒打死并抽筋,魂归封神台。这个角色比较脸谱化,很难得到观众同情,而《哪吒》巧用“偏见”与“身份认同”的梗,通过“灵珠”与“魔丸”的对调,让敖丙从一出身就背负了整个龙族沉重的责任,龙族在世人眼里是妖怪,龙王又渴望敖丙升仙,洗刷龙族耻辱,与生俱来的成见令他痛苦,和哪吒的互动,更让他意识到这套基于成见的身份和等级建构的荒谬,敖丙的形象因此丰满,它寄托了很多创作者对人性的思考。

虽有不足,但意义仍非同凡响

《哪吒》对原著的改编趋于温情,因为原著是一个血腥暴虐的故事,哪吒和李靖的关系充斥着对抗与隔阂,李靖很专横,哪吒则是一个滥用暴力的“恶童”。如果照搬原著,且不说新鲜感不足,许多观众也无法理解,而这一版《哪吒》的逻辑清晰,李靖、殷十娘与哪吒三人的互动也十分得当,纵观“哪吒闹海”改编史,这一版《哪吒》最适合作为一家人都可以去看的电影。

当然,《哪吒》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它也有瑕疵。比如成片中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的恨,来得有些突兀,但这其实和删减有关。导演饺子说:“有一段戏是殷夫人没有陪哪吒踢毽子,而是去铲除鳗鱼精,我们设计了一场戏,是鳗鱼精对当地百姓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有个老奶奶抱着自己孙女的尸体哭喊,她的孙女和儿子都是被妖精杀的。所以陈塘关百姓对妖怪有着深切的痛恨,可以说是不共戴天之仇。但可能现在大家看片会觉得百姓有点没事找事。毕竟片长有限,我们只能做一些割舍。”

《哪吒》还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配音与人物的适合程度、台词设计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是一部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留下名字的作品,在前期没有大量宣传、没有知名演员的情况下,《哪吒》的走红是作品质量的胜利,对整个市场都有良性的作用。因为它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观众正愈发看重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天下苦流量久矣,拿出一个好本子,用心推出好作品,比攒足银子吹捧明星要更加划算。这不再是一个烂片可以轻易糊弄人的时代,我们愿意看到的,是更多像《哪吒》这样用心的作品。

篇5:《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

不用多说,这个周末大家的朋友圈,一定被《哪吒之魔童降世》刷了屏。

就在今天,“小哪吒”的票房已达7.28亿!再创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目前排名中国内地动画电影票房第6。

在最一开始,对于这个片名我是拒绝的。

因为我印象中的哪吒,一直都是这样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扎着丸子头,穿着小红肚兜,眉心有个红点的可爱小正太。

看这形象,哪有半点”魔童“的样子。

另外,这部电影的片名,看起来和《三体之灵魂危机》、《捉妖济》,这种蹭IP的烂电影差不多。

但人类,从来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不吹不黑,《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动画电影。对,超越《大圣归来》,是中国最好的动画电影。

如果说《大圣归来》的爆红,是因为我们看够了太多不及格的东西,而给出的带有鼓励性质的75分。

那《哪吒之魔童降世》,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值得一个90分的高分。

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小门神》到今年的《白蛇:缘起》

我们一直在提“国漫复兴”。

如今,我们等到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我们一直期望的“国漫之光”。

导演饺子的微博粉丝,从多,涨到了三万多。豆瓣将近30万人评价,仍给出了8.7的高分。

01

原本被称为“荒诞”的剧情,也被无数人接受:

天地灵气孕育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炼化提炼成灵珠和魔丸。

本是托生于灵珠的哪吒,被申公豹从中作梗,换成了魔丸。

所以哪吒,天生就是个魔童。

在他三岁的时候,元始天尊会降下天雷,将他毁灭。

灵珠,则被申公豹偷去,用在了龙族三太子的身上。

作为妖族的三太子,他也不受天地待见,只能靠着灵珠,隐藏起自己的身份。

只有在三年后,哪吒入魔,他去将哪吒拖住,协助天雷击杀哪吒,才能名正言顺的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导演饺子在采访中表示,“自己要拍一部严谨按照原作,却又完全颠覆原作的作品。”

先说“颠覆”。

在人物形象上,请你抛开所有你看过的,关于哪吒的书、影视剧、动漫,因为没有一个哪吒,会这么吃藕...

烟熏妆、厚厚的齐刘海,比例极其不协调的大头,还经常爱做鬼脸,这都不用入魔,看起来就已经像个魔鬼了。

由于从小不受待见,被人骂做妖怪。

哪吒也没有什么斩妖除魔、保护人间的想法,他甚至都不想学法术。

“我才不要修炼后,去捧那些白痴的臭脚”

“他们把我当妖怪,那我就给他们当妖怪”

是哪吒内心唯一的想法。

丑哪吒,那帅的,当然是三太子。

之前的三太子,在反派里,也只能算战斗力最低的那一档。

但这一次,他变成了男主角。

而且是贼帅的那一种,当时他一出场,整个电影院都充满了“哇哦”的声音。

外表帅气的三太子,身上也背负着沉重的东西——

虽然龙族归顺了天庭,但天庭还是不信任龙族。

龙宫下镇压的,都是当年海底的妖兽。

说是龙宫,其实也是龙族的监狱。

只有三太子封神,整个龙族才能脱困,改变被囚禁的命运。

除了两大主角设定的改编,各个配角和我们印象中的,也全不一样。

李靖,终于不再是那个让我们恨得牙痒痒的懦弱男人。

在哪吒刚降生时,陈塘关百姓请愿处死哪吒,李靖用性命为哪吒作保。

“李家家门不幸,可孩子是无辜的,从今往后,我一定对哪吒严加管教,哪吒若是闯出什么祸事,李靖豁出性命,也要给大家个公道。”

这才是一个总兵,一个父亲该说出来的话。

在哪吒过生日时,全镇百姓没人愿意出席,又是李靖站了出来。

“我当总兵这么多年,还是有点情面的,就算是挨家挨户的跪,我也要把人都请来。”

至于哪吒的妈妈殷夫人,也不再是花瓶角色,而是和丈夫一起斩妖除魔的女英雄。

当然她也是个暴脾气,张嘴闭嘴,就是老娘,甚至一不顺心,都要拆庙。

可哪吒,是她唯一的软肋。

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一改之前仙风道骨的样子,变成了一个看起来不学无术的胖子,而且这个胖子,说的还是川普。

右太乙真人

至于他的师弟申公豹,倒是还是一身黑衣,符合我们心中对于申公豹的印象,但这个阴险狡诈、腹黑、满肚子坏水的申公豹,是个结巴。

左申公豹

这对师兄弟,承担了这部电影,一半以上的笑点。

导演饺子的偶像,是周星驰。

所以里边的梗,每一个都不是尬笑,而是正二八经的哄堂大笑。

笑过之后,就是泪。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矫情,一个动画片,哪有什么泪点。

可在这之前,想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心中的哪吒,是什么样的?

02

纵观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反抗精神的不少——敢于和天地做斗争,治水的大禹;

为了苍生,射日的后裔;被砍去头颅,还继续战斗的刑天;被大海淹死,化成鸟,也要填平大海的精卫。

可这么多故事里,离经叛道的,只有两个——大闹天空的孙悟空,和屠龙闹海的哪吒。

孙悟空甚至都有花果山猴群为伴,而哪吒自始至终都是孑然一身。

孙悟空无父无母,石猴一只。他反的是权威,是统治。

哪吒除了这些之外,还反了天地人伦。

在这个层面上讲,哪吒是中国神话史上,最叛逆的一个人。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场的《哪吒闹海》,是真正意义上,对于哪吒这一形象的第一次正确解读。

白衣少年哪吒,拿剑自刎,削骨剃肉,还肉身于父母。

他割裂所有关联,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这在当时社会,是完全想都不敢想的举动。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哪吒之魔童降世》把握住了哪吒这个角色。

最核心的东西——哪吒的命运,注定是个悲剧。

而英雄,则是和命运抗争的那一类人。

如果说《大圣归来》探讨了这一问题,那《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完美的交上了一份答卷。

“我命由我不由天,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

“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若命运不公,那就和他抗争到底”

这,才是哪吒身上,真正的特质。

导演所说的严谨,就在于他抓住了哪吒的魂。

03

从《大圣归来》开始,国漫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出现。

因为这些闪光点,我们也对国漫的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宽容,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但不可否认,各式各样的硬伤还是存在。

《大圣归来》太短,情绪刚刚渲染,就戛然而止;

《大鱼海棠》太绕,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逻辑都出现问题;

《秦时明月》太过拖沓,有些地方索然无味。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挑不出硬伤的动画电影。

曾经的国产动画电影,受到全世界的追捧,甚至是宫崎骏,都是我们的粉丝。

但后来的我们,越来越惨淡,不要说被他们学习,我们和人家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甚至难以望其项。

《大圣归来》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追赶的希望。

可从未想到,惊喜来的如此之快。

去年的《流浪地球》,让无数人感慨,中国终于有能拿的出手的科幻电影。

那现在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向我们宣布,国漫复兴的时代,已经来临。

那个拔剑自刎的白衣哪吒,成为无数年轻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一个丑萌丑萌的哪吒,引爆了整个暑期档,无数人成为他的“自来水”,向身边的人安利。

这其中的40年,起起伏伏,唯一没变的,大概就是中国动画人的心——

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就算没技术,没资金,没人才,还是要做出好的作品,更何况,我们现在什么都有。

在这最后,想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送给无数奋斗在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人。

“哪吒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知道,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国漫不认命。

加油,国漫。

篇6:《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精选

前两天哪咤和龙三太子上了热搜,原因这就是这幅同人画。很多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误传这就是官方放出来的图。原来是有新电影上映,如果是这样的官方图,无论是谁都明显看到了官方刻意卖腐来圈钱的目的。

画中的龙三太子明显是按照受的标准来画的,哪咤无疑是攻气十足的那个类型,于是全网腐女沸腾了,一时间同人图,同人文,甚至是18X漫和文全部都出来了。以至于还没上映就让一大批路人对这部动漫深深反感了。

固然是资深腐女,但是我也不是什么都腐,而是有选择性的。还有我讨厌那那种为了圈钱,刻意卖腐的官方,把腐女当智障。所以原本我不打算看的,直到今天听说哪吒的制作团队就是做出《大圣归来》那部国漫之光的团队,我就觉得奇怪了,这样一个良心的用实力说话的团队,有必要用这种手段来营销吗?

看了预告之后,我更加可以肯定因为一张同人图,我对这部动漫的偏见太大了,差点要错过这一部国漫之光。而官方的表现也是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为了避免出现大家往BL方面想,所以龙三太子和哪吒牵手的画面变成和小孩子牵手,像是父子。

哪吒的形象也并不美型,而是制作团队刻意为之,哪吒的形象在定稿前有很多选择,最终特意选了这样一个相对“丑”的形象,就是希望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里,希望人们可以扯开标签去看待这个世界。

因为是优秀的作品,所以制作组才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敢于丑化角色的颜值,来靠好故事取胜。然而制作团队怎么也没想到,一片良苦用心,还没开始,仅凭预告,就让腐女狂欢了起来。

并且全网带了波节奏,让所有路人以为这是一部卖腐的动画。很多家长看到之后,说不会带孩子来看,很多路人不喜欢耽美的也说不会看,这类讨厌刻意卖腐的,也不会去看。

说白了,这一场腐女带的节奏,本该是腐女圈子的狂欢,却蔓延到全网,误导了大家,你们是否起到了宣传作用我不知道,或许真的吸引了不少的腐女。但是更多的观众和家长却因为你们疯狂带的节奏,想要放弃去看,差点错失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二次元一直有一句话,圈地自萌。意思就是超过了这个圈子,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腐女这个圈子不代表所有人,真正为这部动画买单的终究是基数庞大的家长和孩子们,而不是我们数量有限的腐女。

你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在给这部动漫做宣传,而是想毁了这部动漫。真的为制作方考虑,喜欢这部动漫,请在电影播出大多人看了之后,在自由发挥好么。

《哪吒之魔童降世》精彩影评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哪吒之魔童降世读后感5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读后感400字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850字

观《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小学生观后感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3年级学生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看影评精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