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共含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转身的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数学家的故事(一)
吴文俊(Wentsun WU),男,195月12日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世界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
他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示嵌类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他的“吴方法”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广泛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国际流行的主要符号计算软件都实现了吴文俊教授的算法。
曾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4)、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三届邵逸夫数学奖()。
吴文俊在数学上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
◆ 拓扑学方面,在示性类、示嵌类等领域获得一系列成果,还得到了许多著名的公式,指出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他还在拓扑不变量、代数流形等问题上有创造性工作。1956年吴文俊因在拓扑学中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方面的卓越成就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获。
◆ 数学机械化或机器证明方面,从初等几何着手,在计算机上证明了一类高难度的定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定理,进一步探讨了微分几何的定理证明。提出了利用机器证明与发现几何定理的新方法。这项工作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将对数学的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 中国数学史方面,吴文俊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分析提高,再抽象出一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最终达到解决一大类问题的目的。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在数论、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成就也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数学家的故事(二)
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1]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给出许多求几何图形重心,包括由一抛物线和其网平行弦线所围成图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他还给出正抛物旋转体浮在液体中平衡稳定的判据。阿基米德发明的机械有引水用的水螺旋,能牵动满载大船的杠杆滑轮机械,能说明日食,月食现象的地球-月球-太阳运行模型。但他认为机械发明比纯数学低级,因而没写这方面的著作。阿基米德还采用不断分割法求椭球体、旋转抛物体等的体积,这种方法已具有积分计算的雏形。他出生于贵族,与叙拉古的赫农王(King Hieron)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阿基米德的意思是大思想家,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阿基米德出生时,在当时古希腊的辉煌文化已经逐渐衰退,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但是另一方面,意大利半岛上新兴的罗马共和国,也正不断的扩张势力;北非也有新的国家迦太基兴起。阿基米德就是生长在这种新旧势力交替的时代,而叙拉古城也就成为许多势力的角斗场所。 求学经历 公元前267年,也就是阿基米德十一岁时,阿基米德被父亲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学习。亚历山大城位于尼罗河口,是当时世界的知识、文化贸易中心,学者云集,人才荟萃,被世人誉为“智慧之都”。举凡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的研究都很发达。 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跟随过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学习,包括有名的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德,阿基米德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许多年,他兼收并蓄了东方和古希腊的优秀文化遗产,对其后的科学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影响,奠定了阿基米德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个人成就
浮力原理 浮力原理简述: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即:F=G(式中F为物体所受浮力,G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该式变形可得 (式中ρ为被排开液体密度,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V为排开液体体积) 数学内容 《论球和圆柱》 阿基米德从定义和公理出发,推出圆和圆柱面积体积50多个命题,思想蕴含微积分。 《圆的度量》 求得圆周率π为22 分之7>π>223分之71。 还证明了圆面积等于圆周长为底,半径为高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抛物线求积法》 研究了曲线图形求积的问题。 《论螺线》 明确螺线的定义,以及对螺线的计算方法。 导出几何级数和算数级数求和的几何方法。 《论锥型体与球型体》 确定由抛物线和双曲线其轴旋转而成的锥形体体积,以及椭圆绕其长轴和轴旋转而成的球形体体积。 《数沙者》 专讲计算方法和计算理论的一本著作。建立了新的量级计数法,确定新的单位,提出表示任何大量计数的方法。 人物评价 阿基米德对数学和物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拿他来做自己的楷模
数学家的故事(三)
1.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2.朱世杰(公元13前后)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
3.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4.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5.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 (一)主要著述
《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乘除通变本末》,《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著,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6.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7.许宝騄(19l0.9.10一1970.12.18)是中国数学家,生卒于北京.许宝騄是中国概率统计领域内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数学家。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两个方面。
8.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还有《数理精蕴》。
9.吴学谋是中国数学家,生于广西柳州。
10.汪莱(1768一1813),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参两算经》的最早的数学作品。1796一17,汪莱先后与自己的同乡好友巴树谷、江玉讨论数学,完成《弧三角形》和《勾股形》两部书稿。 1789年,巴树谷将此两书合为一帙刊行,取名《衡斋算学》,这就是汪莱数学著作的最早刊本。
数学家的故事(四)
雅各布·巴内特(Jacob Barnett)喜欢坐在起居室的一角,在一块白板和落地窗前涂涂画画,那些涂画并不是一个12岁男孩的幻想,而是围绕现代物理学中许多难题的演算。记者、著名物理学教授蜂拥而至,人们沉浸在发现天才的狂喜中,但雅各布从不理会这些用复杂眼神盯着他的陌生人——爸妈会应付他们,他只需考虑是去玩会儿电子游戏,还是继续玩眼前的方程。
雅各布刚出生时,父母就隐隐觉得他与众不同。他一直不说话,甚至不看人,直到两岁时被查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一种温和的表现形式)。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讷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开始,父母担心他在学校会跟不上,结果恰恰相反,3岁时他就可以拼出5000块拼图,或者翻出全国公路路线图,背诵出每一条高速公路的名字。如果手边有一张纸,他会用各种几何图形和方程填补它的空白。有一天,父母发现他坐在门廊边,一两个星期后他们得知,雅各布已经自学了所有高中的微积分、物理和几何课程。
一次智商测试后,父母被告知:雅各布的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而高智商带来的副作用是,他很难入睡:“一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很多数字在头顶上打转。它们让我保持清醒,很吓人。”母亲知道,高智商并不来自于遗传:“我们全家的数学都很烂。”就连雅各布也发现了这一点:“每次我试图在饭桌上讨论数学,全家人就会一脸呆滞地望来望去。”
惊慌的母亲给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所写了封电子邮件,录制了一段儿子阐释物理学的视频。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司科特·特里梅安(Scott Tremaine)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男孩,他回复了一封邮件,写道:“我对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兴趣以及他迄今为止所掌握的物理学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天体物理学与理论物理学中多个最为棘手的问题,任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人都会获得诺贝尔奖。”
8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天体物理学系。和他一起上课的人几乎都比他大10岁以上。“但我们还是得经常向他走去,向他请教。”他的同学说。而教授则说:“他的问题永远领先我的课堂内容两步,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只有瞠目结舌看着他的份。”
12岁时,他开始攻读博士。印第安纳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研究员的职位,现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上。印第安纳大学雄心勃勃地表示,已经为他的研究找来了一些项目基金,希望能够有所突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26岁,两倍于如今的雅各布。
他常常面无表情,摄影师让他笑一下,他挤出来的笑容既羞怯又不自然。他的妈妈在旁边看着,眼泪突然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天哪!他两岁时,我最担心的是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他永远失去了说‘我爱你’的能力。”
数学家的故事(五)
1957年2月8日,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因癌症在美国逝世。美国科学院曾在他去世前发来问候,并询问他:“你一生中最伟大的三个成就是什么?”要知道,当时人们已经把诺依曼视为“计算机之父”,他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存储程序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此外他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被视为博弈论的奠基之作;他曾是美国核威慑计划的协调员,“曼哈顿计划”中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长崎原子弹的缔造者。
诺依曼的回答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他说,“我最重要的贡献是希尔伯特空间自伴算子理论、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和遍历性定理。”一语震惊世人。
天才的30岁
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曾说,“数学是年轻人的游戏”,适合一个人在创造力勃发的时期钻研它。对于很多数学天才来说,获得造诣的黄金时期,也就是在30岁之前。诺依曼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天才,而且理所当然地把人生的前30年用在了数学上。
如今关于“天才神童”诺依曼的说法见诸许多传记和报道,比如6岁时就能心算做8位数乘除法,8岁时已经精通微积分,12岁就能读懂并领会波莱尔(Emile Borel)的大作《函数论》。虽然传说种.种不可尽信,但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的是,诺依曼年轻时在数学上的成就非同一般。
1912月28日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少年诺依曼,11岁时就被建议从中学辍学回家,原因是老师认为他的数学天赋惊人,在中学简直浪费。诺依曼的父亲是一个富裕的犹太银行家,请来了当时在布达佩斯大学当助教的菲克特对诺依曼进行家庭辅导。
19,诺依曼通过高等教育升学考试时,已被人们当作数学家了。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老师菲克特合写的,那时他还不到18岁。作为银行家的父亲希望诺依曼掌握一些“有实际用途”的科学,请人劝阻诺依曼不要专攻数学,后来父子俩达成妥协。诺依曼首先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为数学专业的学生,但并不听课,只是每年按时参加考试。与此同时,他又进入德国柏林大学,1923年转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化学。1926年他获得了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化学学位,同时也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
在柏林和苏黎世期间的诺依曼已经决定投身于数学了,他并没有常去拜访大名鼎鼎的毒气发明家哈伯教授,而是和希尔伯特的学生施密德(Erhard Schmidt)走得很近。1921年至1925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关于引入无穷序数》和《集合论的一种公理化》使这位年轻的本科生名声大震,论文在当时的重量级人物间传阅过,希尔伯特传记的作者认为,从那时起,年轻的诺依曼就成了希尔伯特家的常客。
1926年春,诺依曼来到哥廷根大学担任希尔伯特的助手。此时德国已是量子力学兴起的第一阵地,海森堡、薛定谔刚提出各自的“量子理论”,随后狄拉克将相对论引入量子力学,完成了量子理论的统一。这片新天地对于置身其中的诺依曼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1927年,诺依曼已经投身于量子力学,他在希尔伯特的帮助下,发表了论文《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将经典力学中的精确函数关系用概率关系代替。这使得希尔伯特的元数学在量子力学这个生气勃勃的领域里获得了施展。
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客观地说,狄拉克对量子理论的数学处理是不够严格的,而诺依曼通过对无界算子的研究,发展了希尔伯特算子理论,弥补了这个不足。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维格纳(Paul Wigner)曾作过如下评价:“对量子力学的贡献,就足以确保诺依曼在当代物理学中的特殊地位。”
在诺依曼早年发表的论文中,希尔伯特空间算子环理论方面的文章大约占了1/3。这也足以看出,他花费了大部分的精力在这个领域。依托算子环理论,诺依曼发展出了一种新的代数和几何,分别被命名为“诺依曼算子代数”和 “连续几何”,后者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普通几何学的维数为整数1、2、3等,而诺依曼提出决定一个空间的维数结构的,实际上是它所容许的旋转群。因而维数可以不再是整数,现在人们可以提到3.75维,而不是第4维。
1932年,即将到达30岁的诺依曼,做出了对纯粹数学领域的最后一个重要贡献:解决了遍历定理的证明。它是20世纪数学分析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成就之一,解决了希尔伯特在1900年那次著名的演说中提出的所谓“紧群的第五问题”。
转变
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诺依曼由于才华出众,在学术界越来越引人注目。他先后在柏林大学、汉堡大学担任编外教授,但一直没有正式教授的职位。1930年,诺依曼与玛利埃塔·科维茜结婚,成家立业的压力随之而来,而此时恰逢美国数学家韦伯伦在普林斯顿广罗英才,诺依曼欣然前往,横渡大西洋,应邀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讲师。1933年,普林斯顿成立高级研究院,一共设6个高级教授的名额,诺依曼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他的同事。
由于纳粹迫害犹太血统的科学家,诺依曼无法再回德国,因而终生在美国定居,并加入了美国国籍。差不多正是从这时候起,诺依曼的科学生涯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在此之前,他是一位通晓物理学的登峰造极的纯粹数学家,此后,则成了一位牢固掌握纯粹数学的出神入化的应用数学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两个新领域:博弈论和计算机。
早在20世纪代,扑克和国际象棋就引起了哥廷根的数学家们的兴趣,诺依曼在1928年发表论文《团体博弈论》,第一次对博弈做出了完整的数学描述,宣告了博弈论的诞生。在这篇文章中,他证明了“极小极大定理”,这个定理用于处理最基本的二人博弈问题:如果博弈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对每种可能的策略,考虑了可能遭到的最大损失,从而选择“最大损失”最小的一种为“最优”策略,那么从统计角度来看,他就能够确保方案是最佳的。
不过在那时,关于这个理论的讨论还是局限在数学的范畴里,针对的也还只是类似象棋与扑克这样的问题,一直到1938年,诺依曼在普林斯顿遇到了同是移民的摩根斯特恩,这个理论与经济学的联系才逐渐加强。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现代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书上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粮。
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书,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沈元老师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著名数学家的传奇小故事
小欧拉机智改羊圈
瑞士著名的数学家。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8岁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伽利略质疑权威
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小欧拉怀疑上帝
瑞士著名的数学家。
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孩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霸道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陈景润攻克歌德巴赫猜想
当代数学家,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书上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粮。
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书,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沈元老师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轻轻地告诉你: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
著名数学家的名言
1、数学是科学的女王,而数论是数学的女王。——高斯
2、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能够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拉奥
3、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4、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是咱们大家的老师。——拉普拉斯
5、有时候,你一开始未能得到一个最简单,最美妙的证明,但正是这样的证明才能深入到高等算术真理的奇妙联系中去。这是咱们继续研究的动力,并且最能使咱们有所发现。——高斯
6、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到达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
7、我决心放下那个仅仅是抽象的几何。这就是说,不再去思考那些仅仅是用来练思想的问题。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笛卡儿
8、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才能的数学家决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
9、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能够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10、咱们能够期盼,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贝尔斯
11、"问题是数学的心脏。——PRHalmos
12、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13、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超多的问题,它就充满着性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
14、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能够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15、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华罗庚
16、一种奇特的美统治着数学王国,这种美不像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那么相类似,但她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与艺术之美是十分相象的。——库默
17、数学——科学不可动摇的基石,促进人类事业进步的丰富源泉……——巴罗
18、虽然不允许咱们看透自然界本质的秘密,从而认识现象的真实原因,但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形:必须的虚构假设足以解释许多现象。——欧拉
19、问题是数学的心脏。——PRHalmos
20、没有任何问题能够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希尔伯特
21、到底是大师的著作,不一样凡响!——伽罗瓦
22、咱们欣赏数学,咱们需要数学。——陈省身
23、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设,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陈省身
24、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著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诺瓦利斯
25、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刻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26、一个做学问的人,除了领悟知识外,还要有tast,这个词不太好翻译,有的译成品味,喜爱。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就要有相当清楚的tast。——杨振宁
27、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咱们知道什么,而是咱们怎样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
28、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向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29、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
30、算术是人类知识最古老,也许是最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它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31、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
32、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咱们知道什么,而是咱们怎样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
33、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刻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
34、数学是科学之王。——高斯
35、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
36、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某种规律模式或定律。——波利亚
37、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38、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39、宇宙的伟大建筑是此刻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40、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华罗庚
41、如果咱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庞加莱
42、不亲自检查桥梁的每一部分的坚固性就但是桥的旅行者是不可能走远的。甚至在数学中有些事情也要冒险。
43、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44、我之因此比笛卡儿看得远些,是正因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lz,)
45、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刘徽
46、几何无王者之道!——欧几里得
47、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正因咱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CG达尔文
48、思维的户外形式通常是这样的:有意识的研究——潜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研究。——庞加莱
49、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50、时刻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刻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刻的人时刻多倍。——雷巴柯夫
51、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A?L?柯西
52、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我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托尔斯泰
53、数学中没有诺贝尔奖,这也许是件好事。诺贝尔奖太引人注目,会使数学家无法专注于自我的研究。——陈省身
54、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
55、也许听起来个性,数学的力量在于它规避了一切不必要的思考和它惊人地节省了脑力劳动。
56、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57、数学家通常是先透过直觉来发现一个定理;这个结果对于他首先是似然的,然后他再着手去制造一个证明。——哈代
58、多数的数学创造是直觉的结果,对事实多少有点儿直接的知觉或快速是明白,而与任何冗长的或形式的推理过程无关。——卢斯卡
59、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希尔伯特
60、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61、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高斯
62、如果我继承可观的财产,我在数学上可能没有多少价值了。——拉格朗日
63、数学是个性适于处理任何种类的抽象概念的工具,在这个领域中它的力量是没有限度的。由于这个原因,一本关于新兴物理的书,只要不是纯粹描述实验的,实质上就必然是数学书。
64、在领悟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咱们去探索解决。——华罗庚
65、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66、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
67、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正因咱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
68、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69、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超多的问题,它就充满着性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70、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高斯
71、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克隆内克
72、在奥林匹斯山上统治著的上帝,乃是永恒的数……——雅可比
73、也许我能够并非不适当地要求获得数学上亚当这一称号,正因我坚信数学理性创造物由我命名(已经流行通用)比起同时代其它数学家加在一齐还要多……——西尔维斯特
74、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75、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超多的问题,它就充满着性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76、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L?克隆内克
7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向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78、我把数学看成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而不是想为自我建立什么纪念碑。能够肯定地说,我对别人的工作比自我的更钟爱。我对自我的工作总是不满意。——拉格朗日
79、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柯西
80、用心智的全部力量,来选取咱们应遵循的道路。——笛卡儿
81、不发生作用的东西是不会存在的……——莱布尼茨
82、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刻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83、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向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84、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希尔伯特
85、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祖冲之
8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87、但是数学享有盛誉还有另一个原因:正是数学给了各种精密自然科学必须程度的可靠性,没有数学,它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可靠性。
88、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89、虚数是奇妙的人类棈神寄托,它好像是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一种两栖动物……——莱布尼茨
90、自然这一巨举是用数学符号写成的。——伽里略
91、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能够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
92、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
93、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94、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成功的期望,不干便是%的失败。
95、时刻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刻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刻的人时刻多倍……——雷巴柯夫
96、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希尔伯特
97、我决不把我的作品看做是个人的私事,也不追求名誉和赞美。我只是为真理的进展竭尽所能。是我还是别的什么人,对我来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更接近于真理。——维尔斯特拉斯
98、宇宙的伟大建筑是此刻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99、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能够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拉奥
100、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超多的问题,它就充满着性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Hilbert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的浴室里,阿基米德在洗澡。
浴盆里放了大半盆热气腾腾的水,阿基米德一屁股坐了下去,忽然觉得浑身轻飘飘的,身子浮动着,那热水哗哗地直从盆里溢出来。“水放得大多了。”他下意识地站了起来。盆里的水落了下去,他孩子气地又重重地坐下去,水又往上升起,没过盆沿溢了出来。
忽然,他眼睛一亮,跳出浴盆,光着身子冲到门外,跑上大街,高喊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
咦!这老头疯了吗?瞧,他浑身上下一丝不挂。
其实,阿基米德没有疯,他解开了一个重要的秘密,一时有点忘乎所以。
几天前,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王国的国王,叫金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漂亮极了。可大臣们却窃窃私语:“谁知道是不是纯金的?”国王听了这种议论后,就叫人把王冠称了一下,可是王冠和交给金匠的金子一样重,没法辨别里面有没有含别的什么金属。国王就把聪明的阿基米德召来,让他弄个水落石出。
现在,阿基米德在洗浴时得到了一种启发,他觉得,马上就可以弄清这个王冠的秘密。当阿基米德发觉大家在一旁嘲笑他,低头一看,才知道自己赤裸着身子,马上回屋胡乱地穿上一套衣服。进王宫去了。
他给国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来一块和金冠同洋重的纯金块、两只同样大小的罐子和盘子,然后把王冠和金块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罐子里,当水从罐子里溢出来时,各用盘子接着。最后把这些水分别称一称,结果,发觉溢出来的水不一样多。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现在我可以断定,这只王冠里掺有其他金属。”
国王问:“为什么?”
“王冠和纯金块一样重,但如果王冠是纯金的,那么,它们的体积也应该是一样大,放进水罐里、溢出的水也应该是一样多。现在,放王冠的罐子里溢出来的水多,说明玉冠的体积比纯金块大,由此可见,王冠不是纯金的。”
国王忙派人把金匠抓来一查问,果然是用同样重的黄铜代替,铸在金冠的内层。王冠中掺假的秘密就这样被揭开了。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
高扬芝(1906—1978),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系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学的美。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迷宫的正确道路。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1935年7月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芝出席了大会。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20世纪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 短篇童话著名故事
★ 著名历史故事典故
★ 数学家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