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孔子人生哲学的(共含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evy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孔子人生哲学的精华 -资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这里讲,为了体会得更亲切一点,就借用碧潭这个地方吧!孔子去郊游,他站在碧潭吊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都在流。”
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全部《论语》中,最富于哲学意味的,也就是这两句话。从这里,有几个要点可以了解。
第一,道家思想方面,老子也和孔子这个观念一样,经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学。老子教我们效法水,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
老子教我们学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天下的水都向下流汇归成大海。 所谓下流,就是谦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弃,我则取之。”人要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老子又教我们“上善若水”,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
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让我们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虽然容纳了许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
第二,佛家也说过水,我们看到流水,永远只是一股流水而已。照佛学的分析,人的就和流水一样,如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永远在流,真的吗?错了。等于看到电灯光,说它一直亮着,也错了。
当我们看到一个浪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个浪头已经过去了,是接上来的另一个新浪头,当在看到这新的第二个浪头时,它又已经过去了。灯光也是一样,当我们刚一打开开关时,所发出的光波已经消失了。
我们的思想、、年龄、身体,当一个钟头乃至一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与此刻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变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前一分钟的`我了。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去。
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这些都是另一面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许多宗教家、哲学家,都从这一面看,花落了再不会开了。 大家都看过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这位小姐病兮兮的,花落了还要去收回来,还要葬下去,情调非常美,文章也作得很好,葬花词名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此之为林黛玉!怎么不生肺病?怎么不那么痴迷的死?你管他谁葬你,死了就死了,
说到这里,龚定庵的诗就比林黛玉高明多了,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刚才说过的某先生,他死后有人问我送什么挽联给他,我说我会另作一副。但送给他的挽联最好是这两句诗,因为,虽然人死了,而其耿耿的忠心仍令人,在文学境界上,就是龚定庵的这两句诗。以上这些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但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来说这句话,而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从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涌进。
所以我们要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孔子所以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断的向前去。”
他这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经》乾卦的卦辞。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乾代表了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周易》就是文王的思想,也就是孔子所效法的。
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了。 我们有两位现代的学者是在思想界很有影响力的,他们评论中国文化,属于静态的。我对他们说,老兄,谁告诉你们中国文化是静态的?讲中国文化,第一部书就是《易经》,里面就告诉了你“天行健”,宇宙没有静态,永远是动的。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
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譬如人坐在椅上好像很静,其实并不静,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环,各个器官也都各司其职地工作着。
“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这部书中引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的进步。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极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我们自己多多去体验它,应该了解很多的东西。
论孔子人生哲学的主体意识
孔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又悠久的影响,对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对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强调,对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重视,乃是孔子人生哲学思想的主体精华所在,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这些思想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作 者:张连举 作者单位: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 名: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AN UNIVERSITY 年,卷(期): 3(3)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孔子 道德修养 社会实践 完善自我学界对待孔子人生哲学的四种态度
人生哲学作为孔子思想的'构成性要素之一,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历代介说、诠释孔子人生哲学的……
作 者:靳凤林 作者单位: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0 关键词:试析梁漱溟眼中的孔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
20世纪初,儒家文化逐渐丧失了它的主体地位,再也不是合法的主流文化.但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随着梁漱溟对孔子学说的重新阐释,儒学在历史的舞台上再次发出光芒.梁漱溟开启了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历程.在梁漱溟看来,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指明了人类社会将如何生活的道路.他预言,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复兴.
作 者:倪蓉蓉 俞红飞 作者单位:倪蓉蓉(上海大学,上海,200444)俞红飞(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江西,南昌,330046)
刊 名:广西地方志 英文刊名:GVANGJSIH DIFANGHCI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G02 关键词:梁漱溟 儒家文化 人生哲学 伦理道德★ 人生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经典语录
★ 人生哲学的名言
★ 庄子的人生哲学
★ 名人名言孔子
★ 观后感:孔子
★ 心得体会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