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只听半句课文(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司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5个生字,会写“丁”等8个字。积累“告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主的读书活动中,学会边读书边做记号边思考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
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屁股印上两道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谁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老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放松放松,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老师说出上半句,看谁能猜出老师下半句想说什么?看你们想的和老师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1、做完作业要——
2、过马路要——
3、少吃零食——
4、上课的时候要——
5、老师最喜欢——
这个游戏好玩吗?其实,大家刚才的回答都是对的,但是只有少数同学猜中了老师要说的话,所以,我们只有用心的听别人把话说完,才能知道别人究竟想说什么。
(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就不这样,他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不等别人说完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后来,这个小朋友闹出了笑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只听半句》。(看着老师板书课题)齐读。
用“半”组词,“半句”什么意思?
看着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会提问的小朋友才是聪明的小朋友,也是会学习的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别着急,等学完课文,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二、自主探究,学习字词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105面,自由地朗读课文,听清楚读书的.要求:字音要读准,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来帮忙。(看到同学们都坐得这么端正,老师就知道你们已经读完了)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圈出了生字和词语,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你是怎么做的?(借助拼音宝宝来帮忙、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
评:(你真会学习、同学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你们可真会学习,生字宝宝听说同学们特别想认识他们,可高兴了,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见面呢!瞧,他们来了,快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
1、领读。
2、开火车读。(出示字卡)
生字宝宝真调皮,他们又跳到卡片上来了,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忙,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我们来开火车认生字。
“小火车停一停”,谁有好办法来让我们记住“脱”“椅”“场”?
读“印”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印”是什么意思呢?咱们来看看课文中的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刚刚刷上的油漆,在他屁股上印了两道杠杠。)原来是油漆印在了他的裤子上。
3、开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咱们认识了,还想不想再交一些词语朋友呢。
4、认读带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开火车认词语。
三、合作探究,感悟交流
1、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和这么多的生字词语交上了朋友,认识他们之后,咱们再来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读得更通顺,更流利了。(看到同学们都放下了课本,老师就知道你们已经读完了)
2、学习第一小节。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出示无论……都……)
问:从这个词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3、从第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听任何人讲话都只听半句的男孩。课文中写了哪些人跟他说话了?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们读的可真流利,看来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和他说话了呢?(板书:奶奶、爸爸、老师、园丁)
4、课件出示他们的话,指导朗读。
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说话总是慢吞吞的。
爸爸: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你来(严厉地、和气地、和蔼地)读读。
老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读老师说的话。有的老师很严肃,谁能严肃的读读。
园丁叔叔:谁能想象着用你见过的叔叔的样子来读读
师生配合读。
看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
5、奶奶可能说什么呢?(天热了,你要多喝一点水)
评:你真是个会说话的孩子;哦,原来奶奶是这个意思
爸爸说……
老师……
你们的想法可真多,可是在生活中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们就要耐心地把话听完。可是,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认为的呢?(课件出示)师、男、女生配合读。
6、这可真是一个又顽皮又没有耐心的孩子。同学们想想,除了奶奶、爸爸、老师说的话他只听半句,在生活中还会有谁和他说话,他只听半句呢?(课件出示两个填空题)(评:又只听了半句)
这真是一个只听半句的小男孩,你们在生活中会这样做吗?(不会)那你会怎么做呢?(我们要听别人把话说完。)
7、园丁叔叔想告诉他什么?谁能把园丁叔叔的话补充完整?
(1)如果他能耐心地听完园丁叔叔说的话,还会不会闹出笑话?
(2)小男孩闹出笑话的原因是因为?(他只听半句)
6、小结:
(看板书)是啊,奶奶讲话,他——只听半句;爸爸讲话,他——只听半句;老师讲话,他——只听半句;园丁叔叔和他说话,他也——只听半句;结果,闹出笑话,这怪谁呢?——只怪他听话只听半句。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听人说话要听明白,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板书:我们要用心倾听,把话听完整。)
四、拓展探究
1、你们说这个小男孩只听半句的习惯好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同学们想象一下,经过这次教训,他后来变得怎么样了呢?(希望他能向你说的这样做。)
五、指导书写
1、除了要学会听完整的话,我们还要养成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请同学们看课本107面田字格里的生字,观察一下,看哪个字你觉得有难度。教写“及”、“总”等生字。
2、学生练写,教师指导。(写字的姿势、写字的要求
教学目标:
1、认识“句、无、脱、算、场、总”等13个生字;会写“丁、无、术、以、及、诉、句、总” 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认真倾听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的小朋友裤子印上两道油漆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教学准备:
一、游戏导入,读题质疑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放松放松,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老师说出上半句,看谁能猜出老师下半句想说什么?看你们想的和老师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1、做完作业要——
2、过马路要——
3、吃饭前一定要——
4、上课的时候要——
这个游戏好玩吗?其实,大家刚才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对的,可惜只有少数同学猜中了老师要说的话,我们只有用心去听别人把话说完,才能知道别人究竟想说什么。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就不这样,他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不等别人说完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后来,这个小朋友闹出了笑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只听半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生字开花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的小脑袋都把这些生字记住了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生字开花。
1、点学生读。
2、开火车读。
三、合作探究,感悟交流
1、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和这么多的生字交上了朋友,认识他们之后,咱们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读得更通顺,更流利了。
2、谁能来读一读第一小节?从第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儿?“无论听谁讲话,都只听半句。”
你从哪儿看出来这个男孩儿总是不听完别人的话?无论……都……
3、带着问题读课文第2—4小节:文中写了小男孩儿都听了哪些人讲话?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
集体反馈:奶奶、爸爸、老师……(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奶奶说了什么?
奶奶告诉他:“天冷了……”
(2)、奶奶的说完了吗?(没有)那么你觉得奶奶有可能要说什么呢?我们一起试着把句子补充完整。
奶奶告诉他:“天冷了,要多穿一件衣裳。”奶奶告诉他:“天冷了,不要到外面去玩。”奶奶告诉他:“天冷了,你要多运动运动。”(3)、小男孩儿是怎么回答的?
“知道了,知道了,我已经加了一件衣裳。”他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奶奶真啰嗦,我都已经知道了。)谁能读出这样的心情?
(指导学生读出小男孩儿的性急,体会他想当然的性格。)
4、还有谁说了什么?小男孩儿当时是怎样听的?爸爸说:“瞧你这道算数题……”
老师告诉大家:“明天的电影是上午的儿童场……”谁能来补充完整爸爸和老师说的话?
5、你们的想法可真多!可是,文中的小男孩听话却只听了半句——这可真是一个又顽皮又没有耐心的孩子。
6、小组内分配角色,练读奶奶、爸爸、老师和小男孩儿的对话。
7、小拓展:同学们想想,除了奶奶、爸爸、老师说的话他只听半句,在生活中还会有谁和他说话,他只听半句呢?
8、终于有一天,他闹笑话了。
园丁叔叔想告诉他什么?谁能把园丁叔叔的话补充完整?(1)如果他能耐心地听完园丁叔叔说的.话,结果会怎么样?(2)小男孩闹出笑话的原因是因为什么?(他只听半句)
9、小结:
这真是一个“只听半句”的小男孩,奶奶讲话,他——只听半句;爸爸讲话,他——只听半句;老师讲话,他——只听半句;园丁叔叔和他说话,他也——只听半句;结果,闹出笑话。可是,这怪谁呢?——只怪他听话“只听半句”。他在生活中还会闹出什么笑话呢?你们在生活中会这样做吗?(不会)那你会怎么做呢?(我们要听别人把话说完。)
10、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听人说话要听明白,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板书:我们要用心倾听,把话听完整。)
四、拓展探究,懂事明理
1、同学们,这个小男孩只听半句的习惯好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同学们想象一下,经过这次教训,他后来变得怎么样了呢?(有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讲完,不会再想当然,听话也不会只听半句了。)
这也是大家通过这个故事所学会的道理。
3、小结:
老师相信,课文中的小男孩儿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同学们也会因为他的故事来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孩子。
《只听半句》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屁股印上两道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师: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放松放松,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老师说出上半句,看谁能猜出老师下半句想说什么?看你们想的和老师想的是不是一样的。(游戏可自己摄入)
这个游戏好玩吗?其实,大家刚才的补充的都是对的,但是只有少数同学猜中了老师要说的话,所以,我们只有用心的听别人把话说完,才能知道别人究竟想说什么。
(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就不这样,他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不等别人说完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后来,这个小朋友闹出了笑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只听半句》。(看着老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出示目标(教学目标)
三.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105面,
1.自由地朗读课文。
2.听清楚读书的要求:字音要读准,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出示无论??都??)
质疑问难:从这个词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2、从第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听任何人讲话都只听半句的男孩。
再次质疑:课文中写了哪些人跟他说话了?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和他说话了呢?(板书:奶奶、爸爸、老师、园丁)
3、课件出示他们的话,指导朗读。
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说话总是慢吞吞的。
爸爸: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你来(严厉地、和气地、和蔼地)读读。
老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读老师说的话。有的老师很严肃,谁能严肃的读读。
园丁叔叔:谁能想象着用你见过的叔叔的样子来读读 师生配合读。
看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
4、奶奶可能说什么呢?(天热了,你要多喝一点水) 评:你真是个会说话的孩子;哦,原来奶奶是这个意思 爸爸说??
老师??
你们的想法可真多,可是在生活中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们就要耐心地把话听完。可是,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认为的`呢?(课件出示)师、男、女生配合读。
5、这可真是一个又顽皮又没有耐心的孩子。同学们想想,除了奶奶、爸爸、老师说的话他只听半句,在生活中还会有谁和他说话,他只听半句呢?
这真是一个只听半句的小男孩,你们在生活中会这样做吗?(不会)那你会怎么做呢?(我们要听别人把话说完。)
6、园丁叔叔想告诉他什么?谁能把园丁叔叔的话补充完整?
(1)如果他能耐心地听完园丁叔叔说的话,还会不会闹出笑话?
(2)小男孩闹出笑话的原因是因为?(他只听半句)
7、小结:
(看板书)是啊,奶奶讲话,他――只听半句;爸爸讲话,他――只听半句;老师讲话,他――只听半句;园丁叔叔和他说话,他也――只听半句;结果,闹出笑话,这怪谁呢?――只怪他听话只听半句。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听人说话
要听明白,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板书:我们要用心倾听,把话听完整。)
五.检测
六.拓展探究
你们说这个小男孩只听半句的习惯好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小学语文《只听半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5个生字,会写丁等8个字。积累告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屁股印上两道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二、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
三、课时划分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不等别人说完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后来,这个小朋友闹出了笑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只听半句》。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词语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读,相互正音。
(三)、学习生字
1、带拼音拼读。(课件出示)
2、直呼,再开火车读。
3、去拼音读,打乱顺序读;口头组词。(课件出示)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你是怎样记的?先抽学生说,再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5、猜字游戏。(课件出示)
6、认读带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
(四)、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听录音,配场景图。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课件展示)
2、学习第一小结。
3、学习第二至第五小结。重点指导第二小结。
⑴小男孩都听了谁说话?生答师板书。
⑵奶奶是怎样说的?说完了吗?请学生体会着读一读。(稍慢、停顿。)
⑶小男孩说了什么?你能学学他的语气吗?抽学生读,再同桌相互体会读。(读出不烦燥的语气,语速稍快。)
⑷分角色读第二小结,学生评义。
⑸分小组按刚才的方法分角色读第三、四、五小结。
⑹分角色表演读。
4、学习第六、七小结。你知道园丁想什么吗?小男孩闹出了笑话的原因。
(五)、体会感悟。
1、只听半句好吗?应该怎样听别人说话?
2、你闹过这样的笑话吗?请生说说。
(六)、有感情地齐读全文,深化认识。
(七)、小结全文。
我们不要学习文中的小男孩,而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一年级《只听半句》教学反思
《只听半句》是一首自由体诗歌。它的文字浅显,内容易懂,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这首儿童诗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从课文中那个只听半句的小男孩身上受到启发,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你遇到过这种事情吗?你有过只听半句的情况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有关自己或是自己知道的`这样的笑话,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笑话呢?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体会出做事要善始善终,有头有尾,不要想当然,自以为是,否则总会吃亏的,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完本课的效果是明显的,第二天,我在布置作业时,就有学生插话,这时就有学生提醒了该同学,不要只听半句。这样,语文的课堂之外的延伸就体现出来了,学生懂得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只听半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会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卡片出示“话”字: 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能用这个字组词吗?能够用数
量词跟它组词吗?
2、我们听别人说话时,听一句好呢?还是听半句好?
3、今天, 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听话只喜欢听半句的小朋友, 大家有兴趣
吗?
板书:只听半句,学习生字“听”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写:无、半、及、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
2、同桌按小节互读互听,互相提示并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目的: 用读书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小节的概念是否理解正确, 培养学生互相
听读、互相纠错的能力。 )
3、反馈:
(1)、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能够带领大家读一遍吗?
(2)、能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个字的句子并带大家读一遍吗?
(3)、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应该怎样写呢?
(4)、检查全部生字的认读情况:
A、读生字卡片,读一个拿一个。
B、小游戏:生字宝宝很淘气,趁同学们不注意又逃回了课文里,同
学们在课文里捉住他们,有信心吗?
C、展示检查学生勾画生字情况。
D、再读生字卡片,读一个收一个。
(目的: 用汇报的方式反馈学生自读时的识字效果, 充分唤起学生的生活
积累,主动地识字,把识字过程真正落到实处。 )
(三)、细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有一定语气(会读) 。
1、自由练读课文,一小节一小节地读,读好一节再读下一节。
2、四人小组合作练读课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是最有把握读好的小节读,
互相提示、纠正,要读准确、流利。
3、面向全班检查练读情况: 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根
据学生的情况有意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按课文的先后顺序逐一完成) 。
4、朗读全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识记的生字,指导写:术、丁、以、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活学生想象, 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明白听话只听半句是不好的习惯, 从
小养成听话听清楚,说话说明白的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文中主人公图片:同学们,你能够认出图片中的人是谁吗?记性真好。
(板书课题:只听半句)
2、复习认读生字: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 但要求我们认读的生字却不少。 经过上
节课的学习,你们的小脑袋里都把这些字记住了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方法让老师检查你
们。
3、听写写过的生字词:咱们的词语花篮还是空空的,能够装满吗?(无论、半
句、来不及)
(二)、精读课文,激活学生想象。
1、边看课文上的图边小声读课文: (同学们把课文的生字生词记得这么准,肯
定也记得, 课文中写的这个小朋友在听人讲话时是很有特点的。 这个小朋友在听别人讲话时
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反馈后大屏出示指导朗读:他无论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
3、根据小朋友的这个特点,你想给他取个什么名?
4、自由小声读课文,思考:课文里写他都听谁说话了?
5、在什么情况下听半句话?理解后指导朗读:重点指导朗读描写在家里的 2、
3 小节,重点指导“知道了,知道了”这一句,让学生体会到不耐烦的心情,并读出来。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奶奶想告诉他什么?没有说完的话应该是什么?
他听了哪半句?
(2)、听了奶奶的半句话,他说了什么?应该是怎样的语气说出的?指导朗
读“知道了,知道了。”
(3)、分角色朗读第二小节。
(4)、在家里除了奶奶说话他只听半句,还有谁说话他也只听半句?(按照
第二小节的方法学习第三小节)
6、四人小组选择内容(在学校、在公园的表现任意选一)合作学习,选择汇报
方式汇报学习效果。
7、马大哈听话听半句有对的时候吗?像这样的情况你觉得还会有哪些?他是不
是每次都对呢?总是像这样,在生活和学习中还会闹出什么笑话?(为后面的拓展埋伏笔)
(二)、思维和语言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画的哑剧画面: 以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见闻为依据, 为哑剧
配解说词。(任意选一,也可以自己画一幅图自己配解说词。 )
2、出示练习:
面对马大哈的表现,我想说 ,,
面对马大哈的表现 , 我想起了我曾经闹出的笑话,那就是 ,,
(同学们,面对这个哭笑不得的马大哈,也许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他说,
也许这勾起了你相同的经历回忆。 你想说什么呢?你想起了什么呢?请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吧!)
3、课本剧排演: 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 听话只听半句是非常不好的一个
习惯,首先,它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其次,它有时候会让我们闹出笑话,有时候会让我
们耽误事情。 我们把课文里的内容排成一个课本剧, 演给我们身边的人看, 让他们也知道好
吗?
(三)、分角色读全文后小结: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形成这样的坏习惯。我们小朋友一定要从小做起,在
爸爸妈妈的帮助下, 在老师的指导下 , 自觉的养成好习惯。 听话要听清楚, 说话也要说清楚。
( 四) 、指导写字:丁、术、以、总(同学们,你们在读书,老师在读你们。从你
们的朗读中, 老师读出了你们愿意做一个把话听清楚、 听完整的好孩子; 从你们今天的表现
中,老师读出了你们都是把话听清楚、听完整的好孩子。 所以,老师一点都不担心你们把这
篇课文中没写的生字写好,你们担心自己吗?)
1、多媒体出示要写的字:认读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字的结构规律)
2、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是哪个?怎样写才能够写好?(示范) 。
3、学生练写后展示欣赏评价:听话听得认真,所以写得好。
(五)、朗读全文。
[《只听半句》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自由体诗歌,讲了一个男孩儿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以为自己知道了,结果闹了一场笑话的事。诗歌告诉我们:听人说话要听明白,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诗歌共7节。第一节,概述“他”听谁说话都只听半句。第二至四节,具体地介绍“他”对奶奶、爸爸、老师说的话,都只听了半句,就说知道了。第五至六节,说“他”在公园里没把园丁的话听完,就坐到了刚刷过油漆的椅子上,结果裤子上印了几道油漆杠杠。第七节,分析原因,只怪“他”自己听话只听半句。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生动地描绘了小男孩儿可爱、顽皮的样子(第一幅)和无奈、后悔的神情(第二幅)。插图与课文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体会语言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课后安排了三道练习题。第1题,朗读课文,继续培养朗读能力。第2题是思维和口语表达的综合训练,要求针对具体问题,先思考再说出来。第3题是写字练习。
课外阅读指导
学习本课可结合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等一等》和《爸爸画公鸡》两篇短文。通过阅读,明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道理,培养“讲诚信、惜光阴、爱学习”等好习惯。
语文S版《只听半句》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情感。本课设计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丁、无、木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和道理。
重点: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有耐心的道理。 2、识字、写字。 难 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 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挂图、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我们一起到公园去走走吧!(课件出示风景如画的公园景象,接着出现了本第二幅图的动画,小朋友没有听园丁把话说完便坐在椅子上,在他屁股上印了两道杠杠。) (2)画面出示;这怪谁呢? 师:咱们读了21、课《只听半句》什么都会明白了。
板书课题、读题。
二、自主识记生字
1、通过水果饰物带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自由拼读。 师:这些生字全都藏在咱们的课文里,看谁的眼睛最亮,能一下把它们找出来。先标生字,再圈生词。
2、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发明家、小老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互相学习生字。
3、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大胆发明、大胆地学,提高识字的乐趣。
4、指导书写。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各字的结构,观察字占用字格的位置,让学生收空,再范书,然后让学生认真地书写。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诗歌是分节的,节与节之间要空开一行。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加字,并标出课文有几节。
3、同桌互读纠音
四、读中理解、感悟文意
1、再出示第二幅图的动画,让学生观看。
2、老师:这位小朋友的屁股上印了两道杠杠。这怪谁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七节诗,通过范读、领读、小组赛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感情。
小 结:本课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对于学生收获较大。 后 记: 你们都是诚实的孩子,那你自已有没有过这样的笑话呢?以后该怎么办?课后讨论激烈。 这节课我们认识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丁、无、木等8个字,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中有所感悟,对于学生收获较大。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主识记生字认识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丁、无、木等8个字,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中有所感悟,对于学生收获较大。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五、六小节。
师:你们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这位小朋友错在他只听半句,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园丁和小朋友的对话;
2. 这椅子、、知道了,知道了,这椅子只许坐,不许躺! 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小老师带读多种形式训练读出情感,把他们的'对话融入诗句中,让学生读这两节诗。
3、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进行想像能力、思想能力、说话能力的训练。 课件出示:这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你们都特别的聪明,能猜猜园丁当时是怎样说的?
4、请学生再回头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还从哪些事情知道这位小朋友我论听谁讲话都只听半句呢? (1) 、学生汇报后,用红蓝两种颜色出示下面句子:天热了、、知道了,知道了,我已经脱了一件衣裳。 瞧,你这道算术题、、知道了,知道了,我以后一定算仔细。 明天的电影是上午的儿童场、、知道了,知道了,儿童场总不会放在晚上! (2)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喜欢的一组对话练习读好,并想一 省略号后面还有些什么话,这位小朋友有没有听完呢? (3) 、四人小组互读自已喜欢的对话,并把省略号后面的话 充完整,并鼓励他们边说边配上动作。 (4) 、请同学汇报,下面的同学听完后进行评价,补充。 (5) 、把这三组对话融入到诗句中去,通过和朋友在一起的 式一起读。(让学生和他们的好伙伴站在一起后,全班齐声朗读。)
二、明白事理、指导生活
1、老师从你们的脸上就知道大家有许许多多的想法了,谁想来谈一谈。让学生充分抒发见解,并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2、你们都是诚实的孩子,那你自已有没有过这样的笑话呢?以后该怎么办?
小 结:同学们,小男孩的下场告诉我们,凡事要善始善终,不要自以为是,否则总会吃亏的。
板 书: 21、只听半句 只听半句 一屁股油漆 后 记: 大家认识了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丁、无、木等8个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和道理。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出情感,把他们的对话融入诗句中,让学生读这两节诗,从而理解本课内容。 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小老师带读多种形式训练读出情感,把他们的对话融入诗句中,让学生读这两节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和道理。
★ 鼎湖山听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