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一儿童节说的小故事(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天衣”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黑熊住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这座山最近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游人接蹱而来,而黑熊家族的食物却越来越少了……
为了生活,小黑熊决定辞别父母,到山下去找一份可以填饱肚子的工作。它首先来到了蜂农家,蜂农见它身强体壮,决定聘它干些搬运蜂箱的重活。小熊很高兴,没想到找工作这么顺利,比在山上奔波劳累要强多了!小熊每天都很卖力地工作,可蜂农给的食物太少了。小熊吃不饱,肚子每天都咕噜咕噜叫,为了填饱肚子,小熊开始偷食蜂蜜,一箱、两箱、三箱……箱子里所有的蜂蜜都被小熊吃光了。
“吃饱了!”小熊鼓着个圆肚皮躺在地上哼着小曲。
蜂农发现这一糟糕的事情后,他暴跳如雷,立马把小熊赶走了,他可没想到这个大个子爱吃蜂蜜。
小熊失业了,真后悔偷吃了蜂农的蜜呀!走着走着,碰到了它的老朋友—被人丢弃的小洋狗卡布。卡布正匆匆忙忙地赶路。
“卡布,你急着去哪呀?”小熊想叫停卡布,跟它哭诉一下。
“你不知道吗?城里来了一家大公司,他们是来招聘员工的,我要去看看有没有保安的职位。”卡布边走边说。
“等等我……”小熊蹦跶蹦跶地跟上去了。
这是一家名为“真名堂”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幅巨大的招聘海报粘贴在墙面上,职位有:清洁工、搬运工、保安、试验工……
当小熊和卡布来到现场时,已经有很多面试者了,简直是围得水泄不通!卡布个子小,灵巧,它从缝隙中钻进去,面试了保安的职位。面试官见卡布个子太小不想录用,卡布只好降低薪水要求:一餐两根骨头加一条鱼。
“噢,就两根骨头,不干就拉倒。”面试官不屑地看着卡布。
“行,行就依你。”卡布无奈地点着头。
等小熊来到现场时,清洁工、搬运工、保安这些岗位都已经招满了,只剩试验工了。
“试验工是做什么的?”小熊很困惑。
“试验工可是个好职位!”面试官面带微笑地说,“专门为黑熊量身打造的,每天就做做试验,没任何风险!”
“那待遇如何?”小熊就担心填不饱肚子。
“待遇优厚,每顿都是鱼肉,饭后还有蜂蜜做甜点呢!”面试官用舌头舔了舔嘴唇,“这样的好岗位那些笨蛋抢着要我都不给,还犹豫什么!”
“哦,真的是好工作。”小熊心动了,“我去,我去!”
“行,签个合同就好了。”面试官拿出一份厚达二十几页的合同,上面印有密密麻麻的字。
“噢,别害怕,只要在最后一页签个字再按个手印就行。”面试官抓起小熊的手在印油上抹了些,然后就压到了合同上……
和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垃圾桶旁,有位看样子有五十几岁的流浪汉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看到了就问我:“妈 妈,他怎么捡垃圾桶里的东西吃呢?”我说:“看样子,这人应该是神经上有点问题,所以才流浪在外的吧!”:“那他的家人呢?他的爸爸妈 妈呢?”我说:“他应该是找不回去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家人也应该不知道他在哪里.”听我这一说,纠正道:“妈 妈,你看他都那么老了,他的爸爸妈 妈可能都去世了吧!”我说:“都有可能,但真正是什么原因,我们都不知道。”
这时又问道:“妈 妈,你说人为什么要死呢?”听到问到关于死亡的话题,我有点小警惕,因去年我自己奶奶去世时,问了这个问题,还偷偷的哭湿了枕头,几天里闷闷不乐。但他的问题我若不回答,他又会追根问底。我想到自己小的时候,睿外婆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从此让我对死亡不再想的那么悲观。于是我想不如就拿这个故事,讲给听吧!说不定他会和我有着一样的收获。
于是我对说:“人只因为会死,那也是后来才这样的,在很久很久前,人都不会死,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像蛇一样脱层皮就行了,并且还会变回年轻的模样。”听我这一说,很好奇,追问道,那为什么后来就变了呢?我说:“就是因为人不死,只要脱皮就行,所以地球上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多。食物慢慢就供应不上人们食用,人们就越来越饥饿,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就只要见到可食用的东西,就都会弄回来吃。那时除了人就算蛇最多了,人们就天天捉蛇来煮着吃,蛇在人们疯狂的捕捉下,到最后就剩下蛇王和他的妻子了。蛇王看到自己的家簇马上就要灭亡了,很伤心,并痛恨这上天不公平的对待。于是蛇就来到天宫找玉皇大帝告人们的行为,在蛇的痛诉下,玉皇大帝就派二郎神到人间调查实情,二郎神来到人间,看到和人们关系亲密的牛,问它人们的状况,可牛伤心地哭着说:“我们现是为了人们能吃得上饭,没日没夜的干活,没有一天休息,但我们的劳果远远供不上人们需求。”二郎神把调查的结果回天宫报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为此事思想了三天三夜,为了削弱人们的繁育,最终他决定,人只可生活六十年时光,当人们听到这个决定时,不服上诉,问玉皇大帝,为何从长生不老,一下改到六十年,觉得时光太少.玉皇大帝最终判定,给人们一个机会,说只要人心向善,就可多生活几十年。另因蛇快灭亡,于是充许蛇可以像人之前一样脱皮繁生。就这样人和蛇的生存命运被玉皇大帝做了改变,也就有了现在人会死的原故。
很认真的听完这个故事,感憾的说:“是哦!若人一直不死,那地球都会装不下。那到现在可能见不到任何生物,因为被人吃光了,没有食物,还真有点可怕,玉皇大帝还真是英明.”是吧!不然他怎么会当上玉皇的呢!我回应着.就这样转移和我聊着天宫的事件.
对于死亡的话题,有时在面对孩子时,我们都会很难做解释,因为孩子小,他们不明白,人为何会死,并且对死亡会存着一种恐惧的心理.因为我自己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后经外婆讲了这个故事,才消除了我对死亡的恐惧.我想通过这个故事, 以后对死亡也不会再看得那么悲观,反会认为死亡是一件非常符合常理的事.
在动物界,老虎称兽中之王,凤凰为鸟中之首。
燕子呢?微不足道,什么都算不上,论羽毛没孔雀那么漂亮,论嗓音没百灵那样婉转,论作用没啄木鸟那样受人重视。
可在当下,许多鸟兽在人类追杀中,濒临灭绝,燕子却“人丁兴旺”,个中的奥妙就在于燕子的智慧之中。
所有的鸟的共同特点都是怕人,它们将巢筑在大树和深山之中,以免遭到人类袭击。燕子却不然,它将栖息的鸟房建在人类房屋正堂的梁上,却没有人故意去伤害它,这就是燕子的精明之处。燕子似乎清楚地懂得,人类是既不能离他们太近,又不能离他们太远的一族。
你看那些家禽,离人类太近,终遭人类随意杀戮。
再看那些野生动物,离人类远远的,结果也遭到人类猎捕。
小小燕子哲学的实质就是注意与人类保持一定的距离。它可能是从那些距人类太近或太远的动物的遭遇中得到了启示,做到了既与人亲近,又不受人的控制,时刻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使人像敬神般地敬奉它,称它为益鸟,将其燕尾称之为剪刀,并将燕子的到来形容为春天的象征。
燕子处事哲学说到底是明哲,它将巢筑在人类的房梁上,取得人类的第一信任,这一点是任何鸟都不及的。在这之后,它安心地在此生养繁衍,过了一段时间,当人们厌烦其飞来飞去,乳燕声嘶力竭的叫喊时,燕子便知趣地举家迁走。人的火气平息下来,不见燕子身影,又念燕子的好,盼它回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燕子往往就是遵循人类这种情绪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燕子的哲学是值得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生存和发展借鉴的。
元末,陈友谅、张士诚每攻下一个巴掌大地方,就宣布定为国都,并自立为帝,结果四方群起而攻之。朱元璋则牢记高人所授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沉下心,耐住性,默默积蓄力量,徐图发展,待消灭陈、张等割据势力,天下大势已定,方在应天称帝。后来挥师北上,一统江山,创立大明王朝。
走得快未必走得远,只有耐心等待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有一位门徒去见智者拉比·纳克曼。他对拉比·纳克曼说:“尊敬的智者,我不能再继续我神圣的学业了。因为,我住的房子太小了,家里还有父母和兄弟,房子里住这么多人,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环境太差了,我真的无法继续学习了。”
纳克曼对他说:“你看外面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了,你马上用手捂住脸,遮住你脸上的阳光。”
于是,这位门徒就用手遮住了照在他脸上的阳光。
纳克曼对他说:
“你的手很小,却有完全覆盖的力量,能遮住太阳照到你脸上的阳光。
同理,一个小问题却给了你充足的借口,阻碍了你继续对精神的追求。
就像你的手遮挡太阳的力量,平庸有能力隐藏你内心的光芒。
你不要把责怪别人当作你对自己无能的借口。”
人没有尾巴。人的尾巴都藏起来了。想当年萧何跟随刘邦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从没被刘邦抓住什么尾巴,也不怕被抓住什么尾巴。
有一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亲征。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说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来使回报萧何,萧何也没弄明白领导是什么意思。一天,萧何偶尔问及门客,一门客说:“公不久要满门抄斩了。”
萧何吓了一跳,忙问为什么?门客说:“您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领导再没有什么职位可以封给你了。您体恤民情对老百姓好,您的威望是不是快超过皇上了呢?皇上怕您借助民望有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
萧何一听,吓得腿肚子发抖,不知怎么办才好。门客建议干点“坏事”,比如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他、怨恨他,“制造”些坏名声,皇上才会放心他。
萧何何尝不明白,对于一般的小官吏,皇帝并不怕他们有野心,所以一有贪赃枉法行为,必遭严惩。而对于自己这样的大臣,皇帝主要是防止大家有野心,对于贪赃枉法那些小事,反不足轻重了。不得已,萧何违心自污名节。不久,萧何的所作所为就被密报给刘邦。果然,刘邦听后,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并不查问。当刘邦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
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
人人想完美,说话完美,做事完美,干工作也完美。“尾巴”是缺点,人都有缺点,但没人想露出自己的缺点。
而这个年头,竞争压力大,人人都在拼命表现,努力工作,死命掩饰短处,张扬长处,以期获得领导首肯和赞扬。但是,人如果过于“完美”,浑身都是优点,一点毛病都没有,成了“完人”,有时也很危险。
适当地露出一点缺点,做点鸡毛蒜皮的错事,满足一下领导的胃口,不失为职场一大攻略。
25李书不会弹琴,可他每天都跟琴打交道,掌管着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加工企业,实现了他成为“提琴之王”的梦想。
28岁那年,出身农民的李书当上了江苏泰兴市溪桥镇镇办乐器厂的厂长,专门给上海提琴厂加工弓杆、琴头等零部件。为了更好地发展,他想方设法和上海提琴厂搞起了联营,借助对方的技术、资金、市场,乐器厂才渐渐能独立生产出整套提琴产品。要知道,小提琴的制作难度非常大、工序相当繁杂,一把琴做出来得经过180多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有差错都会影响小提琴的质量,自己的小企业终于能生产出整套的提琴产品,李书感到很自豪。
1993年,李书第一次走出国门到法国参加一个国际乐器节。就是这一次出国,他发现了一个十分震惊的现象:他们厂的小提琴定价是28元,而国外同样材料做成的小提琴,却能卖到一千多元。不用说,这是制作工艺的差距,导致了价格的悬殊。而在这之前,李书还一直以为自己厂生产的小提琴有多么了得!知道山外有山,他花了一千三百多元,买了一把韩国琴带回厂,和职工一起研究它的工序。
目光投向了国外,李书对各部门的考核也非比寻常:他规定各部门每个月必须上交一定数额的罚款,同时对质量过关的给予翻倍的奖金。管理人员因为有“罚款”的考核任务,要不断在工作中挑毛病,是真正的“鸡蛋里挑骨头”。工人担心受罚,都会努力做到最好,尽管如此,管理人员依然能找出各种各样的毛病。按照制度,产品一旦找出毛病,工人一天的活就白干了。
那一年,李书好不容易拿到了加拿大一份大订单。可产品发出去不久,却出现了变形、开裂的问题。经过检验,是在材料处理上出了问题。这次失败,李书赔给了对方二十多万元,相当于他们当时厂里半年的收入。想赚大钱的李书,遭遇到了他办厂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
挫折最易让人开悟。李书没有白白交学费,二十多万元为他换回一个心底明亮:厂里的职工大多都是些没受过什么培训的农民,他们虽然有精湛的手上功夫,却因为没看过好东西,而无法做出好东西来。要想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得请高人指点。
于是,李书决定去找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郑荃。
李书和郑教授联系上后,说自己想到教授的工作室去看看,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亲眼看到郑教授精刻细雕的小提琴后,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请到郑教授当技术总顾问。为此,他隔一段时间就到北京拜访郑教授。直到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才鼓起勇气发出邀请,请郑教授到自己的企业去看看。
郑教授欣然前往。一家小企业一年生产几十万把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却因为一把琴只能赚一元钱,投入与获利完全不匹配。这样的现状令郑教授心绪难平,他破例答应了李书邀请他担任技术总顾问的要求。从此,因为有了郑教授坐镇,厂里提琴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
年初,一家美国公司传来一份订单,要订购95把琴,但95把琴要的是95种样式。这是一笔赔钱买卖:六十多个模具要新开发,很多新品种得边摸索边做,而且,一个品种只做一把琴,对于搞流水化生产的企业很不划算,所有人都觉得这份订单不能接。李书却力排众议:“做生意哪能宗宗不亏本?用亏本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满意,等于在为自己的未来开辟财路。”
在李书的坚持下,厂里如期赶完了这宗亏本的订单。后来,这家美国公司果然主动与李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而且,每年的订货量都在增加——到现在,李书创建的江苏凤灵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制造企业,小提琴的生产量占到了世界30%的份额,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王国”。
不是将弓放在小提琴上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小提琴的发音跟制作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大的关系,每一个零部件都可能对音符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仔细想来,李书所走的每一步,都像是他做琴的一道道工序;李书所做的每件事,都像是他琴弦上的一个个音符——而他成功的旋律和人生的美妙正是源自他的每一步、每件事!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突然,一阵风吹来,绿色的滑翔机落在蓝狐狸的肚皮上,里面蹦出一只绿青蛙。
这可不是绿色的青蛙云,而是一只真正的青蛙。
“我是被风吹来的,我的飞行又失败了。”这是一只想当飞行员的青蛙。
“你的肚皮没有被我砸出一个洞吧?”青蛙笑着拍了拍蓝狐狸的肚子。
“什么?什么?”蓝狐狸听着都感到害怕,赶紧也去摸自己的肚子。
青蛙突然换成一副要哭的样子:“我不认识回家的路了,我的腿好像也摔断了。”
青蛙的后腿真的摔断了。
蓝狐狸找来树枝和绳子,绑好了青蛙受伤的后腿,再把青蛙抱进了自己的小木屋。
几天后,蓝狐狸修好了青蛙的滑翔机。“你可以继续你的飞行了。”蓝狐狸说。
“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飞行,现在我知道了,我是希望在飞行中找到特别的朋友。”
看来,这只想当飞行员的青蛙认准了蓝狐狸就是他的好朋友。
蓝狐狸站在草地上,向前一挥手,像个将军一样下令说:“出发吧!”
青蛙驾着他的滑翔机,像朵云一样飞在蓝天里。
奇古拉国王最讨厌刷牙,他的每颗牙齿都是黄黄的:他还不爱洗脚,他一脱下鞋,房间里的老鼠和蚊子都会被熏晕过去。
国王的奶妈想了许多办法都不管用,她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一一森林女巫,奶妈去找女巫帮忙。
女巫从松树林里采来细细硬硬的松针,做成了一把有魔力的刷子,送给奶妈,让她偷偷藏到奇古拉国王的卫生间里。
第二天早上,奇古拉国王起身,他想不刷牙就换下睡衣出门。这时,从卫生间里跳出一把绿色的刷子,刷子使劲地刷国王的脚底,国王“咯咯”地笑不停,笑得浑身发抖。
国王跑到哪儿,刷子就跟到哪儿,只要他一抬脚,刷子就会在他的脚底下刷两下。
奇古拉国王痒得又蹦又跳,实在受不了了,他只好跑到卫生间去刷牙。那只刷子也就安静下来了,乖乖地躲在一边。
到了晚上,奇古拉国王不脱袜子就钻进被窝,他想这下刷子没办法刷他的脚底了吧。可是刷子跳起来去刷国王伸在外面的手掌心。
奇古拉找出一副手套,戴上手套后举起手来说:“刷吧,刷吧,这下你没办法了吧!”
他正洋洋得意的时候,刷子从他的睡衣里钻了进去,刷他胖胖的肚子,刷他的两个胳肢窝。国王笑得不行了,他一会儿捂肚子,一会儿夹紧胳肢窝,滚到床底下去了。
刷子一边刷一边还唱起了歌:
“刷 刷 喜,刷 刷 喜,
不怕奇古拉国王耍赖皮
请他赶快刷刷牙,
请他把臭脚洗一洗……”
奇古拉国王从床底下滚出来,叫着、笑着、跳着,跑向了卫生间
从那以后,绿刷子在奇古拉国王这儿再也没活干了。国王把绿刷子送到王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刷子上贴着一张条子:
谁家有不喜欢刷牙、洗脚的孩子请找我帮忙!
王国的孩子们都会唱绿刷子的歌:
“刷 刷 喜,刷 刷 喜,
不怕懒孩子们耍赖皮,
请他们赶快刷刷牙,
请他们把臭脚洗一洗……”
★ 哲理故事:说应酬
★ 文明礼仪小故事
★ 小故事读后感
★ 三分钟小故事
★ 成语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