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只蜗牛去散步_家庭教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新馨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_家庭教育(共含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新馨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_家庭教育

篇1: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一位老师读台湾作家张文亮的作品《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有感......

原文: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篇2: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初读此书,说实话,看不懂,倒不是那种语言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只是我感觉,简单温暖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我还直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的东西,会与“养儿方知父母恩”有相通之处吧。

书以上帝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为起始篇章,在经历焦灼,不安,烦躁之后,拨开乌云,重见日出,豁然开朗,突然明白,原来,在这段看似艰辛却又始终被幸福笼罩的路途中,真正的导游,一直是被自己有时几乎有些嫌弃的蜗牛。

书有十五个章节,内容更不似小说般连贯,中心,却始终围绕在如书中的我般的家长和如蜗牛般的孩子身上。无论是教我上课的毛毛虫,教我读书的螳螂还是来自蚯蚓的声声呼唤,小蝌蚪的赞美,都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成长道路上家长与孩子间那种无法言喻的默契而又深沉的关系: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时候,看着孩子如蜗牛般缓慢移动的步伐,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一度怀疑自己聪明的基因为什么在孩子的身上的不到体现,为什么会这么笨,他们更想用自己超乎孩子百倍的力气去提着孩子走,可是做什么都是徒劳。

时处步伐匆匆的年代,为家庭生计奔波在工作的家长,很少会有人会停下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理由很简单-他们想给孩子最好的。可是,你们是否想过,孩子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会是你们在他们取得优异成绩时大肆的赞美,在因为作业出错或是成绩不好时无休止的批评与谩骂吗!我只是想说,世间的人,被荣耀光环笼罩的时候从来不缺赞美鲜花与掌声;跌落谷底时,也从来不会缺少背后的议论嘲讽和批评。荣耀后的赞美与失意时的批判,真的不缺你一个。

培养一个孩子,会是一个家长一生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而自己,便是那个心智渐趋成熟的主人公。作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成年人,带着些许幼稚和丝丝成熟,对于教育孩子,我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对书中的内容,我只能从孩提的回忆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不管怎样,家长的一份耐心,一份执着,一点默默的支持,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

人常说,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书写一个故事,而故事是否拥有完美的结局,在于你,在于孩子,在于你和孩子究竟能形成多大的默契,也真心祝愿在这条路上正在行走和还未行走的家长和孩子们,终会拥抱最蔚蓝的天空,你们,都会是最好的自己……

篇3: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儿子――八年前你如约地来到了我的身边,给了我做妈妈的权利,我骄傲。我成为一个母亲,瞬间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看着身边的这个小人,从此以后你将是我的全部。

当有一天我看到了《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首诗,不由自主地被里面精湛的语言深深吸引并为之感动。因为我是一个脾气特别不好,又性子特别急的妈妈。这篇文章让我仿佛闻到一股暖暖的爱的气息。牵着一只蜗牛散步,大家都知道蜗牛背着重重的壳,那是一步一步往前爬,而你牵着它散步,必须放慢脚步,跟着它的节奏慢慢地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你会发现原来慢下来,看到的是更一种不一样的美。

就如同我领着身边的这个小朋友,拉着他的小手,低头看着他,慢慢的走着。细细品尝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味道,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宽容、善良、爱心的美丽世界。

我们教育孩子不正像牵着蜗牛去散步吗?在这个艰难跋涉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孩子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经受无数次的错误、挫折和失败,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我们家长不能只会一味地责怪孩子,更多的应该配合老师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位宝贝。他们毕竟只有七、八岁的年纪,有一颗美好的童心,你不能总是用你的思想来硬生生的驾驭孩子,而应该对他们细心地呵护。孩子们就像可爱的小蜗牛一样,他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因为他还小所以做事情不会像你一样快,别总催他“你不会快点吗?你能不能抓紧时间?你到底怎么回事?……”

不要总是用这种责怪的口气,因为你无缘无故的大吼大叫,宝贝们也许会感觉特别的莫名其妙。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尽力在做,只是他的步伐就是那么小,他的思想不会像你那般成熟。请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完成。因为他们就是一只小小的蜗牛,总以为是“我”在牵着蜗牛在散步,其实是上帝让蜗牛在牵着“我”在散步,是孩子们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无邪,什么是真正的没有利益下的真诚的语言和笑容。他的一句“妈妈,我爱你……”真的是发自他小小内心最真挚的表达,“宝贝,妈妈也爱你,一生一世……”

也许有时候是我们走得太快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仅我们自己走得快了些,似乎无形中也让我们的宝贝们也走得快了。现在回头想想,自己非常惭愧,才感悟到,其实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你要放慢自己的脚步,和孩子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虽然也有失去耐心的时候的大吼大叫。然而,孩子的内心是无比纯净的,他们可能睡一觉就忘记了。第二天依旧在他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的美好和乐趣。只是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快到已经忘记了欣赏,忘记了赞美。对不起宝贝,妈妈还要放慢自己的脚步,多陪你,牵着你的手陪着你慢慢长大……

宝贝你是上帝送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我知道上帝的本意是希望我在陪伴你成长的道路上,也能够有机会去重温我孩提时的纯真。从今天起我要更加努力做个好妈妈,继续放慢我的脚步,再慢一些,再慢一些,再慢一些,静下心来多聆听你的想法,多遵循你的意见。牵着你的手,带你走进一个属于你的童话童年。

宝贝你就是妈妈的小蜗牛,妈妈爱你……我们大手拉小手,一直快乐的幸福地走下去,谢谢你的陪伴,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好吗?

篇4: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最近看了《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文,感触很深,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工作,文章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上帝交给我一任务,让我带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我却嫌他爬的慢,催他,唬他,责备他。放弃他,任他往前爬,忽然,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体会到了这些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上帝叫蜗牛带着我去散步。

其实在这篇文章里,最引我注意的是那只蜗牛。那只蜗牛真的很可怜,已经尽力了却还被责备、被训斥。我觉得班里有些孩子像极了那只“小蜗牛”,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用功,只要没有达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得到的总是责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让孩子学这学那的,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教师也严格地要求着孩子,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为了帮他们提高成绩,我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但他们似乎总在和我们作对:字迹潦草,作业拖拉,上课分心,下课没影……于是,我真的生气了,我厉声训斥他们,我剥夺他们休息、玩耍的时间,我打电话向父母告状。自私的我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他们,甚至是苛求他们,却从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这群“小蜗牛”的心里其实早已受了伤,但在老师的鞭策下,他们只能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但是,我们有谁真正的去了解过学生的内心,又有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他们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细心教导与呵护。而我不正是文中提到的那位牵蜗牛散步的人吗?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严格的要求孩子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不会的.时候,我会去责备他,我会心情急躁、焦虑和不耐烦,恨不得抱着、背着他,替他往前走。在这样的心情驱使下,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急于求成,看不到孩子眼中的歉意,看不到孩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也看不到沿途美妙的风景,最后,孩子受伤,自己疲惫,弄得“两败俱伤”。

诗的另一小节是: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读着诗句,心灵触动的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了另一番景象:中午时,“小蜗牛”送我一颗葡萄,一瓣橘子;教师节,“小蜗牛”送我一支笔;还有“小蜗牛”热心帮助老师、同学的画面……这些悦耳的“鸟叫虫鸣”,这些亮丽的“星斗”,竟是这些“小蜗牛”送给我的。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慢慢地发现他们原来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可爱,虽然他们的成绩不好,但他们那颗纯真的心足以感动每个人。

有人说:“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在被人追求时总是无法捕捉到。如果你安静下来,他可能栖息在你的身上”。现在,我懂得了我应该停下脚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到一边,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慢慢掌握住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不慌不忙,因为,上帝上帝交给我一任务,让我带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篇5:《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前两天,看到一位朋友发在朋友圈里的一句话:“陪着蜗牛去散步。”我突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台湾作家张文亮写的一首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想到这段时间急躁的心态,我决定再次拜读这首充满宽容、善良、爱心和支持的散文诗。

诗中这样描述蜗牛:“它已经在尽力的爬了,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他、吼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看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我顿悟: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不正是我现在的工作吗?诗中的蜗牛,就是我现在所教的这些孩子们。我嫌他们学的太慢,嫌他们调皮捣蛋,我催他们、吼他们,甚至有想踢他们。但有什么用呢?这只会让我更恼火,而享受不到一点陪伴他们成长的乐趣。我生气的时候也会让孩子们像蜗牛一样受了伤、流着汗、淌着泪。想到这,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怎能不让人心疼呢?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孩子犯错误,我及时帮他们改正就是了。我要听听孩子们心里的声音,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特征,用最适合他们的方法去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其实,孩子在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向我展示了很多的美好和乐趣,只是我的脚步太快,快的忘记了欣赏,我应该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让自己慢下来,让课堂慢下来,认真的'陪着我的小蜗牛们慢慢成长,去感悟前所未有的美好,不急功近利,只静待花开。

篇6:《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我是第一次读张文亮的书,张文亮先生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科普作品集《谁能在马桶上拉小提琴?》获台湾第二十七届金鼎奖。著有:《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与理念》、《我听见石头在唱歌》、《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兄弟相爱撼山河——威伯福斯与克拉朋联盟》、《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电学之父——法拉第的故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等20多本脍炙人口的书。

当我带着新奇的心情打开张文亮的这本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那一句句清新优美的诗句,犹如春雨般的滋润着我的心田……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书读完了,那些语意隽永的句子,在我心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当我认认真真的读完这本书后,感到真是受益匪浅。故事中的“蜗牛”多么像我班上的孩子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

1、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 缓慢爬行是蜗牛的天性,爬得飞快就不是蜗牛了。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千人千面,一人一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孩子的个性,而是尊重孩子,在他的个性上引导他发展进步。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是一个特殊(轻微孤独症)的幼儿,入园以来,他很少说话,而且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他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他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有时遇到不开心的事会出现尖叫,而且行为态度极其随意……这个孩子就像蜗牛一样,在牵着这只“蜗牛”旅途中,我焦虑,甚至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常常对他说:“孩子,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一年时间,怎么就看不到你的进步呢?” 我对这只蜗牛拼命催、拼命拉。他依然以原来的速度缓慢地挪动着。不过,至少它在前进。面对全体孩子,我们不能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 都听过“拔苗助长”的故事,也都知道拔苗助长只能造成负面影响。其实,在我们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放慢了脚步的人只会感到恐慌。一切都在速成:养殖场的鸡、大棚的蔬菜、速食面,甚至是现代的孩子,为了成绩,也在速成。什么兴趣班、什么素描班,这不是速成,又是什么? 这让我想到了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请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想到了那些像种子一样在地里的孩子。他们扭动身躯,找寻光明,怯生生地吐出嫩芽。但等待他们的是不停的催促:“快点,哎呀,快点呀!”不断催促成就的到底是童年还是“痛年”呢?孩子的学习、发展,会有快有慢,教育者要学会等待。无数事实证明许多在少儿时期的所谓“发展慢”的孩子,后来却成为了“作家”。被老师下评语“反映迟钝”的孩子可以成为爱因斯坦,被父亲抱怨是白痴的孩子可以成为罗丹,被长辈认为资质平庸的孩子可以成为达尔文。

3、教育是慢的艺术,给孩子和自己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也许,当我们放慢步调,与他们一起欣赏、领略沿途的风景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愉悦了身心的同时,也给孩子增添了一份希望。 蜗牛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听完这个故事。“咦?我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我听到了鸟声和虫鸣,我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是我急着赶路,没有给孩子和自己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吧?

篇7: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作文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作文

“妈妈,请你给我讲个绘本故事吧!”

“哦,今天宝贝想听什么故事呢?”

“《猜猜我有多爱你》!”

每次合上书,小女儿眨巴着眼睛看着我呢喃着,妈妈,我爱你!

哦,我的小蜗牛,我爱你!我亲了女儿玫瑰色的脸颊。在温柔的抚摸中,女儿闭上眼睛在我怀里睡着了。

我却一直没有睡着,女儿就像一面镜子,能反应出我内心的一切,我严厉她暴躁,我伤心她沉默,我生气她惶然,我温柔她粘腻,当然,我快乐她更快乐!

或许每个妈妈还经过我的另一重苦恼,女儿做什么事情都是慢慢的,毫不着急。她承诺我的每件事情都会去办,可是过程却让你耐心渐失。我总是想,她学数学怎么会这么慢,她的手指怎么这么笨拙呢?她为什么注意力总不集中,她的好奇心为什么这么强啊?哦,她的单词发音也不标准,可是别人的孩子为什么会更好更快呢?可我的焦急往往无济于事,女儿往往无动于衷,她还是一样慢慢的去做任何一件她感兴趣的事情,对于你认为她不足的地方,她一点也不在乎你的想法和冲动,My God!这真是让人抓狂!

有一天晚上,看着津津有味玩着芭比娃娃的小女儿,我又陷入无奈的情绪中,这时,我看到了女儿的老师在朋友圈中的微信——如果总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读一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当我放松心情仔细品味tai湾作家张文亮这篇脍炙人口的小散文时,我发觉我从前的许多育儿想法都过于急功近利了。

的确,对于育儿这个人生中的新任务,我还没有系统学习,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我总是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忽视孩子本身的'特点和内心诉求。我只看到了女儿好动易分心,却没有看到她好奇心强观察力敏锐;我只看到了女儿做事毛糙动作拖拉,却没看到她主动性强联想力丰富;我看了她一知半解的数理逻辑,却没看到她多彩的绘画和美妙的玩具拼搭。上帝,它赋予每个孩子不同的禀赋,目的是希望他们成为各个领域的有用之材。我们的宝贝,从来不可能是全才的,而聪明的妈妈会善于扬长避弱,而这一点,常常被我忽视,反而成为女儿不快乐的源头。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就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呀,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能使她打开发展兴趣天赋的大门,在与生活的散步中,静待孩子在身体和心智上的不断成熟。就让我们放慢脚步吧,让我们的“蜗牛”们能够稍微轻松点。她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阳光、空气、风雨以及美丽的花园。同时,也让我们感谢上帝给我们派来的那些“蜗牛”们,正因为有了她们,我们也才有了“闻微风花香、听鸟语虫鸣、观夜空星斗”的机会!

等待生命的成长,这需要我们温柔而富有爱心的坚持!想想,妈妈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职业,只有小蜗牛们才能带领我们回到童年的纯真和快乐中!

小蜗牛,我爱你!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作文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作文500字

去海边散步作文

一只蜗牛也值得尊重美文

一只蜗牛的自白作文

我想变成一只蜗牛作文

英语诗歌欣赏:独自去散步

母鸡萝丝去散步教案

我是一只流浪的蜗牛散文

我是一只蜗牛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_家庭教育(通用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_家庭教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