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古代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ts00844626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古代诗词(共含11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s0084462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明节古代诗词

篇1:清明节古代诗词

清明节古代诗词

清明节也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借助雨水的滋润而万物勃发莺飞草长,携家人踏青,何等惬意自在。古诗词中,有不少对清明节进行了经典描述,值得一读。

1.清明日韦庄送朱在明南归

年代: 明 作者: 王稚登

清明对酒共天涯,欲赠龙泉转自嗟。

送别消魂惟柳色,笑人归去是桃花。

园林一曲仍韦氏,兄弟多才比谢家。

可惜卞和怀白璧,青衫湿尽出京华。

2.清明日过杨村

年代: 明 作者: 顾闻

杨柳蔽杨村,桃花古渡昏。

清明犹作客,白日正销魂。

天地催时序,关河仗酒尊。

何为千里梦,一夜落吴门。

3.己酉清明

年代: 明 作者: 贝琼

白筼衣鲜紫骝马,清明酌酒梨花下。

马蹄一去不复来,梨花又见清明开。

城南城北多新墓,日落啼鸦满高树。

有酒谁浇千岁魂,子孙尽发濠州住。

主人更劝金叵罗,阿蛮起舞玲珑歌,生前不饮君如何。

4.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年代:近代 作者: 宁调元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

5.清明鑽火烹茶

年代: 宋 作者: 李洪

客舍垂杨依旧青,自鑽新火应清明。

故山紫笋谁能摘,倒箧云龙手自烹。

6.清明日招社友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面皮如铁鬓如丝,依旧粗豪似向时。

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

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

且趁酴釄对醽醁,共来相与一伸眉。

7.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赵孟坚

节近清明长是阴,黄花间在麦苗深。

倦行却上高楼望,烟锁前村一半林。

8.寒食

(宋)郑刚中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9.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0. 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唐)胡皓

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

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11.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2.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13.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14.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15.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16. 清明日龙门游泛

(唐)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

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

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

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17.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18.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19.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20.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篇2:清明节的古代诗词

清明节的古代诗词

1.《湘春夜月·近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翦断心上愁痕。

2.《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

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

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

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

3.《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宋庠

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

冷落介推藏火月,寂寥潘令种花城。

军中蹋鞠人穿域,门外吹箎客诧餳。

今日太宫还直具,多年私邸隔朝缨。

4.《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孙永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物地忙。

今日江头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炉香。

5.《清明日卧病》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莺花零乱清明日,巾褐萧条老病翁。

乌鼎相亲勤煮药,素屏深坐怯当风。

爱花未免呼儿摘,畏雨还成对客慵。

自叹年来怨青镜,衰颜改尽少年红。

6.《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朱继芳

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

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

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

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

7.《江南清明》

年代: 唐 作者: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8.《清明》

年代: 明 作者: 瞿佑

兼旬蹭蹬在京华,又见东风御柳斜。

客里不甘佳节过,借人亭馆看梨花。

9.《清明独坐》

年代: 明 作者: 袁凯

花柳千家郭外村,老夫官屋近荒园。

晴林渺渺浮云气,细草油油叠浪痕。

川上画船争载酒,烟中长笛自销魂。

暮年况复追游倦,落日泥墙独闭门。

10.《清明有感》

年代: 明 作者: 杨士奇

西江南望渺天涯,岁岁清明不在家。

荡日飘风无定著,乱人情思是杨花。

篇3:从唐宋诗词看古代清明节习俗

古人中,有很多文人偏爱端午节,从他们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查阅《全唐诗》和《全宋词》,发现在为数不多的南京清明诗词中,扫墓、沽酒、踏青、玩耍等民间习俗,都在唐宋文人的生花妙笔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现。

沽酒 雨中寻酒杏花村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微的春雨淅沥而下,人们在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中,认识了一位问路寻酒的异乡人。诗人原本忧伤惆怅,是因为孤身在外无法为先祖扫墓,还是因为“泼火雨”(寒食节旧俗要禁火三天,此时下雨称为“泼火雨”)破坏了踏青的游兴?如今都已无从知晓。但雨中牧童的遥遥一指,便让他的心境由阴转晴,“杏花村”也因此名满天下。

“杏花村”的所在,历来有许多争议。其中有一种观点是,“杏花村”就在南京。南京民间,一直有“端午泛舟桃叶渡,清明沽酒杏花村”的说法。而南京地方志学专家陈济民根据文献记载,判断此诗是杜牧833年春夏之间游玩南京时所作,杏花村就在“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明代顾起元曾在《园居杂咏》写道:“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树树花。” 清乾隆年间,“杏花沽酒”还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因为诗中没有任何注脚或暗示,所以“杏花村”的所在也扑朔迷离。比较知名的地点还有两处,一处在安徽贵池,另一处则在山西汾阳。

《清明》这首诗虽然家喻户晓,但在文学史上却“疑案”重重。除了“杏花村”之争之外,还有作者之争。因为在旧题南宋刘克庄编纂的《千家诗》里,《清明》才第一次被挂上杜牧之名,也就是说,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后,这首诗才刚刚冒上来,所以作者是不是杜牧还得打个问号。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巩本栋告诉记者,早在北宋宋祁的词《锦缠道》中,已化用过这首诗。可见,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对作者的认识还是应当慎重。

思亲 空空庭院忆南京

清明辇下怀金陵

北宋 王安石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

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

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眼中,清明时节天气微阴,绿草如烟,杨花飞舞,一切都显得春意盎然。“辇下”(皇帝车驾之下,指代北宋京师汴梁)的人们都早早出去扫墓、踏青了,院落变得空寂,只有日光的影子在悄悄挪移。鸟儿掠过池塘,而那同行的春风,反倒显得迟缓了。

距离母亲离世(1063年),已经有六七年,而此时正值变法的关键时期,自己无法回到千里之外的江宁(今南京)故园,亲自为母亲“上坟”。于是,在思念母亲的情绪中,他写下了一首《清明辇下怀金陵》。与王安石的伤感不同,京城内那些头戴乌纱、身着皂罗的官员们也已涌向春意融融的郊外,也许他们玩得太尽兴,忘记了时间,城门已经关上,他们会在城外的酒肆里过夜吗?

王安石确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均葬在南京。现在,王安石故居“半山园”位于清溪路海军指挥学院内。

祭扫 溧水探亲见扫墓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一首《寒食野望吟》,描绘唐人思亲情怀。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南京市作协苏洪泉老人告诉记者,这首诗是白居易某年来溧水探亲,看望时任溧水县令的伯父白季康时所作,可见,这首诗与南京也有一定的关系呢。

石三友的《南京野史》说:扫墓,在南京叫做“上坟”。南京城南历来是住宅区,南京人的祖坟大半分布于雨花台周围七、八里内。在交通不便,郊区没有公共汽车的时候,上坟的人一般都是步行,这就使得野茶馆生意兴隆,供不应求,临时性的野茶棚应运而生。上坟的人走累了,随便一坐,喝上一口粗茶,休息休息再上路。

篇4: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大全

抒情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少年游·离多最是》

作者: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爱情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蝶恋花·春暮》

作者: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边塞诗: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篇5:古代经典诗词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6、《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7、《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3、《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4、《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篇6:《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三首》

古代诗词三首(苏教版七下)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诗歌的学习一定要多读,本节课引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民歌的语言特色,了解木兰的形象。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自主学习

师:这首诗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4.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5.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机杼可汗燕山鞍鞯扑朔迷离金柝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

明确:(交流制作的学习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3.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4.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明确:(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背诵诗歌。检查背诵。

8.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篇7: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精选

1.《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2.《石州慢》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缠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初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清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3.《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月下笛·万里孤云》

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篇8:古代经典诗词

古代经典诗词

1.《三日寻李九庄》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2.《潇湘晚景图》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袅袅箫声袅袅风,

潇湘水绿楚天空。

向人指点山深处,

家在兰烟竹雨中。

我所思兮隔野烟,

画中情绪最凄然。

悬知一叶扁舟上,

凉月满湖秋梦圆。

3.《醒世恒言》

年代: 明 作者: 冯梦龙

富贵本无根,

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

面待饥寒色。

4.《忆游朱坡四韵》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5.《咏白海棠》

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

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

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

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

清砧怨笛送黄昏。

6.《采桑子·宜春苑外楼堪倚》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宜春苑外楼堪倚,

雪意方浓。

雁影冥濛,

正共银屏小景同。

可无人解相思处,

昨夜东风。

梅蕊应红,

知在谁家锦字中。

7.《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

年代: 唐 作者: 窦巩

自见人相爱,如君爱我稀。好闲容问道,攻短每言非。

梦想何曾间,追欢未省违。看花怜后到,避酒许先归。

柳寺春堤远,津桥曙月微。渔翁随去处,禅客共因依。

蓬阁初疑义,霜台晚畏威。学深通古字,心直触危机。

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山连巫峡秀,田傍渚宫肥。

美玉方齐价,迁莺尚怯飞。伫看霄汉上,连步侍彤闱。

8.《送太常李主簿归觐省》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粲粲美仍都,清闲一贵儒。定交分玉剑,发咏写冰壶。

风景随台位,河山入障图。上堂多庆乐,肯念谷中愚。

9.《送客之潞府》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

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10.《思越人·酒醒情怀恶》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酒醒情怀恶,

金缕褪,

玉肌如削。

寒食过却,

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

烟澹薄,

翠幕帘栊笼画阁。

春睡着,

觉来失秋千期约。

篇9:经典古代诗词

经典古代诗词

1.《青玉案》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3.《四块玉·叹世》

作者:马致远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

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顷田,

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4.《声声慢》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天净沙·春》

作者: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篇10: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

1.《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3.《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破阵子》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蝶恋花》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篇11: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大全

《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少年游·离多最是》

作者: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陇西行四首·其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蝶恋花·春暮》

作者: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夜曲》

沈约(南北朝)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宋)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关山月》

徐陵(南北朝)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咏傀儡》

杨亿(宋)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塞上》

柳开(宋)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夏意》

苏舜钦(宋)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名句

古代诗词绝句

古代诗词名篇

古代爱情诗词

古代诗词大全

古代爱国诗词

古代诗词名句

古代伤感诗词

清明节诗词

清明节古代诗词(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清明节古代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