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移动手机生活随笔(共含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anzhen250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移动手机生活随笔
这几天,米杨的母亲旧病又发,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米杨的心里就象刀绞一样,自己却又没法替代,看着母亲越来越消瘦,米杨真恨不得自己就是医生,能解除母亲的疼痛。为此,米杨带着母亲走了很多地方,问了很多医生,母亲的病都只能有些好转,但却不能完全好,时不时要复发,只能用药控制,一旦发作,却又非常吓人。每每看到这种场景,米杨不得不回想到十年前的一天:
这一天,米杨刚放学回家走在路途中,突然雷电轰鸣、风声大作,紧接着哗哗的大雨迎面而来,这就是夏天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这雨说来就来,虽然离家不是太远,可这么大的雨,无论如何是要躲藏一躲的,也只能怪米杨自己不听他母亲的话,早上上学时,母亲就叫他把伞带好,米杨就是不听,说不会下雨,现在好了,这么大的雨咋办,正在米杨到处寻找地方避雨时,风雨中一个人飞奔而来,手里拿着伞,米杨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给他送伞来了,也许是母亲早已看见了雨中米杨,朝米杨奔过来,也就是这一奔跑,母亲一个跄跟,摔倒在雨中。
回到家后,母亲也没在意自己的伤势,可是没过几天,母亲才感觉到自己的腿隐隐作痛,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发生了骨折,虽然不是很严重,可由于没能及时就医,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期,虽保住了腿,却经常发炎,隐隐作痛,走路还带点跛。
为此,米杨心里非常内疚,只要有时间,米杨都会为治疗母亲的病而奔波。一天,他走在街上,一则广告吸引了他:本店经营的“转移”手机,除与有正常的手机功能外,还有特殊的'用途。米杨走进营业厅,对营业员说明自己的来意:“自己母亲有病,你这里手机的移动功能能不能将我母亲的病进行移动。”营业员微笑着说:“可以,对于你母亲的病这种业务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你母亲的病进行转移,但要有转移的对象,二是对你母亲的病进行保存;前者能永远去除你母亲的病,因为她的病已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但这个人必须愿意接受,后者则只能暂让你母亲的病不复发,一但存放过度,达到极限,就又可能复发。前者治本,后者治标。”听了营业员的回答后,米杨说:“我要办理第一种业务,怎样办?”营业员说:“要你母亲和你一起来才能办理。”随后,米杨办理了登记,最后营业员说:“今天没有时间了,下个星期一来怎么样?”
回家路中,米杨在想,回去怎么跟母亲说,说实在的,米杨知道自己母亲的身体因为那一次摔倒后一直没有好起来过,加上年龄越来越大,状态也越来越差,有时站起都要发抖。而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更是了解,由于家境不好,米杨从小没有东西吃,身体也非常瘦小,虽然读大学几年条件稍好些,可自己有病,又加上时不时的复发,家里时常用钱,因此米杨经常头晕。这也成为母亲的心病。
星期一,米杨和他的母亲一大早就来到“移动”手机营业厅,找到了那位营业员,随后,米杨和他的母亲被几个医生模样的人带进了手术室。
从手术室出来,米杨只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俨然象换了个人一样,再看看母亲,脚却比原来更跛了。
手机和狗的对话的生活随笔
“汪汪!汪汪!”“哎呀,走开,烦死了!”一位珠光宝气的女人甩掉趴在她腿上的宠物狗,“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汪呜……”小狗可委屈了,它生气地想:哼!自从那个叫什么手机的破盒子进了咱的家门,主人就天天捧着它,不理我,今晚,我要向它“宣战”!
夜深了,女主人也睡着了。小狗蹑手蹑脚地走进去,打开柜子把手机叼进了客厅。
“喂!你这个破盒子!为什么要抢我在这个家的'地位?”小狗来势汹汹。手机懒洋洋地说:“嘿,老兄,你也不看看这都啥年代了,我们手机功能这么先进,你能比得了吗?”
“你真是太自负了!你能比得上我和主人的友情吗?我和她那可是形影不离、心心相印、骨肉相连……”“喂喂,还骨肉相连?你以为吃烤串呢?”手机不耐烦地打断小狗,“我们手机的功能之多,那是谁也比不了的。比如,小孩子遇到题目不会做,‘咔嚓’一拍,答案、解题思路都出来了,多方便!”
“切,那我还能陪小孩一起玩,破盒子你行吗?”小狗不服气地说。“哈哈!那你可说到我的得意之处了。你看看,吃饭,休息,哪个小孩手里会没手机?他们捧着我玩什么‘我的世界’啦,什么……呃,我也叫不上名来。总而言之,你行吗?”手机挑挑眉毛,得意地问道。
“那我还能讨主人欢心,向她摇尾巴示好,你呢?”小狗问。“小菜一碟!你看,主人一点按键,那个语音助理西什么瑞的马上跳出来,主人要听笑话,它就讲笑话;主人要听音乐,它就放音乐。厉害吧?”“这有什么,要知道,我还能护送小主人上学,一有坏人就可以保护他!”小狗得意地说。“我也能呀,你看过小主人胳膊上的手表没?那可不是普通的手表,只要在我身上装一个软件,不仅能随时观察小主人的路线,而且小主人遇到坏人,按SOS,我就能向女主人报告啰!”“那万一小主人把手表摘下来了呢?”小狗问。“这哪里用得着你操心?我当然也会向主人报告啦!”手机抬起头,十分瞧不起小狗。
“我反正比你好!”“我比你更好!”“我比你厉害!”“我比你更加更加厉害!”……就这样,它们一直吵一直吵,引来了其他小动物:小鸟、小猫……也引来了数码产品: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真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同学们,悄悄告訴你,其实它们到现在还没吵完咧!哦,对了,你支持哪个阵容呢?
爱在手机关闭时生活随笔
我的一位美女朋友近日突然宣布退出圈子,让众人大跌眼镜。这位美女原是圈里的重量级女神,她将泥巴抹了满脸,她长裙裸足踟蹰在原始丛林里,她像个公益大使一样,和大眼睛黑皮肤的孩子们在亚热带的阳光下起舞,她的一切行踪都让粉丝们为之倾倒。我们不敢相信,从此后的清晨,都无法在开机时看见女神的旅途相片了。而原因只是,某日女神坐在马桶上发布了一篇在吴哥的石头丛林中思考人生的长文,相隔一秒钟不到,老公便在卫生间的门外点了赞,女神说,从那以后,她看见那颗“心”就闻到了卫生间的味道,这不是索然无味,是生理性反感。
当然,女神也很清醒地知道,她的生理反感期也许永远都不会结束,也许明天就结束了,因为明天,她又要背包出门去旅行啦。我和她都很想知道,如果没有手机和微博,如果没有带延时自拍功能的相机,如果不能一路拍一路发,还有多少人有勇气与兴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女神已经想好了出尔反尔的理由,大不了就说“性格有缺陷”,自己扶着旋梯下。
和智能手机一起旅行的这些年,我们中的多少人,性格有了“缺陷”
还记得苹果产品刚刚登陆中国市场的某一年,端午时出游,整个飞行期间就幸会了两位如假包换的“商务”人士。他们都是在最后时刻斜着肩冲进机舱的,其中的女士在我身边坐下,甫一落座便支起小桌子,将笔记本电脑放上打开,旁边苹果手机分分钟又要抖动一下,异常繁忙。其实几分钟后美丽的空姐就忍无可忍地走过来,和蔼可亲地请她关闭“移动通信设备”了……飞机如期着陆,乘客们愉快地坐上机场大巴前往市区,同车的非洲妇女个个头上裹着不可思议的精致头巾,花色繁多,裹法也各异,在头上堆叠成不可思议的造型,我正追看着一顶准备下车的头巾,余光与它一起经过了一双座位,一男一女,两只IPHONE手机,两只耳麦——哦,天,他们已经凭借这个强大的暗号稳狠准地相认了。男人苍白娇小,女人高大英俊,可惜两人都一直没有抬起过头,所以也不曾发生类似“感君一回顾”的.韵事。
有很多人会感谢由手机领衔的智能化生活帮他们挽回了爱情。是呵,“指尖上的世界”帮爱人们省去了多少旅途辛劳,再也不用攒了半年的积蓄飘洋过海去向你表达心迹,更无需在朵云轩信笺上落下一滴泪,期待泪痕未干时你已经收到。合乎理想的结局是,天罗地网的即时通讯工具,将许多在纸质年代里从此音信两茫茫的爱找回。只可惜,在同一时段,会有更多的情侣在清迈的咖啡馆里各自低头与手机缠绵,也有无数女子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上后悔刚刚甩下的一句狠话——Game over,等到落地时一切真的结束了,而她还没有想明白,是为了什么。
不伤脑筋的阅读,不假思索的转发和不负责任的点赞,都让人在处理自身的语言与情感时变得草率而冷漠,真实与虚妄越来越难区分。我相信手机杀死的爱情,一定比它挽回的多,手机毁掉的旅行,一定比它成就的多。
在无法用手机订票订酒店、或是订下一个打包的旅游产品的年代,旅行的艰难常使人望而生畏,而彼时有勇气与能力完成那些“一个人的旅行”的人们,往往真的从旅途中获取了那些,如今常被提及的“人生意义”,甚至改变了世界。19世纪的自助游先驱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于丛林莽野间发现了吴哥;19世纪末,前股票经纪人保罗·高更在巴拿马的艳阳下与“印象派”彻底决裂;一百多年前,舟车劳顿的埃及之旅,帮那个叫阿加莎的姑娘打开了推理与想象的窗户;而当代的严歌苓则说,1980年代几次跋山涉水的进藏之旅,奠定了她今日写作的脉象。
但在今日的欧洲或东南亚小镇上,随处可见的是那些“说走就走”的中国青年,他们要么骚扰手机,要么见人就搭讪——讽刺的是,当下最热衷于“一个人旅行”的人,恰好是最不懂享受孤独的人。
还在抱怨旅行中的艳遇概率大幅降低吗?你可曾想过,如果你在开往维也纳的火车上,自始至终以白痴状与手机胶着相对,还会有一位年轻版的伊桑·霍克前来与你搭讪吗?即使相识,你们还有信心用九年去赌一个杳无音信的约定吗?过去的十八年里,《爱在黎明破晓时》已经以爱的名义旅行了三站,而我有点儿悲观地想着,下一个九年后,第四部的名字也许只能是《爱在手机关闭时》了。
手机真是个好东西!
以前付账时,还需翻着包问:“现金?还是刷卡?”现在出门完全不用带钱,揣上手机就开始逛大街了。开始,一些大气的饭店里,营业员原先的“刷卡吗?”变呀变,改作,“支付宝还是微信?”接着,水果铺,超市,连街边最不起眼的小贩也人手一张二维码,挂得高高的。
记得以往,手机最实用不过打电话,发短信,再就是拍照了,用完了就丢在一边,无人问津。可现在不同了,QQ与微信撑满了屏幕,信纸搁下了,邮局成了过去遥远的梦。只要点开手机,一串串的消息便可以连珠泡似的发出去,无论天涯还是海角,密不透风远处不在的网络总能把消息送往你想要的地方。
过去一根皮筋,一截长绳便是一整个童年的梦与回忆,压根买不起高质量的玩具,只能用发呆打发时间。现在,你完全可以打开手机,琳琅满目的游戏足以满足一天,一个月,一年抑或是,一个童年。
妈妈为我制定了一个目标,要每个晚上在广场上练一会儿跳绳。路灯的光突兀的照亮一圈,我嫌那白炽的灯光太刺眼,干脆背对着灯光跳绳。月亮升到了头顶,柔和的白色月光将漆黑的夜空映成了浅灰,靠着月的地方泛着乳白,夜色美的醉人。
黑暗里的树是一团影子,模糊不清,一转头,不见了妈妈,刚想兴奋地叫一声:“我又多跳了10个!”却看见她闷着头,抱着手机,很卖力地点屏幕,“哒哒”的敲击声格外刺耳。我提高了声音,树枝不由得一晃,她依然没有反应,“嗯,嗯”她的声音轻得听不见,“好厉害!”
我走过去,见她正在修一张图片,左手握,右手一边比划一边点,拉远些看了一眼,又凑到鼻尖前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我看着,风把绳子从地上轻轻举起,我惊喜的拍她,她头也不抬,“别打扰我,我有重要的事儿做!”
我怏怏的又拿起跳绳,已经没有心情跳下去。于是举着绳子扑洒在地上的月光,光从背后射来,我用手比个小兔子。竟然一只小兔的影子映在月光中。。。自娱自乐,我暗暗在心里讨厌起手机来。
回了家,家里安静了。每次想说一句话,又生生叫手机屏幕挡了回去,唉,这可真的是“你与我之间,隔了一个手机屏幕。”
趁妈妈洗脸的工夫,我藏起了她的手机。“我的手机呢!”看着她着急的样子,我又好笑又生气。妈妈一阵乱翻,我不屑地说,“很快就能找到的呀!”她却哭丧着脸,眉毛拧成了疙瘩,还跺着脚,“我的图还没修好呢?”直折腾到上床休息,她才叹了口气,“明早一定会出来的。”
手机我暂时自然是不会让它现身的。
我开始和妈妈聊学校的事,她也有兴趣地听着,有时会发出一声惊叹或大笑,我就伴着她也咯咯的笑,手机被彻底放下了。
月光透进屋里,变成了床前的一层霜,淡黄的灯光把整个房间笼罩在了黄色的帷幔之中,心里说不出的舒服。
生活,还是需要放下手机的。
公众号:一缕辰郗
一部手机毁了多少人的青春生活随笔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在越来越发展的技术中渐渐迷失了方向自我。
曾不止一次看过一万个小时定律,据说,一个人在某方面投入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一万个小时,就是400多天,想想吧,400多天的不眠不休,让你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你愿意吗?如果可以,我愿意,然而,事实是我们没办法做到不眠不休去做某件事。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业余时间,好好完成自己的目标。事实是智能机闯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瞧:买东西不用出门了,打开手机,说买就买了;出门忘带钱了,打开手机扫个二维码就可以结账了;相隔万里的人们,可以开视频了,仿佛近在眼前;除了这些,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让我们跟陌生人说话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手机占据了我们太多时间了,扪心自问:你一天有多少时间是和手机一块度过的?手机陪你的时间是不是超过了你陪亲人的时间?哪怕有一分钟的.空闲时间,你是不是下意识的拿出手机来划两下?看看下面的例子吧,有新闻报道,大学里,一个满头白发的教授站着问学生讲课,而学生都做“低头族”,连课都不听;有新闻报道,一个年轻妈妈,晚上带2岁的孩子出门,妈妈只顾玩手机,结果孩子被车了,母亲悲痛欲绝,最后判定司机没责任,小孩正好在盲区……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
我们更多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手机上,我们的青春该往何处安放?
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杂文随笔
如果有人问:是谁清早叫你起床?是谁夜里与你相拥入睡?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手机!手机!手机!
是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等公车、等地铁、等电梯、等上菜时,大家都会自然自觉地掏出手机,刷微博,微信,手机QQ,打游戏,看电子书,看视频,听音乐……总之,不能闲着,几乎都成了低头族。
于是,因为低头族,也说,因为玩手机也导致了我们亲人之间的蔬离。这不,有一篇帖子就说:我在一家餐馆里,无意中看到坐在旁边桌子的一家人,那家人看起来那么疏离。他们不怎么说话,爸爸和孩子都在玩手机。妈妈也许是没带手机,也许是选择不把它拿出来。她一个人望着窗外,身边都是最亲爱的家人,却看起来那么悲伤和孤独。
于是,有人说,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此观点,于我,深以为然,却又不置可否。
记得,在某个论坛看到一个话题:“你可以一天都不碰手机吗?”网友的态度也是一边倒:“一年不碰电脑都行,但是一天不碰手机肯定不行。”对此,深以为然。
如今,微信,各家媒体、自媒体以及商家的公众号,朋友圈,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同马云说:晚上醒过来摸的不是老婆,而是手机。这实际上也是对手机的一种依赖。我想,我们之所以依赖,是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之处,比如说,我们现在出门基本带个手机就OK了,基本所有东西的付费可以网上付费,很是方便,省去之前携带现金的麻烦,而且也变得更加的安全。而手机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比如说玩游戏、看视频等等,而且现在网络信息的发达也使我们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总之,手机好似我们的百事通。
所以,实际上,手机是我们和社会取得联系并获取信息的窗口,如果缺少了这样的一个工具,那么我们不管是进行工作还是和亲人联系,都是非常不方便的。没了这样的一些东西,我们自然就会感觉特别的焦虑。实际上,我们焦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手机本身,而是因为手机所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信息以及便利。所以,我想,这也许才是我们“一天不碰手机肯定不行”的原因吧?
当然,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个界限,一旦过界,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首先,据说,手机这种电子产品有辐射作用,长期使用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尤其有些人喜欢晚上躲在被窝里玩,这样对我们眼睛的伤害非常之大。也是,微信上也有报道因为玩手机导致视网膜脱落的事件。其次,因为玩手机,一些人有时一天完全不出门,也使我们的运动量减少了,影响了身体的锻炼。还有一些小孩子因为整天抱着手机玩,失去了他们那种原本蹦蹦跳跳的天性,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如果这样,因为手机而影响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那手机真的毁了我们的生活了。
至于说,因为玩手机会导致我们亲人之间的蔬离。说什么因为玩手机,一家人在一起时都是各玩各的手机,像陌生人一样。于是有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的幽幽感叹。
其实,就像那个一家人在餐馆里吃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现在的很多家宴上,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是低着头各自玩手机,整个饭桌,是的,一片安静,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亲情,那只是一种习惯。因为,于奔波在俗世生活中的我们,幸福的定义,已不是你侬我侬才算幸福,幸福并不是书上描写的那种口说“爱你一万年”的缠绵,而是柴米油盐的恬淡平静。是大年三十共同做饭,晚上,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的合家欢;是一个人惦记另一个人,问对方,吃了吗?在哪儿?在干吗?……的啰嗦“废话”;是一个人牵挂另一个人,叫对方,注意身体,少喝酒,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的重复唠叨。
所以,正如,白岩松在一本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你可能无法想象一个中年人的生活,下了班后,看看电视,泡着热水脚,旁边坐着妻子和儿子,各自无话。但是对他来说,这已经是最幸福了。”也是,我们亲人之间,也没有太多诗情画意的言语,只因为那些亲情的爱,早已沉淀在岁月的一字一句里,无需用过多的词语来修饰表达。所以,因为玩手机,什么“轻轻地,我在你身旁柔情似水,任我深情,你却浑然不知”,什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的哀怨,孤独,那只是文人们的诗情画意的一种浪漫吧!真正的现实是,网络的便捷,有了网购,有了网上银行,有了网上交费……如此,手机给奔波在柴米油盐中的我们带来了方便,减少了我们的辛苦。也有了下载,有了作家,文学,医学等各类公众号,这样,我们在空余时间,亲人之间,虽然不说话,没说话,但那在手机的各类公众号中,各取所需,爱我所爱,如此,手机我们在手机中解惑,在手机中丰富精神生活,谁说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功能性很强的社会。手机,再也不是我们当初只用来打电话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时,睡觉前,甚至上厕所的时候,手机也许是不离手……但我们并不是手机的囚徒,只要正确、理智的使用手机,手机会使我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
因此,玩手机,就像看电视一样,是一种习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不看手机的人,怕还是个另类吧?这回,你该不会说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了吧?
手机生活散文随笔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路程中,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路程中,手机成了人们的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了。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问世以来,以前的非智能手机简直存在这世界上寥寥无几了。还有了一个新的民族名称诞生“低头族”。成了人们的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了。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问世以来,以前的非智能手机简直存在这世界上寥寥无几了。还有了一个新的民族名称诞生“低头族”。
何谓“低头族”?顾名思义一直低头玩手机的人呗。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前,哪有这样子情况出现,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只要有智能手机感觉自己的`何谓“低头族”?顾名思义一直低头玩手机的人呗。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前,哪有这样子情况出现,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只要有智能手机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快完整了,当然要是再有一个平板电脑算是真正完整了。就快完整了,当然要是再有一个平板电脑算是真正完整了。
“低头族”玩手机也好或者玩平板电脑也罢,其实不管自己真的想玩手机或平板电脑,还是因为工作关系而使用数码电子产品,但是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自己又何尝不是族中一员呢?
管自己上班时间还是下班回家途中呢?手机自然而然还是成了其中一员,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还是太冷漠了,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际之间可不是只能用手机和平板电脑交流的,人们现在都变成了“低头族”能很好的沟通吗?
自己想改变这样现象,只是努力得还不够,自己还得继续努力吧!
★ 移动支付随笔
★ 放下手机随笔
★ 生活随笔
★ 生活随笔
★ 清明节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