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评课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金溪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中班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评课(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金溪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评课

篇1:中班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评课

在园评优质课活动中,中班的《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这是一个选材比较新颖的活动,本次活动教师主要是能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对故事中的相关情节进行创编及大胆讲述。中班幼儿常常会把看到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想象。所以这一选材比较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次活动通过连环画、大圆盘、故事箱等教具的合理运用,让孩子在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做,从而很好的突破了难点,让幼儿在幽默轻松的环境中渐渐感受到了故事中情节的有序循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运用了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的语言有效引导、启发提问、观察、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的循环性。整堂课气氛较好,幼儿思维活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基本都达到了。如:老师说“老鼠来你家了,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如果你给它吃饼干,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老鼠吃饼干还会向你要什么呢?”孩子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老师没有限制孩子的发言,而是充分地让幼儿展开想象,尽情作答,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起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作用。

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楚,环环相扣,老师的语言也很生动,富有亲和力,师生也互动起来了。另外,教师的教态自然,这使幼儿能够很快地融入到了课堂中,还有音乐的配合营造了好的学习气氛。

这些都是我们新老师所要学习的。

但是,在活动中值得商榷的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出示故事箱进行创编时,幼儿们进行了分组,六个人一组,每组一个故事箱,要求是每一组编一个循环性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每个幼儿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让其中以一个幼儿来讲,那就会忽视其他几位幼儿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有一个故事箱,发挥他们各自的想象力。

篇2: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故事概要: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它会要杯牛奶。   等到你给他牛奶,它会问你要根麦管。   吃完了,喝完了,它会要块餐巾。   它还要照镜子,不要有牛奶沾在它的胡子上。   它一照镜子,会看到它的头发要剪一剪。   它就会问你借把小剪刀。   等到头发剪好了,它会要把扫帚把地扫干净。   它一动起手表,可就来劲了,把整座房子一个个房间都扫遍。不但扫,还会用水把地板大刷大洗。   它干累了,会要睡会儿。那你就得给它个空盒子做床,再加上毯子和枕头。它于是爬进盒子,躺得舒舒服服,还把枕头拍啊拍拍松。   它还会请你给它念个故事。你只好拿出书来念给它听,这时它会想要看看书上的图画。   它一看图画,起劲得要自己动手画一幅,它会要你给它纸和蜡笔。它动手就画起来。等到画好了,它要签上它的大名,而且用钢笔。   于是它要把它这幅画,贴到你的冰箱上。这就要用上胶带纸。   等到它的画贴好,它会退后两步欣赏它。这么看着冰箱,它会想起来它口渴了。于是……它会要杯牛奶喝。既然它要喝牛奶,自然会要块饼干来一起吃。   一、活动设计背景   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轻松、幽默,活泼、有趣。它没有明显的情节,从头到尾都是一只老鼠在没完没了地向一个小男孩提出一连串的要求,从吃饼干开始,它接着要了牛奶、麦管、餐巾……甚至铺床睡觉、讲故事、画画。可笑的是到最后它的要求又回到要吃一块饼干,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真令人哭笑不得。起初,我们对这样的题材有些犹豫,孩子会不会难以接受?教师会不会抓不住重点?不过我们仍决定尝试。不强调情节,不突出人物,而是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把活动目标落在“感受作品风格”上。   二、两次活动实录   第一次活动(A组)   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理解给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   2.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体验创编的快乐。   准备:   课件,老鼠形象图片,记录板,“故事箱”和各种物品的图片(如梳子、衣服、书本等)若干,绘画工具。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我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2.你们喜欢这只老鼠吗?   3.真是一只可爱的老鼠!这一天,小老鼠出门,要到小朋友家里去做客。要是它来到你家,你会怎么招待它呢?(幼儿表达想法。)   4.你们真会招待客人。不过,这只老鼠很特别,它在做客时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阅读理解 1.(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它会向你要一杯牛奶,要是你给它一杯牛奶,它会向你要一块餐巾,为什么它要用餐巾呢? 幼:擦嘴巴/擦手…… 2.擦完嘴巴后,故事里的小老鼠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理解第二段。) 3.这只小老鼠特别爱漂亮,它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的头发又长又乱,所以它就剪头发。瞧,它剪完头发,地上全是头发,该怎么办? 幼:要打扫干净。 师:要是把别人家的地板弄脏了,你应该打扫干净。(幼儿用动作体验打扫房间的情形。) 4.老鼠又理发又打扫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它会想玩。 师:(出示记录板,在板上画一个玩具的符号)还有呢? 幼:它累了,要睡觉了。 师:(画一张小床的符号)嗯,有可能。还有谁来说说看? 幼:它呀,一定要洗澡,因为出了很多汗。 (教师画一个浴缸的符号。) 师:对待朋友,我们要有耐心和礼貌。尤其是像小老鼠这么特别的客人。我们得先知道它要些什么。刚才大家讲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做一回小当家,招待招待这个老鼠兄弟。 三、分组创编 1.教师介绍材料及用法。 幼儿分成5组,每组的材料有:①六面体纸盒做的“故事箱”,上、下两面的中间穿一根轴,另外四面贴着老鼠形象和表示顺序的圆点。②图片(背后有不干胶)若干,包括画笔,玩具(球、车、娃娃等),书,食物(花生、牛奶、饼干、糖果),电视机,衣服,剪刀等。 操作方法:幼儿分组从众多图片中选出4张,按顺序贴在“故事箱”的每一面上,并把它们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求体现循环往复的特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片段。 4.小结:你们为小老鼠想得很周到。那么,故事里的小老鼠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欣赏故事 播放轻松的音乐,集体欣赏故事后半部分,结束活动。 第二次活动(B组) 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理解给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 2.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体验创编的快乐。 准备: 课件,圆形面板,与故事相关的物品图片(老鼠、饼干、牛奶、麦管、餐巾、镜子等),记录板,“故事箱”和各种物品的图片(如梳子、衣服、书本等),绘画工具。 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2.要是它来到你的家,你会给它吃什么呢? 3.要是你给它吃饼干,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你们说得对,它吃到好吃的饼干,一定会非常高兴。不过,这可是一只非常特别的老鼠,要是你给它吃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二、阅读理解 1.看看讲讲故事前半部分。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老鼠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 (教师出示圆形面板,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圆形路线依次贴上饼干、牛奶、麦管、餐巾的图片。) 师:这只小老鼠真是有趣!它很爱干净,吃完东西还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检查自己擦干净没有,于是来到镜子前。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鼠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幼:它觉得自己很帅,它很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它看到自己嘴巴上有脏东西,还想擦擦;它可能想梳头;它想用剪刀剪剪长毛;它觉得自己该理发了…… 师:对了,这只小老鼠除了爱干净,还特别爱漂亮。瞧,它拿起剪刀,对着镜子理起发来。 (教师同时在圆形面板上顺着前面的线路贴上镜子和剪刀。)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瞧,发生什么事情了? 幼:老鼠把自己全身的毛都剪了一下,弄脏了房间;小老鼠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现在需要打扫一下。 (4)出示课件(四),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老鼠是怎么打扫房间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打扫打扫房间吧!(集体用动作体验打扫房间的.情形。)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老鼠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贴上清洁工具的图片)。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它会口渴,要吃一个水果。 师:(出示记录板,画一个水果的符号)要是你给老鼠吃水果,它会怎么样? 幼:它吃了水果,觉得无聊,想看电视。 师:(画一个电视机的符号)它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干什么呢? 幼:它累了,想睡觉了。 (教师画一个表示睡觉的符号。) 师:(画一个表示糖果的符号)要是你给它吃一块糖,它会怎样? 幼:它太饿了,又想吃饼干了。 师(惊讶地):啊?又吃饼干了,然后它会要什么呢?(引导幼儿看粘贴了图片的面板。)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随着情节的推进,教师把相应的图片贴在圆形面板上。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小老鼠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他的爸爸妈妈。(教师贴画。) 幼:小老鼠想喝牛奶。(教师贴牛奶的图片。) 幼:我补充,小老鼠站在冰箱前面看自己的画! 师:看得真仔细!请你把冰箱的图片找出来好吗?(幼儿找出并贴上冰箱的图片。) (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出示饼干的图片)。 幼:又要吃饼干了! 幼: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 师:(边复述这一段故事情节,边依序调整面板上的物品图片)咦?正好是一个圈,好像又回到前面的故事里去了! (3)故事又开始了,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来做一回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三、分组操作 1.我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故事箱”,还有一些图片,你们同组的人讨论一下,老鼠会用到哪些东西,开始用过的东西会不会再用到,然后把选出来的图片贴到“故事箱”上,就可以一边转一边讲故事了。 2.小组交流。 延伸活动: 把材料投入区角,延续活动。 三、反思与调整 1.用实物形象地体现作品特点 故事从一块饼干开始,最终又回到了饼干,仿佛一个大大的圈。如何体现作品的这一特点呢? 在A组教学时,我把故事分成三个段落,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逐段理解故事。活动结束后,我发现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作品内容失去了联系。虽然我试图整理出作品的线索,但终因头绪过多而失去重点。比如既要幼儿在开始几分钟内迅速理解故事开头部分的特点,又要他们展开想象。故事欣赏到了一半,教师就要求幼儿创编、讲述。此时幼儿对故事内容还一知半解,怎么能有效地创编故事呢?一个轻松幽默的故事活动竟成了一次冗长、单调的学习,幼儿疲于应付。故事是讲完了,但幼儿获得了什么?我又获得了什么?这两个问题不断在我脑海中出现。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一定要尽量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策略让孩子自己发现故事中的序,感受故事循环往复的特点。体验作品的幽默风格。 因此在B组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特点上。我一开始便出示面板,随着情节的推进,慢慢呈现饼干、牛奶、餐巾、镜子、剪刀等,用箭头逐一连接,最后当箭头又指向饼干时,整个面板就像一个钟面,表现出循环往复的特点。故事在面板上留下了“轨迹”,更向幼儿暗示了作品的特点。 其实,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它的连贯性,一连串的事件,一连串的元素。 2.基于经验的故事创编 一只没完没了提要求的老鼠带来一连串的趣事。那么,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事,还可能发生些什么事呢?在活动中,我预设了小组合作创编故事的环节。 在A组教学中,我把创编故事

篇3: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故事概要: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它会要杯牛奶。

等到你给他牛奶,它会问你要根麦管。

吃完了,喝完了,它会要块餐巾。

它还要照镜子,不要有牛奶沾在它的胡子上。

它一照镜子,会看到它的头发要剪一剪。

它就会问你借把小剪刀。

等到头发剪好了,它会要把扫帚把地扫干净。

它一动起手表,可就来劲了,把整座房子一个个房间都扫遍。不但扫,还会用水把地板大刷大洗。

它干累了,会要睡会儿。那你就得给它个空盒子做床,再加上毯子和枕头。它于是爬进盒子,躺得舒舒服服,还把枕头拍啊拍拍松。

它还会请你给它念个故事。你只好拿出书来念给它听,这时它会想要看看书上的图画。

它一看图画,起劲得要自己动手画一幅,它会要你给它纸和蜡笔。它动手就画起来。等到画好了,它要签上它的大名,而且用钢笔。

于是它要把它这幅画,贴到你的冰箱上。这就要用上胶带纸。

等到它的画贴好,它会退后两步欣赏它。这么看着冰箱,它会想起来它口渴了。于是……它会要杯牛奶喝。既然它要喝牛奶,自然会要块饼干来一起吃。

一、活动设计背景

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轻松、幽默,活泼、有趣。它没有明显的情节,从头到尾都是一只老鼠在没完没了地向一个小男孩提出一连串的要求,从吃饼干开始,它接着要了牛奶、麦管、餐巾……甚至铺床睡觉、讲故事、画画。可笑的是到最后它的要求又回到要吃一块饼干,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真令人哭笑不得。起初,我们对这样的题材有些犹豫,孩子会不会难以接受?教师会不会抓不住重点?不过我们仍决定尝试。不强调情节,不突出人物,而是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把活动目标落在“感受作品风格”上。

二、两次活动实录

第一次活动(a组)

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理解给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

2、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体验创编的快乐。

准备:

课件,老鼠形象图片,记录板,“故事箱”和各种物品的图片(如梳子、衣服、书本等)若干,绘画工具。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我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2、你们喜欢这只老鼠吗?

3、真是一只可爱的老鼠!这一天,小老鼠出门,要到小朋友家里去做客。要是它来到你家,你会怎么招待它呢?(幼儿表达想法。)

4、你们真会招待客人。不过,这只老鼠很特别,它在做客时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阅读理解

1、(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它会向你要一杯牛奶,要是你给它一杯牛奶,它会向你要一块餐巾,为什么它要用餐巾呢?

幼:擦嘴巴/擦手……

2、擦完嘴巴后,故事里的小老鼠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理解第二段。)

3、这只小老鼠特别爱漂亮,它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的头发又长又乱,所以它就剪头发。瞧,它剪完头发,地上全是头发,该怎么办?

幼:要打扫干净。

师:要是把别人家的地板弄脏了,你应该打扫干净。(幼儿用动作体验打扫房间的情形。)

4、老鼠又理发又打扫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它会想玩。

师:(出示记录板,在板上画一个玩具的符号)还有呢?

幼:它累了,要睡觉了。

师:(画一张小床的符号)嗯,有可能。还有谁来说说看?

幼:它呀,一定要洗澡,因为出了很多汗。

(教师画一个浴缸的符号。)

师:对待朋友,我们要有耐心和礼貌。尤其是像小老鼠这么特别的客人。我们得先知道它要些什么。刚才大家讲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做一回小当家,招待招待这个老鼠兄弟。

三、分组创编

1、教师介绍材料及用法。

幼儿分成5组,每组的材料有:①六面体纸盒做的“故事箱”,上、下两面的中间穿一根轴,另外四面贴着老鼠形象和表示顺序的圆点。②图片(背后有不干胶)若干,包括画笔,玩具(球、车、娃娃等),书,食物(花生、牛奶、饼干、糖果),电视机,衣服,剪刀等。

操作方法:幼儿分组从众多图片中选出4张,按顺序贴在“故事箱”的`每一面上,并把它们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求体现循环往复的特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片段。

4、小结:你们为小老鼠想得很周到。那么,故事里的小老鼠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欣赏故事

播放轻松的音乐,集体欣赏故事后半部分,结束活动。

第二次活动(b组)

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理解给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

2、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体验创编的快乐。

准备:

课件,圆形面板,与故事相关的物品图片(老鼠、饼干、牛奶、麦管、餐巾、镜子等),记录板,“故事箱”和各种物品的图片(如梳子、衣服、书本等),绘画工具。

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2、要是它来到你的家,你会给它吃什么呢?

3、要是你给它吃饼干,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你们说得对,它吃到好吃的饼干,一定会非常高兴。不过,这可是一只非常特别的老鼠,要是你给它吃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二、阅读理解

1、看看讲讲故事前半部分。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老鼠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

(教师出示圆形面板,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圆形路线依次贴上饼干、牛奶、麦管、餐巾的图片。)

师:这只小老鼠真是有趣!它很爱干净,吃完东西还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检查自己擦干净没有,于是来到镜子前。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鼠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幼:它觉得自己很帅,它很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它看到自己嘴巴上有脏东西,还想擦擦;它可能想梳头;它想用剪刀剪剪长毛;它觉得自己该理发了……

师:对了,这只小老鼠除了爱干净,还特别爱漂亮。瞧,它拿起剪刀,对着镜子理起发来。

(教师同时在圆形面板上顺着前面的线路贴上镜子和剪刀。)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瞧,发生什么事情了?

幼:老鼠把自己全身的毛都剪了一下,弄脏了房间;小老鼠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现在需要打扫一下。

(4)出示课件(四),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老鼠是怎么打扫房间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打扫打扫房间吧!(集体用动作体验打扫房间的情形。)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老鼠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贴上清洁工具的图片)。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它会口渴,要吃一个水果。

师:(出示记录板,画一个水果的符号)要是你给老鼠吃水果,它会怎么样?

幼:它吃了水果,觉得无聊,想看电视。

师:(画一个电视机的符号)它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干什么呢?

幼:它累了,想睡觉了。

(教师画一个表示睡觉的符号。)

师:(画一个表示糖果的符号)要是你给它吃一块糖,它会怎样?

幼:它太饿了,又想吃饼干了。

师(惊讶地):啊?又吃饼干了,然后它会要什么呢?(引导幼儿看粘贴了图片的面板。)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font=五,引导幼儿观察。随着情节的推进,教师把相应的图片贴在圆形面板上。)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小老鼠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他的爸爸妈妈。(教师贴画。)

幼:小老鼠想喝牛奶。(教师贴牛奶的图片。)

幼:我补充,小老鼠站在冰箱前面看自己的画!

师:看得真仔细!请你把冰箱的图片找出来好吗?(幼儿找出并贴上冰箱的图片。)

(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出示饼干的图片)。

幼:又要吃饼干了!

幼: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

师:(边复述这一段故事情节,边依序调整面板上的物品图片)咦?正好是一个圈,好像又回到前面的故事里去了!

(3)故事又开始了,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来做一回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三、分组操作

1、我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故事箱”,还有一些图片,你们同组的人讨论一下,老鼠会用到哪些东西,开始用过的东西会不会再用到,然后把选出来的图片贴到“故事箱”上,就可以一边转一边讲故事了。

2、小组交流。

延伸活动:

把材料投入区角,延续活动。

反思与调整

1、用实物形象地体现作品特点

故事从一块饼干开始,最终又回到了饼干,仿佛一个大大的圈。如何体现作品的这一特点呢?

篇4:《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小班语言教案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小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的内容、情节,丰富相应的词汇和句式。

2.通过讲述、讨论及观察画面,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3.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及词语的理解。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图书《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2.PPT:《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3.黑色水彩笔一支。

4.大的范样纸一张。

5.食物:饼干一袋。

活动过程:

一、假设吃饼干,感受诙谐、体验句式:要是你给……

1.教师拿出实物饼干,“假设着”请幼儿品尝。

教师: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达“诙谐”

3.教师:要是我给老鼠吃饼干呢?他就会怎样呢――

二、阅读图书,感受故事“连环、轮回”的快乐。

1.教师与幼儿边观察PPT图画进行阅读:要是我给老鼠吃饼干,老鼠会――。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老鼠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师:为什么它要用餐巾纸呢?

师:这只小老鼠很爱干净,吃完东西还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检查自己擦干净没有,于是来到哪里呢?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鼠来到哪里了?老鼠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它想用剪刀剪剪长毛;它觉得自己该理发了……)师:这只小老鼠除了爱干净,还特别爱漂亮。他一照镜子,觉得自己的头发不整齐。瞧,它拿起剪刀,对着镜子理起发来。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师:等到头发剪好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弄脏了房间)房间弄脏了,怎么办呢?(打扫)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老鼠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幼儿说,老师顺着幼儿的回答连环追问。)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五>,引导幼儿观察。)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鼠看书,画画,站在冰箱前看画,想喝牛奶)随着情节的推进(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又要吃饼干了!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小老鼠吃饼干喝牛奶后,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事,转了一个圈,最后又要吃牛奶和饼干了,有回到故事的开头了,有趣吗?

4.我们看着这图把故事讲一遍,好吗?(集体讲述故事)在阅读到结束时,让幼儿进行故事的“轮回”――再读到故事的开头。(周而复始一遍)。

三、用故事中的语言复述故事,感受回味的快乐。

1.教师出示“范样纸一张”,大家边跟着教师视屏、阅读,边请幼儿轮流上来在范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老鼠要的东西――饼干、牛奶、吸管、餐巾纸、镜子、拖把、盒子、被子、枕头……书、纸、图画、笔、冰箱”

2.引导座位幼儿轮流循环。

四、边吃边谈,拓展图书内容教师分饼干给幼儿品尝,丰富词汇: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篇5:小班语言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案

小班语言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案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的内容、情节,丰富相应的词汇和句式。

2.通过讲述、讨论及观察画面,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3.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及词语的理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图书《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2.PPT:《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3.黑色水彩笔一支。

4.大的范样纸一张。

5.食物:饼干一袋。

活动过程:

一、假设吃饼干,感受诙谐、体验句式:要是你给……

1.教师拿出实物饼干,“假设着”请幼儿品尝。

教师: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达“诙谐”

3.教师:要是我给老鼠吃饼干呢?他就会怎样呢——

二、阅读图书,感受故事“连环、轮回”的快乐。

1.教师与幼儿边观察PPT图画进行阅读:要是我给老鼠吃饼干,老鼠会——。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老鼠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师:为什么它要用餐巾纸呢?

师:这只小老鼠很爱干净,吃完东西还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检查自己擦干净没有,于是来到哪里呢?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鼠来到哪里了?老鼠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它想用剪刀剪剪长毛;它觉得自己该理发了……)师:这只小老鼠除了爱干净,还特别爱漂亮。他一照镜子,觉得自己的.头发不整齐。瞧,它拿起剪刀,对着镜子理起发来。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师:等到头发剪好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弄脏了房间)房间弄脏了,怎么办呢?(打扫)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老鼠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幼儿说,老师顺着幼儿的回答连环追问。)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4)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五),引导幼儿观察。)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老鼠看书,画画,站在冰箱前看画,想喝牛奶)随着情节的推进(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又要吃饼干了!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小老鼠吃饼干喝牛奶后,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事,转了一个圈,最后又要吃牛奶和饼干了,有回到故事的开头了,有趣吗?

2.我们看着这图把故事讲一遍,好吗?(集体讲述故事)在阅读到结束时,让幼儿进行故事的“轮回”——再读到故事的开头。(周而复始一遍)。

三、用故事中的语言复述故事,感受回味的快乐。

1.教师出示“范样纸一张”,大家边跟着教师视屏、阅读,边请幼儿轮流上来在范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老鼠要的东西——饼干、牛奶、吸管、餐巾纸、镜子、拖把、盒子、被子、枕头……书、纸、图画、笔、冰箱”

2.引导座位幼儿轮流循环。

四、边吃边谈,拓展图书内容教师分饼干给幼儿品尝,丰富词汇: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篇6: 小班语言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案

小班语言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案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的内容、情节,丰富相应的词汇和句式。

2.通过讲述、讨论及观察画面,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3.能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及词语的理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图书《要是你给吃饼干》

2.PPT:《要是你给吃饼干》

3.黑色水彩笔一支。

4.大的范样纸一张。

5.食物:饼干一袋。

活动过程:

一、假设吃饼干,感受诙谐、体验句式:要是你给……

1.教师拿出实物饼干,“假设着”请幼儿品尝。教师: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2.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达“诙谐”

3.教师:要是我给吃饼干呢?他就会怎样呢——二、阅读图书,感受故事“连环、轮回”的'快乐。

1.教师与幼儿边观察PPT图画进行阅读:要是我给吃饼干,会——。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师:为什么它要用餐巾纸呢?

师:这只小很爱干净,吃完东西还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检查自己擦干净没有,于是来到哪里呢?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师:来到哪里了?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它想用剪刀剪剪长毛;它觉得自己该理发了……)师:这只小除了爱干净,还特别爱漂亮。他一照镜子,觉得自己的头发不整齐。瞧,它拿起剪刀,对着镜子理起发来。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师:等到头发剪好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弄脏了房间)房间弄脏了,怎么办呢?(打扫)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照了镜子,剪了头发,还打扫了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会干些什么呢? (幼儿说,老师顺着幼儿的回答连环追问。)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书,画画,站在冰箱前看画,想喝牛奶)随着情节的推进

(2)小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 (又要吃饼干了!故事又要重新开始了)小吃饼干喝牛奶后,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事,转了一个圈,最后又要吃牛奶和饼干了,有回到故事的开头了,有趣吗?

3.我们看着这图把故事讲一遍,好吗?(集体讲述故事)在阅读到结束时,让幼儿进行故事的“轮回”——再读到故事的开头。(周而复始一遍)。

三、用故事中的语言复述故事,感受回味的快乐。

1.教师出示“范样纸一张”,大家边跟着教师视屏、阅读,边请幼儿轮流上来在范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要的东西——饼干、牛奶、吸管、餐巾纸、镜子、拖把、盒子、被子、枕头……书、纸、图画、笔、冰箱”

2.引导座位幼儿轮流循环。

四、边吃边谈,拓展图书内容教师分饼干给幼儿品尝,丰富词汇:要是我给你吃饼干,你会——

篇7:大班阅读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联想推进、循环往复的风格。

2、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大胆地表达。

二、活动准备:

课件、圆形面板、指针已根、与故事相关的物品图片(老鼠、饼干、牛奶、吸管、餐巾、镜子等)、背景音乐等。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直接引入:

(二)感受理解故事。

1、以师幼互动的方式分段联想,了解故事情节。

(1)第一段教师提问:“如果你请老鼠吃饼干,它还会向你要什么?”,教师一边在圆形面板上出示牛奶、吸管等小图片,一边和幼儿一起联想推进故事情节。

(2)第二段教师提问:“小老鼠照镜子,为什么发出了惊叫声?”教师一边在圆形面板上出示剪刀、扫把等图片,一边和幼儿一起联想推进故事情节。

(3)第三段教师提问:“小老鼠睡不着,它一定会向你要什么?”教师一边在圆形面板上出示图书、纸笔等图片,一边和幼儿一起联想推进故事情节。

2、完整欣赏故事:

(1)结合幻灯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以接龙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循环往复的风格及表述特点。

(三)游戏《转一转,说一说》

1、在圆板上加入指针,介绍转盘游戏的玩法。

2、引导幼儿自由拓展:“如果你是小老鼠,给你XX,你一定还会要XX。”

老鼠三兄弟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中班绘本评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活动《秋风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

评课的活动总结

评课活动主持人主持词

幼儿中班语言课教案《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老鼠吃西瓜》

中班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评课(整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班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评课,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