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圆锥表面积公式(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eddyzhe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圆锥的表面积计算方式
圆锥侧面展开图S侧=πrl=(nπl^2)/360
r=半径,l=母线,π=圆周率
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π·r2+?·2πr·l
=π·r2+πrl
=πr·(l+r)
(1)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物体叫做圆锥体。
(2)圆锥由一个顶点,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组成,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3)圆锥有两个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4)让圆锥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三倍是叫圆锥形。
(5)圆锥的体积公式:三分之一底面积乘高,用字母表示为1/3πr2h。
二分之一乘底(底圆周长)乘高(圆锥母线)+3.14(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圆锥的表面积圆锥展开是一个扇形,要想求圆锥的表面积,还必须得知道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如果知道了圆心角就可以求出圆锥的表面积.
如果知道了圆心角的度数,面积就如下:
圆锥的表面积=底面积+圆锥的斜边的长度的平方x∏x(圆锥的度数/360)
底面积=底面半径的平方x∏
在上《圆柱与圆锥》这单元中的圆锥时,蔡老师运用实物教学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圆锥的特点,之后蔡老师问了一句:“你们还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内容呢?”
“表面积!”
“体积!”看来大多数同学竟和我的想法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圆锥的表面积等你们到初三再学,现在我们来看体积。”蔡老师只满足了我们的一个愿望。
“唉!为什么还要等三年呀!”见大家都无精打采了,蔡老师解释说“求圆锥体的表面积得用上母线l以及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这些对你们来说太深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试着推算,遇到不懂的到办公室找我。”
我的兴趣被蔡老师的解释彻底吊起来了,好,非得把这难题攻克!回到家里,我苦思冥想,在多次检验之后,我终于推导出圆锥的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如果用r来表示底面半径,l表示圆锥的母线,n°表示圆锥侧面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则底面周长为2πr,所以扇形的弧线长度也为2πr,而弧线长度(扇形所占圆周长)就等于n°/360°.扇形所占圆是以以母线l为半径的,所以它的周长为2πr,得出
n/360 = 2πr/2πl = r/l
r/ l就是弧线长度与扇形所占圆周长之比,也就是扇形与扇形所占圆的面积之比,
所以,只需求出扇形所占圆的面积再乘以r/l便可以得出扇形的面积。而扇形所占圆的面积为πl2,即可得出:
S侧 = πl2×r/l
= πrl
向前再推一步,又得出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S侧 =πrl
=1/2×2πr×l
= 1/2×底面弧线长× 母线长
由此推导出圆锥侧面扇形面积等于πrl ,等于3.14乘以底面半径再乘以母线即可。圆锥的表面积为侧面积加底面积,又为:
S表 = S侧+S底
=πrl+πr2
=πrl+πr×r
=πr(l+r)
由此得出圆锥表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制作圆锥时可以根据底面圆来确定侧面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也可以不剪开一个圆锥就知道它的表面积了。
中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隐含性比其它学科显得更为突出.数学中的知识点要通过想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才能揭示,由于学生受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限制,以及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为了完成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 圆柱的表面积
★ 长方体的表面积
★ 地球的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