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阳光的香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共含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阳光的香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

篇1: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

28岁的小伙阎照河回乡承包120亩低湖田,兴建29口泥鳅池,养起了泥鳅。11月16日,养殖一点通在彭场镇共升村,探访了阎照河的泥鳅养殖基地。

这一想法得到了亲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为了迅速了解市场、掌握技术,阎照河多次前往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的著名泥鳅养殖基地参观、考察、学习。当年12月底,阎照河在彭场镇共升村租了120亩低湖田,开挖了29口标准化池塘,养起了泥鳅,投入120多万元,注册了富农泥鳅商标。

29口池塘,有1口是培苗池,其它是成鳅池。今年5月,阎照河购回泥鳅“水花”,在培苗池中精心喂养,待小“水花”逐渐长成“寸片”后,再投进成鳅池。“这是他攻克的一个技术难点,成鳅相对好养,但“水花”和“寸片”极难养。”杨新华肯定了阎照河的技术。

杨新华是市水产局专家,有36年水产从业经验,作为泥鳅养殖基地的“常客”,他这样评价阎照河:养殖技术过了关,规模在江汉平原地区是个突破,必将推动和带领周边养殖户规模养泥鳅。

每一口池塘,长100米、宽17米,四周用网扎好,每隔一段是水泥柱。池塘的前后岸上,各有一个小池,一根小管,进水和出水独立分开。在基地边,有一口大水井,连接着人根进水泵管,一根连接通州河,一根连接地下水井。阎照河介绍,这是他的两套“排灌设施系统”,对泥鳅养殖帮助更大。

通州河水质好时,阎照河抽取使用通州河水,为此他购进了专门检验水质的仪器;水质差时,他抽取地下水,确保池水合格,仅这套排灌设备就投入10多万元。水井的好处是可以调剂水温,确保夏天和冬天的水温适宜泥鳅生长。

半年过去了,阎照河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泥鳅通”。专业不对口,全国四处取经;技术不熟悉,夜夜啃资料;饲养不达标,天天记日志、打电话咨询。在他身上有一股钻研劲,泥鳅吃什么,哪个阶段如何喂养,他能倒背如流。在他的养殖日志上,每天记录着池号、吃的什么牌子的`饲料、有无不良反应,死亡率等等。

眼下正是收获季节,阎照河饲养的泥鳅长势好、产量高。沿着池塘阎照河随便用工具在池里一舀,亮花花的鳅鱼游出水面,他说,5月份投苗时,他投的是1斤1000尾的苗,如今称重,已经长到1斤150尾,翻了六七番。“今年赚30万元没问题。”

不仅全市瞩目,阎照河的泥鳅基地还吸引了省水产专家的目光。半年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授邹叶茂多次带着实习生来基地考察、指导,要求合作搞科研。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极为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阎照河喜滋滋地介绍,泥鳅现在吃食少,冬天是“保膘”时节,年前,他将一边探索,一边着手售卖。他已经打探好了各地市场,包括哪儿要哪种规格的泥鳅,行情不错,目前卖到了18.5元/斤。阎照河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饲喂泥鳅,加入他的富农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致富,技术、苗子、饲料、销售等都不成问题。

篇2:大学生回乡创业养小黄牛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小黄牛

放弃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及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回到农村当一名普通的养牛户,这对于今年24岁的大学毕业生黄照标来说一点也不后悔。如今,阿标已在澄迈县老城镇富豪村委会办起了养牛专业合作社专门养殖小黄牛,还计划出资帮助当地农民种植玉米。在阿标的带领下,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回乡一同养牛。

放弃高薪回农村当“牛倌”

25日14时许,记者来到阿标的养殖场时,他正和父亲一同将牛群赶去吃草。“我身上没有牛粪味吧?”戴着草帽、皮肤黝黑的阿标笑着说,他每天上午8点到12点,下午3点到5点都要将牛群赶出去吃草。

阿标介绍,他老家在澄迈县永发镇永丰村委会,去年7月份他大学毕业后,他找了一份助理工程师的工作,月薪5000元以上。一些同学都羡慕他找到了与专业对口待遇又不错的工作,但阿标并没有满足。“我希望年轻时多闯闯,便回到了澄迈开始创业。” 阿标说。

篇3: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小黄牛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小黄牛

黄照标在放牛

放弃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及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回到农村当一名普通的养牛户,这对于今年24岁的大学毕业生黄照标来说一点也不后悔。如今,阿标已在澄迈县老城镇富豪村委会办起了养牛专业合作社专门养殖小黄牛,还计划出资帮助当地农民种植玉米。在阿标的带领下,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回乡一同养牛。

放弃高薪回农村当“牛倌”

25日14时许,记者来到阿标的养殖场时,他正和父亲一同将牛群赶去吃草。“我身上没有牛粪味吧?”戴着草帽、皮肤黝黑的阿标笑着说,他每天上午8点到12点,下午3点到5点都要将牛群赶出去吃草。

阿标介绍,他老家在澄迈县永发镇永丰村委会,去年7月份他大学毕业后,他找了一份助理工程师的工作,月薪5000元以上。一些同学都羡慕他找到了与专业对口待遇又不错的工作,但阿标并没有满足。“我希望年轻时多闯闯,便回到了澄迈开始创业。” 阿标说。

“当地部分农户都有养牛的习惯,但大都是散养式的`,养殖规模较小,一户最多养几头。”阿标说,他发现澄迈小黄牛的口碑较好,但却缺乏较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一开始,从城市白领到一个整天和牛粪打交道的‘牛倌’,我心里难免有些落差。”回忆起当初创业时的艰辛,阿标说,“一开始觉得很累,也曾想过放弃,最后在父亲和亲友的帮助下坚持下来了。”

去年8月,阿标在澄迈县老城镇富豪村委会租到了一片空闲地,办起了小黄牛养殖场。同时,还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小黄牛来扩大养殖规模。

篇4:大学生放弃铁饭碗回乡创业养山鸡

大学生放弃铁饭碗回乡创业养山鸡

有一位创业主人公,大学期间读的是电器自动化专业,家人让他毕业选择考取公务员,他却放弃铁饭碗,回家创业选择了风牛马不相及的养殖山鸡。这隔行如果如山,他能做成功吗?人家开始从事养殖业,现在正在扩大上千平方米的养殖规模,和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吧?又是如何成功的呢?

眼前这位正在施工现场做指导的就是甘昌武,目前主要从事山鸡养殖行业。施工现场主要是在做养殖场的基础建设,总的面积达到了1400平方米。

150万元的利润是甘昌武养鸡总产值的3倍。在养鸡方面,甘昌武可以说是一个外行, 大学电器自动化专业毕业以后,回海口打工了不到五个月时间就辞职回家, 20做决定要养山鸡创业。

最初,甘昌武要养山鸡的这个提议和想法,父母亲并不是很赞同,并且希望他去考个公务员获得一个铁饭碗。

当公务员或去公司上班,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被不喜欢约束的甘昌武果断地拒绝了。父母的劝说并没有改变甘昌武养山鸡创业的决心。甘昌武说干就干,年4月份,他带着在大学开饭店积攒的一点积蓄,加上从亲戚朋友这里借来的钱,总共凑够了八万块钱,就来到了屯昌县枫木镇琼凯村,开始建设山鸡养殖场,购买了3000只山鸡苗开始养殖。

屯昌绿品源农业发展游戏公司 总经理 甘昌武告诉记者,最初在养殖场只有两个人管理,吃住都在养鸡场,做着起早贪黑的工作。

甘昌武不断地在思考,如何把这个养殖业做强做大。他决定以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来经营着份事业。在2013年12月份他就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创建了自己的团队,经过两年的摸索发展,场地也越来越大。20在政府的支持下,甘昌武通过一笔扶贫资金,开始孵化鸡苗发给琼凯村的农户养殖。他的`养殖规模也随之开始扩大了。

鸡苗发下去之后,如何帮农户们把商品山鸡销售出去是甘昌武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于是他开始去开拓市场,打开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

屯昌县枫木镇琼凯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槟榔和橡胶,近年来随着橡胶价格的下滑经济效益不是很好 ,槟郎也出现各种病害影响挂果量和品质。农户的收入不是很好,自从甘昌武带着大家养山鸡以后,农户是收入水平也提高了。

养山鸡仅仅花了两年的时间,就让甘昌武以8万块钱的创业资金发展到年收入50万元。在这个养殖过程当中,甘昌武做足了山鸡养殖技术的功课,并且聘请了专门的技术人员。所以养殖技术并不是他的难题,资金是他发展的绊脚石。但是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帮助了他缓解资金难的问题,帮他加速发展。目前新建设的鸡场基础建设总的造价达到100万,但是自己只需要出30%的资金款。

20xx年甘昌武为山鸡注册了品牌,目前养殖的山鸡和山鸡蛋已经是供不应求了。规模扩大以后,他对下一步的营销也有了明晰的计划。

随着山鸡养殖规模的扩大,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甘昌武的养殖团队抱团发展。

篇5:大学生回乡创业养猪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猪

家住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曾令兴,幼年时父母离异,他与父亲、弟弟三人相依为命。20xx年7月,曾令兴大学毕业,农村家庭贫困的他,选择一家饲料公司跑业务,一干就是三年。

20xx年,曾令兴怀揣打工攒下来的两万元回到老家创业。

同年8月的一天,黔西农商银行九狮支行客户经理走访了曾令兴。懂得养殖业务、精明能干、诚实自信,这是曾令兴留给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的第一印象。“对这样懂业务、有思路的农村创业大学生,一定要支持。”该行行长彭云峰说。两天后,曾令兴获得了4万元“特惠贷”支持,加上家里的.积蓄,近8万元的创业资金到位,曾令兴的养殖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20xx年3月,黔西县移民局根据曾令兴的构想,为他的养殖场绘出了规划平面图。根据这一规划,曾令兴的养殖场将建成一个拥有大棚20个、蔬菜种植100亩、养猪场500平方米的综合农场。这也是曾令兴的一大梦想――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为加大对曾令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扩大养殖规模,该行及时追加了1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群众养猪存在一个屠宰难的问题,有时宰一头猪要排上一两个月,农户吃不消,很多人都不敢养猪。为解决群众这一难题,曾令兴在现有养殖场的基础上,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网络销售产品,农户可以选择养小猪,也可以养肉猪,养到一定时间由专业合作社回收。这样,农户既没有养殖负担,又无销售压力,目前已有10多户农民加入曾令兴的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今,曾令兴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可养殖出栏猪800余头,年均可实现销售纯利润近30万元。

目前,曾令兴的养殖场长期就业人员近10人,每人每月能够拿到多元的工资,年底每人还有4000元左右的奖金,每人在养殖场打工年收入近3万元。

篇6:大学生辞去月薪五千工作回乡创业养野猪

大学生辞去月薪五千工作回乡创业养野猪

辞去月薪约5000元的工作,回到老家DD距离泉州市区80多公里车程的南安向阳乡郭田村,创业办起了野猪养殖场,这是从集美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两年后,25岁的姚春侨的选择。

昨日,在养猪场,一脸稚气的小姚,为海都记者勾画了自己事业的蓝图:除了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野猪肉外,还要扩大养殖场的规模、发展家乡的野猪特色餐饮和农业观光。

“打工是挑水喝,创业是自己挖井喝水。我希望给自己挖一口井。”小姚坚定地说。

看到养殖节目 萌生创业想法

“家养的特种野猪产崽啦!初产母猪一窝九只,真是振奋人心!”上周三,小姚的一条朋友圈,引来了众多同学点赞。

小姚的养猪场,就建在郭田村一处山坡上,红砖砌的猪舍里,圈养着他的20多头宝贝野猪。

养猪场的种猪,是小姚去年从龙岩买来的。当时,在一家大型国企在厦门的下属机械企业上班的他,看到一个野猪养殖的`电视节目后,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野猪肉好,营养价值高,市场上需求很大,但市面上供应却不多,养殖野猪市场前景不错。”小姚说,农村的土猪肉一斤10多元,可野猪肉一斤可卖到30或50元,“同样是8到10个月的养殖周期,养野猪的性价比更高”。

于是,在做了问卷调查等市场调研后,小姚就辞职了。他和家里一起筹了十几万元,在网上和龙岩的种猪场洽谈,引进种猪,租下野猪场,改装猪舍,当起了“猪倌”。

小姚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都做技术工作,对于小姚的选择,他们都称赞有胆量。

篇7:海南大学生回乡创业养鹅喜忧掺半

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想着到城里工作,然而他们两人却放弃城里的好待遇,“一根筋”似的回到农村搞养殖。

对于蔡造亮、唐功强两个年轻人的做法,多数村民无法理解。蔡造亮的父母也十分纳闷:千辛万苦供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他将来有个好前程,而他却放弃城里的好工作,回到农村创业从事养殖。

俩小伙放弃城里待遇,返乡创业搞养殖

“这些鹅都很大了,可是我们卖不出去。如果继续养的话,每天要好几百元的花销。”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蔡造亮看着自己养殖的成群白鹅喜忧掺半:喜的是,他们的养殖获得了成功;忧的是,这么好的鹅却找不到销路。

蔡造亮和唐功强都是海南儋州人,蔡造亮毕业于武汉的一所高校,专业为生物制药;唐功强毕业于海口的一所中专学校,学的是临床学。“我们原来并不认识,后来同在一家制药厂工作时成了好朋友。”唐功强透露,在这家制药厂,他们都属于技术类的工种,待遇很好。

工作几年后,蔡造亮与唐功强都有了一些积蓄。他们经过商量,做出了一个让村民及家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返乡创业。

蔡造亮说,当时村民们对他的做法都无法理解,父母对他的做法也感到很惊讶,难以接受。随后,蔡造亮和唐功强在海南省儋州市三都镇文昌村租下了一个场地,决意从事养殖业。

坚守荒郊野外,养鹅获得成功

看到他们在农村的干劲,家人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逐渐支持他们,同意他们在农村尝试创业。经过反复考虑,两个年轻人就选择了养鹅。一方面是养鹅的技术容易掌握,另外当时鹅肉的市场行情不错。

去年10月份,蔡造亮和唐功强在一片质疑声中,脱下了在城里穿的时髦服装,换上了皱巴巴干农活的衣服,戴上草帽,挽起裤腿,扛起锄头,在租来的地上开荒、平整土地。

为了节约资金,大多数的活都是他们自己干,自己铺路、砌鹅舍、建瓦房。足足干了一个多月,一个养殖场终于初具雏形,大学生返乡创业也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接着,两人购买回鹅苗,看着这些白绒绒的小东西,他们笑着说:“毛茸茸的,很可爱。”从那时起,他们就当起了全职的“鹅爸爸”,白天喂它们吃东西,晚上轮流看着它们睡觉。“小东西喜欢挨着压着睡觉,要是不把它们分开,第二天就会有小鹅被压死。”蔡造亮回忆起当初照顾鹅苗的经历。

为了养好这些鹅,两人买来专业养殖书籍,并从网上查阅相关养殖技术资料。“我们学的专业对养鹅有一定的帮助。有一次,一只鹅突然生病死了,我就拿来解剖,查看是什么病因,原来是支气管发炎,幸好不是传染病,不然就麻烦了。”唐功强笑着说。

在荒郊野外,两个年轻人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驱走寂寞和孤单,养殖获得了成功。

遇尴尬,辛苦养大的鹅卖不掉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两个年轻人历尽千辛万苦,养鹅最终获得成功。当初那群“毛茸茸很可爱”的小鹅如今变成了漂亮的`“白天鹅”,每只体重达到8至10斤,马上就可以出售了。由于这些“白天鹅”是以放养为主,鹅肉结实肥美。两人对鹅的销路充满了信心。

但是,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一帆风顺。由于对市场不太熟悉,400多只肉鹅尽管一天一个样,但却找不到销路,白鹅面临销售难的问题。

春节临近,他们信心满满地以为可以卖个好价钱,现实却给他们当头一棒。摆到市场上的鹅无人问津,不是嫌贵就是说鹅的个子太大了,不想买。

他们只能到澄迈、临高、万宁、海口等市县四处联系买家,跑了大半个海南,买家给的价钱都比成本价低很多。

眼看着含辛茹苦养大的鹅体重一天天下降,一天卖不出就要多花费几百元的花销。这一尴尬境况,让两个年轻人束手无策。“第一次创业,我们不想亏得太惨,只求能把鹅卖出去,收回点成本,才能开始第二阶段的创业。”蔡造亮说。

“下次养殖,我们一会先做好市场调查,找好销路,未雨绸缪。”唐功强一边抚摸这些白鹅,脸上写满了无限的惆怅。

篇8:大学生回乡创业

大学生回乡创业

在镇原县孟坝镇工业园区,新建的镇原县亨隆养殖专业合作社格外引人关注,这个合作社以养驴为业,创办者吴鹏是一名“80后”大学生。

提起吴鹏,孟坝镇赵咀村的乡亲们评价很一致:“能吃苦,有主见。”

,家境困窘的吴鹏考上了湖南衡阳工业职工大学。毕业后,他被推荐到深圳先进微电子有限公司任助理机械工程师,年薪5万元。,吴鹏被江苏常发集团选聘担任产品研发部副部长,年薪达到15万元。

在常发集团工作期间,吴鹏发现山东省许多村镇养殖业比较发达,效益非常好。

“山东农村和我们村的`情况很相似,人家能把养殖产业发展得那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行?”,吴鹏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吴鹏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和考察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家乡搞牛、羊、驴规模化养殖,带动乡亲们致富。(转5版)

(接1版)通过与孟坝镇党委书记耿勤学衔接沟通后,他决定选择“庆阳驴”作为自己的养殖产业,在家乡搞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3月,吴鹏带着全部积蓄返回家乡。

回到村里,吴鹏开始着手场地选址、设施修建等前期工作。妻子李燕燕和父亲则在承包来的30亩地里覆地膜、种玉米、种草。在新疆经营车辆运输的吴旭弘看到哥哥决心这么大,毅然卖掉了车辆,举家返回家乡,与哥哥一同创业。

205月,镇原县亨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完成注册并开工建设,4个月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养殖场出现在孟坝镇工业园区。

目前,吴鹏的合作社已购进适应性强、药用价值高的“庆阳驴”170头,储备饲草100多吨。一个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正在激情上演……

篇9:大学生回乡创业故事

土生土长的合江人,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大学毕业在外打工几年后决定返乡创业,依靠家乡的农业资源发展起了农业旅游观光园。他就是程涛,白手起家,凭自己的努力寻找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

白米镇的江北香逸园休闲生态基地是一个农业旅游观光园。走进基地,记者就看到一大片草莓园,现在正是草莓结果的季节,程涛正正在园子里查看草莓的生长情况。

程涛大学毕业后在外打工几年,但是生长在合江的他,一直想回到家乡干事创业。

程涛:因为我在外面跑了几年,我觉得首先就是说外面的农业发展程度比我们这里要现代化一些,然后本身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合江人,所以说有自己的一定的情怀,想带着这种情怀来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情出来,在农业方面能改变点什么。

据程涛介绍,香逸园休闲生态基地是农业旅游观光园,就是打造无公害纯绿色水果,让游客吃得放心。基地所有的肥料都用的农家肥做底肥,这样生长出来的水果不光样子美观而且口感更佳。再过20多天第一批草莓就成熟了,程涛决定把大棚的支架换成钢架,给前来采摘的游客一个更佳舒适的环境。

程涛:主要我们考虑的就是长远的成本,竹子的话,来看它的成本更高一些,那个我们主要考虑游客来我们这里采摘那个舒适程度,就是说竹子以前比较矮一些,矮一些的话而且容易造成积水,游客来了话,有诸多的不方便,所以说现在我换成钢架,不管是从成本上来看,还是游客来观光舒适程度上来看,都是比较好的。

如今,程涛的农业基地已经从当初的十几亩发展到三十多亩,看着自己的基地一步步发展壮大,程涛心里美滋滋的。

程涛:其实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比较难的,就是说一个白手起家的返乡创业大学生。首先就是说体现在资金上面,当然说土地上面政府有一定的协调,资金上面的难度是最大的,政府就是说鼓励我们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就是说跟银行对接好之后,我们可以有10万政府贴息贷款,就是说资金上能解决我们的需求。第二,像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的话,从法律上来讲是需要纳税的,但是我们属于农业,又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所以说这一块税收减免了,这些都是政府给我们的优惠。

今年是程涛回乡创业的第三个年头了,虽然有了不错的收益,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决定加大投入,把自己休闲生态基地打造成品种丰富的水果综合园区。

程涛:今年,除了引进草莓我还引进其他水果,包括优质的西瓜品种、葡萄,葡萄可能我要引进几个优质的葡萄品种,还有火龙果,今年我打算把这三个品种做起来。我就想把这打造个水果的综合园区,然后配套点蔬菜来,搞点无公害的、绿色的蔬菜,到时供这些游客来采摘水果的同时,有更多的选择。

篇10:大学生回乡创业故事

一年前,80后女大学生曾艳在大英县花园干道维多利亚小区门口,开起了一家唯客超市,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为何放弃世界知名企业的工作开起超市?近日,记者在唯客超市见到了正在清理货物的曾艳,听她讲起了创业的故事。

学设计的女大学生开起超市

曾艳的求学路算是比较顺利。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在大学里,她努力学习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世界知名企业阿克苏油漆做色彩咨询顾问。虽然工资不高,但其他福利不错,五险一金也都买了。可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物价不断提高,微薄的工资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保障,更重要的是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曾艳反复权衡后作出了一个决定——辞职,回家乡寻找创业机会。

回到家乡后,曾艳并没有想好创业的门路,好在父母很开明,见她每日愁眉不展,主动对她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要不到社区去上班?天天跟市民在一起,你就知道市民需要什么,到时候再看做什么生意。”曾艳到花园社区居委会当起了志愿者,天天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解到这一片区没有超市,市民买东西很不方便。去年,曾艳着手开起了超市。

将好口碑打造成好品牌

一开始,超市的生意不是很好,投入的20多万元眼看就要打水漂了,怎么办?曾艳就到书店、网上学习超市经营方面的知识,摸清购货渠道,直接与供货商对接等。现在,超市的生意很不错,收入也多了。对于如何经营超市,曾艳说关键是要让群众买得放心。她坚持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统一价格,由公司送货上门,自己不用担心进到假冒伪劣产品,群众来店购物也放心。其次是服务热情,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受到你的真诚。只有这样,周围的邻居才会常来光顾,虽然超市不大,但只要用心经营,也能做大做强。把口碑做好,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品牌,到时候再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让小超市成为老百姓口碑中的好品牌。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猪

回乡创业倡议书

养羊创业计划书范文

三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财富故事

宠物托养所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必读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经典语录

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养泥鳅,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