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个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滨少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个(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滨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个

篇1: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个

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1:于建嵘:理想主义者的奋斗

一组拍摄于四川宜宾市政府门口的照片,在于建嵘的微博上引来网友的上千次转发——照片显示,一些上访人员正在躲避追截。此事继而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发布照片的人,又在一次给一个中央机关处级干部班的讲座上,播放了宜宾市执法者殴打上访民众的录像。学员们均表惊讶,有人言称,下次遇到宜宾市来跑项目,坚决不给!

这样一个“上通下达”的人,就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

湘南 城乡流浪

爷爷要死了。他是一个裁缝,也算是本地有一点影响力的秀才,家里有很多地。爷爷死的时候,父亲还很小,不久,奶奶也死了——父亲那时才十几岁,就成了一个孤儿,没有人管。

父亲就到外面流浪,有一次打架后,他逃到了山里面,碰到了湘南游击队,就参加了游击队。解放之后,他就算是参加了革命,就做了一个小干部。母亲那个时候在团委当保姆,他们结婚之后,父亲被调到衡阳,做了一个县团级干部。

““””时,南下干部和地方干部发生摩擦,把地方武装视为土匪,挖出了我父亲的“土匪”历史,就再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抓他坐牢,就是把他晾起来。1967年,我母亲带着我和姐姐,下放到了农村。

父亲是那样的身份,村里没有人愿意让我们留下。冬天,他们偷走了我们家的棉被,就是为了将我们赶走。母亲没有办法,就带我们流落到城里,成了黑户(指““””期间没有户口的人),没有布票、没有粮票,没有吃,没有住的地方,很可怜。

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去粮站免费帮忙打扫卫生,就是为了在扫地的时候搜集米袋里漏出来的米粒。她也会到黑市去买红薯回来。有些人说某样东西小时候吃多了,现在都不吃。而我小时候主要吃红薯,现在还是特别喜欢吃。

衡阳 黑人记忆

我8岁的时候,父亲托朋友帮忙,送我去上小学。母亲没有布票,就去讨了一个麻袋,花几毛钱请裁缝给我做了一件衣服,那人眼睛瞎,衣服口袋一个缝在里面,一个缝在外面,但那是我当时最好的衣服、穿着它我就上学去了。

班里有个同学是班长,他认出我——我们刚搬进一家木板房地下的窝棚里,他住在木板房里。他说:“他怎么到我们班来了?他是黑人!”老师不在,他们就把我往外拖。我拽着桌子不愿意走,缝在外面的那个口袋勾住了桌子,拉扯之下,我唯一的好衣服被撕烂了。

他们把我拖出去,我蹲在学校外面痛哭。父亲来了,他说他刚好路过。其实学校在很偏的一条马路上,我想他可能是特意去看我,他摸着我的头流泪,很难过。那是我唯独一次看到他流泪。从此以后,无论如何我都不愿意到学校里去了。

因为没有户口,没有人敢租房子给我们,我们到处流浪。到后来,全部的家当就是一口锅、两床被子,母亲用一个平板车一拉就走。

我们之所以生存下来,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父亲虽然是个“坏分子”,自身难保,但因为他当年很讲江湖义气,再怎么倒霉,还是有朋友愿意帮忙。不然的话,当“黑人”的那种感觉……“黑人”身份对我来说,整整8年,从6岁到14岁。这决定了我今天的许多选择及性格。由于没有布票,我小时候基本上没有穿过什么像样的衣服。所以我说我是奥巴马。

1974年,我直接上高一了,我不懂拼音,也不懂数理化,但好在正规读过小学的人也不懂这些。1976年,父亲被平反,但7个月之后,他就死了。如果不死的话,可能就当上了大官。但他一死,事情就麻烦了。因为母亲的工作还没有安排,母亲对这个事情总是耿耿于怀。我说,算了,我考上大学之后,肯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大学 母亲的荣耀

我考上湖南师范学院,成大学本科生了,牛得很,工作转正之后可以拿到54块5毛钱,而大学生是可以预支工资的。我母亲高兴得不得了,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感到最荣耀的事情。

上大学的时候,我17岁。母亲的工作是给别人刷酒瓶,她没有钱送我去学校。一个人去的第一天,把我吓坏了。父亲有很多战友,都是很讲义气的人。省公安厅的一个人到火车站去接我,我听到有人喊:“衡阳来的于建嵘!”我一看,是个警察,吓得我要尿裤子了!我年龄小,从小又被抓怕了,我说我没有犯罪。他说:“我是来接你的。”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衡阳日报,天天写社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有一年多没有工作,就干脆当律师去了。我当律师比谁都简单。

有一个礼拜六,我和几个朋友到湘江边散步,走到师范学院门口,看到告示说要招考“律师工作者”。那个时候,政府想通过招聘建立一支律师队伍,我去面试取得培训资格。

我什么都没学过,就去考试了。司法局的人在那儿让我们填表,他们一看我是大学本科生,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问我:“你懂法律吗?”我说:“法律还不就是那么一些事情吗?”

他问了一个问题,最有意思,考倒了一大批人:“如果有三个人赌博,有两个人输钱了,输的人就合伙对付赢了的人,把钱从他那儿拿回来,你说这是一个什么行为?”

我们是脑子动得多而快的人,我说:“抢劫!”他马上问:“抢谁的钱?”如果我说抢赢了的人的钱,那我就是认可了赌博的合法性。我们这种学哲学的人马上进行逻辑分析,我说:“这是抢国家的钱。”他说:“怎么是国家的钱?”我说:“国家待没收的钱。”考官把桌子一拍:“就是你了!”

海南 赚钱不是目的

我是中国第一批取得律师资格证的人。第一年,我挣了150多块钱,给母亲买了一件呢子大衣。我天天帮别人打官司,到处赚钱,几年下来,就挣了1块钱。那个时候,一般人一个月挣50块钱,我有的工资了,我不怕,我觉得我可以下海了,就带了12000块钱去海南。

靠替人要账,在海南我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万,激动得一个晚上没睡觉。那种兴奋的感觉,后来永远找不到了。我打电话给母亲,她说:“你不要做,那是犯法的事情!”做了一年多,我发现钱好赚,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干,有一次给别人写一页纸的法律文书,就赚了60万。

我们几兄弟赚到1000多万的时候,我认为我赚的钱一辈子都用不完了。我说我不干了,没意思。他们不同意,我坚决要分钱。拿到200多万,我卖掉旧车买了一辆马自达,又买了一个2万多块钱的大哥大,还办了一张银行卡,开始云游全国。

武汉 找到目标

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时,就曾经发过誓,先解决生活问题,但我这一生的目标是:1。搞清楚是什么把一个黄皮肤的孩子变成黑人;2。要想一切办法使我们的后代,再不这样被人为地变成黑人。

所以,我赚钱之后坚决要分钱。我当年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获得自由,因为没有钱就没有自由。离开之后,有两年的时间,我心中有想法,但没有目标,四处走走。后来,有人建议我找华中师范大学的老师徐勇。徐勇接到我的电话,很怀疑:这个家伙,是干什么的?

他和我谈过之后,说:“你应该读博士。”我说,我一辈子没想做这个事情。他说你不对,你一定要继续读书,一定要进入体制,否则你就只能是个江湖郎中。我就去学校跟徐勇待了一年,但我不住学生宿舍,住外教楼,60块钱一天。咱有钱,牛得很!

我考了徐勇的博士,他不准我走,让我老老实实待着,那一年我吃苦了,

篇2: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6:史玉柱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爸爸是怀远公安局的,我妈妈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让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此前,他高中毕业就“下放”了。

18岁之前,史玉柱随父亲两次见识过大上海的繁华,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层的国际饭店还有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此刻,尽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觉得他离大上海很遥远。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

篇3: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史玉柱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爸爸是怀远公安局的,我妈妈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让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此前,他高中毕业就“下放”了。

18岁之前,史玉柱随父亲两次见识过大上海的繁华,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层的国际饭店还有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此刻,尽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觉得他离大上海很遥远。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的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后,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理想破灭后的史玉柱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四年。

篇4: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篇5: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巴雷尼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 希望 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篇6: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潘石屹

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知道自己没考好,他立即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1981年从培黎学校毕业后,潘石屹又以整个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

1984年,潘石屹毕业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 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捧上了铁饭碗。在那里,潘石屹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他的窍门,那就是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处长向局长汇报工作,局长向部长汇报工作,都需要用数字说话,而他们都记不清楚数字,他们需要带一个人汇报数字。每天下班之后,潘石屹就将各种计划样本拿出来背,最后,这些数字小数点之后 的好几位,潘石屹都能记得住。科长开始欣赏他,处长开始欣赏他,主任也开始欣赏他。他被确定为“第三梯队”。并成为领导身边必带的“红人”,仕途看上去很美。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办公室新分配来一位女大学生,对分配给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当潘石屹劝她凑合着用时,对方非常认真地说:“小潘你知道吗,这套桌椅可能要陪我一辈子的。”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潘石屹:难道一生将与一套桌椅共同度过?

1987年,潘石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毅然辞职,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在那里度过了他感到压抑的一段时光。一直到两年之后,新的机会终于出现了——1988年到1989年的海南岛,就像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中外名人奋斗故事

名人的奋斗故事精选

关于奋斗的名人故事

名人的励志奋斗故事

《为理想奋斗》演讲稿精选

为理想而奋斗作文

为理想奋斗作文650字

为理想奋斗励志演讲

为理想奋斗作文800字

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个(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3个,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