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安徒生童话故事《跛子》(共含9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rfs38434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安徒生童话故事《跛子》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一。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尽管创作体裁属于童话,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跛子
在一幢古老的乡间公馆里住着卓越的年轻人。他们既富有,也幸福。他们自己享受快乐,也对别人做好事。他们希望所有的人都像他们自己一样愉快。
在圣诞节的晚上,古老的大厅里立着一棵打扮得很漂亮的圣诞树。壁炉里烧着熊熊的大火,古老的画框上悬着枞树枝。主人和客人都在这儿;他们唱歌和跳舞。
天还没有黑,佣人的房间里已经庆祝过圣诞节了。那里也有一棵很大的枞树,上面点着红白蜡烛,还有小型的丹麦国旗、天鹅、用彩色纸剪出和装着“好东西”的网袋。邻近的穷苦孩子都被请来了;他们的妈妈也一起来了。妈妈们并不怎么望着圣诞树,却望着圣诞桌。桌上放着呢料子和麻布——这都是做衣服和裤子的衣料,她们和大孩子都望着这些东西,只有小孩子才把手伸向蜡烛、银纸和国旗。
这些人到得很早,下午就来了;他们吃了圣诞粥、烤鹅和红白菜。大家参观了圣诞树,得到了礼品;然后就每人喝一杯潘趣酒,吃一块煎苹果元宵①。
他们回到自己简陋的家里去,一路谈论着这种“舒服的生活”——也就是指他们吃过了的好东西,他们又把礼品重新仔细地看了一次。
他们之中有一位园丁奥列和一位园丁叔斯玎。他们两人是夫妇。他们为这公馆的花园锄草和挖土,所以他们能领到房子住和粮食吃。在每个圣诞节,他们总会得到很多礼物。他们的五个孩子所穿的衣服就都是主人送的。
“我们的两个主人都喜欢做好事!”他们说。“不过他们有力量这样做,而且他们也高兴这样做!”
“这是四个孩子穿的好衣服,”园丁奥列说。“但是为什么没有一点东西给跛子呢?他们平时也想到他,虽然他没有去参加庆祝!”
这是指他们最大的那个孩子。他的名字是汉斯,但大家都叫他“跛子”。
他很小的时候,是非常聪明活泼的。不过后来,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他的腿子忽然“软了”。他既不能走路,也不能站稳。,他躺在床上已经有五年了。
“是的,我得到一件给他的东西!”妈妈说。“不过这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这是一本书,他可以读读!”
“这东西并不能使他发胖!”爸爸说。
不过汉斯倒很喜欢它。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子,喜欢读书,但是他也花些时间去做些有用的工作——一个躺在床上的孩子所能做的有用的工作。他的一双手很灵巧,会织毛袜,甚至床毯。邸宅的女主人称赞过和买过这些东西。
汉斯所得到的是一本故事书,书里值得读和值得思索的东西不少。
“在这个屋子里它没有一点用处,”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他说,“不过让他读吧,这可以使他把时间混过去,他不能老织袜子呀!”
春天来了。花朵开始含苞欲放,树木开始长出新绿,野草也是一样——人们也许会把荨麻叫做野草,虽然《圣诗集》上把它形容得这样美:
即使所有帝王一齐出马,
无论怎样豪华和有力量,
但他们一点也没有办法
去使叶子在荨麻上生长。
公馆花园里的工作很多,不仅对园丁和他的助手是如此、对园丁奥列和园丁叔斯玎也是这样。
“这件工作真是枯燥得很!”他们说。“我们刚刚把路把好,弄得整齐一点,马上就有人把它踩坏了。公馆里来往的客人真是太多了。钱一定花得不少!不过主人有的是钱!”
“东西分配得真不平均!”奥列说。“牧师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女儿,为什么我们之间有这些差别呢?”
“这是因为人堕落的缘故②!”叔斯玎说。
他们在晚间又谈起这事。这时跛子汉斯正拿着他的故事书在旁边躺着。
困难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仅使爸爸妈妈的手变得粗糙,也使他们的思想和看法变得生硬。他们不能理解、也不能解释这种道理。他们变得更喜欢争吵和生气。
“有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有的人只得到贫困!我们最初的祖先很好奇,并且违抗上帝,但是为什么要我们来负责呢?我们不会做出他们两人那样的行为呀!”
“我们会的!”跛子汉斯忽然冒出这一句来。“这本书里说过。”
“这本书里写的'是什么呢?”爸爸和妈妈问。
于是汉斯就念一个古老的故事给他们听,这故事说的是一个樵夫和他妻子的故事。他们也责骂过亚当和夏娃的好奇心,因为这就是他们不幸的根源。国王这时正从旁边走过。“跟我一道回家去吧,”他说,“你们也可以像我一样过好日子:一餐吃七个菜,还有一个菜摆摆样子。这个菜放在盖碗里,但是你们不能动它,因为动一动,你的富贵就没有了。”“盖碗里可能盛的是什么呢?”妻子说。“这跟我们无关,”丈夫说。“是的,我并不好奇!”妻子说,“但是我倒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揭开盖子。那里面一定是好吃的东西!”“只希望不是机器一类的东西!”丈夫说,“像一把枪,它砰地一下,就把全家的人都吵醒了。”“哎呀!”妻子说,再也不敢动那盖碗了。不过在这天晚上,她梦见碗盖自动开了,一种最美的潘趣酒的香气从碗里飘出来——像人们在结婚或举行葬礼时所喝到的那种潘趣酒的香气。里面有一枚大银毫,上面写着:“你们喝了这潘趣酒,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别的人则都成为乞丐!”于是妻子就醒了,把这个梦讲给丈夫听。“你把这事情想得太多了!”他说。“我们可以把盖子轻轻地揭开!”妻子说。“轻轻地揭!”丈夫说。于是妻子就轻轻地把盖子揭开。这时有两只活泼的小耗子跳出来,马上逃到一个耗子洞里去了。“晚安!”国王说。“你们现在可以回家去睡觉了。请不要再责骂亚当和夏娃吧。你们自己就好奇和忘恩负义呀!”
“书里讲的这个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呢?”奥列说。“它似乎跟我们有关,值得想一想!”
第二天,他们仍然去干活。先是太阳烤着他们,然后雨把他们淋得透湿。他们满脑子都是不偷快的思想——他们现在细嚼着这些思想。
回到家里,当他们吃完了牛奶粥的时候,天还没有太黑。
“把那个樵夫的故事再念给我们听听吧!”奥列说。
“书里好听的故事多着呢!”汉斯说.“非常多,你们都不知道!”
“我们对别的故事不感到兴趣!”园丁奥列说。“我只要听我所听过的那个故事!”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155篇:跛子The Cripple
在一幢古老的乡间公馆里住着卓越的年轻人。他们既富有,也幸福。他们自己享受快乐,也对别人做好事。他们希望所有的人都像他们自己一样愉快。
在圣诞节的晚上,古老的大厅里立着一棵打扮得很漂亮的圣诞树。壁炉里烧着熊熊的大火,古老的画框上悬着枞树枝。主人和客人都在这儿;他们唱歌和跳舞。
天还没有黑,佣人的房间里已经庆祝过圣诞节了。那里也有一棵很大的枞树,上面点着红白蜡烛,还有小型的丹麦国旗、天鹅、用彩色纸剪出和装着“好东西”的网袋。邻近的穷苦孩子都被请来了;他们的妈妈也一起来了。妈妈们并不怎么望着圣诞树,却望着圣诞桌。桌上放着呢料子和麻布——这都是做衣服和裤子的衣料,她们和大孩子都望着这些东西,只有小孩子才把手伸向蜡烛、银纸和国旗。
这些人到得很早,下午就来了;他们吃了圣诞粥、烤鹅和红白菜。大家参观了圣诞树,得到了礼品;然后就每人喝一杯潘趣酒,吃一块煎苹果元宵①。
他们回到自己简陋的家里去,一路谈论着这种“舒服的生活”——也就是指他们吃过了的好东西,他们又把礼品重新仔细地看了一次。
他们之中有一位园丁奥列和一位园丁叔斯玎。他们两人是夫妇。他们为这公馆的花园锄草和挖土,所以他们能领到房子住和粮食吃。在每个圣诞节,他们总会得到很多礼物。他们的五个孩子所穿的衣服就都是主人送的。
“我们的两个主人都喜欢做好事!”他们说。“不过他们有力量这样做,而且他们也高兴这样做!”
“这是四个孩子穿的好衣服,”园丁奥列说。“但是为什么没有一点东西给跛子呢?他们平时也想到他,虽然他没有去参加庆祝!”
这是指他们最大的那个孩子。他的名字是汉斯,但大家都叫他“跛子”。
他很小的时候,是非常聪明活泼的。不过后来,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他的腿子忽然“软了”。他既不能走路,也不能站稳。,他躺在床上已经有五年了。
“是的,我得到一件给他的东西!”妈妈说。“不过这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这是一本书,他可以读读!”
“这东西并不能使他发胖!”爸爸说。
不过汉斯倒很喜欢它。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子,喜欢读书,但是他也花些时间去做些有用的工作——一个躺在床上的孩子所能做的有用的工作。他的一双手很灵巧,会织毛袜,甚至床毯。邸宅的女主人称赞过和买过这些东西。
汉斯所得到的是一本故事书,书里值得读和值得思索的东西不少。
“在这个屋子里它没有一点用处,”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他说,“不过让他读吧,这可以使他把时间混过去,他不能老织袜子呀!”
春天来了。花朵开始含苞欲放,树木开始长出新绿,野草也是一样——人们也许会把荨麻叫做野草,虽然《圣诗集》上把它形容得这样美:
即使所有帝王一齐出马,
无论怎样豪华和有力量,
但他们一点也没有办法
去使叶子在荨麻上生长。
公馆花园里的工作很多,不仅对园丁和他的助手是如此、对园丁奥列和园丁叔斯玎也是这样。
“这件工作真是枯燥得很!”他们说。“我们刚刚把路把好,弄得整齐一点,马上就有人把它踩坏了。公馆里来往的客人真是太多了。钱一定花得不少!不过主人有的是钱!”
“东西分配得真不平均!”奥列说。“牧师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女儿,为什么我们之间有这些差别呢?”
“这是因为人堕落的缘故②!”叔斯玎说。
他们在晚间又谈起这事。这时跛子汉斯正拿着他的故事书在旁边躺着。
困难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仅使爸爸妈妈的手变得粗糙,也使他们的思想和看法变得生硬。他们不能理解、也不能解释这种道理。他们变得更喜欢争吵和生气。
“有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有的人只得到贫困!我们最初的祖先很好奇,并且违抗上帝,但是为什么要我们来负责呢?我们不会做出他们两人那样的行为呀!”
“我们会的!”跛子汉斯忽然冒出这一句来。“这本书里说过。”
“这本书里写的是什么呢?”爸爸和妈妈问。
于是汉斯就念一个古老的故事给他们听,这故事说的是一个樵夫和他妻子的故事。他们也责骂过亚当和夏娃的好奇心,因为这就是他们不幸的根源。国王这时正从旁边走过。“跟我一道回家去吧,”他说,“你们也可以像我一样过好日子:一餐吃七个菜,还有一个菜摆摆样子。这个菜放在盖碗里,但是你们不能动它,因为动一动,你的富贵就没有了。”“盖碗里可能盛的是什么呢?”妻子说。“这跟我们无关,”丈夫说。“是的,我并不好奇!”妻子说,“但是我倒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揭开盖子。那里面一定是好吃的东西!”“只希望不是机器一类的东西!”丈夫说,“像一把枪,它砰地一下,就把全家的人都吵醒了。”“哎呀!”妻子说,再也不敢动那盖碗了。不过在这天晚上,她梦见碗盖自动开了,一种最美的潘趣酒的香气从碗里飘出来——像人们在结婚或举行葬礼时所喝到的那种潘趣酒的香气。里面有一枚大银毫,上面写着:“你们喝了这潘趣酒,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别的人则都成为乞丐!”于是妻子就醒了,把这个梦讲给丈夫听。“你把这事情想得太多了!”他说。“我们可以把盖子轻轻地揭开!”妻子说。“轻轻地揭!”丈夫说。于是妻子就轻轻地把盖子揭开。这时有两只活泼的小耗子跳出来,马上逃到一个耗子洞里去了。“晚安!”国王说。“你们现在可以回家去睡觉了。请不要再责骂亚当和夏娃吧。你们自己就好奇和忘恩负义呀!”
“书里讲的这个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呢?”奥列说。“它似乎跟我们有关,值得想一想!”
第二天,他们仍然去干活。先是太阳烤着他们,然后雨把他们淋得透湿。他们满脑子都是不偷快的思想——他们现在细嚼着这些思想。
回到家里,当他们吃完了牛奶粥的时候,天还没有太黑。
“把那个樵夫的故事再念给我们听听吧!”奥列说。
“书里好听的故事多着呢!”汉斯说.“非常多,你们都不知道!”
“我们对别的故事不感到兴趣!”园丁奥列说。“我只要听我所听过的那个故事!”
于是他和他的妻子又听一次。
他们不止一个晚上重新听了这个故事。
“我还是不能完全了解,”奥列说。“人就像甜牛奶一样,有时会发酸。有的变成很好的干酪,有的变成又薄又稀的乳浆!有的做什么都走运,一生过好日子,从来不知道忧愁和穷困!”
跛子汉斯听到这话。他的腿虽然不中用,可是头脑很聪明。他把书里的故事念给他们听——他念一个不知忧愁和穷困的人。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呢?因为应该把这个人找出来才对。
国王躺在床上病了,只有这样一个方法可以治好他:穿上一件衬衫,而这件衬衫必须是一个真正不知忧愁和穷困的人穿过的。
这个消息传到世界各国去,传到所有的王宫和公馆里去,最后被传给一切富足和快乐的人。不过仔细检查的结果,差不多每个人都尝过忧愁和穷困的味道。
“我可没有!”坐在田沟上一个欢笑和唱歌的猪棺说。“我是最幸福的人!”
“那么请把你的衬衫给我吧,”国王的使者说。“你可以得到半个王国作为报酬。”
但是他没有衬衫,而他却自己认为是最快乐的人。
“这倒是一个好汉!”园丁奥列大声说。他和他的妻子大笑起来,好像他们多少年来都没有笑过似的。
这时小学的老师在旁边走过。
“你们真知道快乐!”他说。“这倒是这家里的一件新鲜事情。难道你们中了一张彩票不成?”
“没有,不是这么回事儿!”园丁奥列说。“汉斯在念故事书给我们听;他念一个不知忧愁和穷困的人的故事。这个人没有衬衫穿。这个故事可以叫人流出眼泪——而且是一个印在书上的`故事。每个人都要扛起自己的担子,他并不是单独如此。这总算是一种安慰!”
“你们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本书的?”老师问。
“一年多以前,我们的汉斯在圣诞节得到的。是主人夫妇送给他的。他们知道他非常喜欢读书,而他是一个跛子!我们那时倒希望他得到两件麻布衬衫呢!不过这书很特别。它能解决你的思想问题。”
老师把书接过来,翻开看看。
“让我们把这故事再听一次吧!”园丁奥列说。“我还没有完全听懂。他也应该念那另外一个关于樵夫的故事!”
对于奥列说来,这两个故事已经够了。它们像两道阳光一样,射进这贫困的屋子里来,射进使他们经常生气和不愉快的那种苦痛的思想中来。
汉斯把整本书都读完了,读过好几次。书里的故事把他带到外面的世界里去——到他所不能去的地方去,因为他的腿不能行走。
老师坐在他的床旁边。他们在一起闲谈,这对于他们两人是很愉快的事情。
从这天起.爸爸妈妈出去工作的时候,老师就常来看他。他的来访,对这孩子说来,简直是像一次宴会,他静心地听这老师讲的许多话:地球的体积和它上面的许多国家;太阳比地球差不多要大50万倍,而且距离是那么远,要从太阳达到地面,一颗射出的炮弹得走整整25年,而光只要走8分钟。
每个用功的学生都知道这些事情,但是对于汉斯说来,这都是新奇的东西——比那本故事书上讲的东西要新奇得多。
老师每年被请到主人家里去吃两三次饭,他说这本故事书在那个贫穷的家里是多么重要,仅仅书里的两个故事就能使得他们获得精神上的觉醒和快乐。那个病弱而聪明的孩子每次念起这些故事时,家里的人就变得深思和快乐起来。
当老师离开这公馆的时候,女主人塞了两三块亮晶晶的银洋在他手里,请他带给小小的汉斯。
“应该交给爸爸和妈妈!”当老师把钱带来的时候,孩子说。
于是园丁奥列和园丁叔斯玎说:“跛子汉斯也带来报酬和幸福!”
两三天以后,当爸爸妈妈正在公馆的花园里工作的时候,主人和马车在门外停了下来。走进来的是那位好心肠的太太;她很高兴,她的圣诞节礼物居然带给孩子和他的父母那么多的安慰和快乐。她带来了细面包、水果和一瓶糖浆。不过她送给汉斯的最可爱的一件东西是一只关在金笼子里的小黑鸟。它能唱出相当好听的歌。鸟笼放在一个旧衣柜上,离这孩子的床不远:他既能望望它,也可以听听它的歌。的确,在外面路上走的人都能听到它的歌声。
园丁奥列和园丁叔斯玎回到家里来的时候,太太已经走了。他们看见汉斯一副高兴的样子,不过他们也觉得,他所得到的这件礼物却会带来麻烦。
“有钱人总是看得不很远的!”他们说。
相信在大多数人对于《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一定会有一股熟悉的感觉,毕竟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的记忆。
安徒生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将童话当作严肃文学进行创作的作家。他凭着对西方传统的'深刻了解,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大量圣经原型与隐喻游刃有余地运用于作品中,使得作品比传统的童话更为厚重。另一方面,安徒生有着丰富的创造力,没有进行僵硬的说教,也没有照搬《圣经》的情节与逻辑关系,因此没有成为教理的图解,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品。
安徒生童话故事
安徒生的早期童话作品中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安徒生童话故事
教父的画册
教父可会讲故事啦,讲许多许多,很长很长,他还会剪纸,会画画。快到圣诞节的时候,他便拿出一本用洁白干净的纸订成的写字本来,他把从书本上、报纸上剪下来的画都贴在纸上;要是画不够用来表明他要讲的故事,他便自己画。我小时候得到了好几本这样的画册;但是这些画册中最美丽的是那本《哥本哈根用煤气灯代替老鱼油灯的值得纪念的那一年①》,这话写在第一页上。
“这本画册一定要好好地保存起来,”父亲和母亲说道,“只是在重要的时候才可以拿出来。”
在这本画册上,教父却这么写道:
把书撕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别的小朋友干的比这还糟。
第一页上有一张画是从《飞邮报》②上剪下来的。在这张画上,人们可以看到哥本哈根的“圆塔”和圣母教堂。左边贴着一张关于一盏旧灯的画,画上写了“鱼油”;右边是一盏有座灯——上面写着“煤气”。
“瞧,这是海报!”教父说道,“这是你们要听到的故事的开头。它也可以当一出戏演出,只要有人能把它编出来:‘鱼油和煤气,或者哥本哈根的生命和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在这一页的最下面还可以看到一幅画,这张画并不那么容易理解,所以我要对你们解释解释。那是一匹地狱马③,他本来应该在画册结束的时候出现,但是他先跑了出来,说开头、中段和结尾都不行。要是让他来办的话,他可以办得更好。我告诉你,地狱马白天是拴在报纸上的,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在字里行间走动。但是到了晚上他便挣脱出来,站在诗人的门外嘶叫,要里面的那个人立刻死掉。可是这个人却不会死,如果他身体里真有生命的话。地狱马差不多永远是一个可怜的动物。他不了解自己,又找不到吃的,只好到处奔跑、嘶叫来弄点空气和食物。”他,我很肯定,不喜欢教父的画册。可是教父把他画在上面的那张纸上还是值得的。
“瞧,这就是画册的.第一页,一张海报!”
那正是老鱼油灯燃着的最后一夜。城里已经有了煤气灯,它亮到这种地步,使老鱼油灯在它的光线里和灭掉一样。“那天晚上我就在街上,”教父说道。“人们走来走去,为了看新灯和旧灯。人很多,脚比头多一倍。巡夜的人哀伤地站着,他们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像鱼油灯那样被辞掉,鱼油灯往回想了很远,你知道它们是不能往前想的。它们回想起许多个宁静的黄昏和黑暗的夜。“我靠在一根路灯杆上,”教父说道,“鱼油和灯芯发出迸溅的声音。
我听到了灯说些什么,你也该听一听。”
“‘我们尽力做了我们能做的事,’灯说道。‘我们对我们的时代尽了责任,照着欢乐,也照着忧伤。我们经历过许多重大的事件,可以说是哥本哈根的夜之眼。现在就让新的光亮解脱我们,接过我们的班吧。不过他们能照多少年,能照出什么来,那就等着瞧吧!他们的光比我们这些旧灯当然要亮一些。但是为他们铸了煤气灯座,又给他们安了那么多的管子,一个连着一个,比我们亮一点儿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他们四面八方都有管子,可以从城里城外找到活力!而我们鱼油灯燃烧的是我们自己所有的能量,不是靠父母兄弟。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从无法记载的古时代,从很早以前便照亮着哥本哈根。今晚是最后一夜,我们的光在这里照着。可以说,比起你们,这些明亮的朋友,我们处于次要的地位。但是我们并不生气也不嫉妒。不,完全不,我们很高兴,很舒畅。我们是老哨兵,现在被穿着比我们更好的制服的新铸出来的兵替换下来。我们可以告诉你们,我们这一族,从远辈的老祖母灯那时起都经历都看到过些什么:那是整个哥本哈根的历史。等到你们有朝一日也要道别的时候,但愿你们以及你们的后代,直到最后一盏煤气灯,也能说得出和我们说出的一样多的重大事情吧!你们肯定是要道别的!你们最好准备着。人类一定能找到比煤气灯更亮的光源的。我听一个大学生说过,人们在谈论着他们有一天会点燃海水呢!’灯说这些话的时候,灯芯在迸溅,就好像他里面已经有水了似的。”
红鞋红鞋真漂亮。这是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词中的一句。
艾丽雅喜欢跳舞,她很早加入了马戏团,跟着一群人到处旅行。那天休息了,她跟着婆婆到街上玩,她看到了红彤彤的红鞋,她很想买。婆婆就去问红鞋多少钱?老板娘说:“那位女孩那么喜欢我就送你吧。”婆婆听到后很不好意思收下了,婆婆得到了红鞋给艾丽雅穿。艾丽雅不知道怎么的,就跳起来舞来。艾丽雅跳得很棒,路人都施舍给她了,可是艾丽雅说:“没有卖艺,穿上红鞋后自动跳舞了!”
到了三十分钟后,艾丽雅不想跳舞了,可是红鞋还在动啊,不知道怎么办?她想去找婆婆,婆婆已回到帐篷去了。艾丽雅不知道怎么办?她跟着红鞋来到树林,看到了一位老巫婆,她求求老巫婆救救她。老巫婆提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把腿砍了才得救,第二个就是需要油和咒语。艾丽雅舍不得两条腿,她选择了第二条,老巫婆说只要等两天,不方便就跳累两天,到了两天后,油泼到两只鞋上,老巫婆念起了咒语,红鞋停止了舞蹈。艾雅丽脱下红鞋后,把红鞋丢进了大湖里,休息了两天后,艾丽雅回到了马戏团,不再跳舞了。
而那双鞋子,在某一天又穿到了另一个人的脚上。
任何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不曾得到过这样的征询:你想出世吗?婴儿也无法选择出生地,无法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无法选择哪一对男女做自己的父亲母亲……安徒生就是这样的。
童年生活的贫苦更加重了他对童话世界的痴迷和热情。丹麦,一个小小的国家,但是我想它也会因为有了安徒生而骄傲和自豪的。几乎全世界有多少种文字,就有多少种安徒生童话的译本;有多少种广泛使用的语言,就要多少种讲述安徒生的声音。
无疑,安徒生为丹麦创造了历史。大概是我的孤陋寡闻吧,对我来讲:丹麦是一片陌生的土地,只有安徒生让我感到熟悉。我也很喜欢安徒生的童话,他的童话几乎也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海的女儿》、《丑小鸭》、《红舞鞋》、《拇指姑娘》……太多的太多,但是他们却都已经走出了丹麦,走出欧洲,走到全世界。这足以证明安徒生童话的魅力。小时侯就对安徒生的童话爱不释手。
安徒生的童话总是一版再版,时间了安徒生的童话的美丽。一个鞋匠的儿子,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他经历了太多的坎坷,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也许他生出来并没有任何的不同之处,一样的身躯,一样的哭声,并且有着和穷苦孩子一样的童年,一样的生命。他曾经受到了嘲笑和讥讽,这也足以让他气馁,放弃他的梦想,是什么让他坚持到了最后,换取了胜利?只是对文学的热爱吗?那是一种什么程度的热爱,让他有勇气去战胜这常人无法战胜的这一切?是执着吗?是等待吗?是信念吗?还是……
奋斗,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毅力凝聚,让他战胜了这一切。他的回报就是全世界的人对他的文学的肯定,几乎每个孩子都热忠于他的童话。这个回报也够让他满足了。艰难的一生,终于有了回报;经历的一切,终于有了结果。时间也证明:他是对的。安徒生,一个充满奇妙的名字,曾经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经历,已经让他成长了;艰辛,已经让他成熟了;悲痛,让他不断点燃生命的火焰……人活着就是要奋斗,一代的童话之王,不,他是历史的童话之王。
风儿说:“现在我要讲一个故事!”
雨儿说:“不不不,请原谅,现在该轮到我了!你在街头的一个角落里面呆的已经够久了,你已经使出你最大的气力大声吼叫一通了。”
“那你就应该感谢我了!为了你,我把人们的雨伞吹得都翻过来了。”
阳光说:“哎!我要讲话了,请大家安静一点。”
这话说的口气很大,因此风儿只好乖乖地躺了下来。
但是雨儿却迎着风说:“哎呀!这位阳光老太太总是要插话,我们不要听她的!”
可是阳光还是讲开了:“有一天呐一只天鹅飞到了绿色的草原上,飞过一棵孤独的老树时一个七岁的牧羊孩子正躺在树下面休息着。天鹅飞过的的时候,吻了一下树上的一片叶子,叶子落到了小男孩的手上,一片变成了三片,然后又变成了十片,最后变成整整一本书。”
“牧羊孩子从这本书里读到了自然的奇迹,学到了知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把书枕在头下,以免忘掉他学到的东西,书本把他领到了学校的凳子上和书桌那儿去。”
“天鹅飞呀飞,飞到孤寂的树林中去,在沉寂阴森的湖面上停下来。有一位穷苦的女人在拾柴火,她把树上落下来的树枝背在背上,把孩子抱在怀里,向家里走去。”
“忽然她看见一只金色的天鹅从长满了灯芯草的岸边飞了起来。岸边还有什么东西在发着光亮?女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枚金蛋!女人把金蛋放在怀里,天鹅蛋依然是热的,很显然蛋里面还有生命啊!”
“女人回到她那简陋的房间里,把金蛋拿了出来。哒、哒……金蛋裂开了,一只小天鹅把它的头伸了出来,它的羽毛黄得就像真的金子,脖子上套着四个金戒指。”
“因为这个可怜的女人有四个孩子,抱到森林里拾柴火的是最小的一个。所以她一看到这四个戒指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每个孩子将会有一个金戒指。当女人把金戒指取下来的时候,这只小小的金鸟就飞走了!”
“女人吻了吻每一个戒指,同时让每个孩子都吻一下戒指。然后就戴在孩子们的手指上。”
“结果呢!第一个孩子成了雕塑家;第二个孩子成了画家;第三个孩子成了音乐家;第四个孩子呢?哈哈哈,他成了作家!”
“这个故事太长了吧!”风儿说。
“对,对对对,太烦了!风儿呀,请在我的身上吹几下吧!好使我的头脑清醒过来。”雨儿说。
于是风儿吹了起来,阳光又继续讲她的故事:“幸运的天鹅飞呀飞,飞到了蓝色的海湾上,渔民们正在那捕鱼。”“天鹅于是带了一块琥珀送给那儿一个最穷的渔夫,这块琥珀是最好的香料,它能散发出大自然的香气。渔夫于是对原来简朴的生活感到很满足,感到真正的幸福!”
听到这儿,风儿说:“我们停下来好不好!阳光老太太已经讲得够多了,我都听烦了!”
“对对对!我也听烦了!”这下子阳光才停止继续讲她的故事。
因为上一节课,我们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文中的主人公那种悲惨的生活使我的心中如刀割一般痛。
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这天晚上,又冷又饿得走在街上卖火柴。但没有一位人买她一根火柴,而她,却不敢回家,因为家中有她那凶恶的爸爸等着她。她只好走在大街上,她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看着他人一家团聚,而她却只能……她非常冷,坐在一个墙角,擦着了一根火柴,看见了一个火炉,但是不一会儿,火炉就消失了。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着火柴,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最后她终于把一大把火柴擦着了,看到了她最思念最疼爱她的奶奶。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这个小女孩已经死了。可是,小女孩的嘴角却挂着微笑,因为她可以离开这个黑暗、痛苦的社会,在新年的钟声中,走向那个美丽幸福的地方去了……
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为什么当时的社会如此不平等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始终遭受迫害,他们为人民劳动,反而得不到任何好处。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了,靠自己的劳动换来财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再也不需要当“地下囚”。看看现在的生活,再回头望望过去的生活,真是相隔十万八千里呀!我们吃宴席,而他们却吃白菜、萝卜;我们住高楼大厦,而他们却住露雨的茅屋;我们穿毛衣棉袄,而他们却穿补了又补的衣服……以前的社会平等吗?不!
一点也不平等。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好,就连在大年夜里也吃不上好的,更何况在平时?而不劳动的人却大吃大喝。想着想着,我对当时的社会的那种不平等非常憎恨。为什么?为什么劳动人民的生活过得如此不好;为什么劳动人民要遭遇悲惨;为什么幸福的生活只能在他们的梦中出现……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虽然人民当家作主了,但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呼吁,呼吁在二十一世纪中不要出现不平等的现象,让人人平等,让劳动人民幸福生活,让他们用双手换来汗水,用汗水换来财富,用财富换来幸福。我的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我希望社会平等、人人平等。看着眼前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来到了我们中间,在这里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呼吁平等,我想,文中的小女孩也一定会呼吁平等,让二十一世纪成为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让人民在远离不平等中得到幸福!正如这阳光一样幸福、一样温馨、一样光明!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创作中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全世界儿童写了许多富于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
安徒生的童年是在穷困和饥饿中度过的,所以他在成了作家之后,决心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于是他选择了童话。直到去世前两年,他从未间断过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童话创作。
在黑暗寒冷的圣诞节前夕,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冻的发红发青的小脚丫沿街叫卖,雪花落在她金色的长发上。她点燃一根根火柴取暖,看着别人家美丽的圣诞树,她盼到了已经去世的外婆把她搂在怀里,在光明与快乐中,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地方……就在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卖火柴的小女孩已经死了。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深深地感到安徒生对孤苦无助的孩子们寄予了无限的关爱与同情,同时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安徒生童年的影子。
安徒生的童话,并不像有些作家那样只是复述民间的故事和传说,而是写现实生活中那些与命运抗争的、善良的、平凡的、受屈的、穷苦的老百姓。他拓展了童话创作的领域,可以说是现代童话创作的奠基人。
《丑小鸭》深蕴着作家的温情,以富有美妙诗趣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经历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心帮助下,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的故事。
《野天鹅》中的艾丽莎,为了救助他的哥哥们所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海的女儿》中美丽的小人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及其作出的牺牲,令读者赞叹和惋惜。
一篇《皇帝的新衣》,让我们看到了作家对统治阶级的的愚蠢和丑恶的无耻嘲弄。
安徒生是位童话作家,又是一位想象丰富的诗人。他的童话在形式上虽然是散文,但实际上确是“诗”。他每写完一篇童话,就在日记中写道“做完一首诗”。他是把童话当作诗来写的,他的童话别有一番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