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tupao82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共含10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upao8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

篇1:《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

《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

青春是什么?是一场大雨,就算淋湿了也想再淋一次。青春是远的时光,是稚嫩的心智,是挥之不弥漫在心田的回忆。它见证了我们曾经都曾走过的痕迹,它代表了我们也曾放肆过的脾气,它祭奠了我们遗失并再也无法回的寂寥。它可以是五颜六色的灿烂,也可以意味深长的留白。

《怒放之青春再见》 以我们正在经历的或大家基本都经历过的情感盛放梦想无边的大学时代为主要背景。“过、现在,激情、庸碌,梦想、琐事等,在影片里有机的杂糅在一起,慢慢的随着音乐、影像呈现出来。”我们时而看见那时长发翩翩的优柔少年时而又见现在郁郁寡欢的中年大叔。我们时而看见年少时被马路深深爱着的女孩李爱,却怎么盼也没盼到让这个年四打头的大叔仍记挂着的中年李爱。青春的爱意和美好与此时的现实和失落相对比,青春的朝气与坦荡和现实中无奈困惑相交替。

由潘粤明饰演的中年男子马路有妻有孩,生活按部就班却显得疲惫,人生的渺茫和无助的前景,让这个朝日往返于工作家庭的男人早已无精打采。突然收到旧爱李爱回国的消息,这个强心剂使得索然无味的生活又开始有了波澜。小宇宙自动开启的记忆,火山爆发般喷出来,你可能认为这肯定又是个出轨的故事,不然。

在任何年代,青春都是和爱情挂钩的。虽然故事老套,男孩马路为了心仪的女孩,联合好友郑天亮、机灵猥琐的候亮、呆萌憨厚的候大宝组了一支摇滚乐队—怒放。吉他一弹的年代,女孩都会立马扑过来,音乐和泡妞就是乐队的灵魂。谁也没想到,畅快淋漓的'日子总是太快,随着乐队的消亡爱情故事也逐渐无声无息。

错过了在爱情最该发生的年纪,二十年后,李爱的再次出现重新燃起了马路不甘的心火。影片中在现实的片断里每次提起李爱的场景,导演都很有意的把镜头扫到马路的无名指的戒指,一次是在侯亮在酒吧告诉马路李爱回来了,马路心情复杂,拿起酒杯,罐下一瓶酒,不说话。又一次是在李爱打电话来时,马路拿着手机,同样心情复杂,躲进厕所,打开水龙头,接起电话。二十年后的李爱,似乎在导演的铺垫下,就是那“过”的标识。打算与李爱见面的当晚,大雨滂沱,老婆不在家,女儿又找不到,一个方向盘急转,镜头却定在了家里,急急忙忙的打开门寻找女儿,导演刻意安排,欲见而不得见,却也暗示了放手过。而这戏剧性的一幕,让我想起他和女儿难以调和的矛盾,两人在车上抢着切歌,女儿和他的顶撞。其实心里明明那么想见昔日的恋人,其实自己那天还特意早起整理着装刮胡子买海魂衫,良辰美景奈何天,现实终是拗不过回忆的,回忆再美好也有现实抵挡。在机场追逐李爱似乎也是对青春最后的放手一搏,“虽然李爱与马路之间有联系想要聚一聚或者送一送,但影片自始至终都让这种意图变得徒劳无功,最终两人未能再见一面,毕竟,李爱的存在象征着过象征着青春岁月,而她的缺席则让影片多了几许回味的空间,”不过好在,马路最后还是释然地笑了,在那一刻才最终明白,自己过了。也许你会说马路通过对青春的回忆又重新找到怒放的生命,但我更想说马路通过对青春的释然唱出那首始终没有唱出的歌才重新燃放生命,而李爱始终是被马路珍藏着,是他最明亮的光。

那些陪伴过我的人啊最后会在何方呢,我不知道。很多时候,可能梦想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被现实打败,曾经的热血曾经的无所畏惧,都会一一被现实修理的一干二净,会忘记自己的想法,会只想到如何生活,你看漫天飘零的花朵最后还不是被风干了么?郑天亮回想自己下一个摇滚教父的梦想,而现实却是,他只是个娘泡老板酒吧里的创意总监。候亮回想自己要阿拉伯娶四个老婆,而现实却是,身边只有个只要钱的女朋友。钱大宝回想自己曾想开一个大饭店每天都有十个腰子的梦想,而现实却是,他只有糟粕烧烤摊万幸还好有腰子吃。生活是无情的刻刀,现实把我们期望的日子改变的连我们也不认识,我们怀疑迷茫否定自己,我们却再也没有想法改变什么了。然而影片最后在飞翔岛上放飞的热血,让我们看到音乐不停、情谊未变、青春已逝但可不死。 呵呵,生活,我仍实现了我的梦想,我仍为我心爱的人歌唱!

青春和梦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青春无悔,梦想绽放。正如影片所讲,“人生总要有两次奋不顾身,一次为梦想,一次为爱情。”

这两年大热的青春片,无一都是对青春的追忆,可喜的是,不同于其他青春怀旧片,到结尾导演并没有沉醉在高唱青春无悔之类的调调,毕竟过已,太多的无悔也会太过于矫情了吧。同样在小清新当道的青春潮流里,《怒放》反而是偏激烈的。首次当导演的卢庚戍毕竟是音乐出身,它用音乐名义祭奠回味我们的青春,从而为音乐正名。“从罗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到崔健的《一块红布》,从BEYOND的《光辉岁月》到小虎队的《爱》,还有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还有唐朝、黑豹……”青春的气息,挥之不散。“一个人或者一首歌,能够承载一代人的回忆,实属不易。”此外,影片的代入感极强,始终调动着每一个青年和中年观影者的感受,它让本该掩藏在心底的往事赫然清晰直白,他让已经苍白的记忆重新映射出我们的热血梦想,与遥远青春相互呼应。但是影片也稍显有点太过于单薄,难道所有青春都是单车、打架、朝着远方大吼吗?纵观整个片子,前面铺垫叙事很长,而后面却显得十分仓促力不从心。除此之外,在我看来,由温心饰演的李爱不如女二号刘云,虽长发飘飘一席长裙却在人物性格上稍显有点单调,温柔的外表根本看不出她是个十足的摇滚迷,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温心稍显弱势,好在这部片子仍是走心的,没有复加的特技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重量级明星烘托,它仍以情怀动人。

最后愿我们, 就像刺猬乐队讲的,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永远热泪盈眶。

篇2:《怒放之青春再见》观后感

《怒放之青春再见》观后感

本以为《怒放之青春再见》会为20xx进行青春收尾,却未想改档期到1月10日的《怒放之青春再见》,成为的20xx年的青春缅怀头道大餐。虽然尚未正式上映,但有关本片之于中国原创乐坛的种种映射与影射,却是公众口中的最大话题,有人称影片可看作是汪峰的自传,对此说法战台烽不置可否,毕竟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各有代表性,但并没有很明显的具象性,因此真的无法说谁就是谁的原型,这事,模棱两可,打官司也打不赢。

但《怒放之青春再见》中其实有一个人比较例外,那就是由张晓晨扮演的郑天亮,此人可以说是影片中乐队的灵魂人物――主唱,要知道,鼓手吉他手贝斯手等等,不过是一个乐团的标配,即使是号称东北鼓王的杜海涛同学,乐队中缺了这个兄弟,那个兄弟就会很快抵得上来,但主唱是一个乐队的核心,换了主唱,就犹如乐队彻底换了模样,直接来挑战歌迷对乐队歌曲的接受程度问题了。

这点在现实中也有比较明显的例子,那就是黑豹乐队,从第一张唱片中的主唱窦唯,到第二张唱片中的主唱栾树,再到后来的主唱秦齐,很难说不停的再换主唱的黑豹乐队的灵魂仍在。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那就是曾经汪峰作为核心人物存在的乐队“鲍家街43号”,自后来汪峰一个人签约国际唱片公司之后,乐队就逐渐销声匿迹,几乎不复存在。

请原谅战台烽嗦了许多,话再说回《怒放之青春再见》,之前有听过一种观感,就是感觉影片很像汪峰的自传,当然,也不是完全契合,如果把汪峰的故事照搬过来,相信汪先森也不会同意,但至少,片中扮演郑天亮的张晓晨,确实同汪峰当年一样,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也同后来的汪峰一样,在面对更好的晋升机会时,抛弃了同甘共苦的兄弟们,自己独自去发展,据说《怒放之青春再见》导演卢庚戌也自曝,片中男主角郑天亮原型是郑钧与汪峰的结合体,当然,片名中的“怒放”也毫不含糊的指向了这位新闻话题当事人。

导演卢庚戌也爆料说:戏里的那些话都有原话,当时华纳老总许晓峰把合同亮出来,说只能签汪峰一个人,签完马上出专辑。汪峰想了一个礼拜,还是签了,单飞。汪峰自己在采访里面也说过,“我自己就是一个孙子,你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郑天亮在片里也说了类似的话。当然,如果意气用事的看,会觉得忒不仗义,但如果没有当年汪峰的单飞签约,今天谁还会满大街的放着《春天里》,谁还会满大街的哼着《怒放的生命》?

张晓晨的角色,最大的考验就是,把这个几乎人知人骂的历史背景下,真实而生动的演绎出欲单飞歌者的困惑与纠结,无奈与抗争,意义还是很大的,博得了观众同情,都可以为当年的新闻当事人翻案,演砸了,会让骂名翻新的继续延展下去。当然,郑天亮在片中的女朋友是刘芸,这是现实中郑钧女朋友的名字,懂得这一对的,不禁会莞尔一笑,导演卢庚戌将自己歌坛打拼多年耳濡目染所了解到的大事小情八卦真相等等,通过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一一曝光开来,确实是比看八卦杂志还鲜活和刺激。

初识张晓晨,是在话剧《奋斗》中,他扮演的是舞台版的陆涛,很有舞台爆发力,但当时不知,张晓晨早已是成绩斐然的平面模特。今次参演《怒放之青春再见》,长发+摇滚,造型抢眼,性格突出,一看就是那种全校女生热捧的叛逆少年,自我忧郁的内心,和完全阳光的外表,成了影片中最纠结的一个。不过,影片既然是要反映一票老男人回忆青春冲动往事的,郑天亮又是故事的主角,所以,张晓晨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所有人对青春的回忆,终让这个冬天不太冷。

篇3:《怒放之青春再见》观后感

本以为《怒放之青春再见》会为进行青春收尾,却未想改档期到1月10日的《怒放之青春再见》,成为的的青春缅怀头道大餐。虽然尚未正式上映,但有关本片之于中国原创乐坛的种种映射与影射,却是公众口中的最大话题,有人称影片可看作是汪峰的自传,对此说法战台烽不置可否,毕竟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各有代表性,但并没有很明显的具象性,因此真的无法说谁就是谁的原型,这事,模棱两可,打官司也打不赢。

但《怒放之青春再见》中其实有一个人比较例外,那就是由张晓晨扮演的郑天亮,此人可以说是影片中乐队的灵魂人物——主唱,要知道,鼓手吉他手贝斯手等等,不过是一个乐团的标配,即使是号称东北鼓王的'杜海涛同学,乐队中缺了这个兄弟,那个兄弟就会很快抵得上来,但主唱是一个乐队的核心,换了主唱,就犹如乐队彻底换了模样,直接来挑战歌迷对乐队歌曲的接受程度问题了。

这点在现实中也有比较明显的例子,那就是黑豹乐队,从第一张唱片中的主唱窦唯,到第二张唱片中的主唱栾树,再到后来的主唱秦齐,很难说不停的再换主唱的黑豹乐队的灵魂仍在。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那就是曾经汪峰作为核心人物存在的乐队“鲍家街43号”,自后来汪峰一个人签约国际唱片公司之后,乐队就逐渐销声匿迹,几乎不复存在。

请原谅战台烽啰嗦了许多,话再说回《怒放之青春再见》,之前有听过一种观感,就是感觉影片很像汪峰的自传,当然,也不是完全契合,如果把汪峰的故事照搬过来,相信汪先森也不会同意,但至少,片中扮演郑天亮的张晓晨,确实同汪峰当年一样,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也同后来的汪峰一样,在面对更好的晋升机会时,抛弃了同甘共苦的兄弟们,自己独自去发展,据说《怒放之青春再见》导演卢庚戌也自曝,片中男主角郑天亮原型是郑钧与汪峰的结合体,当然,片名中的“怒放”也毫不含糊的指向了这位新闻话题当事人。

导演卢庚戌也爆料说:戏里的那些话都有原话,当时华纳老总许晓峰把合同亮出来,说只能签汪峰一个人,签完马上出专辑。汪峰想了一个礼拜,还是签了,单飞。汪峰自己在采访里面也说过,“我自己就是一个孙子,你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郑天亮在片里也说了类似的话。当然,如果意气用事的看,会觉得忒不仗义,但如果没有当年汪峰的单飞签约,今天谁还会满大街的放着《春天里》,谁还会满大街的哼着《怒放的生命》?

张晓晨的角色,最大的考验就是,把这个几乎人知人骂的历史背景下,真实而生动的演绎出欲单飞歌者的困惑与纠结,无奈与抗争,意义还是很大的,博得了观众同情,都可以为当年的新闻当事人翻案,演砸了,会让骂名翻新的继续延展下去。当然,郑天亮在片中的女朋友是刘芸,这是现实中郑钧女朋友的名字,懂得这一对的,不禁会莞尔一笑,导演卢庚戌将自己歌坛打拼多年耳濡目染所了解到的大事小情八卦真相等等,通过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一一曝光开来,确实是比看八卦杂志还鲜活和刺激。

初识张晓晨,是在话剧《奋斗》中,他扮演的是舞台版的陆涛,很有舞台爆发力,但当时不知,张晓晨早已是成绩斐然的平面模特。今次参演《怒放之青春再见》,长发+摇滚,造型抢眼,性格突出,一看就是那种全校女生热捧的叛逆少年,自我忧郁的内心,和完全阳光的外表,成了影片中最纠结的一个。不过,影片既然是要反映一票老男人回忆青春冲动往事的,郑天亮又是故事的主角,所以,张晓晨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所有人对青春的回忆,终让这个冬天不太冷。

篇4:励志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

《怒放之青春再见》

基本信息

影片《怒放之青春再见》是由著名歌手卢庚戌执导,滕华涛监制,潘粤明、张晓晨、温心参演的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

影片故事跨越时空,讲的是70年代人的青春往事——在校园时怒放,走上社会后被生活打磨,然后再重新找回青春。

剧情简介

马路(潘粤明 饰)是某交友网站中层白领,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生活的平庸无聊让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一天,他平静的生活被20年前初恋女友李爱(温心 饰)突然造访的电话打破。 马路和李爱数次相约见面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但他青春的情感和记忆已经被打开,当年为了李爱的做乐队的各种往事历历在目,还有那首当年写给李爱却一直没有唱出来的歌是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遗憾。 回忆的过程中马路渐渐找回了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他和老友重组乐队,在大海边唱出当年未唱完的歌曲,几个中年人完成了他们生命中又一次的怒放……

角色介绍

中年马路

婚介公司中层管理者,被平淡的生活磨去生活的激情,心中却压着学生时代未怒放的梦想

安静

平凡而智慧的现代女性,马路的美丽妻子,拥有对婚姻生活的智慧,陪伴马路在逐渐变得麻木的生活中重新怒放。

中年郑天亮

酒吧艺术总监,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摇滚歌手,为了成名抛弃乐队单飞,却始终未获成功。与女友长达20年的爱情长跑却仍然未婚。

中年侯亮

名企客户总监,生活奢靡,实际心中渴望被爱。

中年钱大宝

经营一家烤串摊,生活平淡,年轻时是乐队鼓手。

青年马路

文艺青年,在学校为了追求女神组建乐队,却重重受阻。

青年郑天亮

摇滚热血青年,一心想要成为最牛逼的摇滚歌手。

青年侯亮

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泡妞。

青年钱大宝

经营一家录像厅,后加入怒放乐队做鼓手,贪吃无心眼。

青年李爱

学校里的女神,喜欢摇滚乐。

青年刘云

性格外向且倔强的女生,和李爱是学校闺蜜。

篇5:励志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

剧情简介:

马路(潘粤明饰)是某交友网站中层白领,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生活的平庸无聊让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一天,他平静的生活被20年前初恋女友李爱(温心饰)突然造访的电话打破。

马路和李爱数次相约见面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但他青春的情感和记忆已经被打开,当年为了李爱的做乐队的各种往事历历在目,还有那首当年写给李爱却一直没有唱出来的歌是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遗憾。回忆的过程中马路渐渐找回了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他和老友重组乐队,在大海边唱出当年未唱完的歌曲,几个中年人完成了他们生命中又一次的怒放。

角色介绍:

中年马路

演员 潘粤明

中年马路是一家婚介公司中层管理者,被平淡的生活磨去生活的激情,心中却压着学生时代未怒放的梦想。

安静

演员 刘孜

安静是一位平凡而智慧的现代女性,马路的美丽妻子,拥有对婚姻生活的智慧,陪伴马路在逐渐变得麻木的生活中从新怒放。

中年郑天亮

演员 秦昊

中年郑天亮是一家酒吧艺术总监,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摇滚歌手,为了成名抛弃乐队单飞,却始终未获成功。与女友长达20年的爱情长跑却仍然未婚。

青年钱大宝

演员 杜海涛

青年钱大宝是一家录像厅的老板,后加入怒放乐队做鼓手,比较爱贪吃但是没有什么坏心眼。

青年马路

演员 吕聿来

青年马路是一个文艺青年,在学校为了追求女神组建乐队,却重重受阻。

影片评价:

《怒放之青春再见》让观影者透过“青春”看到了时代的变迁,看到了那个年轻一代的成长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今年青春题材电影的一个总结,也唤起一代人对青春的回顾。 (金鹰网评)

《怒放之青春再见》大量真实的回忆和青春印记,还有诸多华语摇滚经典,让人得到宣泄的轻松感、愉悦感、热血感。(中国日报评)

《怒放之青春再见》以摇滚青年的青春故事、人到中年为追求梦想的奋不顾身,令观者感动流泪,但更多层面上,《怒放之青春再见》是中国摇滚中年的怀旧与梦想。(新浪娱乐评)

《怒放之青春再见》对上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的生活呈现真实自然:“怒放”中除了有爱情、有摇滚,更多的是讲对梦想的坚持,所有的铺垫就为证明:中年颓废大叔也可以追求梦想。

篇6:怒放之青春再见影评观后感

怒放之青春再见影评观后感

怒放之青春再见影评观后感

青春到底是什么,是已经远去的时光,是曾经稚嫩的心智,是挥之不去的回忆,还是蓬勃健硕的躯体。其实青春是五颜六色的,是千金不换的,也是我们心底深处最纯净无暇的一处留白。它见证了那些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走过的足迹,它代表了那时我们都曾经年轻美丽过的印记,它祭奠了那段易逝却永不回的人生无畏和寥寂。

一部大家都认为的好电影,它可以没有宏大的主题,它可以不加复杂的特技,它也可以不用明星的烘托,但是它只要拥有一种可以打动人的精神抑或是一个可以与观影者引起共鸣的体验,那它就可以走心的,显然《怒放之青春再见》就彻彻底底地算得上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它用多数人都经历过的,或者是正在经历的对于情感怒放的大学岁月为主要背景,而与多年后,青春已逝、人到中年相互穿插,让青春的美好和意愿与现实的无奈和困惑相互交替,让青春时代的爱与梦想与中年时代的现实与失落相互对比,更真切与残酷的看清两者之间的距离。

电影中潘粤明饰演的公司中层白领“马路”,有温良贤惠的妻子也有聪明可爱的女儿,他步入中年后的生活平稳和单调,简单得只在家庭与工作间反复,乏味且毫无新意的生活让已经失去了朝气的马路显得无精打采。而与刘孜饰演的妻子安静,在同龄中人,特别是同学中略显底气不足的境遇与他人锋头正劲的事业让马路和妻子似乎有些难堪。然而索然无味的生活让马路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与激情,不算太如意的人生带给他渺茫和无助的前景,但直到他那个大学时代,曾经心底里最爱的“她”的出现。

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的大学时代,就等于白白上了一次大学。在任何年代,青春与爱情都是分不开的,在情窦初开的青春年华,激情四射的马路对清纯美丽的'李爱(温心饰演)一见钟情,这种发自于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爱的冲动,在经过了暗恋的挣扎后,马路决定通过音乐吸引李爱的目光,并且真的拉近两人的距离DD他与同样酷爱音乐高挑帅气的主唱郑天亮,猥琐机敏的贝斯手侯亮以及呆萌憨厚的“铁岭鼓王”钱大宝组成了一只叫做“怒放”的乐队。

音乐的梦想与泡妞的本质是支持“怒放”乐队的全部。原本是对于音乐的单纯热爱和对于女孩的简单冲动组成的乐队,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从一出现在校园就开始受到热捧,令人热血沸腾的演唱挥霍着青春的不羁,畅快淋漓,好不自在。然而随着主唱郑天亮意外的“跳槽的背叛”让这支乐队终究已解散收场,而马路与李爱懵懂的爱情也挥之湮灭。

残酷的现实,让这4个把音乐当做梦想的男孩开始各奔东西,命运的捉弄让马路与李爱有缘无分,错过了情感在最应该发生交集的岁月,而这份随之破灭与错过的爱情一晃就是后。李爱的再次出现,就如同给心灰意冷的马路打了一剂强心针,再次点燃了他不甘现状的心火,只为了完成当初的梦想。而他们也放下了多年前的隔阂再次重聚,在海边的梦想岛忘我地高歌,热爱音乐的初衷从来未变,兄弟间的情谊从来未改,追逐梦想的心境从来未完,四位乐队成员再次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升华,青春不死,音乐不停的精神让所有在场的聆听着为之动容。

首次当导演的水木年华的成员、音乐人卢庚戌,他用这样一部向青春致敬,为音乐正名的影片去祭奠、追溯以及回忆我们的青春,带入感极强,它集体回忆式的自嗨,始终调动着每一位青年和中年观影者的情感,它让本该掩藏在心底不愿与人分享的,独自一人回味与沉思的青春往事,赫然的清晰与直白,它让已经忘却和逐渐淡薄的记忆,又重新映射出我们曾经最初的感受与梦想,与现在青春远去的我们遥相呼应。《怒放之青春再见》,它用激情的热血、不羁的音高,和洒脱的情怀带我们一起去领略那段美好而无法重来的青春岁月。

篇7:怒放之青春再见 影评

怒放(青春再见) 影评

1.用怀旧的名义吐槽未来,一票大牌躺枪

怀旧是一种病,青春是一种毒,当一个人不停的用回忆青春来填补现实生活的空虚,不仅仅是老了,而且中毒也挺深了。今年影坛集体中毒,各种青春系怀旧系的电影纷至沓来,临近年终,又赶上了《怒放》上映,与其说这是对青春的的鳞次栉比的又一次膜拜,不如说这一次是关门放狗的回忆终结。

人为什么会有回忆?人的回忆中,幸福的多,还是痛苦的多?其实都不重要,就目测所见,几乎所有的新时期中青年一代的回忆,都与爱情有关,无论《致青春》、《小时代》,还是《初恋未满》、《飘落的羽毛》,无不是截取了从懵懂无知到幡然醒悟的恋爱大课堂流程,把青涩的、甜蜜的、痛苦的甚至绝望的情绪一再放大,终成银幕的一段记忆。

《怒放》看似与其他几部区别不大,也是学校、泡妞、喝啤酒、吃肉串、玩乐队……等等,玩乐队,这个看来还比较新鲜,至少,在《怒放》中,音乐成了叙事的灵魂,无论是恰如其分出现的古旧流行金曲,还是重新演绎的情怀金曲《朋友再见》,以及今年四位人气快男所演唱的主题曲《怒放》,音乐是青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音乐来怀旧,也算使得其所,只因从七十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恰好也是华语流行乐坛由胜转衰的见证时期,所以,哪部怀旧影片,都不会缺少有关时代金曲和录音机、随身听、磁带们的记忆,这点在《中国合伙人》和《初恋未满》中尤为明显,当然,《老男孩》也是如此,用音乐串起了一个时代的回忆。

有时候想想,也挺悲哀,七零八零后还有音乐陪伴着各种记忆,九零后就全部茫然了,零零后未来又该怎样回忆呢?难不成真的就是满满的手游,神马植物大战僵尸,神马水果忍者,神马天天酷跑?战台烽敢笃定,下一代的回忆,远没我们温暖、立体和精彩,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早已经陷入在冷冰冰的电子产品之中。

如果《怒放》只是用音乐来怀个旧,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构思与制作,但细看下来,发现一些东西,隐隐约约的,不像在导演卢庚戌在怀念自我的青春,而是把整个七十八十年代的乐坛融入进来,来了一次萌芽、发展的全扒皮。怀旧只是个工具,吐槽才是主题,吐槽歌坛三十年,吐槽如今依然屹立舞台的歌者,才是本片的目的所在吧。

作为一个七零后,我真的不知道,如今的高效,玩摇滚和电音的乐队是否还多,但记忆中的当年,虽然在鲁西南三线小城,我们依然有高校的乐队,骑着人力三轮拉着人和乐器,跑场子演出,当然,所唱大多是黑豹唐朝零点之类,偶有那么几首原创的,总会换来一票嘘声。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确实与回忆中有重合之处,但作为来自于北京的回忆,相对来说,无论是乐队,还是男孩,特别是姑娘们,还是比其他城市高端大气上档次很多,卢庚戌作为华语乐坛民谣系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之一,对十几二十年的乐坛发展与延续,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因此在《怒放》中也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青春,更是整个出在青春期的乐坛的记忆,里面不仅有他们自己的高校乐队,也有来自社会的摇滚红人,不仅有他们羞涩但真诚的表白,也有红歌手对果儿的干柴烈火般的吸引。

影片叫《怒放》,很难不把它和汪峰放到一起,我相信这样的片名,一定有来自汪峰“怒放的生命”的启发,而片中潘粤明所扮演的马路,也恰像汪峰的洁版,高校,才子,有爱,有抱负,有惆怅,马路的中年,犹如汪峰被人统计过的歌词一般,50个“生命”,34个“孤独”,如此这般,所以说《怒放》是汪峰的小传,亦不为过 ,间或各种黑豹唐朝窦唯郑钧的摇滚影子,以及王菲周迅徐静蕾等各种与摇滚歌手分割不开的爱与欲,活脱脱一幅八十年代乐坛众生相。

如果说怀旧是一种病,那么导演卢庚戌就是在下猛药来治这个病,他的猛药就是所谓“借古喻今”,用回忆来扒如今演艺圈风风光光的男女们的过往,虽然如今他们已经成一哥一姐甚至国际大咖,但止不住吐槽的口水与影射的放大镜,因此战台烽建议,观影过程请对号入座,其乐无穷。

2.酷到没朋友

看了一些前辈牛x影评人的各式评论,有点儿手贱,索性也写点儿什么。

电影预告,看起来不错,也是我喜欢的,说实话,可能是90后的缘故,我并没看出什么怀旧。

很多人说《怒放之青春再见》这是70后,80后那一代人的回忆,那你们觉得90后呢?

我就不信70、80后没有个技术宅、萝莉宅什么的?

喜欢玩儿的仍旧是那拨喜欢玩儿的。

剑胆琴心 XX年8月8日广播说:

“当中国的所有青年都在玩乐器,死飞,滑板,玩车。玩摩托,组乐队,刷街,跑酷,街舞,散打,绘画,摄影,纹身,骑着哈雷穿梭在大街小巷,耳机里满是咆哮的摇滚乐却又安静的等着红绿灯,邋遢不堪却仍然拿着早已熄灭的烟头,纹着花臂扶着老人过马路的时候,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起来了。”

90后玩的不只有网游、单机游戏、手机游戏、平板游戏、微信游戏、

我更想说的是90后的世界更丰富了。所以,我们的喜欢也变得越来越细分到快要没朋友——

同样是音乐,你爱五月天,我爱二手玫瑰,大家都是喜欢土摇,我觉得都很酷!

同样是组乐队,你玩重金属,我玩后朋克,大家可能拼场子一起演出,livehouse仍旧和20年前一样躁动和闷热!

我们可能宁愿穷三代玩单反,也乐意假借锻炼身体玩滑板!

可能过于狭隘和固执的个人主义,让很多人觉得我在强词夺理。

不管你们知不知道,就在我去年(XX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依然有高校摇滚乐这样的正经名词。

我并不知道10号开始放映的正式这版是不是经过了严格的阉割。

我也并不知道XX年后、20年后我是否仍旧能融入livehouse,和那时候的10后一起pogo、

我一直觉得电影大抵是没有“警世语录”或者“大彻大悟”这样的功能吧,所以看的时候没背负这复古、怀旧、启示录这样的标签。

所以,我更喜欢《怒放》电影里特别的元素情节——摇滚乐

摇滚不死、伤花怒放、海魂衫、吉他、铁岭鼓王

音乐节、livehouse、电音、鼓机

我并没有觉得这些元素离90后太远。

好吧,可能说的特别跑调儿,写到这吧。

篇8:《怒放之青春再见》经典台词

《怒放之青春再见》经典台词

1、我们前那种,吉他一出姑娘全扑的时代,已经彻底的.一去不复返了。

2、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想不想做流浪歌手的情人?太洋蛋了。

3、你知道人家背后怎么说你吗?中年危机!

4、要不咱两也散了吧,谁都能散,就咱两不能能散。

5、我就想在这海边,飞翔岛上,开一个演唱会,唱给我心爱的人听。

6、信不信再泼我就是开水呀,牛逼你泼呀。

7、我现在尿尿怎么总是断呀?我现在也没有以前呲的远了,

8、我们是害虫。

9、怒放牛逼。

篇9:怒放之青春再见经典台词

怒放之青春再见讲述了一群70后的青春往事,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过青春的洗礼,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充怒放着我们灿烂的清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已不负青春时的激情,回首往事让我们再一次怒放清纯吧,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怒放之青春再见经典台词:

1、你知道人家背后怎么说你吗?中年危机!

2、要不咱两也散了吧,谁都能散,就咱两不能能散。

3、我们20年前那种,吉他一出姑娘全扑的时代,已经彻底的一去不复返了,

4、我就想在这海边,飞翔岛上,开一个演唱会,唱给我心爱的人听。

5、怒放牛逼。

6、信不信再泼我就是开水呀,牛逼你泼呀。

7、我现在尿尿怎么总是断呀?我现在也没有以前呲的远了,

8、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想不想做流浪歌手的情人?太洋蛋了。

9、我们是害虫。

篇10:怒放之青春再见的经典台词

怒放之青春再见的经典台词

怒放之青春再见讲述了一群70后的青春往事,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过青春的洗礼,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充怒放着我们灿烂的清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已不负青春时的激情,回首往事让我们再一次怒放清纯吧,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怒放之青春再见经典台词:

1、你知道人家背后怎么说你吗?中年危机!

2、要不咱两也散了吧,谁都能散,就咱两不能能散。

3、我们20年前那种,吉他一出姑娘全扑的时代,已经彻底的一去不复返了,

4、我就想在这海边,飞翔岛上,开一个演唱会,唱给我心爱的人听。

5、怒放牛逼。

6、信不信再泼我就是开水呀,牛逼你泼呀。

7、我现在尿尿怎么总是断呀?我现在也没有以前呲的远了,

8、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想不想做流浪歌手的情人?太洋蛋了。

9、我们是害虫。

《怒放之青春再见》经典台词

电影再见最爱的人观后感

电影《青春派》观后感

电影歌舞青春观后感

《青春雷锋》电影优秀观后感

电影《歌舞青春》个人观后感

青春电影栀子花开观后感

电影《青春雷锋》观后感500字

爱国主义电影《青春之歌》观后感

电影飞扬的青春观后感

《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后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