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全中国最困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共含12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全中国最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篇1: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今天,我观看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内心非常激动。

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篇2: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当想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些为了世界和平英勇献身外国的志愿军战士。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反映志愿军的影片《上甘岭》。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抗美援朝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当时,美国大约两个军的兵力来打这个主峰,在山峰上我某部八连奉命坚守阵地。他们浴血奋战,打败了敌军二十多次进攻。由于伤亡很大,只剩下一小部分的人了。总部担心他们会全体阵亡,于是让他们退进坑道,拖住敌军。在坑道里,很快他们没有了水和食物,牺牲了很多战士。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死死拖住了敌军。大反攻开始了,他们团结一致,同大部队一起奋勇冲杀,终于夺回了上甘岭。

通过这部影片,我看到了志愿军们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精神,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但是更让我的感动的是战役中的一个小情节:战役中,八连严重缺水,师长好不容易送来一些萝卜,还特意留给连长两个苹果,可是连长并没有吃,而是切成小片分给了战士们……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我们在学校里也应该互相帮助、不自私、不计较,多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向老前辈们学习,做个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好少年吧!

篇3: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战歌声起,枪炮声此起彼伏。在这一岸,血肉之躯便是钢筋铁骨,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视死如归中前仆后继。

现实过于直白,以至于任何言语都不及数字冰冷,也不及生命逝去震慑人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共歼敌718477人,缴获、击毁各式武器99289件……共计197653名烈士付出了生命。冰封记忆,浴血沙场,英雄将生命置之度外。逝者虽长眠于此,但生者仍寄托着追光意志继续走了下去,为后世讲述着历久弥坚的忠魂事迹。智慧的时间让人见证了真相,残酷的时间让人学会了遗忘。然在意志不倒,精神不灭的时空里,历史并不曾让他们远去,也必定会将英雄铭记。

时代抛给了个体一个选择性疑问:“当整体受到冲击时,作为个体的你,是否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否甘愿付出生命,为这一山一河?”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而言,这样的回答略显多余,因为在家国大义面前,思想早已蓄势待发,行动早已毅然决然。为了国家的长治,为了故乡的久安,拼了命又怎样,豁出去又何妨?

战旗之美,在于其浸透了英雄的鲜血。因为正义,所以浴血奋战,因为值得,所以舍生忘死。杨根思面对围困,愤然拉下炸药导火索,纵身一跃向敌群,粉身碎骨全不怕;黄继光孤注一掷,张开双臂扑向喷射火舌的敌机枪;邱少云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在身上燃烧;孙占元身中数枪,血肉模糊,却仍然视死如归拉响手雷;杨连第身先士卒,抢修钢梁,却不幸头中弹片而倒下……冰与火的对立,血与骨的碰撞,生与死的抉择,在不可逆的时代洪流中,一切付出都是有价值的精神所指,一切牺牲都是有意义的行动所向。在伟岸与高洁面前,精神念力归于永恒,英雄史诗立于不朽。

“我们纪念战争,是为了捍卫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每个中国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原志愿军老兵如是说。的确,奋进的意志何其强大,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指引之源无疑深植于故土的那片山河,屹立于心中的那个家国。在70年后的今天,依然在烽烟滚滚之中激扬着英魂不灭的凯歌,在四面青山中吟唱着保家卫国的旋律。

一山一河皆国土,一花一草皆天堂。情怀是记忆的延续,精神是最好的传承。他们曾经誓死捍卫、用鲜血浇灌的土地,如今已成为秀美绚烂、和平繁荣的热土。忆往昔,映今朝,那些气壮山河,那些岁月诉说,也终将在这大好时光中厚重绵延,在和平与正义的荣光中万古长青、永续光芒。

篇4: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夜,已深。窗外,寒夜,风正紧,山河已无恙,家国正安宁。70年前的那个秋天,他们从大堡机场出发的前夕,是否也是秋风乍紧,棒秧子呼啦啦跟着一起道别呢?如今,站在大堡机场那条六边形石板铺就的旧跑道上,耳畔劲风如昨,眼底山峦如旧,真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仿佛依稀能感觉到志愿军战士慷慨而来、浴血而归的豪迈和无畏。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时刻,那是我们实力比美国弱一百倍都不止的时刻,那是我们仍旧在用19的装备而美军是一只高度机械化的的现代军队的时刻,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40天收复平壤,70天打下汉城,震惊了全世界。当时,党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战略魄力作出参战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蕴含了太多的无奈和心酸,却也彰显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胆识和魄力。

“一唱雄鸡天下白”。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以战去战,虽战可也”的说法。抗美援朝这一仗,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生动写照。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要保和平、促发展,急需要安全稳定建设。但是对于美国企图控制朝鲜的野心,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毛主席用“三把刀”的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处境,如果我们任之由之,美国必然走日本侵略的老路,甚至比日本闹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刀插在我们身上,一把从朝鲜插在我国头上,一把从台湾插在我国腰上,一把从越南插在我国脚上。我们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免得最后战场落在中国境内的悲剧。事实证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出兵参战既是抗美援朝,更是保家卫国,是为新中国建设赢得长期稳定的环境。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也早已成为世界之中国,全球之中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目前有些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奉行的零和游戏,早已不符合当今世界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和欢迎。中国,始终与世界人民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在办好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事务的同时,积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努力维护全人类共享繁荣的局面。我们经历过战争的苦难,知道和平的重要,我们希望能够在“天下一家”的愿景中相互促进和发展,在“天下大同”中实现“美美与共”!

篇5: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

这个冬天我和爷爷一起看了《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看完电视剧,爷爷讲起了他和祖国的故事……

爷爷年轻时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当年他随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赶到平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那时的条件很艰苦,每每想起祖国,就忘记了远离家乡的苦楚。战争结束后就回到了家乡,亲眼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发展:楼越建越高了;家里做菜肉越放越多,不用再过吃不饱的日子了;家家都有了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21寸到65寸;从BB机到手机,现在连他老人家都用起了智能手机。爷爷讲着讲着就笑得眯起了眼睛,可笑着笑着眼角又带着眼泪。

我想爷爷是看着祖国的发展,心里非常开心,不然他怎么笑得那么开心呢?但想起祖国发展不容易,是几辈人努力的成果,所以才会带着眼泪。我想不管是我,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是爷爷,一位80岁的白发老人,都注定是祖国的一滴水,注定要汇入祖**亲的长河之中。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只有与国家的梦想一致,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电影中的那个旋律时常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它是从我心里长出来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篇6: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看完这部李峰的《跨过鸭绿江》,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和美军现代化装备的优越作战能力的悬殊,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中国人害怕。看完真是热血沸腾,为先辈们致敬,向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组成的英雄军队致敬。这是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战役,中国人大胜。整个世界,包括中国人自己,都被这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震惊了。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广场上百万群众立刻山呼海啸般回应:“人民万岁”,中国历史上的这一天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承认,比如苏联、南斯拉夫、波兰、民主德国,这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都承认了新中国,虽然还没有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承认,相信离那一天也不会远了,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的到来对全中国人民是激动地、经久不衰的。虽然新中国成立,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技能需要学习,比如敌人有空军,所以刘亚楼;林彪四野原参谋长、第十四兵团司令,现任中国空军第一司令,他培养出来的空军让美国惊讶。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要开始,我们要独立、自由、民主,我们还要富强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彻底解决台湾、西藏问题完成中国统一,新的蓝图在眼前展开,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1950年6月29日因朝鲜战争爆发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那些天,全中国刚得到解放,还在欢天喜地的老百姓又沉浸在对美国的愤怒情绪中,但中共中央表面一片反常的宁静景象。只有真正的老兵才知道这是一种大战前特有的宁静,这种宁静中正积蓄着雷霆,在宁静中,重大的决策在酝酿、在成熟。正当解放台湾的准备种子加紧进行时,朝鲜战争爆发了,现在怎么办?如果在东北备战,准备介入朝鲜,用于解放台湾的机动兵力就得抽出来,解放台湾非推迟不可,蒋介石就会喘过气,再打台湾就难了。以新中国当时的各项条件,两个战略方向只能选择一个做重点准备,到底选南还是选北?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牵扯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1950年7月6日,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台湾,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个决策如此英明,以至于任何一本研究抗美援朝的书籍都要浓墨重彩的将它大写一笔,而它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后人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发现,这个决策依据决定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结局,并对中国的安全和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人民军经历了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直到洛东江战役战败后,美军一直在攻打北朝鲜,北朝鲜快坚持不住了,金日成开始求救中国,中国高层经过三次的会议决定出兵援朝,由彭德怀挂帅出征,消息一传出,十三兵团司令部立刻一片欢腾。

篇7: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观看《跨过鸭绿江》,我常常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在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中,38军112师335团死守飞虎山高地,以血肉之躯,阻击敌人五个昼夜,先后击退美军、南朝鲜军攻击57次,毙伤俘其1800多人,成功完成阻击任务,为志愿军赢得首胜。彭总激动地在给毛主席的电报中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在第二次战役中,第九兵团三个军在北朝鲜盖马高原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昼伏夜行,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千难万险抵达预设战场,全歼美军一个整团。

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通过银幕重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雄壮豪迈的歌曲,不断地让我们回想起70年前那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画卷。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八十几万英雄儿女为保祖国,卫家乡而血战。

看过了《跨过鸭绿江》,我感触颇深。先辈们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作战的伟大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和平。

和平之不易,尊严存在于剑锋之上。身处和平年代,作为士官生的我们,应该将先烈们的遗愿继承下去,将先烈们的精神发扬光大,用我们的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出贡献!

篇8: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用纪实风格及手法,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让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民族英雄的主导画面,崇高悲壮的燃烧岁月,史诗般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中,许多镜头反映战争及其背后的“较量”,更让人感到真实震撼。

抗美援朝战争,是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一场现代化战争,是一场残酷的大国较量。

这是一场钢铁和精神的较量。据史料显示,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00余万吨,几乎是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当时的钢产量仅为60万吨,不足美国的百分之一。然而,最终我们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这也是为什么打了43天的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以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炸弹,2.5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却没能撼动那几近被炮火削平了的小山包。日后美军事专家死磕数十年都无解的问题——“为什么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守卫,7个营都没有攻下来”,后来它成为美国西点军校著名的军事案例。

这是一场战争与和平的较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那个曾经叫嚣把中国“炸回到石器时代”的战争狂人,最终在这场较量中被我志愿军打回到谈判桌前。正所谓:“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习近平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是这样的正义与公理,志愿军才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正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源泉,也是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在“天欲裂,铁在烧”的浴火中,在“饥无食、寒无衣”的冰天雪地里,志愿军爬冰卧雪、忍饥受冻,肩扛炸药、与敌同归,烈火焚身、岿然不动……正是这血与火的较量,谱写了70年来最为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在那片烧焦的土地上,他们气如长虹的精神,被永远定格在那“铁在烧”“雪在燃”的画面上。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从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到华盛顿的白宫总统府,从简陋寒冷的志愿军司令部坑道到东京豪华敞亮的“联合国军”指挥部,镜头不断跳转迁移,无不表现出大国政治的智慧博弈和为一战一役之胜算的斗智斗勇。

篇9: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不久,美军都认为打第一次战役参战的中国军队都是小股部队,于是续继北上,向鸭绿挺进。

在彭德怀与许多副总司令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趁着敌军摸不清我军的情况,立即发动第二次战役,让美军再次品偿到我们的厉害。作战方针是这样的:由于美军先头部队和后续部队之间有着一个很大的漏洞,可以派一支得力之师穿插至美军部队后面,接着美军会被我军主力部队围攻,在南逃时会被截住,接着一网打尽。但这将是一次十分艰难的战斗。

在战役进行到一半时,彭德怀发现,选哪支部队去截住美军成了难题。想要截住美军,必需让部队在一夜之间跑完直线距离为70多公里的山路,并且是在跟战人的四个轮子比赛,慢一点就有可能放跑敌人。但最终,我们的部队奇迹般的一个晚上就到了三所里,松骨峰,主力部队给予了敌人重创,使敌人一个师也没剩下多少人了。在这次战役中,原本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失误的三十八师却战绩显著,去掉了之前的耻辱。

美军除了骄傲外,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直依赖机械化设备,不靠自己的力量,像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好仗呢?最后只能失败。而我们人民志愿军靠着坚强的意志,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油,中国必胜!

篇10: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进行了一场时间、生命和尊严的较量,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极大的鼓舞的全国人民和军队的士气,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也打破了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偏见。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勇于斗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巨大的努力。

这个电视剧,充分的展示了当时抗美援朝的壮丽场景。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更收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让我们身临其境。抗美援朝的伟大事迹从来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其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里面的人物事迹: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物更是让我们熟知。纪录片的内容,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的密切配合,团结战斗,形成了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实也需要这种面对困难险情勇往直前的勇气!很喜欢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个和平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情况已经很少,但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总是有人在披荆斩棘!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仅是先烈用自己生命换来的,也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的平凡的我们,要坚守士官的岗位,做好个人任务,平凡亦不平凡,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那就是不平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上,作为学员的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那些前辈用自己的鲜血和身躯换来的。五星红旗上的红色正是他们这些英勇无畏的人们染红的。是的,在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是跨越时空,值得我辈和后辈学习的不能磨灭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将这种精神永续传承,并运用到自己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有一种信念,那就是,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的共同努力,必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相信我们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成就,屹立在世界之颠!世界的东方!

篇11:跨过鸭绿江电视剧全集观后感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正义之战,锻造出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放射着璀璨光辉,指引着中国儿女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砥砺奋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着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善于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勇挑重担,谱写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实干担当的时代篇章。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诠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70年前,在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听从党的指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团结协作,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坚持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信仰沁入骨髓、溶入血液、刻在心口,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主动到基层一线和条件艰苦的地方干事创业,在为党尽责、为党解忧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强筋骨,在本职岗位和实际工作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干出一流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满怀深情、起而行之,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抗美援朝战争是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不仅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而且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一次有力诠释。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力量,根基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满怀深情、起而行之,真正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在内心深处激发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坚持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需求作为第一标准,直面民生热点、难点、痛点,始终坚守人民情怀,下功夫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展现实干担当的奋斗姿态。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上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当前,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强大力量,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识变应变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造让世界惊叹的更大奇迹。要锤炼担当的“宽肩膀”和“真本领”,以勤勉务实的进取精神、勇立潮头的奋斗姿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勇于在新时代的前进征程中奋楫争先、走在前列、担当作为,敢于在啃硬骨头和涉险滩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出新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篇12: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听到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自己心里总是激昂澎湃,虽然只能通过影视作品来重现70年前那段战火峥嵘岁月,但作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使命感更强了,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该去珍惜,去奋斗。

近期,在央视1套热播的《跨过鸭绿江》电视剧,深深的吸引到了自己,在剧中老戏骨的精彩演绎下,又一次真实生动的还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视死如归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魄,与美帝主义展开殊死较量的一个个激烈感人画面。在脑海中影响最深的当属长津湖和上甘岭战役,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即便我们的战士一连一连的被风雪吞噬,但铸就了矗立战壕的精神丰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面对敌人疯狂般的炮火,书写了决不后退一步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其中不乏涌现出一个个大家熟悉的名字,这些最可爱的人用钢铁般的意志,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如今,面对着美帝逐一的安全威胁,我国正进行新的抗击打压霸权主义的事业,当看到我国国防建设的强大,内心不由得一种自豪感,虽然自己很平凡,但在和平岁月中砥砺奋斗,在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就是一种爱国和忠诚。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个人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00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800字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000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通用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5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