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白居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共含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白居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

篇1: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

今年大年初十,我们一家人开车到龙门石窟游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对龙门石窟并不陌生。但之前年龄小,每次去都流于走马观花,这次我刚好读了图书《河南寻宝记》中的《决战龙门石窟》一章,急切地想细窥石窟中蕴藏的奥秘。我们把车停到服务区,再坐电瓶车通往景区。啊!一路上景色真美呀!青山对峙伊水中流,水光潋滟山色俊朗!虽然置身户外还有一丝料峭春寒,我的心却热切地飞了起来。龙门石窟,我来了!

进了景区我们兵分两路,爸爸抱着弟弟一路悠悠晃晃地游玩,我和妈妈一路从入门处的禹王池开始,看简介读碑刻赏窟龛一个细节都不舍错过。由于外地游客众多,一拨一拨的导游在我身旁声情并茂地演讲。呵呵,我可蹭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伊水两岸的西山和香山上凿窑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身临其境,我被大大小小的窟龛震撼了。

往里走,我们经过潜溪寺到了宾阳三洞,其中宾阳中洞最为壮观,它历时二十四年开凿,洞内富丽堂皇,桔红色穹窿顶上的彩绘历经一千五百年没有脱落,主佛释迦牟尼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是北魏晚期风行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我真佩服古人的耐力和技艺。

我们又经过敬善寺摩崖三佛到了万佛洞。看到万佛洞真是吓了我一跳,墙上密密麻麻的小佛直觉得难以计数,实计一万五千尊,整个洞窟金碧辉煌,洞外南壁雕有观世音菩萨像,身体成S形曲线,匀称适度,优美端庄。导游说,这尊精雕细刻的观音身上展示的艺术风尚我们要差不多10后才能在西方艺术家拉菲尔的《西斯延圣母》中看到。

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器宇轩昂,博大壮美,凝望大佛会使人惊叹不已,你会感觉到它那永恒恬淡智慧的目光里饱含了慈祥。导游说,这里的一切表现的是大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

大半天游学下来,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让我惊叹折服自豪并满怀激动,我心里萌生出一股力量,要好好用功,学有所精,成为创造祖国未来更璀璨文明的生力军。

篇2:游龙门石窟观后感

在回到洛阳奶奶家的第五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来到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

据说来到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来到万佛洞前,环顾四周,用一个字即可形容这里的佛像,那便是“小”。在一个并不大的洞内竟有上万尊佛像,单单两壁就有佛像15000尊,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神态各异。

离开万佛洞后,大约走二百米的路就来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中间的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此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目秀,仪表堂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佛的,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不禁令人感到有些惋惜,但在惋惜的同时我也痛恨那些破坏佛像的人。

出得龙门来,只见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显得相映成辉。仅此龙门石窟一游,便是不虚洛阳此行了,我在心底对自己说,同时依依挥手,不舍地作别这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宝库。

冰果熊的爱

篇3:游龙门石窟观后感

从语文书上了解到,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十分向往。寒假里,我终于有机会去游览龙门石窟。

站在山上远眺,看见全是洞窟,真是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到了石窟边,才知道里面全是大小不一的佛,让我眼花缭乱。

顺着人流,走上台阶,来到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大佛两旁伫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二力士。他们有的看上去比较文静;有的饱经沧桑;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则显得十分威武。奉先寺的另外八尊大佛也是形态各不相同,错落有致!

我靠近卢舍那大佛,仔仔细细地看,他好高啊!果然有十七米高,光是头部就长达四米,耳朵也很大,将近两米,比普通人大出一截。只见大佛随衣挂线,仅用没几笔,就显得朴素无华而又冼练流畅;面颊丰满又圆润;头发像波浪一样盘在头顶;双眉弯弯,犹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翘,带着一丝笑意,仿佛在说:“欢迎你,小游客!”宛如一弘秋水的双目流露出安详与和谐。

顺着人流往下走,我回过头来,继续凝视了一会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宗教的神秘莫测之感。

望着十几万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佛,我想起了古代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现代技术,硬是靠着无数的双手和简单的劳动工具,才完成了这佛像之国――龙门石窟,这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篇4:游龙门石窟景点观后感

今年春节,我和以前一样回到了西安,因为雾霾的原因,我们不能放炮,在家也不好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洛阳龙门石窟游玩,那里可漂亮、可壮观了!

从西安到洛阳的高铁需要1个小时50分钟的时间,爸爸就在高铁上开始给我介绍龙门石窟。爸爸说龙门石窟可以说是中国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华遗产呢。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中期到北宋的四百余年间,里面还有21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佛像,3600余品碑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顿时觉得好神奇,就特别期待着能快点到龙门石窟,亲眼去看看这盛景。

列车准时到达了洛阳。一出高铁站,我们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坐上了开往龙门石窟的旅游观光巴士。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景点分为三个部分:西山石窟、东山石窟和香山寺,分别在伊水河的两边,其中西山石窟在伊水的左边,东山石窟和香山寺在伊水的右边。

我们先去了西山石窟,远处看,西山整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窟龛,嵌在山里面,特别壮观。经过大石门和石窟北大门,我们来到了禹王池,禹王池的水可都是热的哦,冬天感觉特别舒服,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我才不得不继续向前走。我们看到了一座很大的山,上面有很多的窟龛,我们沿着楼梯走上去,很快走到了一个很大的石窟前,原来这是万佛洞,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佛像,我一下子就被惊呆了。爸爸说:“万佛洞里的佛像都是唐代时候匠人雕刻的,还有只有两厘米左右的小佛像,总共有约一万五千尊的佛像。”我仔细一看,还真是有很多很小很小的佛像,数都数不过来。这些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真是神奇之极!

在万佛洞之后我们还经过了潜溪寺,浏览了宾阳洞,参观了摩崖三佛龛,看了各种各样的碑刻,每个景点的佛像都雕刻得如同真人一般,特别逼真。遗憾的是:很多佛像都是不完整的,听解说:国难的时候很多佛像被盗,现在都陈列在了美国或者日本的博物馆内,让人听了真是很气愤!

游玩了西山石窟,我们又去了东山石窟和香山寺,所有的景点都很漂亮,让人流连忘返。

下山的时候,我想好多的佛像,好多的石窟,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啊?我带着这个疑惑问爸爸。爸爸说:“就是当时的工匠用心雕刻的,他们认认真真在干着这些活,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珍贵的这些石刻!”

龙门石窟我玩得很开心,听过了我的解说,你是不是也想去玩呢?

篇5:游龙门石窟观后感600字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这描写的是龙门石窟的景色。回想起两次观赏龙门石窟的经历,心中不禁升起对龙门石窟景色的赞叹。

初见龙门石窟,我还是一个只会感叹“这座佛像真大!”“它的胳膊怎么断了啊!”的孩子。那时的记忆,仅仅停留在伊河上古朴的桥,千疮百孔的石山,并不宽阔的伊水……

直到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见识到龙门石窟的壮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右侧一个个洞窟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的佛像各式各样,有的双手合十,闭目沉思,有的上手放在腿上,仰首远望,有的皱紧眉头,紧盯前方,面目狰狞……还有一些洞窟里空空如也,我伸着头,眯着眼睛寻找,仍然一无所获。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高达十七米的大佛: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更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仰望着这尊大佛。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绕至左肩,覆盖着全身的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大佛的脸上仿佛洋溢着一抹神秘的微笑,正因为如此,大佛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气宇轩昂之势。大佛旁边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这些雕像虽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见的类型,但是仍然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

久久凝望着这尊大佛,我不禁感慨,这么庞大的佛像,这么浩大的工程,在古代技术不先进的情况之下,是如何雕刻出来的呢?我不禁慨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雕刻技艺的精湛。我也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源远流长。

篇6: 游龙门石窟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石窟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边宽阔的伊河,右边参差不齐的峭壁。远看,陡峭的山体上有很多个小石窟。走近一看,原来石窟的四周雕刻着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小佛像,一共有一万五千多个呢!形态各异的小佛有的盘腿而坐、有的站立双手合十,让人看了好不欢喜。不过也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不完整了,看到这些我感到十分可惜。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最著名的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一个石窟,它的中间屹立一尊高17多米的大佛,名叫卢舍那大佛,差不多有五层楼那么高。大佛的面部表情慈祥,波浪形的发型,弯弯的眉毛像新月,下面有一双秀气的眼睛。脸旁的耳朵圆圆地下垂,还有一个鼻子高高地挺着。它整个人都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大佛雕刻得栩栩如生,感觉就是一尊真佛一样!

就这样不知不觉得我们逛到了快天黑,每一尊佛像我都很感兴趣总想去好好观察观察,但实在是太多了,一时真是看不完。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龙门石窟。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着一尊尊佛像的姿态,感叹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们直是太伟大啦!

篇7: 游龙门石窟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旅行,游玩赫赫有名的洛阳龙门石窟。

之前听妈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哇!龙门石窟可真伟大,我一下子对它憧憬起来。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片人山人海,看样子这里果然名不虚传。走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圆形洞,洞里有栩栩如生的佛像,精致万分!这些佛像,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双眼紧闭,有的面目狰狞,雕刻的十分生动。然而,有的佛像却没有脸,令我很好奇,听导游说,是被外国侵略者盗取的,我听后十分愤怒。那个时候,祖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才会丢失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了一个既惊艳又壮观的佛像,这座佛像有18米高,仅头部就有4米高,耳朵长1。9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她博大而壮美,慈祥和善,方额宽颐。传说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是多么伟大啊!那个时候没有电钻,没有大吊车和升降梯,他们就是用双手一点一点开凿出来,每一个佛像都流淌着汗水。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用心保护龙门石窟,让它更加辉煌,更加美丽。

夜晚,我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龙门石窟那不计其数的小洞,栩栩如生的佛像,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梦见我把那些缺失的部分找了回来,让那些佛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篇8: 游龙门石窟

大家知道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暑假,我和妈妈、妹妹有幸游览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唐、宋、隋等朝代营造,有洞窟二千五百多个,有佛像十万尊。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建在最高处的一尊叫做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为自己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这十万尊佛像中,有百分之九十被破坏了,有的缺手,有的缺头…这是为什么呢?有两种说法:一是三圣灭佛时期,意思是唐代的三个皇上叫他们去毁坏佛像,缺少头的则是被他们一斧子把头砍了。二是风化,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许多佛像有了残缺。这是多么可惜啊!

游览完石窟,紧接着,我们乘船进去了依河,进入依河,整个人都觉得心旷神怡,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清儒明镜。依河也被称为“母亲河”,游走在依河上,我觉得自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了。

到了对岸便是“白园”。白园是埋葬白居易的.地方,里面还有白居易的石雕和他喝茶的地方,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许多诗句,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同时也想到了唐代著名的诗人们:李白、杜甫…

这次的龙门石窟之旅真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篇9: 游龙门石窟

中国有十大名窟,它们是云冈石窟,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

这个暑假,我有幸去了龙门石窟,在途中,导游小李哥给我们讲了龙门石窟的由来,我的心一下子被吸引了,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壮丽的龙门石窟。

不一会儿,车来到了山下,我迫不及待的跑进景区,走了一段路,顿时眼前一亮,整座山上都是像蜂窝般密密麻麻的洞窟,我走过去仔细端详,发现洞窟中有一座座神态各异的石雕,有的站着,有的端坐在莲花上,有的双手叉腰,有的神态严肃,有的笑容可掬,一个个都非常精美,看上去惟妙惟肖,好像真的一样,他们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大的有十几米高。我一路走一路看,想想古代的工匠真不容易,要在这么高的山崖上雕出这么精美的佛像,要花多少时间,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最后我们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卢舍那佛,看那大佛真是雄伟壮观啊!他有十七米高,耳垂都有二三米,看上去非常和蔼,旁边四大天王守护在他身旁,他静静的坐着眼睛看着前方,可惜有的雕像在几十年前被破坏了,有的经过漫长的年代被风化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导游小李喊我们打道回去了,我心里恋恋不舍的,龙门石窟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令我大开眼界。

篇10: 游龙门石窟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在多朝古都洛阳,有这样一处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方,它历尽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令人心驰神往,它就是坐落在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

趁着金秋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到了龙门石窟游玩。

走进龙门,两排林木郁郁葱葱,石板小道更增添一种韵味。墙上的每个小窟中都有佛像。别看这窟小,佛的神情和手势都是非常清晰的。有的双手放在腿上,目视远方,让人感到温暖;有的双手合十,虔诚闭目,仿佛在祈祷什么;有的眉头紧皱,面目狰狞,盯着什么地方,让人毛骨悚然……

行至奉先寺,那尊最高最大的佛占据了我整个眼睛。那尊佛名叫卢舍那,它通高17。14米,光头部就足足高4米。他发髻呈波浪形,面部圆润,眉毛如那弯弯的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闭,像在打瞌睡,又像是在俯视山下的伊水。嘴角藏着隐约的笑容,显现出他的慈祥与平静。他的表情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捉摸不透,严肃中带着一份慈祥,慈祥中又有一丝神圣与威严。我不仅赞叹这惊人的高度,也佩服这精湛的技艺。

漫步伊水边,夕阳的余晖洒满水面,犹如一位少女披上素装,优雅而平静。微风轻拂湖面,层层涟漪荡在水面上,就像少女脸上漾起的微笑,让人舒适。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打闹,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一丝生机。

这次洛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丽,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篇11: 游龙门石窟

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座落着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今天我们就浏览了四大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到了那里,买过票以后,我们乘坐观光车去景区,道路旁边有一种树,这种树的树叶有黄色和红色树叶,非常漂亮。

到了景区门口,我先看到了一条河,这条河叫伊河,河面又长又宽,长得看不到尽头,河面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河面有一座桥,叫龙门桥,这座桥是仿照赵州桥建造,比赵州桥要长要宽。

往里走,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这个水池叫禹王池,是为纪念大禹治水修建的。接下来,一群群石洞映入眼帘。这些洞有大有小,里面有许多佛像,形态百千,有的端坐,有的站立。但遗憾的是有些佛像被遭到了破坏,残缺不全,有的没有了头或者手。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大佛,这个大佛叫“卢舍那”大佛,佛像高17。14米,光耳朵就1。91米,比爸爸的个子还高呢!这尊大佛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旁边有几个小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让人惊叹呀!

还有一个万佛洞,中间是一尊阿米托佛,旁边有四个稍小点佛像,两边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许多小佛,总共有一万五千个呢!所以叫做“万佛洞”。

游览过西山的石窟,我们通过一座桥,来到了东山。东山有香山和白园。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走进白园,里面有许多竹林茂密,松柏苍翠,景色十分优美。里面有许多石壁,其中一块石壁上记得着白居易写的古诗《草》。

龙门石窟是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想,那么高大的大佛,以前也不发达,古代人是怎么雕刻的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聪慧呀!

篇12: 游龙门石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提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当我听过这首诗后,就对龙门石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今天,爸爸和我来到十三朝古都――洛阳,终于可以参观期盼已久的龙门石窟了。

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拾级而上,在我们身旁的石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窟,里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佛像。

我们走啊走啊,忽然,一个洞窟吸引了我,我走上前看见上面写着“万佛洞”三个大字,只见里面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小佛像,它们栩栩如生,据说他们雕刻是一气呵成的,我被古人精细的雕刻工艺所深深折服。

我们顺着石阶继续往上走,见到很多人围着一个洞窟争先恐后地留影,我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网红”菩萨的洞窟,为什么叫“网红”菩萨呢?因为它手上的佛印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丢失了一个大拇指,就成了一个“耶”的手势(V型胜利的手势)。我会心一笑,终于找到了为什么这么多人留影的原因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西山龙门石窟的正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龙门石窟最壮观的一个大佛叫卢舍那大佛,它双耳垂肩,面容和蔼,眼神慈祥。它身长17米高呢,据说它的耳朵就有1。9米长呢!周围的佛像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它,气势磅礴!导游说卢舍那大佛是以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面容所雕刻的。

离开龙门石窟前我和爸爸照了一张合影,照片的背景就是雄伟的龙门西山石窟。照片上我笑得十分开心,十分灿烂!

篇13: 游龙门石窟

暑假,妈妈带我去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修建,建有大小石窟、佛像不计其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我们一进旅游景区,远远地看见山上挖掘着大大小小的石窟,形态万千、各式各样的佛像就雕刻在这些石窟中。这些佛像大的身高数丈,小的只有鸡蛋般大小。其中有身型圆满、神态庄严的卢舍那大佛,有安祥自在、微露笑意的释迦牟尼佛,有举止从容、文静端庄的观世音菩萨……

我们在惊叹先人鬼斧神工精湛技艺的同时,也看到不少洞窟在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和风雨侵蚀之后,显得斑驳陆离,特别是有的碑刻和佛像人为破坏严重。有的没头,有的断手,有的跛足,更严重的是有的佛像不翼而飞,只留下空空如也的石洞让后人唏嘘不已。

据导游介绍,这些破损严重的石窟,除了自然风化的因素以外,相当部分是在晚清时期,遭受外国侵略者抢劫,运到了国外;也有的是因为以前当地人非常贫穷,文物意识淡薄,把石窟里的佛像偷偷搬走拿去换钱。

我一边惊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一边为缺损的佛像感到可惜。我希望那些被盗取、被国外收藏家收藏的佛像能够归还回来,让它们完璧归赵。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再也不会出现外国列强侵略的事了。

篇14:游龙门石窟个人观后感700字

当我睁开眼睛,卧室里已洒满了清晨的阳光。啊!昨晚的天气预报果然没错,今天是一个好天气——一个适合出游的日子。

上午8时左右,按照昨天的计划。舅舅带着我和表弟一行3人出发了。经过半小时的公共汽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龙门石窟”。我早已耳闻它的大名。知道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灿烂的象征。

舅舅说他以前来过多次,可最向往的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因此,一进入龙门。他领着我俩直奔大佛。虽然之前我已多次听过舅舅的描述。可当我面对卢舍那大佛时。我还是被它的气势所震撼了。它太雄伟高大了。虽然佛像是坐姿。可他的身躯仍然直插云霄,甚至是铺天盖地似得。舅舅介绍仅它的身高就有17米。在它面前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尽管它是壮观的,我还是能感觉到佛像的慈祥。它是可亲可敬的。怪不得世界上那么多人信奉佛。在它祥和的面容上扑面而来的有一种不怒自成的气势,我感叹:佛法无边啊!——我呆立仰望着大佛,不禁在想:古人为什么要造这样大的像呢?他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创造的呢?

舅舅仿佛看出了我得疑问,他向我娓娓道来。原来大佛是由唐朝女皇武则天施舍而亡管钱修造的,有无数能工巧匠历时三年完成,时一千三百年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和弟弟又好奇的爬上了大佛的脚背,仅仅他的脚背至少容得下4个小孩。我伏在佛的脚背上感到自己就像在小船中一样飘着。舅舅又介绍了大佛左右的弟子像、菩萨像、天王像等等,可此刻我的感受到的只是大佛的存在,其他的都是模模糊糊的。

不知不觉,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当我们吃午饭的时候,我的脑子还是晕晕的,我想这一定是大佛的魅力征服了我!!

篇15:游龙门石窟个人观后感700字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十三公里,当我走进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龙门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个石窟是一个双腿盘坐的大佛,由于当时是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所以这尊大佛面丰体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来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为石头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状的图案一个一个的组成的,那些白色的图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们称它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们就会看到清澈无比的伊河,伊河在阳光的照射下,由绿色的河变成了金黄色的丝带,一阵微风吹过,一圈圈的涟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颤着……

我们爬上了楼梯,有一座大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座大佛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墙壁上还有很多凹凹凸凸的东西,等你走近后才会发现,那些凹凹凸凸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只有两厘米大小的小佛像。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们高超的工艺而折服,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小的石头都能雕刻的这么精致。

我们走下楼梯大约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这尊大佛很有意思,这尊大佛摆着人们平常拍照时所做出“耶”的动作,他的一只手正摆,一只手倒摆,我看到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我听了导游的讲解后,才明白这尊大佛其实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来到了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佛前,导游说,他叫卢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看到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惊,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没有现代化建筑机械又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在近景拍了一张照片,又走过伊河来到一座大山上,这里是最佳观景区,我环顾四周后,我心想:这里真的好美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龙门石窟的大部分景色,还可以看到像一条金黄色丝带环绕的伊河,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群。

龙门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我还没有全部介绍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或者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篇16:游龙门石窟个人观后感700字

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龙门石窟、元岗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这四个石窟都是中国闻名的旅游景点,而我去过了其中的龙门石窟,现在我要讲一讲游玩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郊区,我走到山脚下,发现这里的山非常高,崖壁和地面几乎垂直,龙门石窟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两处,东西石窟的中间相隔了一条很宽的河。我们先来到西山石窟,看到河对岸的东山石窟那边树木覆盖面积很广,青翠欲滴。右手边的石窟岩石坚硬无比,十分巨大,很难想象古人再没有先进的机器和工具的情况下,是怎样在这一块块崖壁上,用手和普通的锤子雕出一尊尊惟妙惟肖的佛像石窟的。我们继续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山岩上密密麻麻的各式各样的佛像、佛塔等,往洞窟里面仔细看去,在佛像上,可以看见许多精美之处,有的你可以看见菩萨那浅浅的笑容,有的可以看见头发上的一根根发丝,有的甚至可以看见衣服上的褶皱,还有的可以看见精美的彩色图案。但是由于气候温度和地壳的变化,经过长年的风化,石窟中有的没有头,有的没有手臂,还有的甚至已经风化严重,整个石窟只剩下几块凸起的石块。经过专家的统计,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大大小小共有9万7千多座,并且每个佛像面容,表情各不相同。其中龙门石窟的精华之处就是——卢舍那大佛,这座大佛高约17米,宽和深度约40米,十分壮观。建造这座大佛在当时用了上万两的白银,历时整整25年才建好。传说,这座大佛就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建造的。这座大佛神态安然,嘴角微笑,慈眉善目,那挂在脖子上的佛珠清晰可辨,眼睛微闭,神态安然。这样看去,会让人心里变的宁静。

这些就是我游玩的洛阳龙门石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老祖先的智慧与精妙,也让我非常的佩服,也感谢老祖先留给我们伟大的视觉财富。洛阳石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文化宝库。

游龙门石窟观后感600字

游龙门石窟作文600字

游龙门石窟五年级优秀作文

龙门石窟导游词

龙门石窟作文

游黄山观后感

龙门石窟导游词500字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游兵马俑博物馆观后感

游长城观后感300字

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精选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游龙门石窟观后感8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