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烈士陵园800心得(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coc”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今日是一个激动的日子,因为今日我们组织参观了红安的烈士陵园,看着那些革命烈士的名言,用过的物品,有关于烈士们的资料以及导游的讲说都使我深有感触,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也是一次领略革命先烈那种精神的大好机会。
走进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碑文,上头隐约写着几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字,不经意间就回想起几个月前我们去参观宜昌的烈士陵园,同样有这几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似乎铭记在了我的心里,走过碑文看碑的后面,有这样一句当地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说实话,虽然不明白这句民谣是什么意思,但念上一念觉得也蛮有意思,念着念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们要参观的三个纪念馆中最大的一个,走进这第一个纪念馆,看到的是刻有七个人的雕像,之后往里走,各种资料、文字、图画、名言、和物品映入眼帘,我第一眼看到毛主席说的一句话“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我虽不知这句到底隐含了什么意思,但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看着这些资料,当年那些战斗的画面似乎就在眼前。再往前走看到董必武先生的一句名言:“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是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那么这个国家的成立还有什么意义可言看着看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的最终一个展厅,墙壁上有200多个将军的名字和遗像,中间有一个大的地图,图的上方挂着一个壁式电视,上头演绎着以前的战争景象,导游解说完后便带领我们来到
第二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专门为董必武老先生修的纪念馆,里面大多数都是关于他老人家的资料,事迹,名言,图画和物品。走进董必武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尊董必武老先生的遗像,之后便走进了展厅,这个纪念馆是三个纪念馆中第二大的馆所,导游带看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他老人家的一句名言:“建立新的政权,自然要创立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因为资料太多,我也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些资料都是值得人们所明白的,参观完董必武老先生的纪念馆,我们便来到了李先念老人家的纪念馆,在里面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看了这么多革命先烈们的资料和图画,也听导游讲说了先烈们的事迹,我们似乎也听到了先烈们的心声,感受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是他们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安定的生活,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风平浪静,这么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却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无比的感激他们为我们打下这美丽的江山,用自我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河大国旗班来到保定烈士陵园扫墓,一路上春满花开从大家的表情中并没有看出有什么沉重。途中我们经过了一所小学,也许是我们穿军装的缘故,小学生们把我们误认为是解放军,当然从随后这些祖国的花朵中的谩骂声中我最终找到了一种沉重感。是啊,国旗班本就是一个爱国教育的中心,都说我们肩上有着多么大的重任,这种职责来自于何,我想正来自于一种传承文化的义务。而我们今日的五星红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它正是基于这陵园中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
但仔细想来,我们要祭奠的是英烈,可我们具体要传承的精神又是什么呢的确,有的东西只能敬仰无法传承,比如我们先辈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不可能此刻也处处拼命,那岂不是成古惑仔了当然我们从小学到此刻,学校主要教育我们去学习先烈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等。这当然很好很强大,但对80后的吸引力实在太差了,年轻一代似乎对纷繁复杂的新鲜事物更感兴趣,而对过去老套的东西嗤之以鼻。所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先烈精神在年轻人中就真的无兴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问题是否定在何处,有人会说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尊敬先烈的,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这其实等于没说话,因为即使是一位无名的长者我们大多数人就会去尊敬他,而一个正常的中国人又必定爱自我的祖国,尊敬不代表信仰,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新一代人理解了许多新思想,自认为是有了自我新的信仰,其实这并不与我们先烈们的信仰相冲突,很多方面其实是一致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咱们处于当时那个年代,咱们如果是有血性的人,咱们会为什么去做先烈同样的事,要我看其实很简单:对现状的不满、对梦想的渴望、对敌人的仇恨等等很多基于有血性的人的原始活力的爆发。鲁迅曾写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烈们正是中国千千万沉默者中的爆发者,承着一种原始的活力在血与火中铸就革命的英魂。
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其实也不乏这种活力与信念,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和英烈的心是共通,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往往无法体会早已逝去的英烈们的心境。
我想狼牙山五壮士之所以跳崖,是他们不想让大部队有太多的牺牲,因为心中的善成就了这位勇士,我们应当为这份善所感动。
我想冉庄地道战的民兵们之所以能痛歼日军,是他们心中的气节成就了这群战士,我们应当为这份气节所感动
我想二师**中的学生们之所以在武装军警面前无谓,是他们深深痛恨当时腐败的政府,因为心中的梦想成就这群英雄,我们应当为这份梦想所感动。
在我们过着完美新生活的今日,我们其实不简简单单做到敬仰英烈,更应感受到我们与英烈相通的心,抱着一种感动与感恩的心去应对新的生活。
这天大家怀着对先烈崇敬的心境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刚到时充满好奇的打量这个地方,革命烈士陵园松柏环抱、绿荫满园,设施齐全、明净整洁、雄伟庄严、面貌亮丽。在烈士园的英烈事迹展示厅中,展示了我区各名烈士的光辉业绩,为国争光、为国流血、英勇牺牲的烈士,青春碧血献丹心的章晓红烈士,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的烈士,以及烈士们谱写的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传统要牢牢记在心头,以此激励我们、警示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日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的完美生活。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我明白在那里的不仅仅是一尊尊墓碑,它们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们应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这过程中一向印在脑海的四个大字是“永垂不朽”!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因为不明白自我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我历史职责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遥远的往事中是他们应对国破家亡时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此刻的幸福生活而战斗的场景,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曾几何时,峥嵘岁月,烈士们浴血奋战,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舍生取义;建设时期,烈士们先人后己,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奉献自我。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今日踏上这神圣高洁的土壤,战争年代中的枪林弹雨,和平时期的艰苦奋斗尽在脑中清晰。在那些环境恶劣的过去,烈士们带着崇高的梦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我的青春,乃至自我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日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理解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样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日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进取上进呢?我相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够继续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远。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旧社会走向灭亡、新社会逐渐建立的历史;是一部外国不断侵略、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每一页都充满着血泪和沉重。在这各种力量并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的苦苦探索、一代代的军民前仆后继,不明白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挫折才换来今日社会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殷实。虽然我们不能像无数先烈们那样为国牺牲,但生活在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完美今日的我们能够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身上也具备奉献的精神,尽自我所能的为他人、团体、社会供给帮忙。
我们来到那里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烈士,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珍惜他们为我们所争取的幸福和权力,如何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不辜负他们,如何向他们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又如何尽自我的力量把祖国建设更加完美。我们大学生已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不应当因某时的心中迷茫而堕落沉沦,应当确立自我的远大的目标,并步一个脚印的为之奋斗。看着这一张张黑白的影象和我们所生活的五彩世界,我们在惊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不应当发觉自我身上的重担吗?我期望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来到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时,能够展示给他们我们创造的完美,能够对得住他们并自豪的给他们吟唱曾属于他们的诗,我们与他们同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此次学习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中勤勉努力、在工作上进取进取、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本事有限,但我们能够尽自我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我的主角,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为我们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这一学年,我担任了杏林学院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主任,我认为作为一个大学生,缅怀英雄瞻仰烈士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所以在清明节期间,我带领的我们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的同学参观了南通市烈士陵园,当进了烈士陵园,我们在负责人的指导下庄严地向远在天国的烈士们送上了精致的花蓝,凭吊和缅怀革命先烈并宣誓,接着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解说员先让我们自由参观,在纪念馆里是一个个烈士英雄的墓碑,我们仔细的看了每个烈士的介绍,其中大多说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其他的有是人民警察,有的是建筑工人,还有舍己为人的普通市民,他们大多都是坚守平凡岗位的普通市民,为了人民百姓壮烈牺牲了,后来我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抗日英雄的英雄事迹, 在解说员解说工程中,使我深刻体会到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参观期间我们团队的人非常安静,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解说员的解说。
烈士陵园之行,让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在革命年代,每一天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就是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先烈们还能时刻胸怀祖国,不忘报效祖国,真是令人敬佩不已。或许个人的粮食渺小的,但是这份爱国的精神,这种爱国的品质,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卓绝的战斗,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看到战士们那英勇拼搏的形象,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上勤勉努力、在生活中勇往直前。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时刻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一定要居安思危,继承和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通过对陵园及馆藏的观瞻,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的心情————肃穆、感动。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再次沸腾。
整个陵园宏伟气派,庄严肃穆!走进烈士纪念馆望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国家兴旺而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先烈,他们抱着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从大别山走出,征战南北,战场上他们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用小米加步枪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地进攻,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革命队伍,使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缅怀烈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更是一种精神洗礼。他们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时时缅怀他们,并把他们作为激励我们工作的动力,进而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真理的追求。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永远坚定党的信念,时刻怀揣革命先烈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及对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永远保持对事业的激情,对生活的热情,对人民的感情。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祖国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的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无数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革命先烈都让我们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的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学习致敬!
★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