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烈火英雄》观后感精彩评论650字(共含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娜娜娜娜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前几天看了哪吒,很开心,我铭家拍出了内容丰富的动漫,这两天剧荒,勉为其难选了烈火,9.5分确实不是白得的。
说实话,我一个非专业人士,都看到了指挥的不专业,演技需要提炼,煽情过度,别说有一点专业的人看着是多么无语了,但是瑕不掩瑜,整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看电影过程中我就很感动,很钦佩消防战士,也联想到我国广大的武警官兵,是他们付出与亲人相聚,牺牲享受城市的繁荣才有我们现在的稳定。因为这部电影提升了广大武警队伍的影响,对他们少了些苛责,多了些认可,大家说,该不该给高分?
第二,关于个人英雄,有这样的英雄不好吗?看到老人倒地不敢扶;遇到有人需要帮忙,怕惹祸上身。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不求大家人人勇于付出牺牲,但求实事求是,客观的给予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一些认可,一些鼓励。我觉得,剧情里面加入个人英雄主义有利于唤起大家心中的共鸣。。总之,支持烈火,与此同时,希望以后类似的电影能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加油。。
其实我本来对这部片子的期待值是很高的,但是真的没想到导演能把这么好的一个题材拍成这个样子。我就先讲一下影院里观众们的观影情况吧,我,我爸,我小妈,我妹四个人一起去看的,我妹被吓哭了,我小妈全程吐槽“太吓人了吧”“太假了”,我爸.... 在看手机。结束以后走出影院,我看到观众的表情和我一样一言难尽。大众点评上那么多好评,认真的????再来说一下我自己的观感吧。一开始的部分,火锅店,主角降职,我觉得做的还不错,成功唬到我了并且让我对后续发展很期待,我的感觉是沉重残酷,但真实可以理解。这部分也就大概三十分钟?整部片子大概两个小时,剩下的一个半小时讲的是一次大,类似于天津港事件吧。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全程高潮(贬义的那种)。我感觉导演应该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拍所以只能把各种“感人”的片段强加在一起,一下子死这个人一下子死那个人,bgm一加,特效一做,“感人”的台词一说就完事儿了,敷衍且虚假。或许有人会说我get不到泪点,行,那那些几乎有点白痴的诡异的情节怎么说?在大火没有消灭危机没有解除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一环就在主角和那个技术人员的身上的时候,他们居然在合影留念???拜托老哥,你们该干的事好像还没干完吧???这么沉重的题材导演你居然往里面加无厘头搞笑??那个技术人员明明上一秒还很怕死下一秒就不担心还合影???这样的情节在电影里还挺多的(不是说最后那里消防员们的儿女情长,那里我觉得还不错),我看的真的很尴尬。还有一些毫无逻辑的白给行为,那辆好像适意一样往火里开的飞机,一些消防员们毫无意义的送死,明知会死而且对于救火毫无帮助,就嘴上说着要当英雄所以不能后退,算是被主角救下还说因为主角劝他们走,他们活下来了所以史熊。我:????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的吗???白给=荣耀????我****** 影片里的人好像个个都不怕死(有一些很刻意的塑造出个别怕死的,很敷衍)这个片子的人物塑造全靠大火前的儿女情长,根本就是本末倒置。难道不是应该先用足够的笔墨塑造出人物,再把他们放在场景中,这样才能引起观众共鸣吧??我记得之前凉山火灾,一个年轻的消防员发的朋友圈,大概是说衣服洗到一半出了紧急火灾,回来再洗。结果却牺牲在火灾中。这样简单的一条朋友圈能让我感到十分酸楚,因为它真实。可烈火英雄呢?该好好拍的地方一笔带过,大量时间全部放到营造火灾的恐怖和莫名其妙的地方上,当然我不是说不该营造火灾氛围,而是不该这么营造。我看着看着就想到了巨人,玛利亚夺回战,调查兵团几乎全灭(靠我为什么又虐我自己)团长的演讲,调查兵们的恐惧和绝望,在碎石砸来时那些过于震撼的心理描写,明明作为一个架空的世界观我却在其中感受到了真实。而反观烈火英雄呢,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我能感受到它有想做群像的意愿,可导演根本掌控不住,这里拍一点哪里拍一点,最终根本没有让观众感受到真实性。暑期我一共就看了两个片子,哪吒和这个。大众点评上哪吒9. 7,这个9. 5,我******* 虽然哪吒其实也拍的不完美,但那也是瑕不掩瑜,你,9. 5,凭什么?套着消防员的壳子出来圈钱,喷就是不尊重消防员,道德压制玩的真有一手。一直喷也不太好,毕竟这片子也还有些地方拍的不错,比如主角老婆和孩子的戏份,还有黄晓明演技真的有进步,上一次看他还是神雕侠侣来着。最后我还是希望这种具有现实意义的片子,以后能好好拍。给它两分是对现实生活中消防员们的敬仰。
开始的小消防员被炸飞让我对电影还挺期待的,但后来的真的太多槽点了
1.石油用高压水水扑灭?
2.去海里取水只有两个人?既然岸边站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去替换?
3.黄晓明手套掉了,按照阀门的温度,怎么后来又能拧这么长时间?
4.大家留遗言的时候,只存在手机里有什么用?如果火势失控,手机直接就烧没了;而且那么直接扔出去,手机也该摔坏了。
5.最开始的老外说的阀门出了问题,没看到这个伏笔的作用。没来得及关阀门是因为火势太大,来不及关控制室就断了,后来用发电车没关完是因为把发电车炸了,最后几个阀门都是手动关上了,那交代阀门有问题的意义何在?
但是影片的最后,为牺牲的消防战士送行确实有感动到我。
烈火英雄,是消防形象宣传片,不是电影。
这个电影问题太多了,首先就是五毛特效。开场大戏直接就是几个五毛特效镜头,给我看懵了,啊!这烟!啊!这火!让我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合成影视特效用的手机软件。可见导演非常高明,开场大戏直接拿几个五毛特效镜头拍观众脸上,稍微有点品位的观众直接被心理劝退了,就像是骗子短信都写得简单弱智为了区隔开有脑子的人群一样。
另一个明显问题就是交待人物太多。作为一个群像戏,最需要的就是对每一个人物都有完善的交待,前因后果、性格体现等等,而这部片子里的很多人物,给我感觉就是编剧和导演想到就拿来用,没用了就直接消失没有任何后续交待:印小天演的技术员如此、刘金山演的逃难夫妇如此,马上退役的消防兵郑志也是如此。郑志这里还有个Bug:服役多年马上退役的老消防兵了,还不会用水?会被水打到自己?编剧您编这一段的时候能说服自己吗?
群戏不给力,主演同样不行,只要有黄晓明的段落就出戏。演的太过用力了,消防战士也是普通人,不是霸道总裁,不应该把演其他戏的方法带到这里来。
所以唯一能称得上优点的,就是这个片子是一个不错的消防形象宣传片,那些热血段落,慢镜头加音乐那种的,估计可以直接剪成个宣传片,当征兵广告那么一放,效果应该还不错。估计拍摄之初应该也有类似的考虑。但是作为一部电影,真的没有任何亮点。
唯一称得上亮点的,至少消防战士连上真有油,比留着乌黑油亮的锅盖头上前线打仗的,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片子本身给一星,服化道加0.5星,没有后期转制3D加0.5星,两星不能再多了。
大家捂紧钱包,别去看了。
剧情和演员的演技还可圈可点,但影片的科学逻辑,消防支队的办事逻辑零分,后期特效和配音零分。反正导演就一句话:“给老子哭!”
新兵蛋子阵亡,哭。小孩与妈妈失散,哭。大爷大妈放弃逃生机会,送孩子去医院,哭。新婚军人夫妇阴阳两隔,哭。全队等死,录视频给家人留遗言,哭。队长单人关阀门,丢掉氧气罐,光手转烙铁,哭!全市市民夹道送花,哭哭哭!
于售众们哭了,泣不成声,感动至死,乖乖双手奉上钱包,为票房添砖加瓦!大家大家鼓掌!中国电影里程碑!新骄傲!
情怀是需要有的,但铜臭味的情怀,请大家理性消费。开场前打了《中国机长》的广告,真是太嘲讽了,不说《萨利机长》在天上看着你,以后就中国感动十大人物没人拍部片子,中国影民天天撒钱就好啦。
写几个不吐不快的槽点。
1.影片一开始,火锅店的通道里火舌肆虐,追着人屁股走,跟西方魔幻世界里火龙喷会转圈的火一样。然后bgm开始“嘭嘭啊啊啊——(交响乐)啊啊啊啊啊——(女声)”,闭上眼这就是感动中国现场,催人泪下!在千钧一发的时候,你可以录点消防队员粗重的呼吸声,隔着消防面具闷闷的说话声,小女孩啜泣的声音,不好吗?汽车直升机开过来的时候,人们在讨论的时候,周围安静得让人感觉他们在宇宙飞船上,加点噪音不好吗?遗憾的是,都没有,整部片子,背景音乐大过天,完全没有现场感。
2.工厂的时候,高塔安然无恙,洁白如新,高塔前加上去的后期火苗轰轰轰,观众不是傻子,道具能配合一下特效吗?
3.相当于二十个原子弹哈哈哈哈哈哈哈(伊朗朝鲜不要搞了),让几里地外的居民楼窗户炸裂,居民从三层楼上家里的凳子上摔出来哈哈哈,汽车侧翻,砖瓦四溅,仿佛盗梦空间哈哈哈哈。(威力确实很大,我之前没有了解纪实的案件,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为了不影响完整,原文就不删了)
4.市民大逃亡,仿佛末世来临,尸毒肆虐,《釜山行》以及各种逃亡片既视感。
5.消防总指挥中心和救护车在油桶旁边!书记也在里面!可能危害全国的大事件,中途一个队员死了,还要用对讲机“xx队xxx牺牲了”(缓慢而悲怆),然后所有人放下手中的活,起立默哀,我缓缓打出一串????
6.每到消防队员扛起水或者干嘛,总要以火焰为背景,开始慢镜头,开始留下他们单薄而坚定的黑影,十几个镜头,人都要麻木了,这是在消费『从火光中走来』的消防队员!
7.没有一个人一氧化碳中毒。铁罐都快烧到开裂了,消防队员还在铁罐和火苗哭泣,宣誓,堆人墙。
8.最开始发生的原因是两个歪果仁玩忽职守,说什么没事不用告诉中国人,结果出事了。我想问问这个情节设计的意义何在。让观众去骂——死外国佬害我全家——吗?不要经济合作了?不要文化交流了?全是中国人就不会有玩忽职守,隐瞒不报的事情发生吗?影片唯一花钱请外国演员的地方,真是非常棒呢。
原本想打三星,最后当密集的泪点变成尿点的时候,我才为了林淼和郑志打了这一星(不然想打零分)。林淼和郑志还是好,角色好,演得好。
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看完《烈火英雄》后,震撼,感动,致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烈火英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剧情的推进、人物的刻画方面仍然需要进步,但瑕不掩瑜,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要多得多,烈火英雄让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最接近真实地感受到了消防员这份职业的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消防员的伟大和所有消防员背后的付出。整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镜头有三个:第一个是两位老人:“这里是我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要不我们就不走了吧。”他们在全城人都挤破头往外面逃的时候 他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义无反顾的选择留下来,我看到他们相视一笑,眼泪再也止不住了。第二个是电影中的王璐和徐小斌告别,“我把你擦干净了你是不是就能起来了。”王璐和徐小斌都是遗憾的,遗憾没能把自己心底的那句话告诉对方,王璐来不及和徐小斌服一次软,对他说句我爱你,徐小斌来不及解释那句“走一步,看一步”中负责的态度,两人美好的未来被无情的大火、被海底的垃圾吞噬,这也是整部电影中我最意难平的地方,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同时,也向电影中徐小斌的原型张良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后一个是马卫国在大火扑灭后,他看着郑志留下的帽子,一边哭一边吃鸡腿的镜头,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当时的感受,看完后每每回想到这里,脑海里就只有杜江含着泪水的双眼,那双眼睛里有太多太多,有遗憾,有懊悔,有不舍,这也是整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还是那一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向所有的消防员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大火和老百姓之间,只有我们。
看完电影以后习惯于来豆瓣看看影评,也果不其然《烈火》被骂的很惨,也有人认可,我是认可的那一方。
我没有学习过什么专业的电影知识,不懂那些特效与技术的专业与否,对我来说,只要能打动自己和引发共鸣的故事就已经值得了。
而且我是个很容易被打动的人哈哈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对黄晓明没什么感觉,社会对他的有些风评也不怎么样,但是我在剧中看到他拼命救火的样子(虽然是在演戏)就觉得他是个不坏的人哈哈
因为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好的,坏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用的,无论他做过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但他曾经肯定是有好过的,每个人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慢慢长大,所以我很少去对网络上的人多做评价,我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格的也不应该那样子
这样说其实还挺自私的,因为那些苦痛和灾难并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那种悲伤和愤怒也没法共通……
但还是尽量做个善良的人吧。
一部影片的拍摄,不管方式如何,手段如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意义吧,或许有自认为懂片子的人觉得这有不足那有缺陷,而我只觉得,一部能反应出它真实本质,让人觉得感慨,让人因为里面的人物情节画面为之动容的片子,这就起码对的起观众。
我不说这部电影有多好多好,我只因为真正的英雄而感动,我只为那些值得我们纪念的英雄而感到敬佩和惋惜。生命可贵,请珍惜吧,为那些为国家真正牺牲的勇士们永远保持敬意,无论你的选择如何,请坚守自己的自尊,爱护你身边的人。
本人是去年刚退伍的一个小消防,虽然说只做了五年,但是也去过几场大火,也看过很多资料。虽然电影里确实有很多地方拍的很生硬,但是其中大部分的故事和剧情,是真实的。我不知道豆瓣的影评是怎么了,在那里把这个片子说的一无是处,还用各种“科学”“逻辑”来进行的那些分析,我只能说,你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委。
很多人都说石油,化工起火了,不能用水,要用泡沫。你们知道现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吗?正常来说,一个车上10吨水,只有2吨左右是泡沫,并且,这个泡沫,是带着水的。按照正常中队,如果是特勤中队,一些设备和物资可能会充足一点。对于那么大的一场火灾来说,用水,和用泡沫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因为,火太大了,你泡沫根本不可能够,你又不是有超时空传送技术,你能在大连那么一块地方短时间调集那么多泡沫?就算你能征调的上,你还要运输,还要到现场,到现场还不能堵车,就算到了还要送到消防员手上。正常来说,像大连那样的大城市,现役消防员的数量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我铭家的消防起步晚,发展慢,制度不科学,培养消防员一般都是靠的里的传帮带传统,干个几年有经验的消防员都退伍回家了,很多干部都缺乏消防经验。这些都是不能规避的问题,所以那些在旁边BB说为什么不用干粉要用水的吃瓜群众,不要抓住这种问题不放,因为按照备战要求你不可能在中队存放那么多的干粉和泡沫。火灾的处理一般主要集中在,前期扑灭,防控,还有断料。再多的干粉和泡沫储备都不能让大火迅速扑灭。反而用更加廉价更容易得到的水,其实是有效阻止火灾蔓延的东西,因为子弹虽然廉价,但是量足。并且在影片里也看到了,还可以堆砖头,放沙子之类的设置隔离带。不要觉得化学火灾一定要用干粉泡沫不可,在没有这个材料的时候你要怎么办?火就不灭了吗?
还有人提出,说什么消防力量不足啊,为什么抽水泵只有两个人啊之类的。消防在那个时候是现役体制的,通常是一个片区一个中队,大队。然后一个市是一个支队,一个省是一个总队。有时候,你就算是一个总队,也就5000不到的现役人员,一个支队也就不到1000,还要算上各种文员,干部。当然社会上有很多专职消防员,那些是合同制,是没有那么高的纪律组织度的。敢于去顶上去的很多都是现役消防兵。一般来说,那种火灾发生了,第一时间赶到几个中队,然后支队要来领导总指挥,包括市委书记也要来,形成总指挥部。全市的消防力量抽调,一般来说,一个中队要来一半以上人,大火的话来的人更多。你当然人不能全都来,如果全都来,那别的地方需要119了,你怎么办?是不是,你要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所以抽水泵真的留两个人不能再多了,因为前线更需要人。在那次火灾中那个人其实是被海浪冲走的,电影这里没有表现出来。
还有的人说,消防员,不专业,火场还拍视频,还什么第一时间不去把人带走云云的,你们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我们是消防员,不是一命换一命。消防员也是人,这个话电影里也讲过。你要是亲临火场你也要知道,如果你真的被大火包围了,你能做得到多冷静?你能想什么?化学油管那里的任务是阻击,消防员是人,需要休息,需要吃饭,需要喝水的。我依稀记得刚下队的时候一个火灾让我干了12个小时没有休息,虽然只是打杂,但是那套衣服是真的很重,中间只吃过两次干粮。请你们收起你们的键盘,没有实践,没有调查你没有评头论足的权利。
还有的人说,那个消防员水拿不稳。我看到这个我真的就呵呵了,那个电影里的小伙子不是那个快退伍的人,看情况应该是一个下队刚刚一年不到20岁左右的小伙子,平时应该只是接触过训练,很少上火场。这个水的水压,是非常大的。你知道消防车是什么发动机和底盘嘛?是奔弛的大卡车,因为只有这样的发动机和底盘,还有那个水泵,才能打出高强度水压的水。打这种火灾压力我估计起码在10个压以上,把这个水给你的话,就不是崩掉几颗门牙那么简单了,我估计你把水打开你自己就飞起来了。
有些人吐槽说海上的油火为什么要水,那你说不用水用什么?泡沫?对不起那个送前线了。难道你就要放着不管?你这种情况拿水浇一下可以让他降低一下温度,不至于引发大的水面火灾,这就可以了。灭火最重要的是控制火势,而不是说超人从天而降瞬间灭火。
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那个拍婚纱照那小两口,这是真人真事,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那个8w转的阀门,也是真人真事。讲真的,现实里的人,就数的太安逸了,体会不到里那种艰苦的日子。在那种高温下,避火服虽然说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你们也看到了,你时间一久,确实神仙也救不了你。空气呼吸器压力不够了,怎么办?回去再浪费时间跑一趟?你tm都进来了,还在乎这条命能不能换一个阀门吗?你手都这样了,全城的人命关天,你还在乎你的手烫不烫吗?不要拿你们普通人安逸的生活来评价我们消防兵,消防兵有的是服从的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社会上的人过的太享受太安逸了,根本不知道这些挑战人体极限的东西。如果你们觉得那个手动关阀门的不真实,你们可以去看看前几年山东临沂的那次火灾,也是手动关阀门,进去关的那个小兄弟一开始就没打算活着出来。在中国消防,这些不要命的救火方式,真的很常见。
还有的人一开始说,一开始的人刚到货场,就要爬梯子上去从上面打水。然后了,好多人受伤了。然后很多人就喷这个,喷导演,喷电影之类的。你们这个,不明白一个道理,中国的消防体制,是武警,是,是要服从命令的。里确实有英雄主义,为什么?难道碰到油罐起火了,你不上,我不上,然后坐在后面吃着外卖刷着抖音看火烧???你既然是消防兵,让你上,你就必须上。同时,一开始确实是不清楚火灾状况,港口相关人员隐藏了情报。在火灾的初期,是消灭火灾的最有利时机。你如果能在一开始控制住火势,后面其实也不会有了。大连港那个火灾确实是因为管道没有及时关闭并且储罐高温时间太长,最后了。这虽然电影里看起来,比较愚蠢,比较傻,为什么要上啊,用泡沫,用水炮,用干粉不好吗?对不起,现实情况就是,你如果能上去把火焰压制住,可能油管就不会了,现实就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泡沫,没有那么多干粉,我们有的是热血,有的是服从命令。这却是是中国消防体制的问题,缺乏专业知识,缺乏高科技设备,缺乏相关培训。但是火灾面前,你难道不上去救灾还要看着它烧吗?这几年,国内的消防重点也确实不断向预防,预报警转移,我们也开始进行消防体制改革,进行专业化,模式化,现代化的消防队伍建设。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用键盘就能喷出来的。
关于事故责任,你们可以百度一下相关报道,实在不行去看看纪录片,那个写的更真实一点。
8月4号看到宣传片时就感动的泪眼婆娑的,一直想看,今天终于有时间进电影院观看了。
对于打几分我犹豫了一小会,怎么说了,影片从播放开始我就一直掉眼泪到影片结束,我不想去评判演员的演技、编剧和导演的水平,我觉得评判这是对这部影片的亵渎!我眼中只有在战场上的消防官兵们,当火灾来临时、当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受到威胁时,是他们在冲在第一线不顾个人的生死拼命救火,这在现实中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我敬仰他们!之所以没打5分是影片结尾处没有对牺牲的消防战士的嘉奖表现出来!我希望看到的不止是牺牲,还想看到对这种精神的传递!
现在写这编影片,我其实还有些难过,因为自己做的正能量的事太少,希望自己能加冕!另外真希望影视圈能多出些正能量有价值的好作品,那些无脑爱情现实悬浮剧少拍点!
最后呼吁大家走进电影院支持《烈火英雄》!
看了《烈火英雄》的预告片,也刷了朋友圈。预告片给我的感觉,剪辑好凌乱,不值得一看,朋友圈给我的信息是,此片非比寻常,不看简直是终生遗憾。
其实任何时候,人都要相信自己的自觉。(偷笑中......)但,随大流的习惯改不了,还是去电影院碰碰运气吧。
一开场的气势如虹,消防官兵们在火灾事故中救出了小女孩,接着就是剧情的急转直下,风光一时的特勤一中队队长被革职。意志消沉的晓明哥(说实话,这个情绪还是我猜出来的,因为黄大哥根本就没演出来......)被调到了东山中队任队长。
昔日的副队长杜江上位了,没过多久,本片的核心火灾事件到来,A01油罐外围着火,紧急调动全市、全省、全国的消防支援(这里表现的非常没有层次感)。
晓明哥临危受命,去手动关阀门,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杜江则带领中队死守化学灌区。杨紫、欧豪是消防群体的缩影,这是三大主线,副线则是晓明哥的家属及普通的市民对这次火灾的反应。
主线一:黄晓明扮演的江立伟是本片最大的bug,演技一直不在线,本身角色还是很丰富的,面部和肢体表演多于台词,但这对于黄晓明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在关阀门的过程中,那几句不应景的台词,直接毁掉了这个人物。特别是他用随身携带的斧子,三两下把罐体的梯子敲掉,身边的人直接来了一句:“这是豆腐做的吗?”
主线二:显然杜江的演技或多或少要强于黄晓明,他饰演的马卫国,开篇都还不错,从在化学罐区那开始,就陷入了匹夫之勇的怪圈,在带领队员突围灭火时,没有相互配合,只一味的猛进,导致被火围困,战友郑志的牺牲在观众看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在死守化学罐区的最后一刻,空洞的、用力过猛的喊口号,誓于灌体共存亡,很苍白,真正的英雄应该在此刻是坚毅、决绝的。
主线三:而杨紫和欧豪反而是主线里最完整,零瑕疵的一对。平凡的消防人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家事是小事,险情才是头等大事,他们坚守岗位,感动!但欧豪扮演的徐小斌以那种被缠绕,却没有办法挣脱的死法,让人非常地无语,消防员都是专业队伍,不是散兵游勇!!!
而副线里的普通市民都是真善美的化身,当然也有自私自立,这是正确三观的一个宣贯和弘扬社会正气的通道,应该也是我们所向往的: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总体来说,本片对消防官兵的刻画太过表象,缺乏深度,流淌火应该是本片里频率最高的专业词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反而是影片最后那些真实火场里消防官兵的画面更加感人,或许本片最大的败笔在于,没有体验实际,不够真实,缺乏温度吧!
最后,向可爱的消防官兵们致敬!你们是和平年代冲锋在最危险的“禁区”与灾难搏斗的勇士们!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宁!
电影里面牺牲的英雄都有原型,这是一个用电影抵抗遗忘的故事,如果没有电影我真的不知道大连那次事件,谢谢剧组,牺牲的徐小斌,就是活生生的消防员,刚结婚,没孩子,还那么年轻,在水中溺死后第二天才打捞上来,我不知道这有多令人绝望,他也是别人儿,别人夫,他并不是因为个人利益而牺牲自己,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不感动而且恶意差评?谢谢消防员同志们,用生命守卫生命,无论如何都是最崇高的。
烈火英雄这部电影煽情较多。但考虑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不仅需要剧情也需要煽情。
画面感震撼,代入感也比较强。但如果有人非要较真着看,总还是会挑出毛病的。但毕竟是部电影,只有它尊重事实,得到观众认可就可以了。
电影改编自《最深的水是泪水》故事原型是“7.16大连输油管道事故” 事故造成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这场火灾中,由于输油管,引发了一个10万吨级别的原油储油罐发生大面积漏油和燃烧。最致命的是,港口的油罐分布密集,每一个之间的距离仅一二十米,随时可能发生“火烧连营”的情况,一旦所有储油罐都燃烧甚至,其威力堪比20颗原子弹。不过好在经过多名消防员,15个小时的生死大战,最终将火全部扑灭。
我说我不看,我怕哭,闺蜜非拉我去看。 全程哽咽,结尾暴哭,如果电影稍微能再拍的好一点,真的稍微好点。那可能就是全程暴哭了。 电影有非常多激动人心,闪着光辉的片段。 比如逆着人流呼啸而来的消防车,火情来临时迅速武装起来的消防队员,消防员们在绝境下给家人的留言,温柔安抚病人的医生,甚至是那对老夫妻,说出“我们都在这住了一辈子了,要不然就不走了吧?”这句话的瞬间。 人性的温暖和美好如此直击人心,让人忍不住深深感动,然后感叹活着真好啊,有家人真好。 然而,所有那些导演想让人哭的地方,我都没哭。 常识性bug ,为了煽情而煽情的慢镜头,为了表现消防员的英勇无畏而牺牲的智商,都分分钟让人出戏,让人反感,甚至在剪辑上都有硬伤。 就像吃了一口带沙子的美味蛋糕,蛋糕好吃吗?好吃的,然而沙子实在太糟心。
好在,电影结尾,播放了消防救援的真实片段。
前面出的戏一瞬间全部拉回,不知道怎么去详解那一瞬间的感受,这些平凡的,英勇的,永远挡在灾难之前的战士。让我觉得我的生活是如此有意义,如此值得珍惜。
否则,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守护。
最后,多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吧,在生命最后、最紧急的关头,心里最惦念的,永远是家人。
这个寒假,我在家看了一部爱国类影片——《烈火英雄》现在回想一下,影片里的一场特大爆炸事故可真让人震撼。
海港码头发生管道爆炸,大量原油外泄,引发特大火灾和连续爆炸,即将引爆化学罐区,这是一起关乎全城人民生死的灾难,而有一群“逆行者”在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阻止这场浩劫的发生。
火势迅速蔓延,新婚消防官兵夫妻接到上级指令,迅速从婚纱照拍摄现场离开,各自奔赴岗位,谁知这一别成了永别;敢死队员深入火海深处,手动关闭流向燃烧油罐的每一个阀门,哪怕被热浪烤得手脸模糊、壮烈牺牲;哪怕是胆小的郑志也为了给队员们开辟出一条生路,最终葬身火海……
无需夸大,哪怕是硬汉看了《烈火英雄》也会流泪,除了展示让人震撼的火灾场面外,更彰出显灾难中的消防队员的职业使命和人性光辉。
“烈火无情,英雄无畏。”在危难时刻,一批批消防官兵告别亲人、赶赴火场,成了国家和人民的最后一道防线。一句台词戳人泪点,“自从我们当了消防员那天开始,我们就已经做好了要牺牲的准备”。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即便是被讲了千万遍的一句话,如今想来依然令人动容。
作为国内少有的消防题材影片,《烈火英雄》将消防员群体的“伟大”与“平凡”统统带入大众视野。每个角色都从自身出发,除了呈现火场英雄的形象之外,更为观众展现消防员作为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情感。
再强悍的英雄也会有不堪一击的软肋,灾难面前人人都会恐惧,消防战士也是人,他们也一样;消防员身份之外,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同样是父亲、丈夫与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活着出去见自己的爱人、孩子、父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尾曲《逆行者》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每一次惊心动魄,每一次被浓烟吞没,其实我知道,你也平凡如我”。最可爱的人,也是千千万万人中平凡的一个。
★ 烈火英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