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种水果叫香蕉》有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熠曦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有种水果叫香蕉》有感(共含4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熠曦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读《有种水果叫香蕉》有感

篇1:读《有种水果叫香蕉》有感

・ 今天,我读了一篇题目为《有种水果叫香蕉》的文章,使我深有体会。故事讲了在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里,一个老师正在教十四个学生“香蕉”两个字,但是没有一个学生知道香蕉是什么东西。为了让学生明白香蕉是什么,老师用自家的钱进城买了四斤香蕉带给学生们吃。当大家吃的时候,都认为苦涩涩的,不好吃,原来他们竟然没有剥皮。在我们的`周围,香蕉就是一种及其平常的水果,超市里、菜场里、水果店里……,想找到香蕉简直易如反掌。但人们很难想象,竟然有人没有吃过香蕉,甚至都没有见过。在去年,我们全校师生去动物园秋游的时候,有同学还向猴山里的猴子扔过香蕉。那猴子毫不客气地捡起香蕉,把皮剥了之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些动物园里的猴子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香蕉,而山区里的人却都没有见过香蕉,可见乡下和城里的生活是相差甚远的。去年在广州,曾经发生过“毒香蕉”事件。那时有许多媒体都说国产的香蕉都有毒,大家尽量不要吃国产的香蕉。导致那时侯许许多多成熟的香蕉都因为没有人来买而烂在了地里。但是后来科学家才发现,当时的那种细菌只能让没有成熟的香蕉死掉,那些已经成熟的香蕉都是没有毒的。香蕉在我们看来如此平常的东西,在山区里的人看来却都像奇珍异宝。使我感觉到在我们的国家里还是有许多十分贫穷落后的地方,所以我们更要好好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长大后为改变贫穷落后做贡献。 简评:感受真实生动,语言流畅自然。

篇2:有种水果叫香蕉现代文阅读答案

有种水果叫香蕉现代文阅读答案

(1)“香——蕉”老史在课堂上读,学生们就跟着念,满屋子的“香蕉”声就这样划破了山村晨雾。学校是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老史是学校里惟一的教师,学生只有14个,却分属四个年级。

(2)“老师,什么是香蕉?”一个孩子从石板叠起的“课桌”后面站起来,他举了手问这个问题。他的脸蛋儿冻得通红,猴子屁股似的。他还穿着开裆的棉裤,屁股蛋儿被板凳冰得生疼。

(3)“香蕉是一种水果,可以吃。”老史回答。

(4)“像咱村的山楂一样吗?是圆的吗?有山楂大吗?”孩子继续发问。村里只有山楂能够吃。

(5)“大概是吧!”老史挠了挠头,头发上马上沾了些许白白的粉笔屑。

(6)“老师吃过香蕉吗?”孩子不依不饶地问,另外13个孩子也瞪大眼睛看着老史。

(7)“没……我也没吃过……”老史不光没吃过香蕉,也没见过香蕉。“连老师都没吃过。”孩子长叹一口气,很失望地坐到板凳上。

(8)老史回到家中,问自己媳妇,家里还有多少钱。媳妇刚卖了鸡蛋,有10块钱,准备到集上打油吃。“拿来给我,吃过饭,我进一趟城。”

(9)媳妇噘着嘴从裤腰里掏出了手绢儿,一层层打开,把一卷儿毛票儿不情愿地递给老史。

(10)到城里有60多里路。老史步行到镇上坐汽车,要两块钱,老史心里很疼:媳妇得攒多少鸡蛋呢?但还是坐了。

(11)到了城里,一下车,老史就在车站上打听,有卖香蕉的吗?正好旁边有卖水果的小贩,一听便乐了,真是土老冒,连摊子上黄灿灿的香蕉都不认识!他忙把老史叫过来,问老史买不?老史这才认得啥玩意儿叫香蕉:黄黄的,月牙儿般的,十几个像孩子一样挤着,真像学校里自己教的14个娃儿。老史想着想着便笑了。老史问多少钱一斤,小贩要一块五,少一分不卖。老史讲了半天价,也讲不下来,只好称了4斤。

(12)老史看天还早,掏出怀里的玉米饼子,向小贩讨了一碗开水,蹲在车站里吃了。老史兜里还剩下两块钱,他舍不得花了,心想又不是不识路,干吗还要瞎花钱坐车?走着回去吧!省两块钱给媳妇买个头巾,他就去市场给媳妇买了头巾,便走着回家了。

(13)冬天天黑得早,走到40里地的时候,天就渐渐黑了。还有十多里山路呢,老史很着急,不觉紧跑起来。等村里人掌灯吃饭的时候,老史才瞧见村里的灯火。山路曲曲折折,天又黑,老史一脚踩空,跌了一跤,头正磕在石头上,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14)老史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疼,睁开眼一看,媳妇正在油灯下哭,见他醒了,忙给他盖了盖被子。“香蕉呢?”老史忙问。“在这儿呢!你连命都不要啦!” 媳妇心疼他。见香蕉好好的,老史就放心了,忙从怀里掏出头巾给媳妇。媳妇破涕为笑,把头巾蒙在头上对着镜子照,不一会儿又哭了……

(15)第二天早上,老史还没起,一睁开眼,吓了一跳,14个学生都站在床前,手里提着鸡蛋、红糖之类的东西。那个孩子哭着揉眼,“都怪我,老师。”老史把孩子叫到身边,用手给他把泪擦干,然后,从床头上把香蕉拿出来,一支一支地掰给学生,自己也拿了一支,笑着对孩子说:“老师不知道怎么能教好学生,今天,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香蕉了吧!来,一人一支,咱们一块儿吃。”

(16)说完,老史便把香蕉塞进嘴里,学生们都打量手里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学着老史的样子,把香蕉塞进嘴里。每个人嘴里都涩涩的,不好吃。老史对学生说大概香蕉就这味儿吧!你看,城里小贩多坑人!虽然不好吃,学生们都吃下了。孩子们眼里盈着泪,不知是不是涩的……

(17)后来,那个提问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考进了城里的学校;再后来,他又考进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的一所大学。他早己知道香蕉是热带植物,是一种剥了皮才能吃的水果。他去了南方,在香蕉树底下照了一张照片,咧着嘴笑,头顶一挂硕大的香蕉。他把照片寄给了老史。

(18)那个孩子就是我。

1.说说老史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3分)

2.仔细阅读⑴⑵两段,简要概括老史和他的14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3分)

3.在下面的.空格内把选文的写作思路补充完整。(2分)

老师(老史) ,老师(老史) 。

4.第⒁段画线句子中老史媳妇“哭——笑——哭”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活动? (6分)

(1)在油灯下哭: 。

(2)破涕为笑: 。

(3)不一会儿又哭了; 。

5.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⒃段画线句子“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的表达效果。(3分)

6.选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请找出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或语段,说一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答对意思即可。老史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本职工作)的老师,虽然贫穷但为学生可以付出一切。(只答老史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扣1分)

2.闭塞、贫穷(或落后、贫穷,意思相同即可得分,如果答案中出现“愚昧”一词扣1分)

3.老师(老史)教“香蕉” 老师(老史)买香蕉

4.答对意思即可。(1)她心疼老史。(答“老史用10元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还受了伤,让她难过”也可得分) (2)老史惦记着她,让她欣慰。 (答:老史没有生命危险,又给她买了头巾”也可得分) (3)她被老史感动。(或老史心中有学生有媳妇,唯独没有自己;或她既感动又心疼也可得分)

5.答对意思即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香蕉的诱人可爱得1分,与下文的“涩涩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得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得1分。

6.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第(2)段表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9)段老史虽家境贫穷,但对学生慷慨无私。第(11)段老史心中只有学生(爱学生)。第(10)段老史心中想着学生,唯独没有自己。第9段老史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

阅读理解说明文写法分析题型答题方法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的易错点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翻译。有些考生对此强行翻译,从而“画蛇添足”。

2、文白掺杂,该译不译。翻译讲究字字落实。有些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3、脱离语境,误译词语。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有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考生翻译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4、当删不删,成分赘余。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只是语气词,或者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考生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

5、当补不补,漏掉得分点。成分残缺的句子或省略句,翻译时必须添加其残缺或省略的成分,将句子补充完整。

6、句式不明,不合规则。比如,文言文中,倒装句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考生应将其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而有很多考生弄不懂句式特点,从而使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篇3:有种水果叫香蕉阅读理解答案

杨国华

(1)“香——蕉”老史在课堂上读,学生们就跟着念,满屋子的“香蕉”声就这样划破了山村晨雾。学校是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老史是学校里惟一的教师,学生只有14个,却分属四个年级。

(2)“老师,什么是香蕉?”一个孩子从石板叠起的“课桌”后面站起来,他举了手问这个问题。他的脸蛋儿冻得通红,猴子屁股似的。他还穿着开裆的棉裤,屁股蛋儿被板凳冰得生疼。

(3)“香蕉是一种水果,可以吃。”老史回答。

(4)“像咱村的山楂一样吗?是圆的吗?有山楂大吗?”孩子继续发问。村里只有山楂能够吃。

(5)“大概是吧!”老史挠了挠头,头发上马上沾了些许白白的粉笔屑。

(6)“老师吃过香蕉吗?”孩子不依不饶地问,另外13个孩子也瞪大眼睛看着老史。

(7)“没……我也没吃过……”老史不光没吃过香蕉,也没见过香蕉。“连老师都没吃过。”孩子长叹一口气,很失望地坐到板凳上。

(8)老史回到家中,问自己媳妇,家里还有多少钱。媳妇刚卖了鸡蛋,有10块钱,准备到集上打油吃。“拿来给我,吃过饭,我进一趟城。”

(9)媳妇噘着嘴从裤腰里掏出了手绢儿,一层层打开,把一卷儿毛票儿不情愿地递给老史。

(10)到城里有60多里路。老史步行到镇上坐汽车,要两块钱,老史心里很疼:媳妇得攒多少鸡蛋呢?但还是坐了。

(11)到了城里,一下车,老史就在车站上打听,有卖香蕉的吗?正, 好旁边有卖水果的小贩,一听便乐了,真是土老冒,连摊子上黄灿灿的香蕉都不认识!他忙把老史叫过来,问老史买不?老史这才认得啥玩意儿叫香蕉:黄黄的,月牙儿般的,十几个像孩子一样挤着,真像学校里自己教的14个娃儿。老史想着想着便笑了。老史问多少钱一斤,小贩要一块五,少一分不卖。老史讲了半天价,也讲不下来,只好称了4斤。

(12)老史看天还早,掏出怀里的玉米饼子,向小贩讨了一碗开水,蹲在车站里吃了。老史兜里还剩下两块钱,他舍不得花了,心想又不是不识路,干吗还要瞎花钱坐车?走着回去吧!省两块钱给媳妇买个头巾,他就去市场给媳妇买了头巾,便走着回家了。

(13)冬天天黑得早,走到40里地的时候,天就渐渐黑了。还有十多里山路呢,老史很着急,不觉紧跑起来。等村里人掌灯吃饭的时候,老史才瞧见村里的灯火。山路曲曲折折,天又黑,老史一脚踩空,跌了一跤,头正磕在石头上,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14)老史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疼,睁开眼一看,媳妇正在油灯下哭,见他醒了,忙给他盖了盖被子。“香蕉呢?”老史忙问。“在这儿呢!你连命都不要啦!”媳妇心疼他。见香蕉好好的,老史就放心了,忙从怀里掏出头巾给媳妇。媳妇破涕为笑,把头巾蒙在头上对着镜子照,不一会儿又哭了……

(15)第二天早上,老史还没起,一睁开眼,吓了一跳,14个学生都站在床前,手里提着鸡蛋、红糖之类的东西。那个孩子哭着揉眼,“都怪我,老师。”老史把孩子叫到身边,用手给他把泪擦干,然后,从床头上把香蕉拿出来,一支一支地掰给学生,自己也拿了一支,笑着对孩子说:“老师不知道怎么能教好学生,今天,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香蕉了吧!来,一人一支,咱们一块儿吃。”

(16)说完,老史便把香蕉塞进嘴里,学生们都打量手里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学着老史的样子,把香蕉塞进嘴里。每个人嘴里都涩涩的,不好吃。老史对学生说大概香蕉就这味儿吧!你看,城里小贩多坑人!虽然不好吃,学生们都吃下了。孩子们眼里盈着泪,不知是不是涩的……

(17)后来,那个提问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考进了城里的学校;再后来,他又考进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的.一所大学。他早己知道香蕉是热带植物,是一种剥了皮才能吃的水果。他去了南方,在香蕉树底下照了一张照片,咧着嘴笑,头顶一挂硕大的香蕉。他把照片寄给了老史。

(18)那个孩子就是我。

1.说说老史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2分)

2.仔细阅读⑴⑵两段,简要概括老史和他的14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2分)

3.在下面的空格内把选文的写作思路补充完整。(2分)

4.第⒁段画线句子中老史媳妇“哭——笑——哭”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活动? (3分)

(1)在油灯下哭:

(2)破涕为笑:

(3)不一会儿又哭了;

5.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⒃段画线句子“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的表达效果。(3分)

6.选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请找出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或语段,说一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答案:1.答对意思即可。老史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本职工作)的老师,虽然贫穷但为学生可以付出一切。(只答老史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扣1分)

2.闭塞、贫穷(或落后、贫穷,意思相同即可得分,如果答案中出现“愚昧”一词扣1分)

3.老师(老史)教“香蕉” 老师(老史)买香蕉

4.答对意思即可。(1)她心疼老史。(答“老史用10元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还受了伤,让她难过”也可得分) (2)老史惦记着她,让她欣慰。 (答:老史没有生命危险,又给她买了头巾”也可得分) (3)她被老史感动。(或老史心中有学生有媳妇,唯独没有自己;或她既感动又心疼也可得分)

5.答对意思即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香蕉的诱人可爱得1分,与下文的“涩涩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得1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得1分。

6.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第(2)段表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9)段老史虽家境贫穷,但对学生慷慨无私。第(11)段老史心中只有学生(爱学生)。第(10)段老史心中想着学生,唯独没有自己。第9段老史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

篇4:读《标本》有感:有种标本叫“人类”

读《标本》有感:有种标本叫“人类”

我五年前的家乡,是多么秀丽迷人,四季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我的家乡不停走过,风景也似连环画,一幅幅的变换着,我还记得,我最爱干的就是去抓螃蟹。

一个不大的水潭里,仿佛很平静。可是螃蟹一家正在水下活动呢!它们的颜色灰灰的、暗青色,肚皮是白色的,一对小眼睛,一双正方形的嘴巴,最显眼的、要数它那对威武的大钳子,这双大钳子俨然让它成了威风凛凛的将军。

这时,你要悄悄的、慢慢的、轻轻的走到水潭旁,因为、你不这样做,就会将它们惊动,要是它们进洞,你就别想抓它们了。找一根粗树枝,瞄准好它们躲藏的洞口;下手要稳、准、狠,一下把它们要跑的洞口堵住,它们便会在水中乱窜,激起水中的泥沙,让你找不着、看不见它们。这时,你就一定要耐心等待、等水清澈,就用手小心地把躲在树叶下的小可爱捉出来就行了!

五年的匆匆岁月,让我难得再回老家看看,当我妈妈接到村主任发出的农村改革的消息时,带着我们急匆匆的回家了。回到家,一切都变了,对面的绿林变成了秃地;溪水干涸了,昔日幽静、美丽的林间小路只剩下许多树桩、和几个被毁坏的鸟巢落在地上。远处一台机器正在轰鸣,大树、像许多牺牲的战士,一个个的倒在地上,对面的山坡满目疮痍。大地在流泪,天空中,一群鸟儿正往南飞,可现在不是冬天?大概是人类拆了它们的家罢!我来到小水潭,螃蟹都不见了,我只看见它们的壳、空空的壳卧在沙子上,早已没了灵气。我可能再也见不着它们了,至少在我家乡是这样。可怜的人类,竟自己葬送掉自己。

或许席慕容也是和我们有同感,才写下这篇文章的吧!

在席慕容刚迁来台湾时,她最喜欢做的就是抓蝴蝶了,那时,蜂蝶飞舞、生机盎然 、万紫千红、美丽极了,也许只因自己工作繁忙,所以自己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变化,在有一次,女儿说要去抓一种灰色的蝴蝶;她才忽的记忆起,曾经的天空不是只有灰色,而是五彩斑斓啊!而现在除了灰色,也许其余的'颜色已成了一块记录遥远、充满生机的那段历史的画面了吧。

生命万物,在自然的眼里、天和地是一体的,山和水是一体的,风声和鸟鸣是一体的,云雾和星辰是一体的。 但如果你置身其中,你才会发现、原来人和大自然也是一体的。

我希望,不要因为人类的愚笨、贪婪。让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毁灭,要是这样,不久的将来,自然母亲的博物馆里、

一定会有一个叫“人类”的化石标本了。

有种标本也许叫“人类”。

有种成功叫坚持

有种力量叫团结作文

一种水果-香蕉作文

有种力量叫团结军训总结

有种力量叫希望作文1000字

有种亲情叫期盼作文600字

读我的母亲叫中国有感

读有一种财富叫缺陷有感

小学生作文:有种力量叫团结优秀篇

读 有感

读《有种水果叫香蕉》有感(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读《有种水果叫香蕉》有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