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标准烛光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标准烛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

篇1:《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

商云/文

今天认真拜读了曲辉老师的《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文章中痛击中国教育弊端的犀利语句,句句如同重锤,敲打着读者的灵魂,心中不仅要问: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中国的启蒙先生去哪里了?!

何为启蒙老师?百度一下得知,启蒙老师就是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的人”,是“普及新知识,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的人。”曲辉认为启蒙老师是“拟定儿童一生蓝图”的人,因此也就指出了启蒙老师的重要性。

教育就是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按照自然规律,以其独特的方式得以舒展、得以生长。可当我们在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某个历史事件的活动时间、意义时,创新思维被禁锢了,当我们的教育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时,学生的理想、人格、生命的尊严统统屈服于至高无上的分数,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是多么的单一,单一得令人感到悲哀和窒息。

朱永新老师认为“启蒙老师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成形。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如今的老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究其原因,为分忙,为分累。即使是教学过程,也是根据考试要求为指导,三维目标被折断了双翼,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被搁置一端,知识目标不断被强化,再强化。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点少提,甚至是不提。学生在题海中不断挣扎,在作业中犹豫彷徨,在频繁的考试中逐渐变得麻木。

本该是儿童启蒙老师的人,却在不遗余力地在成为中国教育考试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后来读书死。文中讲了一个令人倍感汗颜的故事:旅华多年并在华娶妻生子的英国著名出版人马克・基多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准备从中国撤退,他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是一个“考试中心”,孩子们的天赋被榨干,只培养出两种人,赢家和输家。“中国并没有这样一条大道,能把孩子培养成领导人、发明家和革新者,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素质教育推进多年,但效果如何呢?最终只不过是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大肆开展应试教育,而且是愈演愈烈。

曾经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中的小林校长是一位真正的启蒙老师,小豆豆可以算是一个很幸运、很幸福的学生。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可以和小林校长连续说上三个小时的话,可以和同学们们一起体味野外生活,可以欣赏校园里的美丽风景,可以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即使犯了错误也会得到小林校长的宽容和尊重……而这在我们看来,可以称得上是教育中的世外桃源了。

其实,类似小林校长的教育思想,早在我的民国时期,钱穆、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等诸多大家都已经提出。他们的启蒙很简单,就是提供给儿童更多的趣味和自由,指出:“教育就如喂鸡,如果让学生多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一个现代社会启蒙老师的先行者黄玉峰老师也指出:“不以应试教育对应试,而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只要学生的素质真正提高了,他们对付考试的能力也不会差。”事实证明,他的学生在传统的升学平台上,同样展示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无疑给我们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和道路。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启蒙先生,让孩子赢在在起跑线上?那就是,揭开教育花哨浮躁的假象,撕去分数至上的外衣,一切从学生的生长规律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呵护创新思维,追求一种朴素的真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

篇2:《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1200字

读了《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一文,我深有感触,对中国教育的遗留问题我深有同感。这篇文章表达的观点很犀利,比如文章中提到今天的老师,论学养论人格魅力,有几人能担得起“启蒙先生”这4个字?从多角度反映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本该是儿童启蒙老师的人,却在不遗余力地在成为中国教育考试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后来读书死。文章中表达的一些看法作为中、小学一线老师有责任,但不能把责任全部压在一线老师身上,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是与考试机制有关,大部分老师都想当好儿童的启蒙老师,可是,学习成绩差了,学校、上级来的压力很难解决。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刚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启蒙先生,我们教给孩子们的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性格的形成、动手动脑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道出了幼教工作的真谛,每天,我们播下一颗颗爱的种子,用责任和爱心编织着这只绿色的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的梦幻;用心探索那一双双闪亮眼睛里的奥秘,用尊重拨动孩子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

作为我们公办幼儿园,坚决杜绝小学化教学模式,老师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是各项活动的引领者。从人们认识到传授、灌输、训练的教学只是用现成的知识、技能为幼儿搭建一条跑道,设定一个行进的终点目标,教师指挥幼儿在跑道上行进这一“跑道行进”教学模式使幼儿经常处于被动顺从、缺乏兴趣的状态开始,我们就开始尝试“草坪嬉耍”式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把幼儿的兴趣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对孩子们一生的生存、学习、发展就会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最后提到:“最好的学校绝不是设施一流的学校,而是教师一流的学校。那些我们称之为“灵魂工程师”的启蒙先生学养几何、魅力几分,能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我们相遇,才是真正为个人与社会埋下的最大伏笔。”我不赞成这一观点,作为老师都懂得“德与才,都不可偏重”。都知道“师道不立,其教不成”。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老师们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仔细想来,我们就像个演员,有时扮演孩子的老师,有时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时还要扮演孩子的妈妈,既教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又教他们怎样认识世界,怎样做个好孩子。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教育要振兴,作为一个平凡的幼教工作者,我愿意为孩子们奉献全部的爱,我也愿所有和我一样爱幼教这一行的朋友,都尽自己的力量,干好幼教事业,共同为我们祖国的幼教事业增添一份明媚的春光。

篇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

读了《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一文,我深有感触,对中国教育的遗留问题我深有同感,这篇文章表达的观点很犀利,比如文章中提到今天的老师,论学养论人格魅力,有几人能担得起“启蒙先生”这4个字?从多角度反映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本该是儿童启蒙老师的人,却在不遗余力地在成为中国教育考试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后来读书死。文章中表达的一些看法作为中、小学一线老师有责任,但不能把责任全部压在一线老师身上,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是与考试机制有关,大部分老师都想当好儿童的启蒙老师,可是,学习成绩差了,学校、上级来的压力很难解决。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刚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启蒙先生,我们教给孩子们的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性格的形成、动手动脑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道出了幼教工作的真谛,每天,我们播下一颗颗爱的种子,用责任和爱心编织着这只绿色的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的梦幻;用心探索那一双双闪亮眼睛里的`奥秘,用尊重拨动孩子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

作为我们公办幼儿园,坚决杜绝小学化教学模式,老师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是各项活动的引领者。从人们认识到传授、灌输、训练的教学只是用现成的知识、技能为幼儿搭建一条跑道,设定一个行进的终点目标,教师指挥幼儿在跑道上行进这一“跑道行进”教学模式使幼儿经常处于被动顺从、缺乏兴趣的状态开始,我们就开始尝试“草坪嬉耍”式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把幼儿的兴趣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对孩子们一生的生存、学习、发展就会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最后提到:“最好的学校绝不是设施一流的学校,而是教师一流的学校。那些我们称之为“灵魂工程师”的启蒙先生学养几何、魅力几分,能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我们相遇,才是真正为个人与社会埋下的最大伏笔。”我不赞成这一观点,作为老师都懂得“德与才,都不可偏重”。都知道“师道不立,其教不成”。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老师们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仔细想来,我们就像个演员,有时扮演孩子的老师,有时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时还要扮演孩子的妈妈,既教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又教他们怎样认识世界,怎样做个好孩子。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教育要振兴,作为一个平凡的幼教工作者,我愿意为孩子们奉献全部的爱,我也愿所有和我一样爱幼教这一行的朋友,都尽自己的力量,干好幼教事业,共同为我们祖国的幼教事业增添一份明媚的春光。

更多相关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请参考: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关注每个孩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阅读是最好的教育》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

先生读后感

先生当年读后感

电影观感:《起跑线》

起跑线中小学生观后感

上课缺席检讨书

父爱从未缺席

开会缺席检讨书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600字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老舍先生作品读后感

《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