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凤姐的愤怒狠辣与孤独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gwen8899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凤姐的愤怒狠辣与孤独(共含13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wen8899”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读《红楼梦》有感:凤姐的愤怒狠辣与孤独

篇1:读《红楼梦》有感:凤姐的愤怒狠辣与孤独

小时候深觉,四大名著里,最有意思的是《西游记》,不论是电视剧里的,还是动画片里的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大了些,《水浒传》的绿林好汉及《三国演义》的斗智斗勇,也不能令我多着迷。《红楼梦》倒是更合我的口味,然而,在我看来,不论是林妹妹还是宝哥哥,都没有凤姐迷人。

初识她,是在小学时,她初出场的那一段叫当时的我们背的直叫唤,现在想来看看,“丹唇未启笑先闻。”乍一出场,就被贾母唤作“泼皮破落户儿”,小时竟是被当作男孩养大的,在当时,这样的女孩也是非常少见的。越到后面,就越是被她的精明能干所折服。《红楼梦》里的人物经得住揣摩,这是其作为名著的“资格”之一。凤姐儿,不论是明面上的大场面还是暗地里的狡诈诡计,她都“完成”的很好,既能看到她的“开心”,也能看到她的愤怒,她的“狠辣”,她的“孤独”。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试想,哪个女人愿意整天操持家事,与丈夫的小妾勾心斗角,明面笑着,暗地防着,这样的日子,纵是锦衣玉食,又怎能称得上快乐。那个时代的女子,身不由已的多了去了,但是越坚强的女子,就越令人心疼。我还记得小时候看的少儿版的《红楼梦》中,有一幅插图,是熙凤之死的那一段,身着白色丧服的凤姐儿,闭上眼呛出一口血的图片,至今仍映在我的脑海中,与最初锦衣华裳斜倚在靠上高傲笑着的那个女子不同,这时,她的脆弱、无力、不从心,高压的疲惫,家业担子如山般的沉重展露无疑,让人心生不忍,已然担忧,这个强撑衰局的凤姐儿都不行了,贾府怕是也快……是的,每一个人物,都与事件的走向发展紧密相连。

好的小说,不是“人做了什么”,而应是“事迫着人做了什么”。因为这更贴近人生,会更加真实,更加让人赞服。《红楼梦》是小说中的典范,而我认为,王熙凤便是《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

喜欢一个人,喜欢的是他的全部,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你见证过他最黑暗的样子,也见过他意气风发的一举手、一投足,人物永不是在大框架中分裂,而是在分裂中整合,从而面对新的挑战,接受新的自己。凤辣子,辣在嘴上,辛在心腑。我爱她的两面三刀,爱她的精明能干,因为,这都是她,那个才干出众,权术玩弄于指掌间的凤姐儿。

作者:陈沐菲

公众号:深圳波波语文

篇2:策略与心计——读《红楼梦》有感

策略与心计——读《红楼梦》有感

今天我再一次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与书里其中一位主角王熙凤亲密接触,让我真正品味到一个人怎样做人,才能被别人所尊敬;一个人挖空心思算计别人,但最后却落到被后人所耻笑,我的灵魂也深深地受到了震撼。

《红楼梦》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的缩影,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主线,以荣宁二府的盛极而衰的过程为副线,将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组成了一个有序的网状结构,为我们展示了广阔又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腐朽生活画卷。

《红楼梦》中刻画了四百多个人物,不同人物有着不同命运,活灵活现,其中王熙凤给我的印象最深。她与别人不同,在她的身上有着两面性,她擅长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之计,挑唆秋桐与尤二姐互斗,自己却展现出大度的一面,退居其外,最后是二人双双去世。这显示出,王熙凤足智多谋,有策略,有心计,在处理大小事务时,井然有序,圆滑应对,深得长辈喜爱,也难怪伟人毛主席曾称赞她有战略头脑。但是在施展时,我认为还是要按道德行事,不能勾心斗角,挑拨离间,为人要有诚意,要懂得怎样才是对的,怎样才是错的,光明磊落,光明正大地做人,不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这句话正印证了王熙凤的悲惨结局,老天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不会亏待一个人,也不会过多地奖赏一个人。

虽然王熙凤十分阴险狡诈,但是说实话她的聪明才干却让我佩服。这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脑中同样蕴藏着令人钦佩的。不是吗?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已率兵前往阳平,可阳平的大部分士兵都已出去打仗,只留下了五六百人,于是他就在情急之下,让士兵在城门口排好两路纵队,而他坐在城楼上,弹起了古琴,沉着冷静,琴声不乱。两个小童在他身旁站好,城门打开。司马懿到达之后,看见了这一场景,怀疑孔明肯定在城内布下了陷阱,立刻调转马头,回魏国去了。诸葛亮就是利用司马懿疑心病很重的这一缺点,布下空城计,救了阳平。可后人却对诸葛亮有着很高的评价,那是因为他的上闪烁着善良的金光。

一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个是为了顾全大局,虽然两者都十分聪明能干,虽然两者都是有的人,虽然尽管有一万个相同点,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善良能给人们带来多少好处,多少快乐,善良的能给多少人带来温暖,既然有这么多的益处,我们这些小学生就要从中吸取营养,给王熙凤的穿上善良的外衣,然后移植到自己脑中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篇3:黛玉与诗――读《红楼梦》有感

黛玉与诗――读《红楼梦》有感

柳一念

最能形容黛玉的,我想,就是诗了。诗,是对一个女子灵魂最高度的评价。一部红楼,诗文贯穿其中,成了全书的灵魂,而黛玉便成了藏在诗文中的玄机。黛玉把自己的一生谱成了一首“感时花溅泪”的诗。曹公笔下的人物是充满着诗性美的,我一直觉得,是诗歌让林黛玉这个形象立体起来。诚然,黛玉如诗。

颦儿的才情带有诗意美,具有一种独特的婉转风流。黛玉自己的诗,有两种表现。一种风流缠绵,哀婉动人。一种才思无限,引人入胜。在黛玉的每一首诗里,我都能深深感到林黛玉那令人敬佩的才华,是让人那样百感交集,悲欣交加。她的诗韵致是洋溢的,我看到了她最活泼、最可爱的一面。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潇湘妃子,而不仅仅是怨天尤人的颦儿。这样的一诗性女子在表现她的内心的那种莫名的感受时,她的一言一行又是给人怎样的韵致呢?

黛玉的诗每次出场都会让人惊艳,其中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葬花吟》了,从小我就听闻“黛玉葬花”这一经典情节,但那时我对黛玉的身世一无所知。而现在,我已长成和她一般大,而她却没变,我想,女诗人是永远不会变老的吧!就是那天,我目睹了黛玉气怔,立在宝玉门外,几番思量,滚下泪来。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在墙边的花阴之下,戚戚悲悲的呜咽起来。我才明白她的苦衷,我才明白“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阁”。

随后,我随黛玉去了花冢,我亲眼看着她把花收入锦囊,葬入土中。“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剖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眼里目睹了花的命运,心中悟透了自己的归宿,她葬花就是在葬自己!“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的泪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更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真情的诉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这是她对残酷现实的控诉,对命运给自己安排的漂泊之无奈,黛玉小就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属于她的那份温暖,从小寄人篱下,饱尝无家漂泊的艰辛。柔弱的女子生活在悲情的诗中才是不朽的源泉。每次读到《葬花吟》,我的泪就会止不住的流。她为花写诗,我为她写诗。

自结诗社以来,黛玉的'诗风流别致,拔得头筹,大放异彩,不愧为令人敬佩的“咏絮才”。如果说其他人的诗歌是一块精美绝伦的美玉,那么林黛玉的那三首诗《咏菊》、《问菊》和《菊梦》就是以这块美玉为底的绝世无双的浮雕。“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黛玉借菊来抒发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情怀。她将陶潜引入诗句,既歌颂了菊花的高风亮节,也暗示了自己高洁的品格。整首诗深婉、秀美。只有聪慧灵秀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篇。此外,与《葬花吟》相呼应的《桃花行》,不仅是桃花诗里的精品,更是超越了古人。“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颦儿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己的痛苦,既为桃花的命运而悲伤,更为未来的命运而担忧。恨却无力回天,爱却不能援手,唯有两行深情的眼泪。这首诗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这是一个由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黛玉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然是一首诗,却也是一段青春,也是一种人生,既是凄美的吟咏,也是真诚感情的流淌和激荡。

黛玉是一位真正的女诗人,她的多愁善感,在我眼中成了女诗人的独特禀赋。她的故事,葬花、夺魁、焚稿……都在我脑海里一遍遍的回放,好似就在我的眼前,生活在我的身边,那么真实,比我的邻居还要真实,还要亲切。

恰是这样美丽而才华横溢的一位诗人,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了全部的生命,这无疑是让人敬佩而又心痛的!然而,无关乎其它,我确早已沉沦在她那些沁润心灵的诗句当中了!

篇4:愤怒与自豪-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愤怒与自豪-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愤怒,但又很自豪。

清朝末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两次鸦片战争以及“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侵犯都以我们失败而告终。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圆明园,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这还不算,还逼着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但要赔款,还要割地。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就是那个时候割给英国的.。近百年来,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想夺回失地,却只能流着泪,握着拳头看着那些在租界里飞扬跋扈的英国人。每每想到这儿,我内心愤怒的火焰便会在胸中熊熊燃烧。

时光辗转,光阴流逝。

如今,中国强大了,中国站起来了!英国再也不敢像以往那样趾高气扬了。但当祖**亲决定要收回自己的孩子——香港时,他们竟然还妄想通过谈判来拖延时间!

邓小平在谈判中语气非常强硬:“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很朴实的一句话,但其中却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底气说出如此强硬的话?我想一定是他背后的中国吧,是强大了的中国吧!

于是英国同意在7月1日办理香港交接仪式,把香港归还给我们。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国歌响彻香港的大街小巷的时候;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那一分钟,中国沸腾了。此时,全国人民的表现岂是只用“激动”、“欢欣鼓舞”就能形容的吗?这也是我无比自豪的原因呀!

现如今,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那段受屈辱的历史。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5:愤怒与悲伤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愤怒与悲伤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以后,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悲伤。我愤怒那无耻的英法联军,悲伤那昏庸无能的清政府和懦弱的军民。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里面的文物应有尽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品,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他们大摇大摆踏进圆明园,一进园他们就开始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柜子上的宝石,台子上的金边,都被砍下来,放入大麻袋中,更严重的是他们还打破玻璃,掠走大量文物、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在这些“强盗”铁蹄的践踏下,被踩得粉身碎骨;在他们魔爪的施暴下被毁于一旦。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干脆纵火烧了圆明园,三天三夜,整个北京城都被滚滚浓烟笼罩着。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这是多少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啊!这一切难道不是清政府的“盖世功劳”吗?

一味地求和、赔款这只能带来更多的侵略,这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遗恨。它正如一把锋利的钢刀刺在我们的心里。我愤怒、我悲伤、我捶胸顿足。可以想象,当时的炎黄子孙们只能握紧拳头,眼睁睁地看着圆明园化为了灰烬,毕竟赤手空拳终究敌不过八国联军的洋枪大炮。现在读着教科书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的心在“流血”,这是被刺痛后的愤怒;我的'手在颤抖,这是历史耻辱激起我的“反抗”!通过这一课我认识到了:中华国土曾被列强鲸吞蚕食、中华民族曾被列强蹂躏,那段屈辱的历史不能被遗忘,我们要将它铭记在心,面对敌人,妥协就是投降,讲和就是屈服,要求得民族独立,就要奋起反抗。

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耻辱,为振兴中华而发愤读书!让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让我们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贡献一点力量,让我们为祖国的辉煌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一颗璀灿的明珠永远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篇6: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充分了解到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屈辱,也导致了我国最珍贵的文物终年在外国漂泊。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清代皇家园林中内容最丰富、景点最多的一个。园内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可称为锦式园林。有许多各具特点、不同功能的小园林,它们都取材于全国各地的风景园林,有选择的予以再创造。在长春园里还有欧洲式的园林和人工水景,给人有集天下之美于一园的感觉。当年有幸进入圆明园的西方人无不惊奇感叹,称它为“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在大肆劫掠之后,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奇珍异宝、名人书画统统掠走,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19日,上千名侵略军在圆明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使这一闻名世界的园林杰作――圆明园成了一片铄土,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千古遗恨。

我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惋惜,同时也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深恶痛绝。我多么希望中国人民能够自强不息,把这座美丽、珍贵的圆明园重建于世界之最。

篇7: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愤怒与痛惜

读了这篇《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痛惜和愤怒。

圆明园的创造是我国伟大的奇迹,也是世界伟大的奇迹。圆明园经历了150年的创造才完成。它是有着“万国之园”的称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在1860年期间,它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抢劫之后,这些侵略者又将它付之一炬。

啊!可恶的侵略者,把我们的圆明园烧成了灰烬,使它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毁灭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真是太可耻了!但那又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那是的中国太弱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悲剧何止在中国出现过一次?人们忘不了鸦片战争,也忘不了租借历史上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告警示牌和“东亚病夫”的称号。

看!睡梦中的雄狮已经觉醒了,中国人民经历艰苦卓越的斗争,埋葬了黑暗的旧社会,也埋葬了耻辱。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个世界的东方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冉冉升起。

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并且成功申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冬奥会,“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宇宙,“嫦娥三号”登月成功,“鲸龙号”成功潜入海洋深处……这一切都表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这一切都向世人昭示了我们已经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让我们牢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国耻,努力学习,也让我们——少年先锋队队员为祖国的富强献出一份力量吧!

篇8: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

圆明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建于明朝。17,清朝的康熙帝把圆明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那时,它不过是个稍微大点的牡丹花园而已,是雍正的儿子,康熙的孙子—乾隆,儿时玩耍的地方。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但是,在1860年,一群叫英法联军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他们抢光了圆明园中所有的物品,还放火焚烧!在一场连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中,一个在世界东方的伟大奇迹,消失了……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的侵略者,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奇珍异宝,就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

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各式各样的珍奇的钟表,成千上万的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数不胜数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价值高达3000万法郎。

英国的侵略者虽然来迟了一步,但各种金银财宝,奇珍异宝也装满了口袋,更可恶的是,他们把那些搬也搬不动,运也运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竟然打得粉碎!那可是历史悠久,价值连城的宝贝呀!

这场大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英法联军还把抢来的珍宝进行拍卖,一件五光十色的艺术品只拍了一个英镑,一件历史悠久的名人书画只拍了三个英镑,任何一件奇珍异宝最多不超过五英镑,而在中国香港的拍卖会上,为了拿回本该属于我们中国的十二生肖喷泉的铜牛头,铜虎头和铜猴头,中国花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买回了它们。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了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无限的惋惜。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安逸的世界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以前所受的耻辱,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一定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9: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每当我看《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的愤怒就达到了极限,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啊?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智慧最高的.国家,拥有着许多价值连城的宝贝,却在那一刹那间,失去了很多很多,当然,八国联军攻击我们的时候,他们这些禽兽不如、没有人性的人的理由还很充足“只有强者才能拥有一切”。我认为那一句不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的话,那只是来形容动物的。难道你们没有考虑过吗?用自己的尊严来换一些宝贝,值得吗?这些“宝贝”还有留着的价值吗?

我们这一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皇家园林,就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毁坏了我国的悠久流长的历史文化,而且还破坏了我国的璀璨文明。要知道,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1860年10月6日,八国联军闯进圆明园,把圆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是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在那烈火烧起时,大地在颤抖,人民在哭泣,举世无双的圆明园竟然成了一片废墟……

难道我们受过的耻辱还不够多吗?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那“华人与狗不许进入”的公告牌……看到这里,你难道感到不愤怒吗?

合上课本,我明白了,《圆明园的毁灭》彻彻底底地使我明白了,“贫穷就要挨打,落后就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就应该立下远大的志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血汗,努力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然而,爱国报国不能只挂在嘴边,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否则,就永远只能营造那些

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只发牢骚,那么振兴中华就会成为泡影。所以,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对祖国有所贡献。

如今的圆明园已经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壮丽,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无限的惋惜。

篇10: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感到无比的心疼和惋惜。

圆明园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天下的奇珍异宝集中在园内,中外各地的名胜都在圆明园周围,天下的瑰宝都云集在这里。

在1860年的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掠走了中国人的辉煌历史。在我的心里头燃气了一把雄雄的火,这是一把永远都灭不了的火。外国人常说要宣扬和平,制止战争……这全都是废话。自己都做不好,还有什么权力教训别人。他们在中国人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掠走了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后,还把圆明园烧成废墟。把昔日妩媚动人的风景和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烧成垃圾。这帮犯下了滔天大罪的强盗侮辱了中国人用辛勤劳动换来的成就。所以,我们中国一定要站在世界的顶端,鹤立鸡群,不要再受其他国家的欺凌。想起昔日的圆明园的.辉煌,灿烂,我感到心酸。这样绝世无双的瑰宝就落在了一帮强盗的身上。这是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场悲剧。外国人都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是狗奴才,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狗奴才,常是欺软怕硬,藏在龟壳里的龟。

我们要记住这一段屈辱了历史,用自己的一分力量保护国家。再不要再让这种蒙耻在这个辉煌的舞台上重演。最璀璨的明珠――中国。

篇11: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建筑伟,局部精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把所有的东西抢走了,拿不动的用车子运走,实在运不走得就任意破坏,毁灭。真是太可恨了!

英法联军的行为把我气得咬牙切齿。圆明园是我国的宝库,却被他们抢夺一空,可见我们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腐败无能。圆明园里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那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一亿万双有力的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手握空拳,眼睁睁地望着万园之园化为灰烬。记忆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段沧桑史,这耻辱与沧桑回落阴宅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侵略者太可恨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使祖国不再受欺辱!

篇12: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作文500总 自豪与愤怒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的心里感动非常的愤怒自豪。

那是写在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国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那时七连在那里打游击战争。知道此情形以后就准备向龙王庙转移。结果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战士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任务,马上就和敌人交锋了。任务完成完成以后,还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得跳下深谷而牺牲。

学了这篇课文我既非常得愤怒又无比得自豪。愤怒是因为这些日本鬼子竟然在我国领土上如此地放纵,如此得不知羞辱,如此得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竟然把我国的大好河山任意破坏毁掉。我也非常的自豪,因为我国竟有这五位壮士。你看马宝玉多么的富有智慧,竟然能想出用石头当武器的法子。看看葛振林,对日本鬼子的怒火更是不可弥补的。再看看宋学义,他对日本鬼子的怒火使他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你们最后看看胡德林和胡德才这两个小战士,他们无比的愤怒让他们对敌人丝毫没有放松。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五月12日的地震。很多国家一定都很害怕。但是我们中国人民不害怕。我们中国不管付出多少人力物力也要挽救我们中国的土地,我们中国人民都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棒!

篇13: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600字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600字

读了《圆明的毁灭》这篇课文,令我感到十分惋惜,同时也令我愤怒万分,这是一群多么可恶的鬼子啊,竟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烧成了一片废墟。

圆明园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它不但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在世界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那些连畜牲都不如的英法联军将圆明园掠夺一空,并且为了洗清罪证,用大火连续焚烧了三天三夜,使整个北京城顿时烟雾迷漫,与此同时,将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建筑变成了焦土与瓦砾。现在的圆明园也只剩下了几根残垣断壁。试想一下,以前的圆明园和现在相比,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这不仅仅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更多是带给了中华民族莫大的耻辱。

当时,英法联军侵占圆明园时,慈善太后竟逃往避暑山庄,由五千名将士守卫。慈嬉太后不是为民抗战,而是胆小如鼠的'自己逃生。正是这种懦弱才让侵略者们更加肆无忌惮。

历史记载,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强迫下竟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省分割给了日本。

以及1937年12月13日,日本法西斯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的惨无人道的大规模屠杀,中国人成为了日本鬼子活生生的实验品。

这些国耻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去撼卫祖国,建设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早日站在世界的前端。

读 红楼梦 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

300字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优秀读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450字

读红楼梦有感300字

读名著《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200字

《红楼梦》读有感1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凤姐的愤怒狠辣与孤独(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读《红楼梦》有感:凤姐的愤怒狠辣与孤独,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