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模仿的意思和造句(共含3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补药吃了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解释】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拼音】mó fǎng
【近义词】摹仿
【反义词】创新
1. 亦作“摹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的内容包括声音、样貌、风格、格式等等方面。
宋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谢灵运《折杨柳行》:‘郁郁河边树,青青田野草。’此对起虽有模仿,而不失古调。”
清刘逢源《郭泰》诗:“如何下士相橅仿,只爱先生折角巾。”《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庙建于土山之上,故称袁家山(袁可立别业),模仿船形筑造,颇具匠心。”
2. 亦作“摹仿”。
《渔洋诗话》卷上引 宋姜夔《白石诗话》:“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橅仿者语虽似之,韵则亡矣。”
《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作“模仿”。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
丁玲《梦珂》二:“﹝ 梦珂 ﹞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着那些自己所爱的几张画模仿着。”
1. 每个行业都有大师,关注他们,模仿他们,学习他们,会让你产生震撼一生的快感。这种快感是波涛汹涌的力量,绝非百无聊赖的寂寞。
2. 学习并不等于模仿某种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3. 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而是要去探索其中的原因,懂得创新。简单地模仿只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4. 我爱模仿相声和电影里的滑稽动作,常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5. 向每个人学习,但不要模仿任何人。
6. 即使日本人现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进口和采用他人技术的阶段,学会由自己来进行真正的技术创新。
7.这首诗显然模仿梁文星的作品,有如猴子穿着人的衣服,又像又不像。
8. 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
9. I的不是盗版,是模仿。
10. 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
11. 知识和智慧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知识是模仿;智慧是创造。知识是被动的接纳;智慧是主动的渗透。知识是仅把书本和表象摄入底片的照相机;智慧是洞悉穿刺事物本质和内核的透视仪。
12.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非常有积极性的,他们乐衷于模仿和表演,看到观众被逗乐了就会非常兴奋。
13.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14. 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
15. 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16. 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变化而无财富。
17.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
18. 我只想指出这么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就是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胜过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
19. 妒忌是无用的,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
20. 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
21.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模仿词语的解释
亦作“橅倣”。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宋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倣他人,谓之奴书。”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谢灵运 《折杨柳行》:‘鬱鬱河边树,青青田野草。’此对起虽有模倣,而不失古调。” 清 刘逢源 《郭泰》诗:“如何下士相橅倣,只爱先生折角巾。” 同“ 模倣 ”。亦作“橅仿”。《渔洋诗话》卷上引 宋 姜夔 《白石诗话》:“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橅仿者语虽似之,韵则亡矣。”《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作“模倣”。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
模仿词语的近义词
借鉴 [ jiè jiàn ]
效仿 [ xiào fǎng ]
效法 [ xiào fǎ ]
模仿词语的造句
1、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2、他的模仿动作引人发笑。
3、她喜欢模仿歌星唱歌,别说,还很有模有样。
4、小孩子总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
5、口技演员会模仿鸟的叫声。
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7、鹦鹉能模仿人的声音,猴子能模仿人的动作。
8、有些事情我们不能一味模仿,不然很容易成为东施效颦的!
9、现在的人们盲目的崇拜和模仿自己的偶像,真是东施效颦,可笑之极。
10、模仿别人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会沦落到“东施效颦”的地步。
11、她气质不好、再怎么模仿明星、也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12、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
13、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应立足于本国的特点,结合实际,有所去取,切忌采用邯郸学步那种生硬模仿的方法。
14、他模仿小品演员赵本山的语言和动作,学得活灵活现。
15、接下来的几年中出现了许多模仿者,但每一位都使黑日江河日下。
16、有的同学刚刚开始学写文章就想模仿作家的手法,结果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17、他模仿那个乞丐的动作惟妙惟肖,让人捧腹大笑。
18、不从主观实际出发,像东施效颦那样,胡乱模仿,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19、写作文最忌讳模仿,这样的作文只是千篇 一律罢了,要懂得写创新作文。
20、艺术贵在创新,如果只是随波逐流,搞什么模仿、赝品,那艺术还有什么生命力?
21、上作文课前,他去图书馆翻了翻书,便生吞活剥套用进去,因此,他的文章模仿痕迹很重。
22、他用口技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真是惟妙惟肖,让人叹服。
23、你用模仿范例文章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作文,难免屋下架屋,画虎类犬。屋下架屋造句。
24、他模仿古人吟诗竟然模仿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25、联欢会上,看到小王模仿卓别林穿着大裤子摇晃走路的样子,我们不禁哑然失笑。
26、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
27、他的对手经常模仿他的朝秦暮楚。
28、小明决定自己创出一家之言,不再屋下架屋,模仿他人。
★ 的意思和造句
★ 愤怒的意思和造句
★ 终生的意思和造句
★ 挪移的意思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