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墨子语录(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就不告诉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墨子语录
1、墨子 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
3、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国之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4、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5、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6、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7、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遂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8、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9、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0、君、臣、萌,通约也。
11、古者圣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1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3、墨子说: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14、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1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6、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
17、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18、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19、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20、君子莫若欲为惠民,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21、墨子 说: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22、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财则足。
23、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24、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25、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26、墨子 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27、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28、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而已。
29、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乎人即为,不利乎人即止。
30、墨子曰:“政者,口之言,身心行之。今子口言之,而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
31、今惟毋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邢政必乱。
32、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
3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34、墨子 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35、节于身,诲于民,有以天下可以治,财用可得而足。
36、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37、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38、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39、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40、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41、墨子 说: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4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器,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43、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
44、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邢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以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45、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4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7、古者圣王唯能审以尚贤使能为政,无异物杂焉,天下皆得其利。
48、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骨之《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国也;家无三年之食也,子非其子也。”。
49、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50、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51、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
52、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53、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54、墨子 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www.fwsir.Com)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55、墨子 说: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56、墨子 说: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57、凡使民尚同者,爱民不疾,民无可使。
58、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59、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60、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
62、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63、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64、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65、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66、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
67、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1. 言不信者,行不果。
2.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3.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4. 志不强者智不达。
5. 勇,志之所以敢也。
6.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7.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8.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10.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1.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
12.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3.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14.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5.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16. 刚天下者兵也
17.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8. 义,利也。
19.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20.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2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2.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23.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24.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语录精选
1、勇,志之所以敢也。
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4、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6、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7、言不信者,行不果。
8、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11、为了永久的.和平,偶尔的战争是必要的!
12、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13、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4、志不强者智不达。
1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6、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
17、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8、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19、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20、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21、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22、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2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4、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2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2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7、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28、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9、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30、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31、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32、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3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34、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3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7、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3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39、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40、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41、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42、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语录大全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我不是没有安定的住处,而是自己没有安定之心;不是没有丰足的财产,而是怀着无法满足的心。”所以君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一般人则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君子仕进顺利时不改变他的素志,不得志时心情也一样;即使杂处于庸众之中,也终究没有怨尤之心。他们是有着自信的人。所以说,凡事能从难处做起,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愿望,但却没有听说只做自己所想的事情,而能免于所厌恶之后果的。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赠送国宝,不如推荐贤士。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他们所长。所以说,太盛了就难以持久。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凡是不能胜任其职而处其位的,一定不是久居其位的人。不能胜任其爵而领其俸禄禄,也必定不是久享其奉绿的主人。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好弓难以拉开,但可以射得高扎得深。良马难乘骑,但可以任重道远。好的人才难驾驭,但可以使国君的地位增高。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流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江河里的水,不是仅来于一个源流,价值千金的`白裘,不是仅以一只狐狸腋下毛集成的。
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天地不昭昭为明(而美丑皆收),大水不潦潦为大(而川泽皆纳),大火不燎燎为盛(而草木皆容),王德不尧尧为高(而贵贱皆亲),才能做千万人的首领。
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埆者其地不育。 像箭一样直,像磨刀石一样平,那就不能覆盖万物了。所以狭隘的溪流干得快,平浅的川泽枯得早,坚薄的土地不长五谷。
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墨子
2)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5) 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6) 天欲义而恶不义。
7)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墨子
8)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9) 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10)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1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2) 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13) 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14)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15) 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16) 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17) 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18)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9)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20) 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21) 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墨翟
22)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23)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24) 备者,国之重也。
25)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6) 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27)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
28)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29)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30)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31)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墨子 《墨子·小取》
32) 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33)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1)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2) 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墨子
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4) 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即使面对危险,都会勇敢的站出来。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侠” ——墨子 《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
5) 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6)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7)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8)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9)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10)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
11)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孔子 )交相贼,必得罚。
12)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3) 重不为不义攻国。
14)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 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16) 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7)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墨子 《墨子·修身》
18) 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
19) 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20)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21)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22) 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23) 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24)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25)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6)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27)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28)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29)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30)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1、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4、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5、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6、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7、志不强者智不达。
8、言不信者,行不果。
9、分享到微信
10、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11、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2、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1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14、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1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17、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18、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1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0、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遂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
21、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22、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23、勇,志之所以敢也。
24、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27、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28、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图利为重,忽视立名,(这样)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还不曾有过。
2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30、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30句墨子经典语录精选]
关于墨子经典语录94句
1、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2、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3、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5、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6、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8、备者,国之重也。
9、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0、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1、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12、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3、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14、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1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16、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17、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18、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9、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20、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21、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23、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24、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5、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26、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27、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28、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9、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0、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31、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32、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33、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34、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3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37、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8、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39、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4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4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2、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43、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44、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45、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46、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47、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48、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9、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50、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51、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52、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5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54、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55、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56、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57、择务而从事。
58、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59、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60、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6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6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6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64、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65、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66、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67、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68、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6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7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71、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72、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73、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74、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75、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76、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77、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78、重不为不义攻国。
79、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8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81、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2、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8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84、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85、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86、慧者心辩而不繁说。
87、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88、万事莫贵于义。
8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90、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91、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92、兼相爱,交相利。
9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4、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墨翟
2)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3)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4)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 《墨子》
5)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6)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8)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9) 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10)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兼爱中》
11)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墨子
12)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13)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14)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15)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7)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18)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19) 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0)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21)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2)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23) 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
24)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25)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6)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7)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8) 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29) 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30) 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31)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32)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3) 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34)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贤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墨子
35)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非攻》
1)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2) 兼相爱,交相利。
3)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4) 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5)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6)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 ——墨子 《修身》
7)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8) 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9)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
10)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1) 万事莫贵于义。
12)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13)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14)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15)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6)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7)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18)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19) 刚天下者兵也 ——墨子
20)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1)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2)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23)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24)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25)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26)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7) 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28)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30)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3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翟
32)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3)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4) 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5)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 精选墨子语录
★ 墨子名言
★ 《墨子》读书心得
★ 墨子名言阅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