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谚语名言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丝绒企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律的谚语名言(共含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丝绒企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法律的谚语名言

篇1:法律的谚语名言

十句法律的谚语名言

1.不要抵抗来犯的敌人,这是法王的法律。

2.不要轻饶来犯的敌人,这是国王的法律。

3.虽是国王的儿子,也不能玩弄国法。

4.教规好似丝绸的结,该严禁也要放松些。

5.国法犹如黄金的.牛轭,该轻饶也该重惩。

6.辨别金刚要靠试金石,辨别真伪要靠大法庭。

7.喝了此地水,就要守此地规矩。

8.没有自然法则,哪有人的法规。

9.想当和尚,不愿守戒。

10.执法如山的法庭中,有闻听和诉说的时间。

篇2: 法律谚语

法律谚语

1、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3、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4、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6、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7、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8、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9、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10、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美)杰弗逊

11、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12、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13、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14、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5、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1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8、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古罗马格言

1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0、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21、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22、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23、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24、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

25、名人名言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26、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27、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28、自己不能成为自己案子的法官。――法谚

29、任何人不得转让超过自己权利之权利。

30、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

31、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32、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3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34、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35、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36、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37、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3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39、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40、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41、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42、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43、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44、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45、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46、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47、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

48、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49、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50、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51、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52、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53、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54、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55、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56、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57、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58、法谚云,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篇3:法律谚语

法律谚语集锦

1、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2、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3、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4、坚持已经做出的抉择,且勿打破安宁。

5、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6、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7、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8、土地上的负担永远追随土地。(土地的所有者须承担土地上附着的风险和负担)

9、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10、一项基于人身的诉权随着权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11、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12、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13、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14、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举。

15、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16、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17、单凭行为不能判定某人有罪,除非他还有犯罪的意图。

18、想用自己的财物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度。

19、破坏证据者应承担不利于他的推定。

20、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21、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述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

22、无法在司法程序中被采信的`事实就等于不存在。

23、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24、沉默将被理解为同意。

25、一旦合同中出现含混不清的表述,应尽量做出有助于保障标的物之安全的解释。

26、法律实质上即是物质的又是意识形态的这一事实是与以下事实相联系的;法律既是从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习惯自上而下发展而来,又是从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们的政策和价值中自上而下移动。

27、享有权利的人可以放弃他所享有的权利。

28、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29、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30、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31、所有的解释,若是可能的话,必是通过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实现的。

32、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33、人不能转让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

34、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法律解释及合同解释的一项基本原则)

35、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36、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37、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

38、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39、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40、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41、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42、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件。(恰好是对“司法能动主义” 的批评)

43、对于一项含混不清的回答,应朝这不利于回答者的方向解释。

44、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45、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46、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47、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是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48、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49、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50、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51、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

52、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53、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54、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55、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

56、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57、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58、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59、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60、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61、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62、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6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6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6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6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6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

6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6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70、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篇4:法律谚语

法律谚语范例

1、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3、造法易,执行难。

4、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5、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6、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7、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8、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9、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10、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11、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12、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13、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4、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5、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警察必须根据法庭传召出庭作证)

16、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7、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18、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9、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20、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21、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22、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23、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24、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25、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26、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任何。

27、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权利。

28、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29、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30、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

31、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32、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3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34、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35、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36、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3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38、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

39、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40、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41、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42、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43、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44、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45、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46、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47、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48、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49、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50、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51、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52、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53、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54、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55、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述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

56、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57、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58、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59、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60、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61、系统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识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产物,譬如作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为希望达到政治实体内在社会统一的各阶级、集团之间妥协的结果。

62、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63、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64、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5、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甚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66、一般地说,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

67、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是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68、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69、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70、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篇5: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谚语

1)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4)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5)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6)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7)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8)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9)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0)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1)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2)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3)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4)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5)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6)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7)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18)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9)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20)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篇6: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谚语

1) 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2)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3)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4)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5)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6)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7)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8) 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9)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0)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1) 事断于法。——邓析

12)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3)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4)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16)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7)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8)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9)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20)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篇7: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谚语

1)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2) 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3)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4)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5)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6) 五权宪法。——孙中山

7)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8)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9)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0)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1)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2)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3)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4)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15)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6)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17)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8)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9)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20)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篇8:法律名言

1、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2、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作家 达雷尔

3、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4、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5、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6、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8、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政府论》

9、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10、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作家 伏尔泰

11、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12、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

14、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朱尼厄斯

15、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6、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17、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18、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19、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20、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21、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2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23、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24、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25、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2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唯美网名)

27、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28、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29、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30、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31、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 波洛克

33、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34、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3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36、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37、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3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39、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40、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4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 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42、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43、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4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45、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46、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47、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 哥尔德斯密斯

48、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49、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50、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51、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53、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美国总统 杰斐逊

54、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55、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56、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57、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 申斯通

58、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59、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60、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61、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62、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63、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腊剧作家 索福克勒斯

64、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65、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废奴运动领袖 菲力普斯

66、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67、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68、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法律谚语

法律名言英文版

有关法律名言

英语名言谚语

金钱名言谚语

关于法律的名言

法律的重要性的名言

法律方面的名言

法律名言格言警句

中国法律名言警句

法律的谚语名言(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法律的谚语名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