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道德与法治名人名言(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洛克
2)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4)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裴斯泰洛齐
5) 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库申
6) 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7)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8)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9) 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10)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1)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论》
12) 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13)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14)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5)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2) 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3)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4)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5) 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6)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7)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8)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9)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10) 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11) 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
12)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3) 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4)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15) 系统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识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产物,譬如作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为希望达到政治实体内在社会统一的各阶级、集团之间妥协的结果。
16)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17)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8) 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19) 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20)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1、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2、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3、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4、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5、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尼采
6、在**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7、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8、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9、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10、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周扬
11、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苏霍姆林斯基
12、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3、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4、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5、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16、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17、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高尔基
18、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19、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20、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21、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22、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23、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24、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25、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27、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芥川龙之介
28、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9、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30、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
31、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库申
32、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苏轼
3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34、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35、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
36、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38、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39、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陈鹤琴
40、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霍姆斯
41、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4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43、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44、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45、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46、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47、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
48、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49、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50、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51、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52、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罗素
5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54、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要没有它,那**虽然真美,也不应该认为美。——塞万提斯
5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56、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57、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乔叟
58、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59、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60、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61、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62、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63、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64、习惯优于格言。习惯是以有生命的格言为本能,加血添肉而成。——亚美路
65、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66、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67、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恩格斯
68、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学的真理。——罗吉尔·培根
69、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
70、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71、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 ,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7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73、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74、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75、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莱辛
76、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77、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纪伯伦
78、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79、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80、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81、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2) 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3)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5)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6) 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7) 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哥尔德斯密斯
8) 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申斯通
9) 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10) 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格言和反省》
11) 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12) 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13)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战国)管子
14) 美国人生活中最显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法国)托克维尔
15) 人民就应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16)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7)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美)庞德
18)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19)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20)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1)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2)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3)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4)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霍姆斯《普通法》
5)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7) 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8)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9)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愉悦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我就会消灭。——洛克
10)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11)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2)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3)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4) 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5)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16) 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17) 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18)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9)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荷)斯宾诺莎
20)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3)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4)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5)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6) 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7) 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8)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9) 如果咱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能够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10) 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1)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
12) 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13) 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4)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比尔
15) 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16)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17)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18)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19)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20)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孟德斯鸠
20xx年10月17日我参加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有两个内容:一是由人教版的安子琴老师对新教材《德与法融合》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解读;二是方丽敏老师讲解的《显学科特色,助力学生成长》。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学完《道德与法治基础》这门课,使我认识到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明白了大学与中学的显著差别。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础,既然明白了这些,那么,我就一定会在大学这个融知识、创新、社交等等于一体的天空中翱翔。它不仅教会了我以上这些,还让我懂得了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新使命。就让我站在新的起点上起跑,在现实的基础上勇敢的飞跃,把自己训练成才,肩负起国家的历史新使命吧。
鉴于理想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的法律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永远不要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目的地不择手段。
★ 道德与法治
★ 小学道德与法治
★ 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 初中道德与法治
★ 道德与法治课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