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名家读书名言(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叽叽咕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
——春秋·《论语·泰伯》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春秋·《论语·卫灵公》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春秋·《管子·形式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战国·《庄子·养生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战国·《荀子·劝学》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G(G,xī,深峭的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战国·《荀子·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战国·《荀子·劝学》
不知义理,生于不学。
——战国·《吕氏春秋·劝学》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战国·《吕氏春秋·劝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j闻(jxiǎo闻,小有名声),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更多读书名言推荐:
读书名言格言大全
热爱读书的'名言20条
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3) 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4)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5)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6)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8)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10)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11)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4)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1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0) 见者易,学者难。
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4)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5)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 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7)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10)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1)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12)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3) 好的父亲可能会有坏的儿子。
14)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15)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8) 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19)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盖世功勋,多是老成建来。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6) 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7) 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徐惟诚
8)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9)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
10)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夸美纽斯
12)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乌申斯基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4) 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15)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1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
18)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19) 略尝辛苦方为福,不作聪明便是才。
20)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从古至今,每个人对读书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唐)李欣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
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明)薛煊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34则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延伸阅读西方读书名言16则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34则 中国现代读书名言22则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延伸阅读西方读书名言16则
★ 经典名家名言英文
★ 读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