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之正心修身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allingSlowly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名言之正心修身篇(共含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allingSlowl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孔子名言之正心修身篇

篇1:孔子名言之正心修身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裕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陨希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

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1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篇2:励志名言之读书篇

4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

49.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三国志

50. 读书贵精不贵多。 —— 书摘

51.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 冯班

52.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 普希金

53.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 张月楼

54.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 朱用纯

55.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 叔本华

56.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 叶圣陶

57.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陶行知

58.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 郑成功

59.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三国志

60.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 孙中山

61.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 雨果

62.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 张潮

63.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 卢梭

64.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 —— 华盛顿

65.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程端礼

66.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 书摘

67.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 郭沫若

68.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 富斯德

69.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 培根

篇3:励志名言之读书篇

1.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 伏尔泰

2.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 李苦禅

3.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4.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朱熹

5.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6.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 许名奎

7.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 毛泽东

8.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 吴梦祥

9. 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 —— 茨威格

10.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 爱迪生

11. 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 鲁迅

12. 出现了不少空谈家,他们读书只是为了“驳斥”别人,高声宣扬自己的革命精神,以便跳到那些比较谦虚,比较严肃的同志面前去。 —— 高尔基

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14. 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 —— 莫耶

15.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 富兰克林

16.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 庄周

17.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 黄庭坚

18.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培根

19.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 王永彬

20.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 苏轼

21.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 —— 徐特立

22.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 —— 南森

23.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 高尔基

24. 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 —— 培根

25.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坤

26.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 孙中山

27. 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 —— 蔡尚思

28. 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 鲁迅

29. 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 爱迪生

30.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 孟德斯鸠

31. 为乐趣而读书。 —— 毛姆

32.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 歌德

33.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 张维屏

34.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 —— 乌申斯基

35.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 李欣

36.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37. 读书要玩味。 —— 程颢

3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 颜真卿

39.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 培根

40. 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 夸美纽斯

41. 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 列夫·托尔斯泰

4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朱熹

43. 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 培根

44.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 周恩来

45.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 马克思

46.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47.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 培根

篇4:孔子名言之巧言乱德

孔子名言之巧言乱德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修身养性的散文:正心修身

经典名言之生活态度

孔子名言及意思

精选孔子名言及赏析

修身名人名言

廉洁修身

成功誓言之十

毕业留言之老同学

无言之美作文

修身格言座右铭

孔子名言之正心修身篇(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孔子名言之正心修身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