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想起父亲美文(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yx16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想起父亲美文
20xx年10月26日,对于我们家来说,这天是个黑色的日子-91岁的父亲走了。
我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经常出现幻觉——父亲仍坐在老家的门前,一双深邃的眼睛望向远方。我知道,这是父亲思念儿女的眼神。可是,我每次回家探望都是匆忙的,以至父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问我工作、问我生活、问我育儿问不尽的家长里短。我总是以工作繁忙敷衍、承诺常回家为借口,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直至一天夜里,大哥打电话给我,说父亲陡然染病,我带着120急救车赶回老家,这时,父亲已经不省人事,被送进了县医院重症监护室,至此,我连陪护的'权力也没有了,从此,再想听父亲问这问那已成奢望。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少年丧父,青年丧妻,先王氏,后刘氏。刘母生下一女(我大姐,婚后丢下一儿一女也走了)就走了。后续我母亲蒋氏(名素珍),生我兄弟仨和两个妹妹。
我三个母亲均无兄弟,还有我二祖父和三祖父,共六家的老人均是我父亲赡养送终。听我奶奶讲,父亲八岁还不会说话,十岁上过一年私塾。医术是继承我太爷爷的,从奶奶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知道太爷爷从未教过父亲的医术。的确,太爷爷手把手地教三祖父学医,三祖父却没有把医学会,父亲站在一旁,日积月累,无意间就学会了医术。
父亲学的是中医,记得儿时,特别是下雨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就唱起了汤头歌。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八岔路(今庄圩里仁)一带行医,起号济普,父亲说是普济众生的意思,可见父亲当时的心里装着百姓疾苦,用当时的时髦话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来,因祖母年纪大了,父亲就回到了家乡马泓村诊所,直至干到退休。
在马泓村时,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荒年人们饿得身上浮肿,哪还有钱买药,父亲就到学校,发动学生采些草药,父亲用那些草药无偿地医好了很多死亡线上的人。每到春天,是流脑高发季节,父亲就到学校,把从田野里刨出来的茅草根煮水给孩子们喝,预防流脑的发生,受到学校及群众的称赞,多次被选举为县乡人大代表。
上世纪80年代,奶奶去世了,过事后,家里有几口袋金针菜被盗,报案后,乡派出所及公安局刑侦大队都来人了,进行了现场勘察,案子破了,是当地的人所为。父亲念及乡里乡亲的面子,到派出所恳求了结此案,在父亲的再三恳求下,派出所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后,就免除了处罚。
有些人认为父亲势单力薄,怕事,就偷我家树,还有石磙等,对这些琐事,父亲从不计较。我们兄弟看在眼里,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不禁暗暗攥紧拳头想揍他们。父亲就时常提醒和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干一番有名堂的事业,教人从骨子里尊重。因此,父亲还讲了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哩,他说有两个人,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体瘦力弱的,他们进行比赛,比赛的项目是,桌子上有一只蚂蚁,看谁能一下致命。相互约定后,大力士先来。大力士高高举起手掌,向桌上蚂蚁砸去。结果,蚂蚁仍然在桌子上行走。该体瘦的了,他伸出一个手指向蚂蚁轻轻一踏,蚂蚁毙命。大力士输给了体瘦的。父亲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软能克刚。
我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或不愉快的事,父亲的教诲就浮现在脑海中,于是就与人为善。我们兄弟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认真地教育和培养孩子,经营好各自的家庭,我三个小孩,两个大学生,大哥家四个孩子,三个大学生,弟弟家的两个孩子也聪明伶俐,品学兼优。父亲看到子孙个个出息,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的神情。
父亲退休在家后,还有很多人慕名来请他看病,特别是妇科病、不孕不育,吃了父亲开的方子后,都纷纷来报喜,父亲从不收病人的钱物。
有一年春节前,父亲身体日渐衰落被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出院后仍卧床不起。有一天,从爱园来了两名妇女,请求父亲给她诊病,我说家父身体虚弱,是不能看病了。父亲听说后,竭力从床上挣扎起来,让我取来纸笔,艰难地开着处方。等处方开好了,已是满头大汗。来人感激地掏出几百元钱塞给父亲,父亲无力拒绝,就示意我将钱退给人家
我常忆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想到他,就增添我对生活的热爱;想到他,就增加我工作的动力
父亲,您是儿登天的梯。
想起美文
我总是把别人的影子放在我文笔堆砌下的世界里,让他们喜怒哀乐。也就这样一直描着别人的故事,寄托着自己的感叹。如果要是能把自己的世界与经历放进自己文笔下的世界,那么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如果自己在横撇竖拉的文字里那就是赤裸裸的,完全跟没有穿衣服的野兽一样。也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居然变的如此不堪,渐渐的自己从善良的少年变成了充满心机与铜臭儿的鄙人,甚至连自己都讨厌这样自己。
以至于如今的自己闲来没事就回忆曾经的奇闻趣事,试图以此来挽救掉进世俗钱缝儿了里的心。
梦回风轻云淡的山谷,一股熟悉的野味扑鼻而来,绿意盎然的群山、随风摇摆的麦穗、爬山回家的学子、背手闲步的爷爷、成群回家的牛羊都尽收眼底。
而我把目光还是挪回了学子身后山脚下的小河里,温温的河水里四五个孩子像鸭子一样在河水里尽情嘻戏,让我不由得心驰神往,很是思念年少时林间河畔的童趣。
正当我看着这一切陶醉时一大户人家来了一年长的乞丐,狠心的主人不但没有给乞者吃食,反而给老者用饭碗盛了一碗牛粪来羞辱乞丐,这是主人手下的仆人从厨房偷拿了两个馒头在主人羞辱完乞丐回屋后,仆人将馒头塞给了乞丐,乞丐吃完后对这个年轻的仆人说:“我是龙王爷幻化,专门来这大户人家试探人心好坏的,这几天之内会有一场特大龙卷风经过这里,你是个好人,如果那天你看到这大户人家的石狮子流泪你就赶紧离开这里,方可保你平安无事,此事莫要张扬,不然你将军有杀身之祸。
几天后,这个仆人看到几个小孩把红纸贴到石狮子头上,不断的往红纸上吐唾沫,唾沫经过红纸变成鲜红,很自然的滑落到石狮子的眼睛里,从石狮子的眼睛里不断落到地上,他脑袋立马想起了老乞丐说的石狮子流泪,之后他就不顾死命的就跑远了,过了许久果然一阵龙卷风把这大户人家给吞噬了。
这个仆人的名叫李高阳,他感谢自己施舍了乞丐,更感谢老者透露天机救了自己的性命,龙卷风过后,他返回这被废墟埋没的大户人家,从废墟里捡了个火盆回家去了。
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满头白发长相丑陋镶着金牙的老奶奶,老奶奶对高阳说:“自己脚崴了,走不动了希望你能背奶奶一程,高阳也没犹豫就答应了。
其实老奶奶是异灵幻化的,是专门要人命的,如果有人嫌弃她脏不背她,他就会杀了那个人,这个少年居然背着她走了好长一段路程,路上老奶奶还为少年抓头上的虱子给少年挠痒痒,只是口中却念叨着:“金指甲,银指甲,挠的脑浆呼啦啦”。
听着可渗人了,不过幸亏他的善良才让老奶奶罩着他安全的'回家了,他的家里只有四个人,他的父亲、哥哥、嫂子和自己,分家产的时候哥哥嫂子给他只分了一间山腰里的小破屋和自己的父亲,他们家里最值钱的就是核桃,分家产时核桃树没有分,到收核桃时哥哥却全收完了,自己只跑到地里在地里捡了一个核桃就回家了,他把核桃放到窗台上就继续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奇怪的是他每次回家都有热腾腾的饭菜早已经有人做好了,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父亲,后来一想不对,自己的父亲做的饭菜不可能这么好,他的父亲双腿打仗时残疾了,父亲虽说是自己做的,可高阳却不相信。
―――休息一会、马上回来―――
最后,高阳假装去干活,走了一半又悄悄的溜了回去,才发现自家厨房里有一个漂亮贤惠的女子在忙碌,这时他出来对女子说:“你谁家女子呀,怎么在我家厨房”,女子知道被发现了,就对高阳说:“我是来报恩的,我的奶奶脚崴了是你帮着背回家的,自己就是你从地里捡回来的核桃幻化的,你就叫我核桃妹妹吧”从此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后来高阳的哥哥也发现了,就在这个女子晚上变回核桃时给偷会了自己家,核桃妹妹托梦给高阳说:“自己被你贪得无厌的哥哥偷走关了起来,希望高阳带她回家”。
后来高阳去哥哥家讨要,哥哥说:“你说梦话呢吧,我这么多核桃你说的是那个,想要核桃自己挑一个,我这么多核桃干嘛要偷你的一个核桃,还你那核桃能幻化成人,简直是荒谬至极”。
没有其他办法的高阳只好回家去了,后来高阳的哥哥想要强迫核桃妹妹给自己家干活,还要核桃妹妹帮他实现愿望,核桃妹妹是宁死不屈。
最后,高阳的哥哥着实没办就将核桃妹妹卖给了京城里的大户人家,核桃妹妹曾幻化成人乞求这大户人家送他回去,可这大户人家把核桃妹妹当妖怪又转送给了一道士,道士知道这核桃绝非凡品,就将这核桃扔进自己的剑炉,核桃妹妹被大火烧的魂飞魄散,最后只剩一丝灵气依附在玄女剑上。
这道士用玄女剑找到了核桃妹妹的奶奶,道士虽然最后杀了老奶奶,但老奶奶也不是吃素的,用自己的修为发了一场大洪水把高阳所在的国家给淹没了一半,而且还把天域之国的坏人招到了人间。
高阳的哥哥一家也被洪水冲走了,因为自己家的破屋在山腰上没在乡镇里,所以躲过了这次洪水。
这次大水也彻底惹怒了皇帝,皇帝下旨:“老而不死皆为妖,妖僧妖道都不要。”
从此所有的僧人道士都被撵出了王城,并且规定所有六十岁的老人都必须得死,而且是五十七岁入坟,由家人尽孝三年后封墓,直接在坟墓里以饿死或闷死结束一生。
同时老奶奶在临死时呼唤出的立眼人即三只眼睛像二郎神一般长相的人和指头人,个子和我们中指一样长却长有翅膀会飞的人,他们想要征服人类而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国家可真是生死存亡的时候。
皇帝下旨请天下奇人异士揭皇榜想办法,高阳将此事告诉了住在坟墓里的父亲,父亲说你去把皇榜揭了,就说我有办法,但皇帝得答应收回老人入墓的规定。
果然最后高阳的父亲年轻时和那个老奶奶是同类人,都是天域之国的人,只因犯了错被扔到了人间,他们也都知道立眼人和指头人如何重新来回到天域之国。
高阳带着父亲见过的皇帝,让皇帝在全国寻来三十六跟金丝楠木和七十二跟桃花木,在皇宫内搭建了留空桥,桥直接通向锁龙井,高阳父亲一念咒语一唱天域行歌,大多数的立眼人与指头人都进入了水了,通过井水倒映而重新回到了天域之国,而且还引来一条神龙将其锁在井里以防天域之国的这些坏人重回人间。
但是也有一部分立眼人和指头人没能回去,因为高阳父亲施法时力量耗尽死亡,没回去的这些人也就都跟着高阳隐居去了,因为高阳脖子上上佩戴有天域之国的将令,所以天域之国的人都听高阳的话,同时也因为高阳流淌的是天域之国人与人类共同的血。
皇帝为了纪念高阳的父亲追封高阳父亲为护国公,以将军礼厚葬,同时下令取消六十而亡的命令,倡导天子以孝治国,倡导黎明以孝齐家。
高阳带着天域之国的人民来到了大山深处,建立了天国村过上了凡人的生活,几百年后有一个年轻的乞丐来天国村乞讨,结果只有一个老奶奶给这个乞丐给了点吃的。
后来这个乞丐翻身成了土匪头子,带着自己的兄弟几乎血洗了天国村,只留下了老奶奶一家人,还把自己打劫的吃不完的物品都留给了老奶奶家,也只有老奶奶一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想起父亲诗歌
父亲,三年多了
人世间再无你的踪影
心里想,梦里寻
哪怕我一个人跑到旷野
把嗓子喊疼
也喊不出半句,你温暖的叮咛
你走后,我情感的天空塌了
你走后,我事业的大厦垮了
父亲,我很痛心
还没从情感的废墟中走出
却又深陷生活的困境
你生前的.遗憾本已无法弥补
而今,还让身在天国的你
为我忧心忡忡
三年多来,我走了很多路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我吃了很多苦
被风吹,被雨淋,甚至被人歧视
入夜,望着都市里的万家灯火
我多么渴望,哪一盏是你慈祥的眼睛
大河流得那么远,却是为了拥抱大海
白云飘得那么远,却是为了丈量天空
父亲,你一句遗言都没留下
说走就那么走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你怎忍心,让我独自面对这世间的无助与孤独
人这一辈子可不容易
父亲,人到中年的我
终于明白了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如今我的一切,也正是你生前无法想象的
但我相信,无论多难,我都会昂首走下去
只是从前习惯了你的安慰
现在再没有一种安慰,能让我崩溃
关于想起父亲作文两篇
一
我的老家在距海边千里之外的一个山区小镇,离海鲜自然也十分遥远。已记不得是什么年月了,父亲不知从哪弄来了一蓝子毛蚶,煮过后倒在一个瓷盆里,蒸腾的鲜味便扑鼻而来。父亲和我们围了上去,急不可耐地扒开蚶壳,连汤带肉吸入口中,在我们还来不及过瘾的时候,那一盆毛蚶早变成一堆白花花的小山了。
父亲那时的年龄还没我现在大。大概也是第一次品尝海鲜吧,他一句话都顾不上说,低着头,目光专注,手嘴接应不暇,且发出响亮的吸吮声。说句不恭的话,父亲的吃像很贪婪,就连脸上的毛孔都洋溢出巨大的快感来。那是一个副食品奇缺的年代,别说是海鲜了,凡是吃的都得凭票供应,且肉永远是冻肉,鱼也永远是臭鱼。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什么美食曾让我激动过,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这次煮毛蚶了,尽管连解馋也算不上。也正因为如此,它却刻进我嗅觉长廊的每个角落,沁入记忆隧道的.每条缝隙,让我至今不忘。
我第二次吃毛蚶是在参加工作以后。我到海边一个城市出差,主人摆了一桌子海鲜招待我们,唯独不见毛蚶,我问主人,主人说当然有,只是毛蚶乃街头小吃,登不上大雅之堂。我说我就想吃它,于是很快端上来,我装做文明地吃了几个,但细细寻找后,怎么也没有当年的那种味道。我对主人说出心中的疑惑,主人一笑曰:你这是饿时入骨,饱时穿肠嘛。
再后来,我有幸调到大连工作,自然少不了围着海鲜转。对于毛蚶,我更是情有独钟,饱也吃饿也吃,煮也尝炒也品,连生吃和烧烤也没放过。我还谙熟毛蚶在什么季节里肥,什么季节里鲜,什么是当天的,什么是隔夜的,个头多大最合适,烹煮在哈火候最相当都了如指掌。然而,无论怎样饕餮,终没有当年的感觉。
秋凉了,又到了毛蚶鲜美时,我不失时机地买了一兜,煮好的毛蚶向我欢笑着,招着婴儿般的小手,可我在心里却品出了苦涩。我不如父亲,我想起当年那盆毛蚶,如果父亲一个人吃,可能会狠狠地解一回馋,可父亲却把这到嘴的口福和我们一起分享了。我呢?身在海边,守着数不清的珍馐佳肴,却从不曾请父亲来饱餐一顿他最喜欢的海味。可见,我之不孝,真乃罄竹难书。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不会再有了,因为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有的只是那个难忘的年代、那份亲情。
二
一条大江躺在我家的城边上,小时候,站在江堤上就能看见仨群俩伙的鱼儿在悠闲地散步,不时还跳出水面戏耍。
父亲喜欢钓鱼,有一个精制的五节鱼竿,收起来像一只拐仗,拉出来纤细欲折。每天下班后,在广播里唱着“社会主义好”的时候,父亲就扛起鱼竿提着水靴,我在后面捧着脸盆,兴高采烈地去了江边。
父亲用的是毛钩,就是用几种彩线将鱼钩缠成小飞虫状,专钓一种爱吃活食的马口鱼。这种鱼嘴型似马,以食小鱼和飞虫为生,常在水边觅食,胆大又顽皮。
父亲先选好位置,是在江水的舒缓段上,走进两三米远,左手衔低端的鱼钩,右手向江面上一甩,几只飞虫在空中划了一条美丽的弧线便扎进水里。父亲提着鱼竿时而横拉,时而上举,不一会马口们就聚拢了过来,送到嘴边的美食岂能放过,一口吞下去,水面上顷刻就溅起激烈的浪花,闪动着片片银光。父亲却不急,擎着竿轻拉慢走,然后猛然一抖,那银亮亮的马口就被甩到岸上,我像猫一样窜上去,马口因为上当气红了眼,拼命用尾巴抽打我,似乎在抗议。通常的时候,只需一顿饭的功夫,我的脸盆里就装满了总也不长记性的马口们。最让我激动的是有一回父亲一竿拉上来三条马口,我急得顾头不顾尾,终于让一个狡猾的家伙溜了回去。父亲不帮我,亦不怨我,只在那里惬意地笑。
想起父亲经典散文
长年漂泊在外,在家呆的时间总是不长。忙碌中,总是忽略了家中还有年迈的父亲,他年过八旬,孤单一人生活着,前不久,他离开了,去了遥远的天堂。今天闲着,突然想起了家,想起了离去的父亲,心头酸酸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一种悲哀!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就是这样,嘴巴上说得比蜜甜,好听,忙着做生意赚钱,老是忘记家中老人,就是想起了,往往打些钱回去,说是孝敬,让父辈买好吃的,一年难得回一二次家。其实,独守老家的父辈,希望子女在外生意兴隆、平平安安外,更希望他们经常回家看看,与老人聊聊家常,吃上几顿团圆饭。钱,固然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用钱打发老人,用钱来安慰老人,并不是老人所愿,往往会伤了老人的`心。
想起自己的老爸,我心里甚是惭愧。老妈走后,他整天醉在酒里。孤伶伶地生活在山里,孤苦寂寞,唯一爱好就是喝酒与抽烟。一次,他拉东西摔倒后,再加上他患有高血压,一下子病了。在医院呆了一星期,出院后,酒不喝了,烟也不抽了。原来,那个主持医生告诉他说,要想多活几年,就别抽烟与喝酒。一直性格很自负的父亲,这次竟听从了医生的话。这以后,每次要父亲喝酒时与抽烟时,会立即遭到严厉拒绝。
父亲没有了喝酒与抽烟的爱好,身体变得越来越差,走路不也稳了。我怀疑,这与他整天闲着没事有关。我建议的是,父亲这样高龄的人,如果喜欢吃什么,就让吃。而医生的观念却不是这样,是不是适得其反?生命的活着依赖于物质的同时,更需要精神的东西。
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在医院呆了一个多月,还是挽留不住他的生命。父亲走了,老家山上少了一份热闹,也少了一份牵挂。可我再也看不到父亲了。
想起父亲,我感觉欠他的很多。
★ 想起奶奶美文
★ 想起你的时候美文
★ 解读父亲美文
★ 父亲的白汗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