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自然的美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海上日落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亲亲自然的美文(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海上日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亲亲自然的美文

篇1:亲亲自然的美文

亲亲自然的美文精选

亲亲自然

在书店闲逛,这套书的标题把我吸引住了:亲近自然,享受快乐,获得智慧。是啊,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快乐与智慧,只要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拥有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

于是,把这套书搬回家。由于该书的摄影优美,文字浅显又富于韵律,孩子很喜欢看。而这套书的主题,选择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孩子既感到亲切熟悉,又有兴趣探知其中的奥秘。如《米从哪里来》和《玉米》两本书,说的就是孩子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的事物,孩子非常满足于从画面和讲解中得知从种子发芽、培育秧苗到插秧、施肥、除草喷药,直至收割、脱谷的全过程,并且从农民辛勤耕作的图片中,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含意。其他的几本如《草莓》《有趣的叶子》等,孩子经常拿来做“教科书”,每次去植物园,必带着《有趣的叶子》,要和妈妈一起找找“植物园的叶子全不全”,每次买了草莓,也不忘拿出书来“对一对”。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来自台湾的蒙氏老师讲座,才得知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尊重书本,但更主动地观察,用生动地实践活动来验证书本知识。十分庆幸,一套好书不经意间激发了孩子这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读完这套书后的某日,带孩子去农场游览。孩子对路边的玉米地陡生兴趣,钻进去不肯出来。问他,答曰:“我在看玉米呢!和我书里的一样!”听到这话我十分欣慰,孩子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学会了观察生活,这就是这套书送给他的快乐与智慧。

篇2:亲亲美人鱼美文

亲亲美人鱼美文

1

认识如意缘于儿子小东。带他去海底世界玩,表演区里有两条美人鱼在表演,可儿子只盯着那条通身玫红的美人鱼看。问他,是不是玫红好看?他说这是妈妈的颜色。我心一紧,大概这种颜色温暖吧,有种妈妈的感觉。我跟前妻离婚时,儿子还不到两岁,几乎没啥记忆。一想到这些,我就恨得牙根痒痒。

儿子迅速成为玫红美人鱼的粉丝,并求我,想法儿跟美人鱼合个影吧。我虽最烦粉丝这茬,但依然腆着老脸前往,为了儿子啊。然而后台那胖胖的负责人头一摇,说表演一场接一场,哪有时间合影啊?刚好人家美人鱼经过,而人家姑娘刚好心地又善良,说好的。

她就是如意,清秀可人,长发及腰,目测就是个小姑娘,而且一定未婚。美人鱼与儿子站好,摆出剪刀手,我赶紧按动快门。儿子过足了瘾,礼貌地说“谢谢”算是放行。美人鱼小腰一扭就走了,望着她的背影,我竞感些许惆怅。小东偷偷地笑,说好像是老爸喜欢的类型哟。

我跟儿子默契地击掌,我说,真是爸的好儿子,最了解你老爸。

人生就是这样,注定出场的却给人冷不丁的感觉,总感觉还没准备好,比如这条美人鱼,她就这样浮出水面了。平静的生活因她多了小浪花,我和儿子的话题全是关于美人鱼的,我甚至还上网搜了那个童话故事,打印下来,读给儿子听。听到善良的美人鱼为爱化成了泡沫,儿子竟啪嗒啪嗒掉下眼泪。我也满腹忧伤,好像真的一样。好久都没这种感觉了,这回是咋了?

海底世界又去了几回之后,我们跟如意俨然已是朋友了,能喝喝小茶,闲聊几句,于是知道她其实是个“旱鸭子”,鱼尾巴长度约1.5米,入水浸湿后,重量大约20斤。她还说,那些白鳍鲨啊海龟啊等凶猛动物,开始游荡在它们身边时,心里怕极了,当然,现在习惯了,也就不怕了。

儿子听得目不转睛,仿佛置身童话故事里。

2

5岁的小东如何知道现实生活里根本没有童话故事,要是有,他就不会失去妈妈了。我出去抽烟,这种时候我都习惯告诫自己要清醒。

如意是名小学老师,趁着暑假出来玩玩,这不稀奇,年轻人都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可是,她居然是离婚之人!她微笑着吐出“离婚”,想尽量轻描淡写的.样子。我没追问,人人都有过往。只是如果不了解她,一定以为这是个生活在蜜罐里的姑娘,可见我们的判断有多失误。

我把如意带进我的圈子里来。以前也带姑娘出来玩,所以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交待一下,我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任个所谓的艺术总监吧。其实以前我是学经济的,因此混的圈子很杂,三六九等。还好如意表现得体,几乎人人点赞,说一看就是贤妻型,善良懂事。我则觉得她的定力来自她非一般的阅历,我对自己说,沉着应战,人人都会装,尤其女人。

别怪我小心眼.你要处在我的位置,也大度不到哪里去。

世界真小,如意跟我转战几个圈子后,遇到了“熟人”,就是我哥们陈虎。陈虎的女儿在如意班里,家长会时还见过面。那天一进去,陈虎就前来接驾,夸如意是个负责任的好班主任,现在好啦,大家成亲戚了,哪天喝你们的喜酒啊?我包个最大的红包。我说要真心,马上送来!

瞥一眼如意,她脸涨得通红,我小声说,玩笑而已,别当真。事实也是,我连她的手还没牵过呢。陈虎悄悄问我,拿下没?这么漂亮的姑娘再不拿下可就跑了。我冷哼一声,对陈虎说,你不是总说么,男人分两种,一是有钱,一是没钱。那么我看女人也分两种,一种爱钱,一种爱慕虚荣。所以,我不着急。

3

对女人我是不是太偏激?

此刻我想提下我的前妻刘蓉。漂亮性感,认识她时她上大二,我大她七岁,她一毕业便嫁我,儿子出生时她还不到23。她说这么早当妈是因为她爱我,我明白,她要我发誓一生一世爱她。好,我发誓。然而退出的是她。她去北京进修,认识了一个香港商人,让我恼怒的是那边全部都办妥贴了,她才回来,说我给她的虽是小康,但小康毕竟不是多金,而她想过更好的生活。于是马上离,她马上嫁,马上生,听说也是个男孩。至于小东,自然只是我一个人的小东了。

离婚三年,她一次也没回来看过儿子。儿子生病没人照顾时,我恨她,儿子说想要妈妈时,我恨她,许许多多的恨堆积在一起,恨她无情,恨她没良心。独自带儿子很辛苦,累了烦了喊朋友出去玩,我抱怨说,要是没有小东,我不知有多潇洒。

抱怨归抱怨,但我自认是个好爸爸,“二人世界”被我捌饬得“活色生香”,我让旅行游玩美食等所有让人开心的东西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为弥补缺失的那一块儿。

但,仍是缺。儿子让我给他找个新妈妈,我说好,没问题。前后也处过几个女人,她们都表示要生自己的孩子,行,我理解也支持。只是接下来她们就不说人话了,居然想让我把小东送给前妻。我就闭嘴,啥也不说了,拜拜了您呐。

所以我渐渐养成了不急于下结论的习惯,你如意姑娘是个好姑娘,友善随和有爱心还喜欢小朋友,但只能说如此而已。我,还想往下看看。我相信本质总是会露出来的。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有心理准备,因为经历已帮我练就了强大的内心。

一切不动声色地往前走着,约会,吃饭。

事情急转直下是因为儿子邀请如意来我家做客,做完客走了以后,她就不是她了。变化如此之快,我一时还真猜不出,嫌我的房子小?嫌我赚钱少?我只能这样想。我回忆了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能找到答案。

记得当时我在客厅泡茶,儿子带她去书房阳台看看,她惊讶我养了那么多多肉植物,高低上下错落有致地摆了足足有上百盆。听到她对小东说,你看它们小胳膊小腿的,多可爱呀,胖乎乎的,跟你一样。对了小东,你还想要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吗?小东压低声音,爸说了,他想凑成一个好字,所以……下面的就听不到了。然后喝茶吃饭,然后她走。后来我给她电话,她就不接了。

4

不久,偶然听陈虎说,他去接女儿时,正巧看到如意上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大奔,两人有说有笑。

我就明白了,还好自己还没动感情。我尽量心平气和,就当是认清了一个人而已。

但小东不这么想,他非常信任如意,当我万不得已将“实情”告诉他时,他还是摇头,说不会的,如意阿姨不会不要我们的。这话让我很是难过了一阵,又一个辜负了儿子纯真心灵的女人!

陈虎挺后悔告诉我那些,我说看到了就是看到了,人长眼睛不就是看的吗?你别管了,我又不是小孩,我没事。离开陈虎,我借着酒劲去了如意的学校,看着长发及腰的她走出来,我忽然心生伤感。

我第一次觉得我对她其实已经有了感情,或者说爱情,只是我不愿承认罢了。她倒也利落,开门见山地说,听说你想凑成一个好字,而我不能帮你达成心愿,因为我不能生育了。两次宫外孕让她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而那男人因此提出离婚!

我怔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一切都有上天安排,而且安排得天衣无缝,那我们还恨什么还怨什么呢?我忽然想到前妻,如果可以从头重来,我愿微笑着等待,顺便微笑着祝福前妻。

只是面前这个美丽的女孩子,她的故事却像童话里的美人鱼一样忧伤。原来我们的内心都有伤口,不愿提起,只因太痛。如意告诉我,她之所以去当美人鱼,并不是好玩,而是渴望像美人鱼一样自由自在。做人压力好大,做女人压力更大。

我说是,但我让你的压力到此为止,其余的只有快乐。

转眼寒假到了,我带着小东又去海底世界,他指着玫红美人鱼,叫着:美人鱼妈妈!是的,如意又去当美人鱼了,并不是因为压力太大,而是喜欢,而且有我和小东这两个重要的观众。

我看看如意又看看小东,从此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们在我身边,真好。关于未来,我跟如意有过这样的对话:我说不是还有试管婴儿一说吗?我愿意义务帮忙。她说呸,你真坏,不过还是拉倒吧,我们不是有小东了吗?

这是我今生听到的最美丽的一句话。对了,至于那个大奔男,其实是如意的表哥,不过现在也算是我表哥了。

篇3:尊重自然美文

尊重自然美文精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狼是阴险、狡诈、凶残的化身。因为狼经常袭击人和家畜,所以人们恨透了狼,真想把它们赶尽杀绝……但其实狼在生物链中是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了狼,生物链就会被打破,其它生物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20世纪初,美国西部的凯巴伯森林约有4000头鹿。当时的美国总统想保护鹿,决定把森林中鹿的天敌——狼给捕杀,24年里累计杀了6000多只狼。没有了狼,鹿的数量急剧增长,短短几年,就达到了十万多头。森林里的草木都被吃光了,许多鹿都被活活饿死了,还有许多被其它病鹿传染得病而死。不久,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了不到8000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在上面的例子中,鹿群是森林的破坏者,狼吃鹿,等于间接地保护了森林,有了森林,狼和鹿都才能继续生存。另外,狼吃的大都是病鹿,剩下强壮健康的鹿群才能更好地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狼也是鹿的保护者。美国总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破坏了生物链原来的规律。

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生物链,每个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人类应该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篇4: 自然与人美文

自然与人美文

自然创造了曲线,人创造了直线。我坐在车里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头脑中突然蹦出了这样一句话。远近丘陵的轮廓,草木的枝枝叶叶,都是无数条线条、无数个面交织在一起,其中没有一条笔直的线和一个平坦的面。与此相反,田园用直线划分,而散落其间的房屋的屋顶、墙壁都基本呈直线和平面。

自然界为什么只用曲线来表现?其理由很简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偶然出现的直线概率,要比其他一般出现的曲线概串无限小。那么人类为什么选择直线呢?从遵循最简单的规则的意义来说,这是最便于使用的方法。

自然创造的.人类的肉体本身,也是由复杂微妙的曲线构成的。但人类的精神在探求自然深处的W秘时,反而在曲线的外貌中发现了潜藏的直线骨骼。实际上,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自然法则,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都是直线的。但是,倘若继续探索,也许会发现并非直线的自然的神髓。

这个问题,可能更应该是理论物理学今后的课题吧?

篇5:雪自然美文

雪自然美文

人类在幼年时期便已认识到有几种基本力量支配着这个世界。希腊人生活在温暖的海洋岸边,他们认为这些基本元素是火、土、风和水。最初,希腊人的生存空间较为狭小与封闭,他们对第五元素并无认识。

大约在公元前三三。年,一个名叫皮西亚斯的爱漫游的数学家做了一次奇异的航行,他北行到冰岛并且进入了格陵兰海。在这里他遇到了莹白、凛冽却极为壮观的第五种元素。他回到温暖、蔚蓝的地中海世界后,费尽力气地向国人描绘他所见到的景象。他们断定他是在胡说八道,因为尽管他们有丰富的想像力,却怎么也设想不出这种偶尔薄薄覆盖在诸神所居住的山顶上的白色粉末能有什么神奇的伟力。

他们未能认识雪的巨大力量,不能完全怪他们。我们这些希腊人的子孙在理解这一现象上也存在着同样的困难。

我们脑子里的雪的图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那是蓝黑色的圣诞夜在雪橇铃声伴奏下逐渐进入的一个梦境。

那是我们有急事要赶路偏偏遇上车轮打滑空转这样的尴尬局面。

那是冬夜里一位女士睫毛上倏忽闪现的挑逗的微光。

那是郊区主妇把湿透的雪衣从淌鼻涕的小家伙身上剥下来时那无可奈何的笑容。

那是老人忆起童年打雪仗时迷蒙的眼睛里所泛现的欢乐的异彩。

那是一幅俗气的广告,劝你饮用太阳谷雪堆上的一瓶可口可乐。

那是树冠洁白的森林深处无比寂静时的那份高贵与典雅。

那是滑雪板飞驰时碾压出的轻脆碎裂声,也是摩托雪橇喷出的狺狺拌嘴声。

对我们来说雪就是这些,当然还会有别的相关图景,但它们都仅仅触及这个多面体、万花筒般复杂的物体最最表面的现象。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雪是一只因自身分解而不断再生的不死鸟,它也是银河星系里的一种不消亡的存在。在外层空间某处,一团团无比巨大的雪结晶体与时间一起飘荡,在我们的世界形成前很久便已如此,在地球消失后也不会有变化。即便是最聪明的科学家和眼光最敏锐的天文学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在无垠空间里闪光的结晶体与某个十二月夜晚从静静的天空落到我们手心和脸上的东西,并无任何区别。

雪是在窗玻璃上短暂停留的一个薄片。然而它也是太阳系的一个标识。当宇航员仰眺火星时,他们所见到的是一个单色的红红的球休一一它那两个端顶除外,在那里发亮的覆盖物朝半腰地带延伸过去。正像羚羊在暗褐色草原上扭动它白色的臀部一样,火星是用它的雪原反照我们共有的太阳的强光,来向外部世界表明自己的存在的。

地球也何尝不是这样呢。

当第一个星际航行员朝太空深处飞去时,地球往后退缩,我们海洋、陆地的蓝绿色将逐渐消失,但地球隐去前的最后信标将是我们的南北极这两个日光反射器。雪在宇航员远望的眼中将是最后见到的一个元素,雪也将是外来的太空人最先可以瞥见的我们地球上的一个闪光体一一如果这些人有可以看东西的眼睛的话。

雪是晶状微末,在星际间简直渺不足道;可是在地球上它却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它成了至尊的提坦①。在南方,整个南极洲大陆处在它的绝对控制之下。在北方,它重甸甸地盘踞在山岭峡谷间,而格陵兰这样的次大陆级岛屿实际上完全由它覆盖,因为冰川也无非是雪的另一种形态。

冰川是降雪过程中造成的;雪纤细柔软,几乎没有分量……可是它不断降落却始终没有融化。年复一年,许多个世代,许多个世纪过去,雪还是不断降落。没有分量的东西这时候有了重量。这波浪般起伏的白色弃置物似乎没有变化,可是在它寒冷的深处结晶体变形了;它们的'结构起了变化,结合得更紧密了,终于成为黝黑的、光度较小的冰。

在地球最近的地质纪里,有四次,雪这样不断地降落在美洲、欧洲与亚洲大陆的北部。每一次,雪都使几乎半个世界的面貌起了变化。有如复仇女神,一股股足足两英里厚的冰川从中央高处朝外流淌,蹭擦地表,夺去上面的生命与泥土,在原始岩上留下深深的伤痕,简直把地球的石质表皮削去好几百英尺。雪还在降落,轻轻地,始终也不间断,不知多少万吨的海水从大洋里消失,它们被封冻在冰川里;而海洋则从大陆岸边朝后退缩。

在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中,没有哪一种在破坏力上能超过冰川。最强烈的地震也无法与之相比。海啸掀起的惊涛骇浪在它面前是小巫见大巫。飓风更是不值一提,喷吐烈焰的火山爆发也显得黯然失色。

冰川是雪的宏观形态。然而作为微观形态的雪却又是超凡绝俗的美的象征。人们常说没有两片雪花完全一模一样,事实上的确如此,不管是多少年前落下的还是在遥远的将来会落下的,世界上每一片雪花在结构与形态上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创造物。

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用在研究这种转瞬即逝的奇迹上。他盖了一座奇特的房屋,装置有恒冻而不是恒温的设备。房子和屋顶上有一个敞开的口子。逢到下雪的白天与黑夜,他就独自待在这冰冷的屋子里,用预先冻上的玻璃去承接落下的雪花,并赶紧用放大的镜头把它们拍摄下来。对他来说,这变化无穷、永不重复的第五元素就是美的化身,是顶礼膜拜的对象。

我们当中,和他一样拥有这种近乎中世纪狂热的人不多。事实上,现代人已变得麻木不仁,对这第五元素开始抱着一种自相矛盾的态度了。虽然我们会以怀旧的心情.忆起童年下雪时的往事,但我们开始越来越讨厌雪了。我们控制不了雪,无法按自己的需要改变它。对我们祖先的自然世界天空有益的雪能在我们建造的机械化世界里产生混乱。降落在纽约、蒙特利尔、芝加哥的一场大雪能使城市陷于瘫痪。在冻结的城市的周遭,它使我们的公路梗阻,火车停驶,飞机停飞,电线、电话线断裂。即便是一场不太大的风雪也会带来巨大的不便一一它引起车毁人亡,连殡仪馆老板也因为事情棘手而不想赚这笔钱。

没准我们还会变得更不喜欢雪呢。老人常聊起旧时美好的冬天,什么雪一直堆到屋檐那么高啦,雪橇在齐树颠的雪上滑行啦,这可不完全是无稽之谈。一百年前这样的情况并不稀奇。可是本世纪以来,我们的气候在或升或降的周期性变化中出现了一个变暖的趋势,也可以说是回升(从我们的观点看)。这说不定只是一个短期的变化,紧接着很可能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到那时,在这个结构脆弱的人工世界里,我们这些可怜虫又安在呢?我们还会喜欢雪吗?很可能听到这个词儿我们就会骂不绝口呢。

不过,那样的时刻来临时也还会有人活下来,而且不为这温柔却又无情的降落物所困扰。他们是真正的雪的儿女。

他们只是生活在北半球,因为南半球的雪区一一南极洲一一不适合人类生存,除非配备有不亚于宇航员那样的全套装备。雪的儿女环绕北极居住。他们是阿留申人、爱斯基摩人、北美的阿萨巴斯卡族印第安人、格陵兰人、拉普人、奈西人、楚克奇人、、由迦吉尔人以及欧亚大陆和西伯利亚其他部族的人。

我们这些闭塞在自己的机械时代里的人沾沾自喜,满以为这些人不掌握我们高明的技术,必定是挣扎在生存线上,面临严酷的生存斗争,不会知道何为“人类潜能”。僵死地相信技术能带来健全的生活方式的人也许难以理解,我个人的经验可以证明,这一点对于许多雪的儿女并不适用。在我们从自己的贪欲和妄自尊大出发去干涉他们的事情之前,他们大抵上生活得并不错。也就是说.他们活得心安理得,跟別人和平相处,与环境和谐协调,能舒心地笑,可以尽情地爱,对普通衣食感到知足,从出生到死亡都怀着一种自尊自豪的心态。

那时候,雪是这些民族的盟友。雪是他们的保护神,是帮他们避开严寒的庇护所。爱斯基摩人用雪块垒成整幢住房。当点起简单的动物油脂灯时,室内就有了宜人的温度,尽管风在外面呼啸,水银柱降到零下五十多度。严严实实的雪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御寒材料。雪比木材更易于切割,也很容易修削成任何形状。雪搬起来很轻,如果用得恰当也很结实。一座内径二十英尺高十英尺的雪屋两个人在两小时内就能盖成。有特殊需要的爱斯基摩人常建造直径五十英尺的雪屋,而且让好几座联结在一起,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雪厦了。

所有的雪的儿女都以这种那种方式把雪用作自己的庇护所。如果他们是住木屋的定居民族,到冬天他们便在屋子四周垒起厚厚的雪墙。有的民族在雪堆里挖个洞,头顶支上鹿皮。只要有足够的雪,最北边的民族很少会受到严寒的侵袭。

雪也使他们的交通系统得以建成。有狗和驯鹿拉的雪橇,还有雪靴与滑雪板,他们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去。整片雪国成了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他们速度也不慢。狗队或驯鹿队一小时能走二十英里,一天走上一百英里是件轻轻松松的事。

雪使人们得以移动,雪又使猎物的行为有所变化,这就保证雪的儿女不至于挨饿一一别的方面他们和其他民族条件也差不多。在北冰洋的冰块上。雪的遮掩给了海豹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它们在冰上留了通气孔,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楚克奇或爱斯基摩族的猎人发现了这样的地方,在一边等待,直到看见一根长齿或树枝刺出,泄露了秘密。于是猎人便狠劲将长矛朝下面看不见的动物刺去。

在有林木的地区,驼鹿、麋鹿被厚厚的积雪“圈”在了几个狭小的地区里,变得跟牛栏里的牛一样易于宰杀。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动物,除了空中飞的和在雪底下活动的以外,莫不在雪面上留下踪迹。初雪将大地覆盖后,从大熊到小野兔,全都变得易受猎人的袭击。

雪的儿女像了解自己一样地熟悉雪。近年来,不少科学家投身于研究这第五种元素,并非出于科学上的兴趣,而是因为我们神经紧张,宁愿来自北方的灾祸快点降临,或是因为担心说不定会打一场雪地大战。科学家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试着去区别无数种形态的雪花,并给它们起名字。这完全是多此一举。爱斯基摩人用来表达雪的种类与形态的复合词就不下一百多个,拉普人的也不相上下。住在西伯利亚北冰洋边的养驯鹿为生的尤卡吉尔人对雪面瞥上一眼,便能说出表层雪的深度、坚实度以及其中结冰部分的多少。

雪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时,这些北方人心里好高兴。他们在秋季欢迎初雪,到春天则为雪的消失感到遗憾。雪是他们的朋友。要是没有雪他们就无法生存,或是一一这在他们看来更加糟糕一一早就被迫流落南方,挤进我们的行列,为自己也茫然的目的而营营奔逐。

今天,在某个地方,雪正在降落。它可能稀稀拉拉地筛洒在寒冷的沙漠上,将一层白白的粉屑撒向闪米特语系某个游牧民族的黧黑、仰视的脸。对他们来说,这没准是个神谕;反正肯定是个征兆,于是他们感到敬畏,打着寒战,若有所悟。

雪也许正席卷过西伯利亚冰冻的平野或是加拿大的大草原,把夏季的地理标志统统毁去,使弯刀形的雪堆越积越高,堵住了农舍的门窗。在屋子里,人们只好耐心地等待。暴风雪肆虐时,他们休息;暴风雪过后,他们再开始干活。到春天,融化的雪水将滋养黑土里蹿出来的新苗。

在静静的夜晚,大片的雪花也许正飘落在大都市的上空;它在爬行着的汽车的灯光里旋出一个个让人眼花的圆锥体,它掩埋着现代人在大地上留下的伤口,为难看的脓包遮去一些丑。孩子们盼望雪通夜别停,好让早晨没有班车、街车和家里的小轿车送这些小可怜去上学。可是大人却耐心地等着,因为若是还不快点停下,雪就会破坏生存模式为他们制定的错综复杂的设计蓝图。

雪也许正急遽地掠过蜷缩在北极苔原某处山岩下的一堆帐篷。逐渐逐渐地,雪拥抱住一群把鼻子缩在毛茸茸尾巴里睡觉中的狗,直到把它们全都盖住,可它们睡得挺暖和。在帐篷里,男人女人笑了。明天,雪没准会够深够厚,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帐篷,雪屋讨人喜欢的圆顶会再次矗立,把冬天变成一段满是愉悅、歌声、闲暇和爱恋的时光。

在某处,雪正在降落。

------------------------------

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族。

李文俊 译

法.莫瓦特

法利.莫瓦特(1921一 ),加拿大作家。主要从事纪实文学和科普读物的写作。主要作品有《鹿苑中的人》和《联队》等。

篇6: 初夏自然美文

初夏自然美文

春风刚走,初夏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雷声滚滚,利剑划破了无边的夜空,大雨就倾盆而下了,豆大的雨珠打在窗沿,落在屋檐,下在田野,滴在心眼。……

雨后的景色总是那么的美,绿肥红瘦,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装扮了一方天地,绿的让人心头荡漾,令人想要一头钻进这绿色之中。天空也是那么的美,浅蓝的色的天幕中,镶嵌着几朵白云,悠悠的飘荡,微风拂过,不禁加快了脚步,不知是谁在天际建立了一座彩虹桥,美轮美奂,忘了是多久,听说在那神秘的彩虹桥下面埋藏着宝藏,使人不禁一阵神往,想要去寻找这传说中那价值连城的宝藏。

鸟儿那清脆悦耳的歌声遍布了这方城市,让正在工作与学习的人们一份闲适。

大街上,昨夜的`雨水还没干透,微风中带有丝丝凉意,吹在脸上,舒爽至极,独自走在这空阔的街上,即使没人陪也适得其乐,悠然自得,偶尔与人擦肩而过,又在同时回头一瞥,不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吗?

最近总喜欢坐车的时候以45度角仰望天空,这样,才让我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风景,那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风景,那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别样的情感在脑中滋生,如果在某一刻,远方的你与我同时仰望天空,你会不会想到我呢?哈哈,无需多言,一笑带过。

本想再写一些清新脱俗的文字,但我始终是一个俗气至极的人,最终只能被这凡尘俗世所淹没。

《亲亲绿色》教案

亲亲教育随笔

亲亲妈妈 主持词

亲亲土豆读后感

痛了自然就放下的美文

亲亲木芙蓉散文欣赏

亲亲宝贝睡前故事

亲亲油菜花作文500字

中班社会活动:《亲亲外婆桥》

亲亲小瓢虫教学反思

亲亲自然的美文(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亲亲自然的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