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完美主义者等于失败者美文摘抄(共含7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ocoffe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完美主义者等于失败者美文摘抄
“完美”是人的终极幻想,在宇宙中并不存在。你越是争取完美,就越是陷入失望。如果你以非常挑剔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再改进——每一个人、每一种观念、每一幅画、每一种经验、每一件事。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么不管怎么做,你都是一个失败者。
我想向你推荐克服完美主义的几个方法。
1.面对恐惧
如果你想改掉你的完美主义,不要屈服于恐惧,而要直面这个妖怪,问一问自己:“我在害怕什么呢?”“如果这件事发生,最坏的情况又是什么呢?”然后写下你的下意识想法,把恐惧赶走。当你从一个恐惧者变成一个勇敢者时,你所体验到的这种愉快心情可以成为你更为自信去生活的一个开始。
2.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要把过程而不是结果作为评价事情的标准。
比如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要把找到工作当成你的目标,尤其是在你想要得到这份工作时。因为结果依赖于好多因素,这些因素都不是你能控制的,比如:有好多应聘者,他们的学历很高,认识老板的女儿等等。
3.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你可能就是一个因循拖延者,因为你总是想把事情做得很彻底。保持快乐的秘密就是,设置适度的目标来完成它。如果你想改变,那你就应该计划每一件事情要花的时间。不管你是否完成了,只要一到时间,你就马上撤出来,然后着手另外一项工作。
打败完美主义的另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学会犯错。给自己写一个备忘录,提醒自己,如果你犯错了,世界不会终结,并且指出错误的潜在好处。然后在以后两周内,每天早上读一读这份备忘录。我相信这非常有助于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4.暴露缺点法
如果你感到紧张或欠缺,就把你的感受与别人分享。要指出你所感受到的事情有欠缺,而不要掩盖它们。听一听别人的.建议,看一看怎么改进,如果他们因为你的不完美而拒绝你的话,那就由他们去吧。如果他们对你所坚持的东西有疑问,问一问你自己,他们是否没有考虑到你犯错误的可能。
你这么做时,当然要准备好面对人们由于你的不完美而看轻你的可能。如果别人感到失望,错误事实上是他的,因为他对你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期望。如果你并不接受这种愚蠢的期望,当你把事情搞糟时,你就不必生气,也不必为自己辩护,你也不必感到羞耻或尴尬。你的选择是:要么尽可能完美,最终以痛苦结束;要么成为人,有不完美之处,但总发现自己有提高。你选择哪一个?
5.贪婪法
假定你有一项工作,而你又发觉这项工作进展很慢,你或许会发现你已经“不在状态”,你最好着手开展另外一项工作。我并不是支持你丢弃这项工作,而是说,你或许会发现,如果你可以满足于许多成就,你就完全和别人一样了。
6.认识到所有人都会犯错
想一想你所犯的几个错误,写下你从中学到的每一件东西。有些东西只能通过犯错误和从错误中学习得到。毕竟,只有通过犯错误,你才学会谈话、行走和做事。你愿意放弃这种成长吗?你甚至可以进一步说,你的不完美和把事情弄糟是你最宝贵的一部分财产。珍惜它们吧!永远不要放弃犯错误的权利,否则的话,你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事实上,不妨想一想如果你完美了会是什么样。那样的话,你什么也都学不到了,也没有办法提高,生活缺乏挑战,缺乏通过努力掌握事情而获得的满足。你会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能够赢取所有的游戏。每一项计划肯定都会成功,因为你会正确地做每一件事情。与别人的谈话给你提供不了任何东西,因为你什么都知道。最重要的是,没有人会爱你或与你有关系,因为你不可能感受有缺陷的人的爱。这听起来难道没有一些孤独、枯燥和悲惨吗?你还肯定你希望完美吗?
失败者的尾巴美文摘抄
在《皇冠杂志》读到一篇旅游作家张国立写的西班牙游记,很有趣。
作者在西班牙塞维尔一家餐厅吃当地著名的炖牛尾,那条牛尾鲜嫩无比,作者奋勇地把它吃得精光。然后,服务生用有限的英语告诉他,这家餐厅所卖的牛尾,都是斗牛场上失败者的尾巴!
失败者的尾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呢?我总是觉得,世上所有的失败者,在失败的那一刻,都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的,动物如此,已经进化的人类,也是如此。
你试过失败吗?我试过了。失败的`感觉或许比失败本身更让人难过。我本来没有尾巴,可是,失败的当儿,我觉得自己好像忽然长出了一条尾巴,沉重而且垂地。
我拖着那条长长的尾巴,在昏黄的街灯下,步履蹒跚。
失败的时候,我们总是垂头丧气。假如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背影,也会惊讶那个背影是多么的颓唐。
颓唐的时候,尾巴就走出来了,我们又退化成为原始人,拖着尾巴回去自己的洞穴躲起来。
尾巴是弱者的眼泪,苍蝇也斗胆在它上面盘旋。我们都是这样走过失败的瞬间,然后,重新振作,决不再让那条懦弱的尾巴露出来。
不要嘲笑理想主义者美文摘抄
我第一次见阿峰是在长安城下街角一个破败的小酒馆里,点了盘土豆丝和两瓶啤酒。
他很瘦,容颜憔悴。他说他刚失恋了,心情沮丧。我说别担心,这顿饭我请。
他说最近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我说赶紧找个工作,再找个好姑娘结婚吧。
他说想办一本杂志。我说好啊。我知道他一直对文学感兴趣。
他说想办一本好杂志。我说很好。我知道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说想办一本全国发行的好杂志。我说呵呵。
有很多人活得很累,而且很无奈,因为他们一直在追求别人的东西或别人希望他们追求的东西,而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乔布斯说:“跟随自己的心。”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身不由己,但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找了很多“身不由己”的理由。
也有人说,乔布斯成功了说什么都可以。但是,你要知道,乔布斯说这句话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成功,他追求的绝对不是出名或世人认为的成功,而是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当然,现在很多名人说的名言主要是说给别人听的,但是,我们赞同一句话绝不是因为它出自某位名人之口,而是这句话是否能打动自己的心。我们要分清楚是他成功了以后说这句话,还是按这句话去做造就了成功。抑或他最终没有取得世人认为的成功,他就真的没有成功吗?
也许这世界上本不存在什么成功,像鹰一样飞翔不见得高尚,像猪一样吃喝不见得低俗,自然界不存在成功,也不是简单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因为强弱优劣都是相对的,更多的是适者生存。
成功只是人为的定义,人类有很多定义赋予这个世界,也不管这个世界接不接受,这也许是人类最大的成功。
现在有很多人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像乔布斯、马云一样的人,再配上激昂的表情和坚毅的眼神,让旁人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然后他们将乔布斯、马云说过的话奉为《圣经》,一言一行都恪守偶像的准则。从一开始他们就追求成为别人,所以即使最后他们成功了,也注定是苦逼的,因为大家包括他们自己都知道: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那些人。他们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比常人多赚点钱、住大点的房子、开好点的车罢了。
于是我有点怀疑:他们并非是想成为乔布斯、马云一样的`人,而是想让别人知道他们想成为乔布斯、马云一样的人,以此显出他们像乔布斯、马云般的伟大,好掩盖自己不过想多赚点钱的真实想法。
其实想多赚点钱并不丢人,只是他们自认为不够伟大。大多数人想名利双收,左拥右抱,这种想法也不丢人,不过请别老拉着乔布斯、马云、比尔·盖茨垫背,人家跟你也不熟,又不欠你钱,你就不能放过他们吗?
针对此种情况,我再总结一下:有的人说想像伟大的人一样伟大,其实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像伟大的人一样伟大,他不过是想让旁人知道自己想像伟大的人一样伟大,至于最后究竟伟大不伟大,谁真的在乎呢?
以上是我一边喝酒一边对阿峰说的话。我这人一喝酒就话多,我很羞愧。
我还想接着阐述一下理想、梦想、做梦的差别,但酒喝完了,菜也见底了。
阿峰没有插话,一边听一边点头,临了问了一句:“你究竟想说什么啊?”
我愣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呆了一呆,说:“我主要是想说,你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很好很强大。”说完,我看着他,眼神很真诚,但有句话憋在嗓子里,欲言还羞。
阿峰点了点头,说:“谢谢,也谈不上什么理想,只是个人喜好而已。”
听到这句话,我瞬间打心底最深处对他肃然起敬了。多少人把梦想挂在嘴边,有几个人敢承认那不过是个人喜好罢了。
不过我终究是个理智的人,于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办杂志是挺好,不过以此为生恐怕有点艰难吧?”
阿峰回答得很快很坚定:“没事!我还有点积蓄。”
听到他的回答,看着他坚毅的表情,我放心了,终于可以把刚才憋了好久的话说出来了:“那就好那就好!真不好意思啊,我今天忘带钱了,这顿饭还是你请吧!”
别让完美害了你美文摘抄
很多妇女总在追求完美,只要一次做到尽善尽美,就她对自己更有。
很多人想各方面都达到完美。工作时很容易掉进完美主义的陷阱里,因为你想做到最好,你的主管与同事也期望你做到最好。
家是的王国,当然也要打理得妥妥贴贴的,小孩功课都检查过,各种才艺都要会,制服每天都要烫,家里地板光可鉴人、无懈可击。。。。。。
但另一方面,罪恶感却很深,也非常不满意自己的时间管理;没跟孩子在一起时,觉得对不起孩子,但跟孩在一起时,又觉得对不起工作;如果老公说「我被你排最后」时,那更不得了了,罪恶感再加三倍。
妇女,也大多不怎么爱惜自己。每当想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时,立即跟排山倒海的罪恶感挣扎,为了去健身房而延迟一小时接孩子?哦,心疼孩子很可怜,觉得自己只要一有空,就应把所有时间花在小孩身上,以弥补因为工作而没有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
结果无论何时都觉得很糟。因为我们认为的状况与现实状况,永远有段距离,罪恶感就在这个空间里持续发酵膨胀。
如果没有办法现状,长期处于挣扎,濒于崩溃,非常可怕。
如果不理罪恶感,心里完美主义的另个自己又出来指责「你怎可屈服,不应长期与罪恶感共存」。
如果你开始变得不,需要检讨一下,一定非如此不可吗?当初选择工作母亲双生涯,是希望同时享受追求个人成就感与饱满的。
每个从年轻时就期许自己享受双生涯的,一定要避免完美主义变成陷阱,阻挠自己不再看重自己、爱自己。
完美的.陷阱
完美,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与力气才能达到。在工作里,其实并非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做到完美,你需要会抓重点,选择一些工作做到完美。聪明的母亲早就知道「80/20理论」,所以,找出一定需要做得完美的20%的关键工作,花你80%的精力做到尽善尽美吧。
完美的本质就是不知何时是极限、如何才叫「已臻完美」。如果你已尽最大做到最好,再多忧虑或担心也不会让你的最后成品更好的话,再做下就会适得其反,有反效果时,就要制止自己追求完美的冲动。
以下策略请试用:
发现自己投入过多时间在工作时,问自己,值得吗?为何还在做这个?会不会耽搁完成其它事?
不断评估情况叫做「做好了」,就做到这个尺度就停。
不要只是拚命分析为何做错,而是从错误中学习,未来如何避免再犯错。
在参加做一件大型前,先搞清楚究竟要做什么,包括先要求主管列出明确指示,究竟他想得到什么结果,减少无谓的力气与时间与不断回到原点,如果你的不知他想得到什么与如何做,你得考虑值不值得跟这种人做下去。
当你愈清楚工作内容时,对你愈有利。不要抓了桌上的工作就做,先做或只做重要的工作。
所以,你看,你必须会分析该做什么工作才重要。做得快一点聪明一点,有助你享受工作的乐趣,也减少你经历不愉快的事,包括紧张、、错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不必捡起所有的事
家事也一样。丢掉想要去追求完美的念头,而改去想如何减少、以较少时间做完比较多的事、留些时间给自己给家人放轻松。
也就是,如何不为小事抓狂?
首先,订定家事要切合实际。想清楚,你是要一个一尘不染的家,还是一个充满爱的的家?
不是做完什么,而是该做什么。及时做该做的事,有些事做不完还可以以后再做(比如洗衣、拖地)。
下班后,急急赶去(幼儿园、保姆家或安亲班)接小孩,急着再赶去买菜与一些民生用品,想赶快回家弄晚餐、与洗衣拖地,可是小人儿却看上路边公园里的游戏场,非玩玩不可。
你会一起荡十分钟秋千,听他们说话五分钟?还是执行原,但孩子伤心你生气一小时直到睡前合解?
约束自己做时间管理。跟自己说,只花半小时做完厨房与厕所的清洁,就必须做其它事。
当你尽力后,就千万不要再有罪恶感了。你是孩子的中心,并不表示你一定要凡事追求完美,或把所有丢给你的事都捡来做。
我们常预设一大堆愧疚与罪恶感,比如有些人送孩子到托儿所会觉得对不起孩子,其实大多数人后来发现,孩子在托儿所里还过得满好的,根本不需要觉得亏欠孩子。我们的「以为」,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
事实上,我们从出生以来就绝少时刻是完美的,我们其实是有时滑稽、有时对人和善、有时焦躁暴怒、有时难免犯错。。。。。。的,不完美才是常态。
下决心停止再去胡思乱想当初的决定究竟对不对,不再对家人孩子觉得罪恶感,你已尽力做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停止担心,结果你会比较享受。
对自己别太认真,放轻松点,开自己玩笑也无妨。要明白,我们反正就不是宇宙的中心,很多事我们的确无法掌握,与其生气或悲伤,不如还是笑吧,至少你笑,别人也跟着笑,起码这点你还在掌控。
完美是优秀的敌人的美文摘抄
我们大多数人都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控制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我们受到教导,去追求难以捉摸的安全感,主要是通过购买物质商品以及获得这些东西的方式。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纳入一种轨迹中,其中隐含的意义是,如果“成功”,我们就会幸福安全。
就此而言,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受教育。一步步的求学道路为社会地位和成功的可能提供了系统化的方式,同时提供了一些中期目标,可以满足我们确保自己取得进步的需要。每次毕业都蕴含着提高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希望。最终,我们有望取得一系列有用武之地的专业技术,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自由地追求幸福。
我们还被教导,建立那些能够满足重大需要的亲密关系非常重要——获得性。建立稳定的经济状况能够养儿育女,并实现其他人生目标,包括自身利益和情感安全。长辈给予我们的指导倾向于着眼经济方面的成功。我们常常自己去发现如何与他人打交道,特别是那些异性,尽管她们的需要和渴望从理论上讲和我们互补,但实际上却是令人抓狂得难以捉摸。
有一种观念认为,为了控制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对他人的生活施加控制,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投入到一种“零和游戏”中——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博弈一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即只有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永远都把社会划分为胜利者和失败者。我们的资本主义体系是基于竞争而创健的,我们的法律体系基于冲突和追求自我利益而得以繁荣,那么我们常常通过输、赢这两极的棱角去看待世界,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当然,对于获得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这一微妙的过程而言,这种观点非常糟糕。
控制是一种流行的幻觉,与追求完美密切相关。在梦想中,我们可以让整个世界和他人屈从自己的意志,不需要求同存异,也不需要承受不确定的失败和拒绝。尽管我们理解这样的世界绝无可能,但我们却时常费九牛二虎之力,努力通过运用权力或手段来尽可能地控制身边的人。
我们都知道那些完美主义者,他们倾向于苛求自己及其身边的人,处处彰显强迫性的井然有序,而那最终会造成疏远感。他们不相信情感,而宁愿占有他们能够指望的东西。
站在完美主义的立场看,可以说强迫性的人让其他人的世界得以运转。归根结底,谁会愿意让一个松松垮垮的外科医生为自己做手术?谁会愿意乘坐满足于“足够好”的机械师维护的飞机?如果我们在任何方面都出类拔萃,那是因为我们时刻准备着追求完美的细节。
完美主义者具有较强的控制欲,但问题是,在工作中表现高效的品质可能会让他们在个人生活中难以忍受。我治疗过许多工程师、会计和电脑程序师,事实证明,减少在工作中的控制欲会让他们变得效率低下。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希望就是向他们介绍完美的悖论:在某些场景下,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只能通过放手来掌控。
不完美生活的美好美文摘抄
美国著名的绘本作家谢尔·希尔费斯坦讲过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圆缺了一角。他很烦恼,觉得自己缺了一角,不再完美。为此,他开始出发去寻找缺了的一角。他向前滚动,一边走一边唱:“千里独行路迢迢,我要去寻找失落的一角。”他忍受着日晒、冰凉的大雨,冰雪把他冻僵,太阳出来又把他暖热。因为他不是完整的圆,所以行走起来不是很快。他可以边走边和小虫说说话,或者闻闻花香,或者超超甲虫的车,有时候甲虫也超超他的车。最美好的时刻是蝴蝶停在他身上的时刻。
他继续前进,渡过海洋,经过沼泽和丛林,上山,下山,一边走一边唱,终于看到了一角。他高兴地问:“你是我失落的一角吗?”那一角说:“先别唱什么千里独行路迢迢。我不是你失落的一角,也不是谁的一角,我就是我自己。”这个圆听了以后只能伤心地上路。后来他又找到了另外的一角,发现太小;又找到另外一角,发现太大;又找到另外一角发现太尖,结果差点儿把他给刺破了;又找了另外的一角发现太方了,不合适;又找到了一角发现挺合适,但是没有抓牢结果跑掉了;又找到了一角,这一次抓得太紧,结果给捏碎了。
他只得悲伤地继续前进,遇到了很多危险,掉到坑里,撞到墙上,最后终于看到了一角,看上去很合适,于是他就问:“你是我失落的一角吗?”这一角说:“我不是,我是自己的一角,但也可以是别人的'一角,只要两者在一起合适就行。”于是他俩组合到了一起,感觉真好。总算找到了,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什么都不缺少了。
他们一起继续向前滚动,由于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越滚越快,快得不能停下来和小虫说话,不能闻花香,不能让蝴蝶停在身上,但是他总算还可以唱歌,唱完美的歌:“走遍千山万水路迢迢,我终于找到了失落的一角。”但唱着唱着就没有歌词了。天哪,他现在什么都不缺了,因此再也没有可以歌唱的内容了。他想了想,终于明白了这里面有点儿问题。
他停了下来,轻轻把那一角放下,从容地走开,一路走一路唱:“千里独行路迢迢,我要去寻找失落的一角。”他又可以和小虫说话了,他又可以让蝴蝶停在身上了。
其实,这就是生活,当你拥有一切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一切。当你不拥有的时候你在寻找,你在寻找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那点东西,你还在寻找着你心灵中所缺少的那点东西。心灵中所缺少的那点东西往往是永远不可能用其他东西来弥补的,只能用你永不停止的脚步,以及对每一天生活的感受来弥补。
我们有的时候真的要去听小虫唱唱歌,到东湖边上去走一走,登上黄鹤楼去看一看,在朦胧中听长江滚滚东流,好像这种东西就是填补我们生命的遗憾和空缺的。
任何一个追求完美生活的人都应该明白对于人来说是没有完美的生活的,我们只能追求更好的生活。
人生没有360度的完美美文摘抄
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人生没有360度的完美。
即使公认的美人,从不同角度看,也有不美之处。从正面看漂亮,可侧面未必迷人;甚至有人左半面看上去唯美,右半面看上去却很普通。即使拥有一张天使般的面庞,也难达到360度无死角的美丽。
为人八面玲珑也未必获得圆满人生。红楼梦里的宝钗八面玲珑,周旋得贾府上下没有一个人不说宝姑娘好,荣登宝二奶的地位,却失去了宝二爷。工于心计不如巧若天成,刻意追求不如顺其自然。
张爱玲,名门之后,才情无人可敌,留下美文让人缅怀,曾经大红大紫,一时无两。她曾经拥有恋人给予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美好时光。恰恰是这段婚姻使她远走他乡,最终难逃客死异国的命运。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生动的例子。一家单位进行各种表彰,一位女员工一个奖项也没有拿到而倍感失落。回家后,老公开导她:相夫教子是“最美妻子和母亲奖”,孝顺公婆是“最孝心奖”,邻里和睦相处是“最好邻居”奖。丈夫的`一席话使她破涕为笑,原来自己的人生也很圆满。
是的,我们无法面面俱到、样样精通。我们不过是凡人,追求完美没有错,但人生却无法圆满。“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是意外收获的欣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恰到好处的安慰。
维纳斯被人追崇,恰是断臂的缺憾倍增了她的魅力。蒙娜丽莎的微笑迷倒无数人,是因为至今人们无法破译她背后的秘密。缺憾会激起无限的遐思,最美好的东西在心底而不是眼里。拥有缺憾是诠释完美的机会。
人生,不是以甜蜜开始,就一定有硕果累累的结局。人生的某处留白,是等待我们握住手中的画笔,有朝一日涂上浓浓的色彩;人生的某处缺憾,是等待我们把握命运的机会,东山再起创造绚丽的辉煌。人生遭遇坎坷磨难,生命才会迸发缤纷的激情,完美的境界就是经历风雨后的彩虹。
完美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是我们必达的目标,而是永恒无悔的追求。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追求完美的历练就是不断完善。尽善尽美是一种心愿。拥有这样的心境,才有奋斗激情;怀揣这样的目标,才会对未来寄予憧憬。
完美的人生不是坐拥豪宅香车,不是坐享高官厚禄,不是坐收名利。“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是淡泊的完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颜”,是豪迈的完美;“以身报国有万死,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忠诚的完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自信的完美。
怀着感恩的心珍惜当下,怀着宽容的心包容一切,怀着仁慈的心悲悯天下,怀着快乐的心希冀未来。如果做到了,其实人生已抵达完美。
★ 远光灯主义者作文
★ 美文摘抄
★ 美文摘抄.
★ 完美是半的美文
★ 短篇美文摘抄
★ 励志美文摘抄
★ 初中美文摘抄
★ 美文摘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