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年花开美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Viagrower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锦年花开美文(共含5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Viagrow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锦年花开美文

篇1:锦年花开美文

锦年花开美文

如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多少午夜梦回的泪眼滂沱,多少情绪的孤苦伶仃。我只能在无奈、无助、无望中,逃出天长地久的想念。心倦了,泪干了。那些曾经的时光,曾经的心痛,塞满了当初的行囊,我只能边走边忘,边走边丢。

当我还在深渊里挣扎的.时候,有人早已迫不及待地上了岸。这么年,我一直唠唠叨叨地说着,也许你听着听着就倦了;爱不都是这样吗?走着走着,就散了;看着看着,就累了;爱着爱着,就淡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爱,总是让人有太多期许:希望长久,希望不会分别,希望占有和实现。而最终只是觉得有些许厌倦,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爱就是这样,有些人会慢慢遗落在岁月的风尘里,笑过,哭过,伤过,再恋恋不舍也都只是曾经。奈何桥是谁蜷缩在角落含泪望着你。

我并不是不知道,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不爱就不爱,不要舍不得离开。也曾告诫自己:放爱一条生路,不要频频回顾,不要执迷不悟,别再作茧自缚。把别人借给我的“幸福”,还回去,然后优雅地转身,给对方一个美丽的回忆,从此各自天涯,相忘于这钢筋混泥土的丛林。

诚然,生活中不该来的爱,如果爱了,就要爱得洒脱,要拿得起,放得下。因为放下,所以快乐。因为懂得取舍,所以洒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爱着的时候,以为一切是爱情。放下的时候,我发现,爱情不是一切。没有了爱情,我的人生还要继续,我还是一个人。或许,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我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我走到散场,蓦然回首,那人以渐走。

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什么都会变,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

爱不美或太美,都将留在记忆里,也许是一段时间,也许是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不管怎样,该忘记的,能忘记的,最好忘记。不想忘记,不能忘记的,那就交给时间去忘记吧。时间会慢慢淡忘一切,边走边忘,一年,十年,或许是一辈子。爱的伤,不管浅或深,把它掩埋起来,边走边丢,如若不能,那就冰封了它,封存于记忆深处。

沙漏是流失还是积累,不在乎你是什么心态而是看你在上面或是下面。

篇2:美文欣赏:素年锦时

美文欣赏:素年锦时

曾经在南京老门东的一家很文艺的精品店的庭院墙上看到一句话:在平淡的时光做最美的梦。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感觉很美好,很符合我的观念,于是将它写在银杏树叶上做了书签,虽然是很喜欢但时间长了,也就渐渐忘了。

后来大一寒假回家的时候,舅舅和爸爸在讨论做生意,他们说现在的钱太不值钱了,挣的钱慢慢供不上花的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家乡的小吃。我说你们不考虑一下的'咱的冷面吗?冷面作为徐州的特产,在外面很难吃到。有一次妈妈给我寄了一些真空包装的冷面,我分给同学们,他们都说很好吃。其实一点都不好吃,我觉得。我只能说是他们没有吃过正宗的现做的冷面。

我的学校地理位置很偏僻,周围没有什么吃的,学校里有几家都是学长和学姐开的,生意也着实不错。我说舅舅可以考虑在我们学校开一个店,保证赚钱。爸爸说那就让我在学校卖冷面算了,他给我寄,然后我来卖,然后就可以自己解决生活费了。

我不知道他们说真说假,但是我拒绝了,以为不愿意。我说我没时间,也不想做。后来舅舅说我没有赚钱的意识,自己没有想法。我不是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评价,因为不是。我说我是有想法的,只不过有点不切实际而已。舅舅说不切实际的不叫想法。

后来舅舅问我想做什么,我说我想自己开一家奶茶店或者咖啡馆,然后舅舅说他还真不愿意在我身上投资。我没说什么,就是笑了笑。

然后冷不丁的我又想到了这句话:在平淡的时光里做最美的梦。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陌生的城市,沿途的风景,熟悉的旋律……平淡的生活里珍藏着我们最珍贵的记忆。人生有点念想没什么不好,不管能不能实现。其实我从没想过自己做生意会做多好,因为我不在乎,那只是我的一种寄托,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甚至它不是奶茶店、咖啡店,还有可能是书店、花店、玩偶店、甚至是杂货店,这些都无所谓。

我所幻想的最美的生活其实很简单。能到处走一走,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写写自己喜欢的文字。然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养活自己。在有一家自己的小店,不为生存,只为生活,只为有一个自己的地方,让自己放下所有的包袱和重量,也为别人分享一个舒心的休息处。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种生活很美同时也很不切实际。尤其是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这种生或简直就是奢侈,你不是不能实现,但是前提是要有很多钱,因为这是享受,不是生活,你必须有支持这份享受的经济基础。其实不然,生活其实没有想的那么复杂,如果你把生活想成童话,并且坚定的相信,那么你的生活就一定会是最美的童话。

就像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在29岁辞去了稳定的工作,用了几年的积蓄在西藏买了一间小院子,开了一家客栈。每天养养花、弄弄草,请来自己喜欢的民谣乐队唱唱歌。生活就是这样过的羡煞旁人。我记得她在辞职前曾对我说,她已经29岁了,辞职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可是如果在不下定决心就晚了。后来在高中的同学同学聚会上我们再次相见,她依旧那么美好,时间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只在她的身上留下来韵味。后来她遇到了一个爱她的人,她说她很幸福。她说改变之后才知道曾经那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原来那么简单。

我想我和老师的追求很是相似。一间房、一个人、与风景作伴,和恋人牵手,阳光温热,岁月静好。

最美的时光就是如此,追求着追求,像风一样自由,像鸟一样飞翔。在素年锦时里不问世事;在平淡的时光中做最美的梦。

篇3:槐树花开又一年情感美文

槐树花开又一年情感美文

借一简单明了平铺直叙的笔墨,去奠祭一颗极为平常,极为善良而又极其美好的灵魂,以为听取,每一朵花悄然盛放的理由,与此,敬献给中华大地上所有值得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提记?

在我的印象中,由小学转入中学的过程止不过是跨过一堵墙的过程,或者说,是从这边的一条巷子走到隔壁的那一条巷子的过程,但就是这样一个短短的过程,于我成长的路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那时,我的家就在这两所学校的边上,越过一堵高高的风火墙和几间矮矮的瓦房便可见到——右边、我的小学,左边、我的中学,——在那里,还有予我以滋养,予我以关怀,予我以鼓励和温暖,予我以信念的老师们。

老师,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多么令人敬仰的职业!在我眼里,她,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代称,更多的是一种人格,一种魅力,一种胸襟,她一如热烈的阳光,恰如其分地抚育在你最紧要的时候。当然,比较而言,我的老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他们有的是平易,是朴实、是脚踏实地的认真,是诚挚无私与善良,有时候,他们和蔼得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比如,与你逗趣,和你一起玩捉迷藏、丢手帕的游戏,有意无意中发现你那一份可爱的样子会情不自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开怀的笑容。若有问,在他们的中间有谁最使我心生畏惧的,那当然只数我的班主任,我的朱可平老师了,因为我总是看见,在他乌黑的浓眉下——尤其是当他面对着既不听话又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时所透露出尤为严肃而严历的目光。自然,这种神态,对于一个生性内向又不怎么懂事的我来说绝对是消受不起的,更不用说年少不更事的我怎么可能去深入体会他那严历的目光下所包含的内容。

我为什么要心生那样的惧怕,如果不违反学校的规定或者课堂的纪律?如果我可以成为众望所归?

也许,人的某些惧怕都源自一份内心的空白,一种缺失或者不确定。

初来乍到时是这样,那天下午上体育课时的情行也是这样,我的班主任老师——您、站在校园运动场边那一颗高高的槐树下招呼我,仿如一只母鸡招呼着一只小鸡仔去他那面前领取一份礼物。老师您在我的面前蹲下身来,看着我,帮我抹去淌在脸上的汗珠,扶着我说:“······下了课,就去老师家吃晚饭,嗯?······”停了停,又补充道:“中午时,老师去过你的家里,······”。我感动,周身被一波波热流所袭,却怀着一股极强的自尊摇头拒绝。

自进入中学,进入朱老师您所属的这个班级以来,去您家“搭伙”已经不下数十次了,而老师您却从未收过我家的一分一文。那时,由于身体的矮小,我几乎成整个中学里最“醒目”的学生之一,也成了我所在的那个年级,那个班最“耀眼”的一个。记得第一次见到您,您就是这样蹲下您高高的身躯,抚着我问我的。当后来,当您了解着我的家境,您更是把安排在教室较后排座位的我提在了离讲台最近的前面,这——不仅仅是为了纠正我不专心听课,时常爱做“小动作”的坏习惯而已。

老师您就是以这样慈父般的爱影响着带领着每一位授我以知识,教我以做人的老师们,使他们予我以温暖,予我以尽可能多的关怀与照顾记得那一次就是在这颗槐树下,朱老师您这样对我说,学习不能偏课,更不能持个人的好恶之心对待你面前的每一位老师。是的,那时的我“以貌取人”,如果哪一位老师的长相或者言行不合我意,哪怕他的课讲得再怎样生动也提不起我学习的兴趣,甚至是排斥。在平时,老师您的话语极少,除了给我们上课时之外,一脸严肃的您难得显露微笑的样子。在我的印象中,几支粉笔,一张写着几条提领摹领式的备课纸便是您给我们上课一贯的作风。您总是准时或者提前步入教室,分秒必争地给我们上课,若有谁发出与课堂的气氛截然不同的声音,便一改您宏大的嗓音平静着问:“有哪位同学请说一下,我刚才的课讲到了哪里?”或者用您如探照灯似的眼神对着整个教室炯炯地默默扫视一遍。

还是在这样的一颗槐树下,您送给我一本字典,上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您又说“学习古汉语知识,必先熟练掌握古汉语的虚词······,懂得如何欣赏古诗词,必先了解学习古诗词的平仄工整与对仗····”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在槐树飘香的日子里,老师您从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讲起,由此,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起中国文学史,中国近代史。迎着窗外阵阵而入的花香,我们沉浸在您一如讲述您自己的心路历程的絮语中······您两手交叉向背,踱着小步来回于教室的前后,间或,立于教室前的讲台上目视着我们。您有时也会顺着某一位同学递去窗外的张望回过脸来对我,也是着对我们每一位同学说:“做不了别的,就做一棵树,哪怕是一棵草”。当您声声有色地念起鲁迅先生描写的那句“······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惟妙惟肖地模仿起孔乙己那一种令我们哑然失笑的模样,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心里谁都明白,您和我们之间的距离究竟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老师,您就像从周敦颐《爱莲说》里立挺起的一支高雅自洁的荷,像北方一颗高高的白桦树渐渐尽根生长在我们每一颗年少的心里,您又像高尔基笔下的那一只海燕,翱翔在我们将去展翅的天空。

在我的印象中,老师您微微红润的脸庞,一脸的络腮胡子总是被您整理得那么青光微微,干干净净,一身半旧的卡其布中山装仿佛言喻着,折射着您的儒雅与质朴。只当教室里散尽了我们这些学生,您才会微微抬起手来,慢慢拍去沾满您那一袖子口白白的粉笔灰。我总是惊讶于您的记忆力,可以完全不看教科书,完整准确无误或者是一字不落地生动讲解完一整节课目的全部内容,间或穿插一些精悍有趣的典故以增加活跃课堂的气氛,我总是惊讶于您一身饱满的精力,一份充沛的情感,以至于我被您那轩然的气质所感染而深深景仰——无论我是坐着还是站着,因为您将您一切的所能,一点点、一滴滴地灌溉在了我缺失的心灵,使我由衷崇敬——您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么的平易近人。

因为不再惧怕,所以,每每您一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尽可以那么无所顾忌的任由我的思想自由地行走在您的世界里,尽情地向您敞开我的心扉。

您曾经在我的学年结束评语中有这样写道:“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记得老师您曾经这样教诲我说:“······习惯很重要,尤其是良好的习惯,将会成为一个人一生固有的习惯。”每当我打开您留给我的那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仿佛一次次地听见您说:“要想成为一块钢,首先做好一块铁······”?

我曾经把老师您比作鲁迅先生,不仅仅是您让我们从先生犀利辛辣的文字中读出什么是黑与白的颜色,您端坐于藤椅两指夹着青烟袅袅的卷烟陷入凝思的情状,还有您同样有着先生他一样的一丝不苟与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

我的大半个中学时期就是在您这样的安排下度过,无论放学或是放假(是星期日还是寒暑假)去校医务室或者是校图书馆帮衬,无论中午还是晚餐让我在您家热热地端上师母亲手做好的饭菜,借您并不宽敞的兼作书房的卧室一角,尽可能多的接触一些校外知识和课外书籍。

老师,您是知道的,若不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还能像其它同学一样进入下一届的学习,也许,还能在您呵护有加的羽翼下继续感受您给予我的温暖,在你注目于我寄望于我的视野里走得更长。也许,是怕愧欠您太多,是怕如此会更多的负累于您,是怕有朝一日让您感到失望,尽管您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慰,挽留,但我始终没能忘记,当我离开学校时老师您留给我的那一句:“不管走到哪里,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停止进取的脚步······”?

老师,其实您的生活并不容易,您仅靠您和师母合在一起的那么一点点的收入去抚养、供给年长于我的.三个哥哥,您的三个儿子,前后一大一小两间合在一起只有二十多平米的木板房要拥挤下外加上我一共六个人,您为的是什么?就为着:“爱孩子,就是爱未来”?凭着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去爱我们这些淘气又不听话的学生??

难道不是吗?您是如此地热爱您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只当您离开了您热爱的讲台,离开了您衷心的学校,放手您沉浸着一片赤诚之心的教育事业,依然念念不忘您曾经洒下过多少汗水,倾注过您多少心血的讲台,去看、可唤起您多少美好遐想的莘莘学子,去会、后继于您的那些年轻的园丁们!

怎么不是呢,“一切可以有助于进步的知识都有可能会化为一种有用的力量,并帮助一个人在某一个时期发生某一种质的变化······”多年以后,当我带着你说给我的话语再一次踏进杭州市第十中学的校门,我仿佛又一次看见你那魁梧的身躯就在那高高的槐树下,仿佛看见您一脸严肃的神情渐渐转为一种宽慰的笑容······

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都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人的不幸之故也绝非偶然。无论是当我们抬头看世界,还是低头想自己,我们往往会因为曾经的那么一句话,那么一片云,那么一滴水,或者那么一段情而改变行走的方式或步伐,去坚定地走向一条既定的人生之路,所以,当一个人的心智还未成熟,尤其是尚处在童年或者年少时期,如果有那么一个人及时地为你点上一盏心灯,给你添一把助力,那么,你不仅仅是幸福的,而且是极其幸运的。或者说,在人生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无一例外的会处于这么三个时期,一、是你父母给予的养育呵护期,二、是你老师施于的教育引导期,三、是你此后的生活伴侣期,而在人生中起着奠基或者关键作用的还是在于教你如何为人处世的父母,引导你如何走上正确人生之路的老师,如是,那么人生中的任何苦难与艰难曲折都必将化为你走向幸福人生的支点。

朱老师,我亲爱的老师,每当我心怀落寞,郁郁寡欢甚至消极沮丧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温习起您那一只温暖有力的手,想起您递给我手上的那一杯水,浮现起印刻在我记忆中您的音容笑貌,回响起你字字句句抑扬顿挫有力的声音,也会不由自主的去寻,去看那一串串一簇簇黄灿灿的槐树花,而今,当我再一次走近,看见她,想起您,一如再一次亲眼看见您那一树槐花般的心灵,和您驻守在我身心中的亲切与美好,使我迈不起双腿的力又冉冉而起一份执着,一种坚定,纵然止不住热泪如秋叶簌簌而落,如秋雨潇潇而下······?

篇4:此情可待,锦瑟安年美文随笔

此情可待,锦瑟安年美文随笔

宫后的那株梅花落了吧,突然想起来有些黯然,自从那年离开后,或许它从来都没再开过。

锦瑟弦断,华年逝,我知道,若水上善,念也过,思亦阙,我等的一生执念,只不过笑了她的容颜,许了她的心愿。没有人能告诉我谁对谁错,或许这本就是一场宿命,笑了,哭了,累了,只身离去。

又是那么美的夕阳,却发着惨淡的余晖,是风凉,还是心,就算没有哪一世诺言可以偕老,神,至少还是伤的,梦,终究也是空的,只是一个人美,一个人归,仅此而已。

我静静的听着,想着,那些依着斜阳的念想,是凡尘中忽明忽灭的烟火,是不愿放手的执。当尘埃落定,将惆怅与彷徨置于无人的旷野,用一支修长的`笔,梅花作底的纸,画出一纸锦瑟安年。你我,各自天涯。再无归期,离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当我任那一帘心事如花飞舞时,听,又是那锦瑟之音,年华如逝,似水流年,我含笑,倚着窗子,在阑珊灯火下静静的眺望……眺望……那一抹忧愁,被细碎的光影分割成天涯之间的顾盼,于是,在每一个花开明媚的日子里。守着屋檐下那一株梅花,把惦念说给它听。

天涯太远,流年太长,我只想守一份执念,待你归来,给我那一刹那的温暖。

篇5:那年花开美文

那年花开美文

我有一块土地,不怎么肥沃,却也称不上贫瘠。对于可以毫不费力地拥有这样一块土地,我甚是欣慰。不需要果实累累,亦无需枝繁叶茂,只消能长出几株荒草,几枝春花,能让我享受一下落樱几瓣,草木青青便足矣。

不记得是哪一日,只记得那日的阳光甚是温暖,暖得足以消融我的一身懒意。走在一条崎岖的小路上,哼着不知从何听得的小调。转过一片小树林,是不可思议。在我眼前,是一片桃花林。

三月莺飞,春意正浓。桃花林仿佛是披着华丽袍子的未生女子,用妖冶来形容多了几分媚意,用美丽来形容多了几分庸俗,用可爱来形容多了几分痴纯。一时之间,我竟找不出一个得体的字眼来形容这片桃花林。十里桃花,沉醉十里。

穿过桃花林,恍若做了一个美梦。梦醒心清,我突然开始幻想,如果我也拥有这样一片让人心生摇曳的桃花林,我当如何?

幻想是梦想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快就会生根发芽。我发了疯一般想要拥有那片桃花林,那十里桃花。可是,我只有一块土地,一块只长的.出几株荒草、几枝春花的土地。

默默的回到我的土地,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我躺在属于我的这片土地上。闻不到落樱的幽香,看不到青青的荒草,我的眼前,我的脑海,只有那一望无际的十里桃花。

疯狂的渴望战胜了聊胜于无的理智,寻了一把已经锈迹斑斑的锄头,开始翻耕我的土地。一日又一日,不知颓废,不计劳累。土地不算广阔,甚是平坦,未足一月,我已经翻耕完了整片土地,还种上了一株又一株孱弱的却生机旺盛的桃树子苗。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我要走过炎热的夏天,干燥的秋天,寒冷的冬天,才能等得明年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漫长的等待,一旦被梦想填满,便会趣意十足。在拾得落蝉、扫过黄叶、砌过白雪后,我终于等到了春天。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山河大地,却未吹过我的土地。经过一年风雨峥嵘的洗礼,那些桃树苗早已变得光秃秃的,了无生意。我以为,我的桃树会晚一点发芽,没有关系,我可以继续等待。可到了四月、五月、六月,我的土地,依然用一株株光秃秃的丑陋的枝桠回应我的切切情意。它不会发芽,不会长大,不会送我心心念念的十里桃花。颓然静坐在一片枯枝林中,我冥想思索,恍然顿悟。

再次寻出去年那把锈得满是沧桑之态的锄头,我又开始翻耕我的土地。不再是满心渴望,满目热切。涌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的是最初的满足,闲适,任尔东西的自在。

翻耕完土地,我又开始了等待。或许,这算不上是一种等待,而是一种时光的消磨。至于我的土地,明年春天会长出什么,任它自己选罢了。你有你的十里桃花,我有我的草木青青,落樱几多。待哪日时光悠然,岁月静好,我还可耕作。

情缘花开美文

素年锦时作文

那些年美文

素时锦年你许的那些温暖-美文

等待梦想花开美文

栀子花开经典美文

素心锦年花正好散文

朱砂锦书情感美文

等到下一年花开高三作文

散文:只记花开不记年

锦年花开美文(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锦年花开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