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尽孝的美文欣赏:当我们不能陪在年老的父母身边(共含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晴方觉夏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周天上午,妈妈打来电话,让我给她的微信发送一个验证码,说自己在美容美发的店里上不了微信,我不假思索把验证码发了过去,但是回神一想,略有不妥,上次妈妈就是在这个美容美发店里买了好几百的面膜、化妆品等一大堆杂牌洗护用品。回家以后我帮着她把瓶瓶罐罐挨个检查,不是收费高,就是过期了,让我好一顿冒火,明显是欺骗老年人。这次会不会又“被骗”买洗护用品?
我赶快拨回去,果然,妈妈说美容美发店里又有新产品了,要求她用微信支付。我嘱咐她别乱花钱,就像小时候她嘱咐我一样,她也像我小时候一样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挂了电话,我并没有因为妈妈花钱生气,而且觉得自己在她身边缺位。
爸爸每个周末都去学习毛笔字,我要学习备考,所以到了周天,妈妈就孤单一个人了。如果我能经常陪着妈妈,给她做面膜,陪她逛街,跟她聊天,她不会这么频繁跑去编头发做面膜。妈妈不是一个生活奢侈的人,她只是缺少陪伴。妈妈到美容美发店里,店员小姑娘会陪她聊天,夸她年轻保养得好,这多少弥补了妈妈的孤寂。
虽然担心妈妈被骗,但因为我各种事务缠身,不能随时陪在妈妈身边,虽然妈妈会额外花钱,只要她能开心就行,做女儿的尽量随她心意。
我想起我先生的一位同学。
王同学跟我们同是山东一个小县城的,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外地读书,大学毕业后,在江苏考了公务员,工作几年后,勇毅地辞职去了北京,当了事务所律师。去年回老家结婚,之后又奔赴了大北京
大学毕业后,我先生等一众好友到王同学家玩,王同学的母亲说起这个独生的儿子,眼泪汪汪,自打孩子18岁毕业去上学,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虽然儿子出息,能考公务员,能当律师,但是再大的能力和荣耀也弥补不了老人看不到孩子的缺憾。
从高中毕业至今,十年的时间,王同学每年回家的次数和天数恐怕都能数过来,不怪阿姨难过,当时光逝去,父母老去,王同学却依然在首都打拼,无法陪伴在老人身边,确实让人心酸。
前段时间,先生的姥姥病重,姥姥的一众儿女绕膝眼前,唯独远在威海的小儿子,每次老人住院都“迟到”半天,因为从远方回来最快也要半天时间。其实小舅也很辛苦,经常请假回老家探望老母亲,每次请假要先把来回一天的交通时间空出,剩下的守着老母亲的时间就弥足珍贵了。小舅是个孝顺的儿子,在照顾老母亲方面,他宁愿请假扣工资,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小舅还有妻子、女儿需要照顾,工厂里还有工作等待他安排,实属左右为难。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仔细想来,确实很有道理。当我们因为俗事缠身,当我们追求更好更高的生活,当我们忙于自己幸福甜蜜的小生活,我们的父母却在一天天变老。可能为了父母,很多人选择了留守在父母眼前,却也不能时时刻刻与父母见面交谈。而还有一些为了自己的梦想到远方去的孩子们,跟父母一别便是长久不见。
当我们不能陪在年老的父母身边,请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做坏事,不要走歪路,不让父母为此担心,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越来越好的自己;
当我们不能陪在年老的父母身边,请尽量多跟父母联系,哪怕电话、短信、微信、QQ、视频和音频通话轮番上阵,父母不会嫌你烦,只会怕你没消息;
当我们不能陪在年老的父母身边,请尽快赚钱吧,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能承欢膝下,给父母提供良好的生活医疗条件也行,至少在父母精神心里空虚的时候,还有富足的生活。
如果实在无法陪在父母身边,就不要让他们担心,不要让他们伤心,请让他们为你骄傲,为你开心。当时光流逝,父母老矣,你成长了,你们却一直是幸福的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公众号:双歌
不是英雄不能陪在你身边美文
忆往昔,青柳畔,伊人在望水一方,
燃多情,朱颜只绽英雄旁。
晓月夜,惊思量,满腹倾情怎掩藏?
午夜梦回,对镜叹,魂断肠。
~~ 尘香
夜,寂静无语,人倚高楼,斜览镜中世界,霓虹段段,如马车龙,行人轨道,川流不息,汩汩河水,似低呤,似浅唱一片灯火通明的繁华。何处吹起的风,轻拉着我的思绪,越过这片繁华:几点星火点缀的背后,徒添了些许莫名的忧伤,像一个静默千年的诺言,只可惜,背页,灯火处,我已不在你身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时年少,一份执着,是于初见你时,那一眼下,所醉了的三生。一生,满腹的诗情,极尽笔尖颤抖的是你写不尽的故事;再生,醉酒的朱砂,复染心口一尽不再逝去的丹青;三生,默守的诺言,曾于一日一度的,无言的将你找寻然,我的故事,不复你的世界,一幅丹青,回眸一笑,却只为英雄绽颜,纵然是我于千千万万个日夜中醉意的.寻你,却也不复你灯火阑珊处的背影。
一曲终了,我远上天涯。
天涯的路,是心的征途。路过的是抬眼而来,眨眼而去的风景,似一朵朵尽情绽放于半空的雪花,或许留下的只是融化后那一浅浅的湿痕,来证明曾经存在的真实——曾经,想借过弯弯曲曲苦涩而又悠长的行走之路,来淡化那片片落英上残留的淤情;曾经,学会疑望长空,让爱自由,让缘分漂流;曾经,闲用低呤浅唱的步伐,掩饰了我所有的节奏.......然,曾经的曾经成不了永远,而我,永远在漂泊的苦海上,随波逐流。但,一些人,一些事在时间的逆流中,渐渐沉淀下来,也渐渐于奔波中回首——灯火阑珊处,原为倩人影!
子夜,梦回,泪水,风化。
模糊的视线,漆黑中,却也仿似惊现你梦中的回眸,微笑的轻道:不是英雄,不能陪在我身边!“不是英雄,你不在我身边,走天涯,一把剑握在手间....”曲诗凄凉婉转,声声断肠,疑似于九幽之地传来的阵阵魔音,让我欲来欲
相信,这是一个尘封千年的诺言,是于早已冥冥中注定的......
不是英雄,不能陪在你身边,一句英雄,导出了多少的酸楚,满心的无奈,更是于这一刻交织,汇聚于眼中,便已成了发酵的泪水。
然,终不是英雄!
若,今生无缘,
若,来生仍不成英雄,
愿,三生,你的英雄能让你的笑靥永存!
不是英雄,不能陪在你身边情感美文
忆往昔,青柳畔,伊人在望水一方,
燃多情,朱颜只绽英雄旁。
晓月夜,惊思量,满腹倾情怎掩藏?
午夜梦回,对镜叹,魂断肠。
~~ 尘香
夜,寂静无语,人倚高楼,斜览镜中世界,霓虹段段,如马车龙,行人轨道,川流不息,汩汩河水,似低呤,似浅唱一片灯火通明的繁华。何处吹起的风,轻拉着我的思绪,越过这片繁华:几点星火点缀的背后,徒添了些许莫名的忧伤,像一个静默千年的诺言,只可惜,背页,灯火处,我已不在你身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时年少,一份执着,是于初见你时,那一眼下,所醉了的三生。一生,满腹的诗情,极尽笔尖颤抖的是你写不尽的故事;再生,醉酒的朱砂,复染心口一尽不再逝去的丹青;三生,默守的诺言,曾于一日一度的,无言的将你找寻然,我的故事,不复你的世界,一幅丹青,回眸一笑,却只为英雄绽颜,纵然是我于千千万万个日夜中醉意的寻你,却也不复你灯火阑珊处的背影。
一曲终了,我远上天涯。
天涯的路,是心的征途。路过的是抬眼而来,眨眼而去的风景,似一朵朵尽情绽放于半空的雪花,或许留下的只是融化后那一浅浅的湿痕,来证明曾经存在的真实——曾经,想借过弯弯曲曲苦涩而又悠长的行走之路,来淡化那片片落英上残留的淤情;曾经,学会疑望长空,让爱自由,让缘分漂流;曾经,闲用低呤浅唱的步伐,掩饰了我所有的节奏.......然,曾经的曾经成不了永远,而我,永远在漂泊的.苦海上,随波逐流。但,一些人,一些事在时间的逆流中,渐渐沉淀下来,也渐渐于奔波中回首——灯火阑珊处,原为倩人影!
子夜,梦回,泪水,风化。
模糊的视线,漆黑中,却也仿似惊现你梦中的回眸,微笑的轻道:不是英雄,不能陪在我身边!“不是英雄,你不在我身边,走天涯,一把剑握在手间....”曲诗凄凉婉转,声声断肠,疑似于九幽之地传来的阵阵魔音,让我欲来欲
相信,这是一个尘封千年的诺言,是于早已冥冥中注定的......
不是英雄,不能陪在你身边,一句英雄,导出了多少的酸楚,满心的无奈,更是于这一刻交织,汇聚于眼中,便已成了发酵的泪水。
然,终不是英雄!
若,今生无缘,
若,来生仍不成英雄,
愿,三生,你的英雄能让你的笑靥永存!
玉言:暮然回首
灯火处
摇曳千万
中元节(俗称鬼节)将至,许多人正忙着购买祭祀用品,拟在农历七月十五悼祭亡灵。这使我想起三年前经历的一件往事。
11月1日中午,那是一个星期天。
七八位老朋友相约小聚,唯有一位朋友迟迟未到,电话一催再催,他都是一句话,你们先进行,我晚一会儿才能到。一个小时后,他急匆匆赶来,本来不喝酒的他,端起杯子先罚自己一杯,然后作了解释。听完他的解释,在座朋友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个个深受感动。短暂沉默之后,由一位将军打头,我们逐一向他敬酒,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这位朋友是我的一位新闻同行,名叫许建华,曾任中央电视台驻成都军区记者站站长、成都军区录像室主任,现年62岁,已退休。他告诉我们,他的老父亲已经92岁、老母亲亦有81岁高龄。他有兄弟三人,若干年前就协商形成一项制度,周末及节假日携妻带子轮流回家看望父母,陪父母聊天,为父母做饭、洗衣、打扫厅堂卫生,这项“家规”已相沿成习,年年坚持,雷打不动,二老为此甚感欣慰,因为笑口常开,至今身心康泰。今天,正好由他轮值,故此姗姗来迟。
建华兄弟三人个个事业有成,家里已请有钟点工照顾父母,再由儿女轮值伺候父母是否多此一举呢?谈到这个问题时,建华袒露了他们兄弟的初衷:父母为儿女操劳一生,当他们进入晚年行动不便时,儿女们理所应当尽孝堂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而且,能在父母健在的时候献出孝心,这对父母是莫大的安慰,也是做儿女的一片诚心。
建华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我以为,他们兄弟的孝心行动,其意义已经超出事实本身,实际上正在给自己的下一代传播一种理念:尽孝,父母在堂正当时!
“百善孝为先。”儿女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文化。中国孝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它在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描写夫妇关系: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下联说的是儿女问题: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最近,确有人撰文指出,说父母与儿女纯粹就是一种债务关系。我想,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么,这种债务关系不应该只是父母对儿女单方面的,而应该是双向的,从人类繁衍本能上讲,父母养育子女是“宿债”,子女孝敬父母那就是“还债”,所以,儿女尽孝天经地义。
在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话发人深思:“在生不孝,死后变猪叫。”这是对某些儿女的深刻讽刺,他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懂得珍惜,父母死了又感到惋惜,这时候才想起尽孝,烧钱化纸、顶礼膜拜毫不吝啬,甚至还烧灵房、灵车、灵家具以寄托哀思。其实,这有什么意义呢?人死如灯灭,你烧一座金山又怎么样,父母还能享受到吗?
有一种现象你也许并不陌生,每年的清明节,都市男女蜂拥而出,到郊外给逝去的亲人扫墓,弄得各大出行通道车流滚滚,拥挤不堪,交警出动大批警力疏导车辆,社会各方为此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只要到各大公墓转一圈你便能看到,公墓里边红男绿女嘻嘻哈哈游兴正浓,绝无悲戚伤感之意,分明是把扫墓当作了春游项目在进行。这还不说,近来网上推出一种“代人扫墓”新业务,价格三五百元不等。也就是说,只要肯花钱,扫墓也可以请人代劳!见到如此专业的“孝子贤孙”,不知那些亲人的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英语语法中有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之分,儿女尽孝首推“现在进行时”。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说一些子女想孝敬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不在了,那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所以,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尽其所能给予父母以关爱,使他们能够心情舒畅安度晚年,这才是最好的尽孝!
尽孝提倡“现在进行时”,一些儿女或许马上会说,我要上班,我工作忙,哪里抽得出时间?没错,父母年大体弱时,儿女正当创业时,时间对他们来说的确紧张。但是我深信,只要有心,经过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像建华兄弟那样,他们个个都有事业和家庭,不也数年坚持下来了吗?
扛摄像机的许建华一辈子都把镜头对准别人,没想到今天被朋友聚焦,收获赞声一片。同桌的原成都军区副政委段禄定中将对他做了这样的评价:“年纪大了爱心还在,挣钱多了良心还在,头发掉了孝心还在!”我们一齐鼓掌,共同为建华兄弟的孝悌行为及良好家风喝彩!
公众号:天府散文
多想你陪在身边美文欣赏
原本一再想放下的感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再问自己真的不爱了吗?因为爱你,我再次放下了女人该有的“高姿态”。
爱上你不是因为我孤寂,多年不见你可知道我的心从未改变,时间是可以冲淡一切,可时间也可以见证什么是真爱,我想告诉你这段感情我真的.真的很在意,亲爱的,让我陪在你身边感受你的喜怒与悲伤好吗?可是你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这样的日子过一天就好像过了一年,想你的夜晚,多想有你陪在我的身边。
我们的爱走到了今天是因为我的自私转身还是因为你的没挽留?当我转身的那一刻,就告诉自己从此要一个人面对,可你有没有想过,我对你的爱我要怎么说出口,如今回想和你牵手的画面,泪水就如雨下满天,不能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还是因为我们彼此的不珍惜?
就如:父母在,不远游,若远游,必有方。当父母老了,最需要的不是丰衣足食,不是坐拥金山,而是心灵的安慰,子女的陪伴。对于父母来讲,这些就是最珍贵的礼物,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岁月无情,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父母的双鬓已经多了两丝白发,眼角早有皱纹。这些都是他们为我们奋斗的痕迹。然而当他们老去,我们有何理由不就赡养他们,不去陪伴他们。
就像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他们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千万不能留下这样的遗憾。当父母老了,身体活动不便了,我们要牵着他们的手,多抱一抱他们,多陪他们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当父母老了,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抵抗力大大的下降,如果有特殊事情发生,父母的身边没有自己的儿女,就算有万贯钱财,心里也会有一丝的空虚和寂寞。只要儿女在身边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当然,现在子女生活、工作压力大,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繁忙,但这并不是不回家陪伴父母的理由。都说养儿以防老,做儿女无论有多忙都需要抽时间多回家陪伴父母,这是做儿女的本分。
父母陪伴我们走过儿时的美好,走过青葱岁月,我们在父母的抚育下,逐步长大成人,除了感恩,更多的还是需要陪伴。
无意中看到母亲来不及收拾好的日记,才知道自己病了,老人家是有多么的心痛和忧心,让我强忍着眼泪回家后大哭一场,才将心痛和愧疚释放。
以前,我总是害怕父母会离开自己,喜欢粘着她们。每个周末的晚上,除非特别特别,雷打不动都是回家陪伴父母的日子。并且很明白告诉身边所有人,周末打扰我和父母聚会的,得罪了也是白搭。而父母也习惯了每个周末的陪伴,并把那天命名为家庭日。亲朋好友们都说父母好福气,女儿都个顶个的孝顺,每当别人夸赞我是妈妈的小棉袄的时候,妈妈都会加上一句“六月天的小棉袄”来调侃我,甚至有时会说“这闺女就像嫁不出似的,结了婚的人了,还三天两头往娘家跑。”
一度当真,连着一周不回去,两个老的就着急得不行。才知道是调侃,为此被两个老的批评小没良心的,让人哭笑不得。父亲去西欧旅行,82岁高龄,我因为工作忙未能陪同,只能委托朋友一路照顾陪伴;接着父亲又去东欧旅行,因为身体原因又未能陪同,依旧只能委托朋友照顾陪伴。虽然有朋友陪同照顾,但是如此高龄出国旅行,还是很让人担心的。而我能做的,就是多回家陪伴因为腰伤不宜久坐的妈妈。
老人家有三宝:老友老伴老本。于是乎,除了父母,父母的老友们也是我们孝敬呵护的对象,所幸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父母的老友们都高龄且都身体不错,个个心胸豁达,情境高雅。与这些老人相处,我们也是受益颇多。时不时老人们聚个会,我们这小辈的也会去凑个趣,主要还是去抢着买单,端茶递水。这里边不少老人家都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关怀,如今他们老了,能够有能力去呵护他们,让自己也觉得很开心。读书时的校长、教导主任,有的是父亲当年的老同学,谈起我读书时的趣闻,一个个哈哈大笑。
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的老人,对待朋友的子女那个严厉劲儿,所谓的照顾,就是比对待别的孩子更严厉,更高要求、高标准。嘟着嘴陈述他们当年的种种虐待,老人们打趣被记仇了,这仇记得好,所以现在才有这么多这么好的优待。偶尔陪老人们玩个牌,偶尔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他们就哈哈大笑,报仇雪恨了。但是老人家们么,打牌反应慢了些,打赢了也毫无成就感可言,索性打个陪衬,对家有意见了再打打拉锯战。
在中国,父母子女之间拥抱亲吻这些亲密的动作在成年后就很少了,但是习惯了和父母见面或分别时用力地抱抱他们,在他们脸上吧唧亲下,说是撒娇也好,说是嗲也罢,反正自己想这么去做就这么去做,最开始常常被妈妈嫌弃地擦着被我吧唧过的地方,听她说“多大了,还这么嗲。”偶尔涂擦了口红,故意把印子印在他们脸上。爸爸有一次忘了,顶着口红印子出门,被朋友调侃笑得不行。因此,被亲戚朋友们聊天时开玩笑说“人死的方式方法千万种,你闺女是嗲死的。”老爸老妈颇为认同这种评论,常常说起来就哈哈大笑。
或许总是在父母家人的呵护宠溺下成长,除了同学同事,生活上交往的人都是父母家人筛选过才予以交往的,从小就感觉的是人性本善,没有坏人,对所有人都予以最大的善意与帮助,也养成了开朗乐观的性子。父母偶尔表现出对我过于单纯善良的担忧,我常常拿他们经历过的善意被利用甚至受到伤害和欺骗的事情调侃他们,然后说没办法,遗传的,您们单纯善良了一辈子不也过来了么,有什么好担心的。不怕被利用,就怕自己没用不是?常常逗得二老一笑泯担忧。
如今,看到父母日渐老去,他们的朋友们也不似当年那般意气风发,纵然依旧矍铄精神,但终究还是老了,看电视声音开得老大才能听清楚,聊天声音像开大会发言才能彼此听清,看个报纸什么的要隔得老远才能看清,纵然我给他们用蛋白粉、纤维素、益生菌调理,身体状况优于同龄人,饮食调理,药物搭配,将疾病尽可能调理到最佳状态,但是人带不走时间,时间却可以带走一切。而作为子女,我能做的,就是陪他们变老。
以为自己做的很好了,自己大病一场后才知道,照顾好自己,陪伴他们是基础的基础。相对于害怕父母离开自己,更害怕自己离开父母会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他们在我面前撑起的那份坚强和强忍着的心疼与担忧,让我内心暗暗告诉自己,我会陪伴您们一直到老,以前或许是对自己的身体过于自信,我会好好爱自己,让自己健康,长长久久陪伴您们,不再让您们担心。
作者:胡晓岚
公众号: 故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