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共含4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牛试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4、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5、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6、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11、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通儒硕学: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13、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14、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5、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学富五车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博学多才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S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满腹经纶
【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出口成章
【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博洽多闻
【解释】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
博古通今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博学多闻
【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通今博古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腹载五车
【解释】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通儒硕学
【解释】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出处】《南史·贺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解释】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出处】《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4、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5、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6、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7、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8、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10、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11、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13、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14、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15、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6、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17、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8、杅杅富人:杅杅:广大。学问的渊博,就象富有的财产。
19、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20、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21、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22、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23、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24、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25、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26、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7、儒林丈人:尊称学识渊博的前辈。
28、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29、大知闲闲:知:通“智”;闲闲:广博的样子。指才智极高的人知识渊博,眼界深远。
30、通文达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31、多闻阙疑: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32、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33、知今博古:贯通古今。形容知识渊博。
34、博物通达: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35、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36、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37、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38、才大如海: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39、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40、饱谙经史:饱谙:深知,极其熟悉。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
41、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42、无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43、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44、铄懿渊积: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45、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46、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47、智周万物: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48、沈博绝丽: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49、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50、老师宿儒:年纪大而学问渊博的人。
51、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52、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53、矜奇炫博:以奇异和渊博而夸耀、自负。
54、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我有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杜老师。漂亮的杜老师有一双弯弯的月牙似的眉毛,一双闪着智慧的眼睛,一个不太大也不太小的鼻子,一个樱桃似的小嘴,一张瓜子脸。别的班的同学看见了说:“现在仙女都可以下凡了吗?”
杜老师是一个非常阳光的人,她喜欢写作文,也很喜欢修改作文。让我慢慢道来吧!有一天,我去向杜老师问家庭作业,发现杜老师竟然在认认真真地写作文,而且竟然在反复修改作文。难道她害怕自己写得不够好吗?之前我以为老师写作文从不修改。现在,我明白了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
杜老师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有一天,我没有把二类字写完,下课老师给我妈妈打了一个电话,把我这个状况说了一下。看,我们的杜老师可真尽职尽责呀!
杜老师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再次让我慢慢道来吧!有一天,我写作文时发现有一个字不会写,周围的同学也不知道这个字如何写,字典也没有带。我只好去问杜老师,本以为杜老师肯定也不会。没想到老师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字是如何写的,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这就是我们的阳光、喜欢写作文、喜欢修改作文,尽职尽责,知识渊博的老师。老师您就像路边的灯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老师您就像园丁,为我除掉身上的小虫子。
★ 形容词语
★ 形容的词语
★ 形容忧愁词语
★ 形容诸葛亮词语
★ 形容男人词语
★ 形容指挥的词语
★ 形容端午节的词语